第273條 太陰(脾胃虛寒)之為病,腹?jié)M(蠕動緩慢)而吐(運化差),食不下,自利益甚(拉稀多),時腹自痛(遇寒則痛,遇溫則緩)。若下之,必胸下(胃)結(jié)鞭(能摸,不是特別硬,但自己感覺不動)。 不可泄下之法,應(yīng)以溫煦長養(yǎng)法。 理中湯——溫法 四逆湯——推動新陳代謝。 第274條 太陰(太陰家感覺了)中風,四肢煩疼,陽微(浮脈較比微弱則氣不足)陰澀(血不足)而長者(短為壞,氣血在變?nèi)酰L為好,尺之下,寸之上都能摸到脈,說明氣血在增長)為欲愈。 宜理中湯或理中湯+桂枝 第275條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略) 第276條 太陰?。ㄌ幖遥}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 桂枝湯 桂枝15g 芍藥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棗12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以助藥力,溫覆取汗。 桂枝湯+白術(shù)茯苓 有汗: 桂枝湯+白術(shù)茯苓——大多數(shù)為本方 桂枝15g 芍藥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棗12 +白術(shù)20g 茯苓30g 無汗: 麻黃湯+白術(shù)(祛水飲) 麻黃15g 桂枝10g 杏仁15g 炙甘草5g 白術(shù)15g 注:若不祛水則會引苓桂棗甘湯證,水邪犯上。 如感染風寒很厲害就用小青龍湯——里外都寒 麻黃15g 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細辛10g 五味子15g 半夏20g √第277條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脾胃)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理中湯,附子理湯,四逆湯,當歸四逆湯,茯苓四逆湯,吳茱萸湯,大建中湯,干姜附子湯,真武湯,附子湯... 第278條 傷寒脈浮而緩(存正),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fā)身黃(茵陣五苓散,茵陳蒿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若小便自利者(無濕,說明脾胃功能尚好,“上虛不能治下”宜甘草干姜湯成四逆湯),不能發(fā)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第279條 本太陽?。ㄌ幖腋忻傲?,應(yīng)以理中湯+桂枝,真正的太陰本病是脾胃虛寒就用理中湯方或四逆湯方),醫(yī)反下之,因爾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救逆之法。 桂枝加芍藥湯方——喜按為虛+飴糖70g√ 桂枝15g 芍藥30g 炙甘草10g 大棗12個 生姜15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 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ㄝ喼裕?/span> ①小建中湯+附子 ②當歸生姜羊肉湯——溫陽補虛 桂枝加大黃湯方——拒按+大黃 桂枝15g 大黃10g 芍藥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 大棗12個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第280條 太陰為?。ㄌ幖疑×耍?,脈弱(氣血虛,津液虧,形成脈管不沖),其人續(xù)自便利(大小便都多),設(shè)當行大黃芍藥者(去大黃,芍藥。桂枝湯+白術(shù)茯苓山藥),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藥三沸。 桂枝湯+白術(shù)茯苓山藥 桂枝15g 白芍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棗12個 白術(shù)20g 茯苓30g 山藥30g 太陽病應(yīng)予理中湯,黨參,干姜,白術(shù),炙甘草來振奮氣胃氣,理中焦脾胃。 理中四逆輩是理中湯+附子,附子是振奮新陳代謝的,尤其是附子+干姜一旦搭配起來之后,它就起熱性,如果純粹用附子沒有干姜的話,它不會讓人變困,精神頭足。 理中四逆輩是針對干太陰虛寒,腸胃的虛寒而來的。這一系列的類方將會是太陰病的專病專方。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 第281條 少陰(表證的虛寒)之為病,脈微細(氣血虧),但欲寐也。(渾身酸痛,頭頸僵痛,渾身酸軟無力,疼痛,也會覺得有一些偏頭痛,無汗,只不過是怕冷的會更兇一些, 老年人居多。) 麻黃附子甘草湯——脈浮而微細 麻黃10g 附子15-30g 炙甘草10g 麻黃細辛附子湯,四逆湯——脈沉而微細 麻黃細辛附子湯 麻黃10g 附子15-30g 細辛10g 四逆湯 附子15-30g + 干姜10-15g 炙甘草10g 舌苔辨病 正常舌苔:淡紅舌,白薄苔。 無苔為寒,虛寒之象:地圖舌,裂紋舌, ——宜溫性,祛寒飲的藥。 舌苔白而厚——三仁湯(濕溫),白虎湯(濕熱), 人參白虎湯(草莓舌) 三仁湯 杏仁10g 滑石15g 豆蔻仁15g 半夏20g 生薏仁30g 竹葉15g 厚樸15g 白通草10g 白虎湯 知母30g 石膏粉30g 粳米30g 炙甘草10g 人參白虎湯——口渴 白虎湯+人參10g 舌苔黃而厚——調(diào)胃承氣湯,小承氣湯,大承氣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