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能在鄉(xiāng)村和街巷中見到一些長壽的老人。觀其物質生活,多是很簡樸甚至很清貧的。八九十歲了,還得做一些事。有的還喂豬飼雞,用一雙小桶,去堰塘里挑水。 在一位朋友家,看到他那近百歲的老祖母于窗前悉心地揀一大笸籮綠豆。她一粒粒地將其中的砂礫挑出,放進一只小瓷碗中。那種寧靜,那種專注,似乎這世界上再沒有什么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事。于她說來,華屋香車綾羅綢緞山珍海味是不存在的,權位名聲級別待遇獎牌酬金更是恍若隔世。在那分離砂豆的摘粒中,如如是數(shù)著念珠進入佛門境界。 許多高壽的普通人,不一定都明了養(yǎng)心之說。但他們一生都在如此做著。他們將自己的“心”放在一個平實恰當?shù)?、符合自己之“身”的地方。他們明白自己該想什么,該期求些什么,該為什么而樂為什么而憂。這實在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現(xiàn)代社會,商海搏殺,官場爭頭,學界較量,激起了許多人的熱情與欲望。心時而大到無邊,又時而脆薄的如紙。于是被劃道傷痕被戳個窟窿的時候多了起來。身強力壯時,這些傷痛還常常挺得過去或包裹得住。年歲稍長,便頂不住了。那時再感悟養(yǎng)身保命,為時過晚。因為心之病不似身之病,一旦落下,很難驅除得無影無蹤。它已潛入人的精髓:性格,氣質,情感,品格,以及對外間事物的看法與反應。試想,一個敗陣的商界巨子,落伍的學界泰斗,被擠下臺來的政界高手也去揀綠豆的話,他們能有那位百歲老嫗如佛般的心境么? 生活在大千世界里的人,大體要知道自己的座標位置,能做些什么,該想些什么,哪些值得憂哪些應當樂,不至于心大于身而太過受累。心氣是骨髓肌膚五臟六腑的神韻,神聚則身強,寧心則身安。其實,這些話我們的老祖宗早已說過了,只是后來被一些別的道理沖淡了。 |
|
來自: 養(yǎng)生與益壽 > 《長壽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