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開選 圖 漫步在北京的胡同里,可以看到兩側(cè)各排列著一系列的門。這些門都是一個個院子的“街門”。過去北京的主要街巷都是南北走向的,最典型的胡同都是東西走向的,而且是隔一定距離平行排列的。因此沿胡同北側(cè)的門都是院子的正門,沿胡同南側(cè)的門,有的是大住宅的后門,有的是小宅的正門。按照清代的律令,沿街房屋必須連接整齊,不許任意拆賣,因而胡同的兩側(cè)都是房屋的后檐墻,街門也都是屋宇式的。只是從晚清以后,旗民需要拆賣房屋濟急,才放松了限制,準許拆賣沿街房屋,但必須用墻聯(lián)接整齊,這樣隨墻門才逐漸地多起來。 北京住宅院子的“街門”都是開在左前方的,這是按你坐在正房中面朝南而說的。由此胡同北側(cè)的門就開在院子的東南角,胡同南側(cè)的門就開在院子的西北角,這分別是“八卦”中的“巽”位及“乾”位,按“風水”學說都是“吉”位。只有大的王府、衙署、寺觀等才把大門開在中軸線上。 屋宇式大門包括王府大門、廣亮大門、如意門等,隨墻門有小門樓、車門等。現(xiàn)在分別簡述如下: 王府大門的開間都是單數(shù),當中的三間或一間開啟。例如七間啟三、五間啟三及三間啟一等。王府大門的規(guī)制頗嚴。例如順治九年規(guī)定“親王府正門廣五間,啟門三……綠色琉璃瓦……每門金釘六十有三……”,“世子府減親王之二”,貝勒府就是正門三間,啟門一了。王府大門用五間七架,屋頂用大脊、設(shè)吻獸。垂脊上設(shè)仙人走獸,山墻上做排山溝滴,大門梁枋施彩畫。凡此等等在《大清會典》上都有明文規(guī)定,不準越制。門的構(gòu)造等略同于廣亮大門。 廣亮大門,一開間,這一間不論是寬度、深度還是高度都要比兩邊的房屋大一些,門框、門扇立于中柱位置,檐柱上有雀替、三幅云,這是主人有官品或爵位的標志。門框根部有門枕石、抱鼓石。二石相連,是支承門扇下軸的。抱鼓石在外,多數(shù)是用石雕成鼓形,鼓上還??逃歇{子。門的上軸是用聯(lián)楹和門簪固定的,門簪四枚,常刻成四季花或吉祥文字等。這些精美的石刻、木雕構(gòu)件都是有實際功能的,不單純是裝飾。大門內(nèi)外設(shè)有影壁、屏門等,在使你視覺完美的同時,起控制空間的作用。一般門的地面比胡同路面高出三五步,設(shè)石階,有的還設(shè)上馬石。用廣亮大門的都非一般平民,宅院必然是多進的,或是一條以上軸線并列的院子,有的還帶有花園。 大的如意門,體量與廣亮大門不相上下,只是在檐柱位置用磚墻封住,只留出一個小門來,用兩個門簪。門楣上作磚雕花飾,花樣有多種,如博古、九世同居、榮華富貴、番草人物等。有的極精致。簡單的如意門體量要小一些,門楣上作幾塊平素欄板、兩端抱鼓石收頭。這種門有的是由廣亮大門改裝成的。用如意門的人家可能是只富不貴沒資格用廣亮大門,又不甘心用小門而采取的形式。如意門比較嚴謹,開啟輕巧,也很華美,頗能顯示出宅主的富有和藝術(shù)欣賞格調(diào)。 屋宇式門還包括金柱大門:門框立于金柱位置,窄大門:只有半開間寬的門;蠻子門:門框立于前檐住位置。這些都是一般的小四合院常用的門,或是一些作坊、商業(yè)用房的門。 隨墻門中最常見的是小門樓,也做出個小屋頂來,“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類最常見的對聯(lián)就往往是寫在這類門上的,用這類門的院子都不大。 還有一種北京人稱之為“圓明園式”的門,便是指那些吸收了西方建筑形式的門。這種門在西洋柱式或高聳的女兒墻上面加西式的花飾,更有在門柱頂上放一對用鉛絲水泥塑的小獅子的。這些“中西合璧”的東西,是反映當時社會文化傾向的建筑。 上述的門,雖各有特色,但協(xié)調(diào)有致,它們都屬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體系。不管門大門小,都有個屋頂,門都是雙扇開的,包括那些“圓明園式”的門也都有中國味兒。按字義只有兩扇開的才叫“門”,單扇的應該叫“戶”。 不過今天北京胡同中的門已經(jīng)有了不少變化,例如不少的廣亮大門被砌上墻,安上門窗當居室用了,另開小門作為院子的出入口。因此,這種小門就很難說它在八卦的什么“位”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