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直系領(lǐng)袖馮國璋繼任總統(tǒng),他與皖系領(lǐng)袖段祺瑞旨趣各異,不能相容。段祺瑞以國務(wù)總理之職掌控實權(quán),操縱選舉。1918年9月1日推舉徐世昌為大總統(tǒng),從而將馮國璋逼迫下臺。此后,段祺瑞調(diào)兵遣將,大舉南征,急欲以武力統(tǒng)一西南各省。 直系曹琨、吳佩孚一方面在保定召集南方各省代表集會,組建8省聯(lián)盟,一方面在河南、直隸部署重兵,嚴陣以待。1920年7月14日,直皖戰(zhàn)爭終究爆發(fā)。因奉系出兵入關(guān)援助直系,直軍得以轉(zhuǎn)危為安、反敗為勝。皖系損失3師4旅。此后,皖系仿若日落西山,漸趨頹勢,而直系登上政治舞臺,坐擁18個師(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師),18個混成旅(第一、第 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五、第二十六混成旅),形成直系軍閥統(tǒng)治中國的政治局面。 中央陸軍第一師(直系)師長 蔡成勛,直隸天津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曾以鄉(xiāng)誼關(guān)系依附于徐世昌。 中央陸軍第二師(直系)師長 孫傳芳,山東泰安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王占元舊部,1925年浙奉戰(zhàn)爭后迅速崛起,他通過整合華東五省,擁兵數(shù)十萬,與張作霖、吳佩孚并為北洋后期三大軍閥。 中央陸軍第三師(直系)師長 吳佩孚,山東蓬萊人,北洋速成武備學堂畢業(yè),新直系軍閥(曹錕派)二號人物。他于直皖戰(zhàn)爭后迅速崛起,以河南為大本營,擴軍練兵,之后在第一次直奉戰(zhàn)爭中擊敗張作霖,將其逐回關(guān)外。是時,吳掌握新直系軍事實權(quán),虎踞洛陽,其聲勢直接影響著大半個中國。 中央陸軍第四師(皖系)師長 陳樂山,河南羅山人,盧永祥重要軍事盟友。 中央陸軍第五師(皖系)師長 鄭士琦,安徽肥東人,安徽陸軍隨營學堂畢業(yè),山東地方實力派,直皖戰(zhàn)爭后依附于新直系。 中央陸軍第六師(直系)師長 齊燮元,直隸寧河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李純舊部,江蘇地方實力派。1924年江浙戰(zhàn)爭后一度成為華東地區(qū)最大的地方軍閥,但隨即被奉軍擊敗,被迫下野。 中央陸軍第七師(皖系)師長 吳新田,安徽合肥人,北洋陸軍速成學堂畢業(yè),張敬堯舊部,陜南地方實力派,直皖戰(zhàn)爭后依附于新直系。 中央陸軍第八師(直系)師長 王汝勤,直隸密云人,北洋武備學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王汝賢弟,鄂西地方實力派。 中央陸軍第九師(直系)師長 陸錦,浙江紹興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曹錕親信。 中央陸軍第十師(皖系)師長 盧永祥,山東濟陽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皖系軍閥后期重要軍事支柱。 中央陸軍第十一師(直系)師長 馮玉祥,祖籍安徽巢縣,生于直隸青縣,行伍,陸建章舊部。新直系軍閥內(nèi)僅次于吳佩孚的軍事實力派,他在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期間發(fā)動北京政變,致使直軍主力潰敗,其后崛起為北方的實力派人物。 中央陸軍第十二師(直系)師長 周蔭人,直隸武強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陳光遠舊部,孫傳芳重要軍事盟友。 中央陸軍第十三師(直系)師長 王懷慶,直隸寧晉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徐世昌在軍界的心腹,與“北洋三杰”同輩。 中央陸軍第十四師(直系)師長 靳云鶚,山東鄒縣人,保定速成參謀學堂畢業(yè),靳云鵬弟,吳佩孚再起后的直系二號人物。 中央陸軍第十五師(直系)師長 彭壽莘,山東平度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曹錕、吳佩孚最為倚重的高級將領(lǐng),素以驍勇善戰(zhàn)和為人剛正聞名軍中。 中央陸軍第十六師(直系)師長 鄒芬,奉天義縣人,奉系將領(lǐng)。1922年直奉戰(zhàn)爭期間被吳佩孚收買,宣布投降,該師在戰(zhàn)后不久被撤裁。 中央陸軍第十六師(川軍)師長 楊森,四川廣安人,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yè),川軍速成系首領(lǐng)。1923年一、二軍之戰(zhàn)中戰(zhàn)敗,遂逃宜昌依附吳佩孚,由吳任為第十六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十七師(桂軍)師長 沈鴻英,廣西雒容人,綠林,舊桂系頭目。 中央陸軍第十八師(直系)師長 盧金山,直隸靜海人,北洋武備學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鄂西地方實力派。 中央陸軍第十九師(直系)師長 楊春普,直隸天津人,江蘇地方實力派。 中央陸軍第二十師(直系)師長 閻治堂,1923年8月在與劉鎮(zhèn)華爭奪陜督失敗后,被劉投訴,最終暫留軍中自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期間,他因?qū)桥彐跇O為不滿,所部該作戰(zhàn)消極,并未與奉軍真正作戰(zhàn),故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該師建制被完整保留,部隊被馮玉祥國民軍收編。但在11月,該師被奉軍李景林部繳械,隨后第20師番號被撤銷。 中央陸軍第二十一師(川軍)師長 田頌堯,四川簡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從川軍保定系首領(lǐng)。 中央陸軍第二十二師(川軍)師長 唐廷牧,四川永川人,劉存厚舊部。 中央陸軍第二十三師(直系)師長 王承斌,滿族,奉天興城人,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畢業(yè),新直系津派首腦,津、保派曾在他的策動下,聯(lián)合對抗洛吳。 中央陸軍第二十四師(直系)師長 張福來,直隸交河人,行伍,吳佩孚心腹,洛派骨干。 中央陸軍第二十五師(直系)師長 蕭耀南,湖北黃岡人,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湖北地方實力派,其麾下直軍是吳佩孚能夠再起的主要資本。 中央陸軍第二十六師(直系)師長 曹锳,直隸天津人,北洋陸軍測繪學堂畢業(yè),曹錕七弟。 中央陸軍第二十七師(奉系)師長 張作相,奉天義縣人,綠林,張作霖把兄弟及心腹。 中央陸軍第二十八師(奉系)師長 汲金純,奉天海城人,綠林,馮德霖舊部。 中央陸軍第二十九師(奉系)師長 吳俊升,奉天昌圖人,行伍,張作霖把兄弟及重要軍事盟友。 中央陸軍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師,隸屬于奉軍,1922年直奉戰(zhàn)爭后脫離北京政府建制,隨后被張作霖統(tǒng)一整編。 中央陸軍第三十師(川軍)師長 鄧錫侯,四川營山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川軍保定系首領(lǐng)。1923年,他因聯(lián)合北洋軍閥支持的楊森等部倒熊,而被北洋政府委任為第三十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三十一師(川軍)師長 陳國棟,四川郫縣人,四川官弁學堂、保定軍官學堂畢業(yè),1923年,他因聯(lián)合北洋軍閥支持的楊森等部倒熊,而被北洋政府委任為第三十一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三十二師(川軍)師長 唐式遵,四川仁壽人,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yè),劉湘部將,1923年,他因隨劉湘聯(lián)合北洋軍閥支持的楊森等部倒熊,而被北洋政府委任為第三十一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三十三師(川軍)師長 潘文華,四川仁壽人,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劉湘部將,1923年,他因隨劉湘聯(lián)合北洋軍閥支持的楊森等部倒熊,而被北洋政府委任為第三十二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三十四師(川軍)師長 袁祖銘,貴州安龍人,貴州陸軍小學畢業(yè),黔軍興義系首領(lǐng)。1923年,他因聯(lián)合北洋軍閥支持的楊森等部倒熊,而被北洋政府委任為第三十四師師長。 中央陸軍第三十五師(鎮(zhèn)嵩軍)師長 憨玉琨,河南嵩縣人,綠林,鎮(zhèn)嵩軍頭目。1923年,因受吳佩孚拉攏,特被任命為第三十五師師長,但憨不為所動,并在吳佩孚潰逃至河南后,襲占洛陽, 迫使其下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