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熙載?原名廷揚,字熙載,后以字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蘇儀征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后直接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fā)展完善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吳熙載篆書的這首詩來自陳子昂《感遇詩三十八首》中的第二首。是他在不斷探索中有所體會遂加以紀錄,積累而成的系列作品。陳子昂頗有政治才干,但屢受排擠壓抑,報國無門,最終四十一歲為射洪縣令段簡所害。這首詩中的蘭若形象,實際上也是詩人自身命運的寫照。 鈐 印:熙載(朱)、觀海者難為水(白)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二》 【作者】陳子昂 【朝代】唐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譯文: 蘭草杜若生長在春夏時節(jié),莖葉茂盛多么美好青蔥。 幽雅孤高獨擅林中美色,紅花下垂著覆蓋了紫色的株莖。 白天慢慢變短,裊裊的秋風已悄悄來臨。 一年一開花的草木都飄搖零落,美好意愿終究如何完成? 前半部分:著力贊美蘭若壓倒群芳的風姿。詩人通過“芊蔚何青青”和“朱蕤冒紫莖”等描寫,表現(xiàn)了蘭若的枝葉茂盛、花色秀麗,并以“幽獨空林色”來反襯其卓然風姿。這些描寫實際上是以蘭若的“幽獨空林色”比喻詩人自己出眾的才華。 后半部分:以“白日晚”、“秋風生”寫芳華逝去,寒光威迫,充滿美人遲暮之感。詩人通過“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的自然景象變化,暗示時間的流逝和季節(jié)的更替,同時也寓含了對歲月無情和人生短暫的感慨。最后一句“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則直接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可能無法實現(xiàn)的憂慮和無奈,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深深憂慮。 此外,詩中還運用了對比和反襯手法,如以群花的失色來反襯蘭若的卓然風姿,大大增強了藝術效果。同時,“歲華”、“芳意”等用語雙關,既指花草的凋零,又暗喻詩人的年華流逝和理想破滅,寓意深刻。 吳熙載所篆的這段內(nèi)容不僅展示了陳子昂的文學才華和藝術造詣,更傳遞了詩人對生命、時光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