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的24小時 隋代以前,中國人已經(jīng)把十二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 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 十二時辰拆分為二十四份,這與我們現(xiàn)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時是一致的。 如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袁充《晷影漏刻》中說:“冬至:日出辰正,入申正,晝四十刻,夜六十刻。” 意為:冬至這一天,太陽于“辰正”(相當于現(xiàn)在的“北京時間”早上8:00)升起,“申正”(相當于現(xiàn)在的“北京時間”下午16:00)落下。 二、中國古代的時,刻,更,點 時 中國古代分一天為十二時辰,稱“大時”;隋代以前,又將十二時辰拆分為二十四份,稱“小時”。 刻 古時候,人們除了把一天(一個晝夜)等分為12個“大時”、24個“小時”之外,還把一天等分為了100刻。我們可以按照今天的換算方法來換算一下,一天是24個小時,一個小時是60分鐘,一天就是24乘以60,等于1440分鐘,用1440除以100,就得到了古代的“一刻”,就相當于今天的14.4分鐘,也就是14分鐘再加0.4分鐘,0.4分鐘為24秒,所以,一天為100刻,那么“一刻” 就相當于今天的14分24秒。 大約西周之前,中國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這源于漏壺計時?!鞍倏讨啤笔俏覈罟爬稀⑹褂脮r間最長的計時制。 由于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古代曾先后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表傳入中國,清代正式規(guī)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一刻” 為今天的15分鐘。 中國古典小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魏征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span> 午時三刻,按照現(xiàn)在的計時方法,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 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由于古代報更使用擊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到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庇秩纾拙右椎摹堕L恨歌》:“……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其中的“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人們常說的“三更半夜”,指的就是子時,即“北京時間”23:00-1:00。 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xiàn)在的24分鐘。如《西游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04:12。 三、中國古人用的是什么時間? 現(xiàn)代的中國人,使用的是全國統(tǒng)一的“北京時間”。 中國的古人,用的是什么時間呢? 我們很難想象,漢唐時候,人們會使用“長安時間”;北宋時候,人們會使用“汴梁時間”;明清的廣闊土地上,人們會使用無法知道的“北京時間”(明清的都城在北京)。 人們只會用下面的日晷(太陽鐘),或漏壺(水鐘)、圭表,測量出的當?shù)貢r間,然后,報時、打更、點卯。 漢代日晷 因此,我們在下面的這種“現(xiàn)代日晷”上讀出的24小時,也只會是當?shù)貢r間,不可能是手表上看到的“北京時間”。 現(xiàn)代日晷 四、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性 我們提到一個時間,總是會聯(lián)系它所處的環(huán)境(空間),描述、回顧或展望它所對應的事件;我們說到一個地方(空間),同時也會涉及、回想、明確相應的時間,以及這個時間內,這個地方所經(jīng)歷、發(fā)生、演變的種種事件。 離開了時間的空間,和離開了空間的時間,都是沒有意義的。 中國古代的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四季五方,都是時間和空間的統(tǒng)一體,時間和空間從不分離。 離開了萬物生長依靠的那個“太陽”,脫離了地球上具體地方和太陽的準確位置關系,我們就說不清,為什么天干的甲乙為東方木,丙丁為南方火,戊己為中央土,庚辛為西方金,壬癸為北方水;為什么地支的寅卯為東方木(春季),巳午為南方火(夏季),丑戌辰未為中央土(長夏),申酉為西方金(秋季),子亥為北方水(冬季)。 正如上面這幅《中醫(yī)陰陽五行圖解》所展示的,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是時空統(tǒng)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