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有這樣的疑惑: 為什么我們上了那么多課程,依然還改變不了現(xiàn)實? 為什么我們那么努力地學習,依然還是那么迷茫和焦慮? 為什么我們讀了那么多道理,依然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知道的“答案”和“結論”太多了,而對“底層邏輯”卻一無所知。 所謂“底層邏輯”,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和處理問題的方式。 它會影響我們怎么看這個世界,怎么做決定,怎么處理困難。 打個比方:下象棋時,新手只能看到"當前這一步該怎么走",但高手能預見"十步之后會是什么結果"。 表面上看這是能力問題,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 作家粥左羅曾說:“一個人的底層邏輯有多強大,那么他的能力就有多強,成就就有多大。”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底層邏輯中,窺見他的“命運”。 01社交的底層邏輯很多人總是苦惱:"為什么我交不到真心朋友?為什么我的人脈圈子總是很小?" 問題可能就出在社交邏輯上:只想索取,不愿付出;只求速成,不肯耕耘。 總想著一起吃個飯就能成為鐵哥們,喝個酒就能收獲一堆機會,這種短視的社交邏輯,也注定難以持久。 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說,世上最緊密且最長久的關系,是泥土和樹苗的關系。 樹苗得到泥土的滋養(yǎng),最終長成參天大樹;泥土吸收腐化的落葉,從而愈加肥沃。 所以,人與人之間長久的關系,一定是雙方都在付出、都在獲得。 當我們開始想"我能為別人做什么",而不是"我能從別人那得到什么"的時候,社交圈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 就像著名主持人柴靜,以善良和真誠著稱。 她在采訪中總是能夠設身處地為受訪者著想,用溫暖的態(tài)度和真誠的提問,讓受訪者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這種態(tài)度不僅贏得了受訪者的信任,也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另一個例子是企業(yè)家王石。他在登山界有"中國第一個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人"的美譽。 在登山過程中,他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些友誼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也為他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機會。 這便是社交的底層邏輯:利他,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成長。 這樣的社交方式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滾雪球效應",一開始,我們真誠地幫助他人,對方感受到善意。 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的口碑在圈子里慢慢傳開,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會主動靠近自己。 最終,這些關系會發(fā)展成一個強大的生態(tài)圈,里面的每個人都在互相成就。 02工作的底層邏輯很多人會認為,工作做得好就是"多干點、多想想"。 但真正的高手,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來經營。 美的集團總裁方洪波剛進入公司時,和很多同事一樣過著普通上班族的生活。但不同于其他同事的是,他做事更踏實、更用心。 有一次,老板何享健要求大家去12個城市做市場調研。很多同事嫌工作辛苦,報酬太低,跑幾個城市就回來交差了。 只有方洪波堅持跑完了所有城市,并且對每一個城市都做了詳細的調研。 何享健對方洪波的做事態(tài)度非常滿意,覺得他辦事靠譜,隨后對他委以重任。 面對完全相同的工作內容,不同的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認知: 打工者會想:這是老板的生意,我只負責完成分內事; 創(chuàng)業(yè)者會想:這也是我的事業(yè),每個項目都是成長的機會。 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與工作的關系,也決定了自己能走多遠。而這其中的底層邏輯便是,主人翁思維。 當我們開始用這種思維看待工作時,就會發(fā)現(xiàn)到處都是機會:這個流程能不能改進?這個方法能不能創(chuàng)新?這個結果能不能做得更好? 說到底,工作不僅僅是為了那份薪水,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這個平臺磨礪增值自己。 當我們用主人翁的心態(tài)工作,那獲得的經驗和能力就都是自己的了。 所以,在抱怨工作沒有前途時,可以先問問自己:是在打工,還是在經營?是在完成任務,還是在創(chuàng)造價值? 改變這個底層邏輯,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也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 03成長的底層邏輯成長的底層邏輯就是延遲滿足。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所有真正的成長都遵循這個規(guī)律: 你必須先經歷不適,才能獲得提升; 你必須先投入時間,才能收獲能力; 你必須先承受孤獨,才能達到目標; 你必須先克制欲望,才能積累財富。 這還要從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說起。 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有兩種獲得快樂的方式: 一種是即時快樂,比如刷短視頻、吃零食時產生的多巴胺;另一種是延遲快樂,比如完成一個艱難目標后產生的內啡肽。 這兩種方式就像是"快餐"和"大餐"的區(qū)別:快餐吃著容易但營養(yǎng)不足,大餐需要等待但更有價值。 有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點:研究人員給孩子們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能等15分鐘不吃,就能得到第二顆。 結果表明,能夠等待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都表現(xiàn)得更好。 為什么?因為他們學會了用未來的更大收獲來替代當下的小滿足。 所以,成長的底層邏輯就是這樣簡單而殘酷: 那些讓我們立刻快樂的事情,往往會在未來讓我們痛苦;而那些一開始讓我們痛苦的事情,往往能帶給自己真正的成長。 張一鳴怎么成功的? 在大學的時候,別人約會談戀愛,他看書敲代碼;別人打牌玩游戲,他看書敲代碼。 他說:為了避免平庸,一定要拒絕拉著你走向平庸的那些壓力、誘惑。 所以,當你周圍的人都在選擇即時滿足時,你是否能選擇延遲滿足?當大家都在追求多巴胺時,你是否愿意投資內啡肽? 這些選擇,會讓你的人生軌跡開始偏離平庸,遇見想要的人生。 04家庭的底層邏輯老人們常說:夫妻不睦,再富也會衰頹;夫妻恩愛,再窮也會發(fā)家。 在傳統(tǒng)文化中,丈夫、父親這個角色,通常都是家里的頂梁柱,是要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的。 若當父親的,脾氣好,人勤快,重德行,為人丈夫,愛重妻子。 那么家中的妻子,才能安下心來,照顧好一家老小,不急不躁,將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孩子們生活在這樣溫暖的家庭里,心也會安定,平和,得到正向的滋養(yǎng)。 一個家庭的底層邏輯便是:父愛則母靜,母靜則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善待好家人,溫暖的能量在每一個成員之間就會流動不息,家也會欣欣向榮。 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的陳曉卿,一直很感激父母給他提供了一個溫馨的童年。父母相處的一個細節(jié),讓他印象特別深刻。 出生于水稻之鄉(xiāng)的母親與北方的飲食習慣格格不入,常常念叨著故鄉(xiāng)的吃食,臘肉、糍粑、蔬菜。父親暗暗記在心中。 所以,父親蒸饅頭時,會在蒸鍋中間為母親放一碗米飯。 對此,母親也便有了另外一個習慣,自己做米飯時,總會熱上兩個饅頭給父親吃。 “南米北面,求同存異”的飲食習慣,父母保持了五十多年。 另外一個細節(jié),是年夜飯的時候。那時老家的習俗,團圓飯講究七個盤子八個碗的“標配”。 那時候家里窮,陳曉卿的老爹便會想辦法“湊盤子”——哪怕只是拿點花生濫竽充數(shù)。 陳曉卿認為父親是一個“樂觀的形式主義者”,隨著年齡增長才漸漸明白,父親只是希望可以讓所有家庭成員都感受到溫暖,并不是太寒酸。 父親怎么呵護母親、怎么照顧家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陳曉卿的人生觀,也給他的成長帶來源源不斷的能量。 家庭排列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海靈告訴我們,幸福的家庭關系應該是這樣的: 夫妻倆親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間位置,形成穩(wěn)定的等腰三角關系。 夫妻和,父子篤,彼此之間能互相取暖依靠,一起共進共退,家庭便會也能蒸蒸日上。 人生當中,那些看似微小的日常選擇,都在悄悄塑造著我們的“命運”。 社交中的付出與回報、工作中的態(tài)度與定位、成長路上的取舍與堅持、家庭里的互動與能量,這些都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底層邏輯。 當我們開始關注如何為他人創(chuàng)造價值,而不是索??; 當我們把工作視為事業(yè)而不是差事; 當我們能夠主動選擇延遲滿足,而不是沉溺即時快感; 當我們懂得經營家庭能量場,而不是各自為政時…… 每一個覺醒時刻,都會是我們生命開始轉變的拐點。 改變,從刷新“底層邏輯”開始底層邏輯,像是一個海底的船錨,無論我們怎么拖動水面上的“輪船”移動,底層的船錨不動的時候,船表面上看到移動了,但是它也會很快地返回到原來位置,根沒有變。所以,一個人真正的改變就是在底層邏輯的改變。 在色彩識人心理學中,我們可以重塑“底層邏輯”。首先,在色彩心理療愈師的引導下認識和審視自己的底層邏輯,看到底層邏輯的局限與不足,看到自己的負面信念和行為模式; 然后通過色彩療愈技術清理和釋放情緒,感受真實體驗,對自己的不足和改變不了的部分不再評判與排斥,而是接納一切的發(fā)生,重新塑造自己的信念,突破自己的內在設限,逐漸建立起積極的思維模式,進而圍繞積極的邏輯去思考和行動。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在表面問題上兜圈子,都是因為抓不住事物的本質,而一旦底層邏輯發(fā)生改變,很多難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正如陳春花所言:底層邏輯變了,一切就都變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走進彩虹之門,關注七彩人生,解開人生路上的困惑,我們下期見!(部分圖文來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