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行 大 運 “V”習慣 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一以貫之 物無美惡 過則為禍 每天讀(聽)書不少于30分鐘 遇到煩心事及時轉(zhuǎn)念 每天對自己微笑3秒鐘 每天鍛煉一小時 e啟讀《五種遺規(guī)》 陳宏謀:《養(yǎng)正遺規(guī)補編》 古代的書法家有很多,對書法感興趣的朋友隨口都能說出一大堆。其中最著名的,或許是“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博取百家長,始得龍鳳飛”的王羲之了,他的書法成就,是因為長期地勤學苦練?還是因為有仙人點撥、頓悟了“永字八法”? 我對書法不敢妄評,但是據(jù)程端禮在《讀書分年日程》中的記載,古人練習書法確實有速成法。 程端禮認為: 程端禮 “小學習寫字,必于四日內(nèi),以一日令影寫智永千文楷字......歇讀書一二月,以全日之力,通影寫......影寫之后,又使對臨,以全日之力?!?/p> 具體方法就是: 前四天,整天臨摹楷體字智永千字文(如此,可能是為了領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布局),不能怕浪費紙就自己對照著寫,否則寫出來的字可能會走樣; 這樣寫完四天之后,對運筆的基本要求有所領悟,對寫字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就可以繼續(xù)練字了(否則,可能不是寫字的料,就沒必要繼續(xù)練下去了吧)! 練習書法要“速成”,首先要做到心無旁騖,在一兩個月的時間內(nèi),暫時不去讀書,就專心致志地練習書法。繼續(xù)臨摹,字數(shù)不斷增加,從每天寫1500個字,增加到三四千;臨摹完了就對臨。 程端禮 “如此寫一二月,他日方能寫多,運筆如飛,永不走樣?!?/p> 臨摹對臨,對臨臨摹,不斷循環(huán)往復寫上一兩個月,基本上就能“速成”了,以后再寫,也就能運筆如飛,永不走樣了。 古人為什么提倡書法要“速成”呢? 程端禮 “蓋儒者別項工夫多,故習字止如此?!?/p> 大概是因為學習者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所以練字也就只能如此了。 不然,“速成”只是建立起一種模式,以后就照這個樣子走,“永不走樣”,也算是應付日常生活、工作需要罷了;如果要想在書法方面取得些成就,不僅要臨摹書法的形,還要領悟其中的神。有兩個帝王學書法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一個是李世民,他對書法的癡迷是眾所周知的。在他當政的時候,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宮中任職,李世民一直很崇拜他,常常臨摹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他總是寫不好。 有一次在練習“戩”的時候,因為怕寫不好“戈”字有失體面,于是就故意空著,讓虞世南給他補上。 隨后,他就把這幅“作品”拿給魏征炫耀,讓他評判一下自己臨摹虞世南的字臨摹得怎么樣。 魏征看后,直言不諱地說:“據(jù)臣看,其中只有'戩’字右半邊的'戈’旁與虞學士寫的一般無二,其余的均相去甚遠?!?/p> 李世民聽了之后,不僅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也慚愧自己“學藝不精”,領悟到學習書法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痛下苦功,學到形神兼?zhèn)洹?/p> 另一個是康熙??滴醯哪赣H對書法頗有研究,尤其喜歡當時書法大家趙涵的字帖,就讓康熙臨摹、學習。 數(shù)十年后,康熙自覺學得差不多了,就以秀才的身份來到大街上,寫下“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知年”幾個大字,讓大家評一評他的字與趙涵的字誰的更好。 由于疏忽,康熙把“悄然”的“然”字右上面的點忘了點。一位老者提筆上前,隨手一揮,就把這個點不偏不倚地點上了。(此處省略N個字) 康熙回宮之后,把這幅字拿給母親,想讓母親給評判一下。母親看了看,說:“康熙學字數(shù)十年,只有一點像趙涵?!?/span>康熙這才見識到母親的書法功底,對母親更加信服、敬重;也意識到,臨摹大家的字帖,不僅要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 關于習字,程端禮給出的口訣是: 程端禮 “用筆之法,雙鉤,懸腕,讓左,側(cè)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后。” 【新光影像】 讀書改變生活 學習改變命運 《新光影像》 用影像記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