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是個特別容易緊張和焦慮的人,興許是常年和“謀生”打交道的緣故,又生出一股奇異的莫名樂觀的心理,加之我好像總是很幸運,往往絕處逢生,諸般復雜心理結(jié)合,一直未曾深思,也確實不大敢細究。長此以往,養(yǎng)成了如今矛盾而復雜的心理。當然,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愿意平常心看平常事。 也是近期,很突兀,又似乎理所當然,突然間發(fā)現(xiàn)我好像缺乏同理心了。惻隱之心不再輕易波動了。倒像是一下子變成了冷漠或冷淡的人。真的,看我現(xiàn)在回消息就知道了?!班拧保昂谩?,“行”……盡可能簡短,簡潔,乃至于簡單。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在緊張時間。這很好理解,畢竟我一直強調(diào)時間珍貴,或珍惜時間,然后我又一直強調(diào)抓住本質(zhì),抓住關鍵,抓住重點,所以我的話很多時候似乎透露出一種不耐煩、迫切想要直截了當?shù)剡M行對話,以及我很想盡快結(jié)束對話的意味。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很閑,我也一直都有話說,包括我能說得“頭頭是道”。是故,就呈現(xiàn)出一種“神秘”,不,也許應該是一種復雜和善變,乃至于是矛盾的。 但你知道的,人并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理性,更不可能絕對理性,是故,就有很多時候會被感性引導著去理解和認識。當然,前提是感興趣。也是這樣,很消磨熱情。然后,理所當然地把我想象或理解為是一個高傲,或高冷的人。拒人于千里之外嘛。又或者是,覺得被冒犯了:好像和我對話就是打擾了我。 字里行間似乎無不透露出這樣的意味?覺得自己說的話沒有價值,沒有意義,乃至于沒有作用,沒有重點,和沒有感情。所以,瑣碎的事兒不好與我講,沒想清楚的事兒不好同我說,沒想好的事兒就更不知道如何說了,于是,就似乎陷入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潛臺詞是:我理解你,我尊重你,我在你面前確實很難交流,不是你的原因,而是站在你的立場,你的邏輯,你的觀點,乃至于你的利益,就是這樣很難交流。 常常我很解釋,但話到嘴邊又不知道怎么說。這玩意兒就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相矛盾嘛。是我說的,確實是我說的,我也是這么認為,這么去看,并且這樣去做的。所以,我這么糟糕再正常不過了,是我活該,難道不是嗎?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我既不是這樣的人,也不是這樣去行事兒。這玩意兒咋說呢?“教條主義”,這陷入了“教條主義”的思維。誠然,我是這樣說,這樣行為,但我從來不要求更不可能去要求別人也得這樣,我首先就明白這一點。只是,當我去說的時候,問題又出現(xiàn)了:我為什么要說那些呢? 我是說,原本只是解釋自己來著,反倒變成了給別人壓力,反過來要求別人也一樣,這并不是我的初衷。大概是我心里會這么去想,去這樣說,敢這樣做,更多旨在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方便交流。就像先開口的未必就是弱者或輸了,而是傳遞一種美好的意愿,主動的信號,以及表示自己的熱情和歡迎。這一點和“自我介紹”是一回事兒。我只是想告訴你我是怎樣的,我在怎樣做,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是這樣的。只是我的個人偏好,或者說性格,或者說傾向于如此。 但這顯然超出常識乃至于常情、常理。我是說,絕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教育還是傳統(tǒng)的那一套“惻隱之心”那一套,將心比心那一套,以及“以德報德”那一套。表面上,這是道德,是修養(yǎng),是尊重,是平等,乃至于是同理心,就像那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好像很多人就只限于理解和認識到這一層,他們不會進一步想到:“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道德是一種自律。 但你知道,順著傳統(tǒng)那一套去想就變成了交易,乃至于是交換。追根溯源,這就得從根源上定性了,孔子講“仁”,于是說,“一視同仁”,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以不為(為了)仁而仁,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殊途同歸,依舊是講“仁”,但不同在于給它定性了。有點像一體兩面,甚至于真理的背面依舊是真理。而真理是唯一,所以脫離真理,或者說心中無“真理”,那就容易陷入“似是而非”的想象和理解中去了。繼而無法認識到性善性惡皆是為“仁”服務,這就是“辯證法”的演繹過程。但很多人的耐心顯然不足,私以為過程就是全部,像極了迷途羔羊,私以為過程最重要。畢竟已經(jīng)開始了嘛,那就只好來一句“順勢而為”、“順其自然”,繼而一想到“自然”那就有話可說了,“道法自然”。 其實,只不過是“名可名,非常名”,言外之意是,換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環(huán)境等,它的名字就變了。孔子的“仁”,老子的“道”,莊子的“道”,包括王陽明的所謂“心學”,都是同一回事兒,非人為,非物質(zhì),都不是指具體的,更不是名詞意義上的簡單解釋的那樣。這玩意兒就是本質(zhì)屬性的演化,過去我們講男女那是性別,現(xiàn)在講男女是指權力,以后可能它又變成了其它什么的象征物,是抽象的,但它同時也是有根的。一如“仁”也好,“道”也罷,都不過是人的人性和人對于人性的認識,也就是道德所能領悟到的更高維的層次。既超脫了物質(zhì)也超脫了人本身的認知,也就是從感性認識,到直接經(jīng)驗,再到論理和理性認識,再往上走走。 話說回來,說這么多和我有什么關系呢?和緊張焦慮又有什么關系呢? 我是說,如果以常理度之,又或者是按照常情去感受,還可以是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講真的,這很容易產(chǎn)生誤會,乃至于誤解。當然,這也沒什么,到我這兒好像也是我咎由自取,是我格格不入,是我太奇異了。 就是我明知道如此,卻還要這樣做,這樣也挺不道德不是嗎?我也曾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就像我思考過為何我如此幸運,以及這種幸運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嘛,對吧。 可多少人能夠真正明白“塞翁失馬,焉知非?!钡降自谥v什么呢?表面上看,披了件“因果律”的外衣;實際上看,那是人的惻隱之心,既包含希望,又暗含恐懼;再細想,當你有了好馬,你心里想的是別人的羨慕嫉妒乃至于恨,于是一語成讖;當你因為馬摔斷了腿你就怪馬的不是,你卻說未必不是件好事兒;當你因為瘸腿不用去打仗,就想著瘸腿的好,這樣保平安啊……說到底,到底說的是智慧,還是說愚蠢呢?我是說,說的是“人心不足”呢,還是說平常心最好呢!到底是平衡人的心理,既是渡己更是度人呢? 就我所看到的是,都回不去了,才是最大的悲哀。但日子還要繼續(xù),還要擁抱希望不是,卻總還是有挑戰(zhàn),有磨難,不容易啊。說到這,可能很多人很容易想到“活在當下”你以為就是這樣,但其實遠不是,誰不是頻頻回頭,誰不是心向遠方,誰又不是“幸存者”和“受害者”,誰又真正活在當下呢?是故,動心起念,善惡難辨,真?zhèn)尾蛔R。 我是說,人心真正的問題就像時間一樣,回不去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既想現(xiàn)在好,又期待未來更好,這樣去想,就都是難題了,憂患地去想,倒像是知足常樂吧。可你知道,這樣不行啊,這就是為什么孔子是“圣人”,而“不必不如師”卻好像成為了一種詛咒。 我是說,“知識的詛咒”,讓我不得不,也只好如此。就像我們面對時間,回不去既是現(xiàn)實,更是我們永恒的問題:即活著本身是什么,以及如何去生活? 但如果你以為只是這樣,那就太清淺了。就像如果你否認感性認識,認為只要“知道”了經(jīng)驗便可復制,那就未免天真了,再往上,理性認識又如何?還真不是那么回事兒。就像“賣油翁”,你會想,那不就是“唯手熟爾”?不,細究你就會發(fā)現(xiàn),哪怕手熟也只是才開始而已,一通百通,最終是“達觀”呢! 不是樂觀,不是悲觀,而是達觀。何謂“達”想必不用多說,四通八達嘛,自由嘛,自在嘛,自性具足嘛。 也就是說,很多人講的,說的,乃至于希望你成為,包括說幫助,甚至是這樣那樣的心理,投射也好,隱射也罷,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它還得回歸到最原始的問題:我是誰? 何謂道?。课沂钦l就是道,我在哪就是存在,我要去哪則是時空關系的認識和理解,更是整體的道的輪回。這不是學習得來的,更不是可以教的。 是故,不是我不愿,不是我不緊張,也不是我不焦慮,恰恰相反,哪怕知道是這樣,卻也只好是這樣。 其實我不愿多說,與其說我不愿多說,不如說我不愿多想,與其說我不愿多想,不如說我不愿多做,與其說我不愿多做,不如說我不愿多不安。自在心安最為難得?。?/p> 其實,也是這樣。就我現(xiàn)在住的房子,房租是挺便宜的,五百嘛,但水電費貴啊,水四元一噸,電費一元三角,關鍵是它還是家用電(普遍六毛),我也試圖安慰自己,房租便宜總得從別處補償不是?但問題是,想通了是一回事兒,可真正看到水一個月用七八噸,電一下子七八十度,一算下來一百多呢。但你知道,真正的問題還真不是這個,問題在于,在這過程中,每看一次水電表,尤其是剛搬進來不久我就一而再再而三的觀察,心里盤算,算平均值,算總的水電費,算房租,我就總覺得虧,心里悶得慌,我想的是如果在家,如果這筆錢用作它途,再細想是半年,一年,這么大一筆錢啊!再細想,我還沒有收入,我在謀生呢?我要靠什么謀生呢?沒有錢時,對于這筆支出的恐懼是無以復加的。 也是這樣,朋友就去進廠了。進廠也覺得虧啊,時間受限,活動空間受限,然后機會和機遇都要隨之受影響。眼看年紀也不小了,捉襟見肘的地步,一貧如洗的處境,再加上又自信有那么幾分才干,這一下子不甘心,委屈,和想要破局的心理,折磨啊!轉(zhuǎn)頭勸慰自己,穩(wěn)定啊,五險一金啊,總體算下來比其它風險低,收益也還不錯,而且只是暫時過渡嘛,有了原始資金就可以再加個投資,這樣也很不錯了。 可人啊,既怕區(qū)別心也怕平常心。區(qū)別心是攀比是不甘是急于證明自己的價值,存在就亂了,心就不寧了。平常心表面看沒什么問題,甚至是好的,可進取不足啊,合作又惰怠,總覺得沒啥生命力啊。 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就自己耗自己了。心里想的是兩全之策,追的是無往不利。但關鍵是,哪有那么美的事兒呢?所以,只能往前,不回頭罷。 這玩意兒就像每每我看一次水電表,我的心里就發(fā)慌,心里就算起來,可不看吧也不安,它就在那,總不能不用吧,也覺得虧,影響生活,放縱吧,又沒那底氣,掙扎吧,又嫌鬧騰。安安靜靜品一品茶,也出事,茶葉不多了,又是一筆支出。就講真的,現(xiàn)在酒不喝了,煙又是筆固定支出,但一聽朋友說牙齒像老人,又一陣反思。然后呢?讀書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只讀不寫又不好,于是就寫了。 所以,咋解決呢?未雨綢繆對于普通人來說要求高了。這玩意兒就像很多人勸你走出舒適區(qū),本質(zhì)其實就是咸吃蘿卜淡操心。能有舒適區(qū),能在舒適區(qū)安生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你看現(xiàn)在多少人都格格不入來著,連基本的合作意識都沒有,然后獨立又立不起來……你看,鬧心不?還得繼續(xù)往前不是!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吧就! 我還沒出來呢!等我出來再告訴大家哈,頂峰相見哈!祝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