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遼闊無垠的內(nèi)蒙古大地上,蘊藏著無數(shù)歷史的深邃秘密。1971年之秋,和林格爾縣新店子公社的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投身于梯田的修筑之中,不料一次偶然的發(fā)現(xiàn),竟緩緩揭開了一段沉睡千年的歷史序幕。 彼時,村民們于紅河北岸的一處高阜之上,不經(jīng)意間觸碰到了古墓的一角,這座古墓便是日后在考古界引起轟動的和林格爾東漢壁畫墓。 古墓坐落于和林格爾縣東南約四十公里之地,新店子公社以西二點五公里處的紅河北岸。此地地勢險峻,北望百余公里可達呼和浩特北境的大青山,南行數(shù)里便是長城重關殺虎口。 古墓所在,乃是一處向南突兀的高丘,其南岸則是連綿不絕的群山。如此地理位置,不禁令人遐想,古墓之主或許是一位權勢顯赫之人。 1971年秋,內(nèi)蒙古文物工作隊接報后,迅速派遣專業(yè)人員前往勘查。他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座墓室繁復、結構精妙的古墓。 發(fā)掘過程中,考古人員遭遇了諸多困難。古墓封門磚堅不可摧,且排列有序,給發(fā)掘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然而,他們憑借豐富的經(jīng)驗和精湛技藝,終于破門而入,得以一窺古墓真容。 隨著古墓大門緩緩開啟,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畫映入眼簾。這些壁畫色彩絢麗、線條靈動、內(nèi)容繁復,堪稱漢代壁畫之瑰寶??脊抨爢T們驚嘆之余,立即著手對壁畫進行臨摹與保護。 古墓頂部為穹廬狀,以青灰色條磚砌成,設有墓門、前室、中室、后室及三耳室。墓室內(nèi)陸磚之上,印有“子孫繁昌,富樂未央”的隸書字樣,寓意吉祥。 古墓壁畫保存相對完好,僅部分因歲月侵蝕和盜掘而受損。壁畫內(nèi)容豐富,技藝精湛,所繪人物、車馬、鳥獸、城垣、建筑等場面壯觀,生動展現(xiàn)了東漢時期的社會風貌。 壁畫分上、中、下三層,分別描繪了墓主人的仕途經(jīng)歷、下屬官吏以及靈異神話等傳說。其中,護烏桓校尉幕府圖尤為引人入勝。 畫面中,幕府正堂巍峨矗立,屋檐下懸垂黃色幔帳。堂中正中,墓主人身著紅衣,面朝前方,身旁置有圓形紅色器皿。階下,十四人正在表演舞樂百戲,場面熱鬧非凡。幕府四周,武官武士整齊列隊,環(huán)侍屋前,陣容嚴整,氣勢磅礴。 壁畫中,墓主人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他的身邊簇擁著眾多的文武官員和侍從,仿佛是在舉行一場盛大的宴會。壁畫中還描繪了他出行、狩獵、治軍等場景,生動地展現(xiàn)了他的生活場景和卓越功勛。 然而,墓主人的具體身份卻仍然是一個謎。專家們根據(jù)壁畫中的線索和史料記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壁畫中多次出現(xiàn)了“護烏桓校尉”的稱謂。 護烏桓校尉中的“烏桓”指的是烏桓族,而“校尉”則是一個軍事職位的名稱。在古代中國,校尉是軍隊中的高級軍官,負責指揮和管理部隊。 據(jù)《后漢書》等史料記載,東漢時期,烏桓部落與漢族統(tǒng)治者之間紛爭不斷。東漢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遼西烏桓大人郝日率眾歸附漢王朝。為了加強對烏桓部落的管轄,光武帝劉秀于上谷寧城設置了烏桓校尉營府。 因此,專家們進一步推測,墓主人很可能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護烏桓校尉,其職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管理烏桓族的軍隊,包括組織訓練、調(diào)度部署等;二是與烏桓族進行外交和談判,維護與烏桓族的關系。 烏桓族與漢朝的關系對于邊疆的穩(wěn)定和安全至關重要。護烏桓校尉需要與烏桓族的首領進行接觸和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愿,以便更好地維護雙方的利益。 基于此,考古專家們結合史料記載和壁畫內(nèi)容,對墓主人的生平事跡進行了詳細的梳理。 墓主人曾在西河、上郡等地任職,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后來,他被任命為護烏桓校尉,負責管轄烏桓部落的事務。他在任期間,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加強漢朝與烏桓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為邊疆的穩(wěn)定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壁畫中的糧倉頗引人注目。差不多在墓主的每一任職內(nèi),總要繪糧倉,表示衣食俱足,兵強馬壯。 農(nóng)耕圖的描繪,則可能與當時東漢王朝在并、涼地區(qū)所采取的備糧措施有關。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秋,東漢廷曾接受虞詡的獻策,恢復安定、北地、上郡,并責令諸郡儲存周年的糧食回,以備緊急需要。這可能就是糧倉大量反映在壁畫中的原因。 然而,盡管墓主人身份顯赫,但關于他的具體姓名和生平事跡,史書上卻鮮有記載。這或許是因為他的影響力主要局限于當時的邊疆地區(qū),并未在中原地區(qū)留下太多的痕跡。 因為該墓早年被盜,殘存的陶器位置被擾亂,一件器物的碎片往往于數(shù)處發(fā)現(xiàn)。中、后室的鋪地磚全被起去,在鋪地磚下的擾土中,清理出不少殉葬的陶器碎片。 這次清出的殉葬品,除一件殘銅鏡及少數(shù)鐵器、殘漆器外,大部分都是陶器,經(jīng)修復能認出器形的,共計82件。它們不僅反映了東漢時期的手工業(yè)發(fā)展水平,還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和文化習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此外,在古墓的壁畫中,還隱藏著許多令人驚嘆的細節(jié)。比如那幅牧馬圖,畫面中的馬匹線條流暢,形象生動,仿佛正在草原上自由馳騁。而那幅樂舞百戲圖,則更是展現(xiàn)了漢代雜技藝術的高度水平。畫面中的人物動作矯健,姿態(tài)優(yōu)美,仿佛正在為觀眾上演一場精彩的表演。 這些細節(jié)的發(fā)現(xiàn),不僅讓我們對東漢時期的文化和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讓我們對墓主人的生活品味和審美情趣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