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之際,內(nèi)蒙古通遼市的吐爾基山,采石作業(yè)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突然間,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響過后,一面奇異的石壁赫然顯現(xiàn),令現(xiàn)場眾人瞠目結舌。 這些巨石顯然非自然形成,其上雕琢痕跡清晰可見,讓人不禁疑惑,在這荒山野嶺之中,究竟是何人有此能耐,在巨石上留下如此印記?工人們紛紛猜測,或許這石壁背后隱藏著古人遺留的某種寶藏。不久,“吐爾基山驚現(xiàn)奇珍”的消息便迅速流傳開來。 日子一天天流逝,前來探寶之人絡繹不絕。礦區(qū)負責人終覺事態(tài)嚴重,遂即刻上報相關部門。內(nèi)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聞訊后,迅速派遣專家前往現(xiàn)場,其中負責此次發(fā)掘工作的,是擁有二十多年考古經(jīng)驗的副所長塔拉。憑借職業(yè)直覺,塔拉深感石壁背后必有蹊蹺。 發(fā)掘計劃既定,考古工作隨即展開。碎石被一一清理,一條甬道逐漸顯露。然而,甬道盡頭卻被一塊巨大的封門石緊緊封堵。塔拉根據(jù)封門石的木質(zhì)構造與樣式,初步推測其內(nèi)葬者應為契丹人。 契丹,這一曾雄踞我國東北的強悍民族,曾建立契丹國(后改稱遼),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封門石高達2.6米,寬1.5米,需十數(shù)名壯漢合力方能移開。 然而,塵埃落定之后,迎接考古隊員的并非墓室,而是另一重阻礙——封門石后竟還有一扇木門。 在古代,王侯貴族為保護陵墓免遭侵擾,常于墓中設置重重機關??脊湃藛T謹慎行事,確認無虞后,方將木門整體拆除。在手電筒微弱光芒的照耀下,墓室中央一抹紅色棺槨映入眼簾。淤泥被清除后,棺槨上那只金色的鳳凰雕刻清晰可見,令在場眾人皆感震驚。 鳳凰,古代皇家女性之專屬象征,其使用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故此,專家們斷定,棺內(nèi)之人必非等閑之輩,或為契丹皇后,或為契丹公主。 契丹王國綿延三百載,其間皇后九位,公主十六位。眼前這鳳冠之主,究竟是哪一位呢?此時,塔拉回想起十數(shù)年前的一次考古經(jīng)歷。 彼時,于某山附近發(fā)掘出一座契丹皇族陵墓,墓志銘顯示,墓主人乃契丹第五位皇帝耶律賢之孫女——陳國公主。因此,若要確定此鳳冠之主,必須尋得墓志銘。 考古人員在古墓內(nèi)逐層清理泥沙,隨葬品逐漸顯露,其中包括鎏金銀馬鞍與精美銀盒,其上分別雕刻著鳳凰與團龍圖案。然而,眼前的墓室卻令考古人員困惑不已。其長寬不足四米,頂高三米多,且石壁凹凸不平,顯得簡陋至極。這樣的墓穴,實難與皇族顯貴相匹配。 更令人不解的是,墓室地上散落著大量壁畫,且皆為正面朝上,仿佛有人特意將其從墻上取下。此情此景,令在場人員無不心生寒意。 這些不合常理的壁畫背后,究竟隱藏著何種秘密?領隊塔拉給出了合理的解釋。他認為,墓室建成后,墻壁上曾涂抹白灰。由于時間緊迫,白灰未干便匆匆繪制壁畫。加之墓室內(nèi)部陰暗潮濕,壁畫受潮鼓起,最終順著墻壁滑落,故人物面部朝上。若果真如此,則證明墓主人是在倉促之中下葬的。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至?;适蚁略嵯騺砺晞莺拼?,即便生前未建地宮,死后亦會加緊修造。如唐高宗李治,便是去世一年后方入葬乾陵。而此鳳冠女尸下葬之倉促,實屬罕見。 小小墓室之內(nèi),疑云密布。更為奇怪的是,發(fā)掘工作持續(xù)一月有余,陪葬品已基本清理完畢,而墓志銘卻始終未見蹤影。無墓志銘,則墓主人身份無從得知??脊湃藛T只得將最后希望寄托于那頂鳳冠之中。 在將棺槨移送至一間具備恒溫恒濕條件的實驗室后,考古團隊開始了謹慎的開棺作業(yè)。首先揭開的是外棺,令人驚訝的是,內(nèi)棺赫然呈現(xiàn),其上同樣雕繪著金鳳凰,且在鳳凰環(huán)繞之中,還隱約可見一條金團龍,這在以往的皇家古墓發(fā)掘中實屬罕見,讓在場的專家無不震撼。 隨著內(nèi)棺的緩緩開啟,這位來自千年契丹的神秘女子終于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但她的面容仍被一層厚重的紗巾所遮掩。 考古人員雖心潮澎湃,卻未輕舉妄動,因為他們深知,身份尊貴的契丹人在逝世后,身上往往會藏有許多隨葬品,這些都是解開墓主人身份的關鍵線索。為此,他們特地從醫(yī)院調(diào)來了X光機,對死者遺體進行了詳盡的掃描。 除了常見的契丹首飾外,掃描結果中有兩處異常引起了專家的注意。一是死者胸部布滿了斑斑點點的痕跡,它們?nèi)缤E般隨意灑落,毫無規(guī)律,顯然并非隨葬品??脊湃藛T推測,這些斑點可能與墓主人的死因有關。 另一處異常則位于死者頭部,X光屏幕上僅顯示出一個三四厘米寬的陰影,專家推測這很可能是表明墓主人身份的標志性物品。 于是,專家們小心翼翼地揭開了面紗,契丹女子的真容得以展現(xiàn),但緊接著,一聲驚呼在實驗室中回蕩。細看之下,人們發(fā)現(xiàn)女尸的頭骨竟呈現(xiàn)黑色。 根據(jù)專家經(jīng)驗,尸體發(fā)黑,尤其是骨骼也變黑,很可能是中毒所致。她生前究竟遭遇了何種離奇事件?是否真的死于非命? 專家們的目光聚焦于女尸頭骨上那只純金打造的頭箍。在以往的遼代墓葬發(fā)掘中,常有金屬面罩出土,身份尊貴者佩戴金面具,身份低微者也會佩戴鐵面具,這是契丹人的喪葬傳統(tǒng)。然而,這位鳳冠女尸的臉上并未佩戴黃金面具,而是這只頭箍,顯得頗為奇特。 隨著剝離工作的繼續(xù),專家在女尸的腿上發(fā)現(xiàn)了幾枚流蘇鈴鐺,身旁還放著一根鞭子。這樣的配置在皇室女性中確實罕見。根據(jù)這些特征,有人聯(lián)想到了契丹人的宗教信仰。 據(jù)史書記載,契丹人信奉薩滿教,其中有一種職位叫薩滿巫師,通常由女性擔任,負責祭祀祖先。 于是,有人猜測鳳棺中的女尸可能并非皇族,而是一名薩滿女巫。但這個猜測很快遭到了許多專家的反駁。因為千年前的契丹王朝等級森嚴,龍鳳元素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限制。 然而,古墓中卻大量出現(xiàn)了龍和鳳的元素。一個神職人員顯然不可能享受如此尊崇的皇室待遇。因此,薩滿巫師的推測被否決,專家們更傾向于將墓主人歸為皇室貴族。但具體是哪位皇后或公主,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考古人員從墓主人的胸前、手臂和手指上找到了瑪瑙項鏈、黃金手鐲以及鑲嵌綠松石的黃金戒指等珍貴隨葬品。這些華美異常的隨葬品再次證明了墓主人身份的非同小可。 就在專家準備對最后一層貼身衣物進行剝離時,一些閃著熒光的液體從領口流了出來。經(jīng)鑒定,這些液體正是水銀。這一發(fā)現(xiàn)讓專家們更加堅信,鳳冠女尸可能是被人毒死的,這與她黑色的尸骨以及匆忙下葬的情況相吻合。 當然這只是推測,考古隊需要的是確鑿的證據(jù)。因此,專家提出了兩種可能:死者是生前服用的水銀,還是死后為了防止尸體腐爛而被灌入的水銀? 由于目前尚無定論,專家分別取了骨骼和頭發(fā)樣本送去化驗。結果卻出乎意料,墓主人頭發(fā)中的水銀含量竟是骨頭樣本的三倍。 醫(yī)學專家從中毒的角度分析認為,墓主人應該不是被水銀毒死的。因為當人被大量灌入水銀后,會迅速死亡,血液來不及將水銀輸送到頭發(fā)中。所以,水銀可能并非致死原因,而是契丹人用來為尸體防腐的一種手段。 水銀的問題雖然得到了初步解答,但墓主人的具體身份仍是專家們最大的困惑。此時,團隊中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他懷疑墓主人可能是契丹王國第一代皇帝——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公主。這一猜測基于以下四點理由: 首先,從死者頭上的頭箍說起。契丹王國有戴面具下葬的傳統(tǒng),但這一傳統(tǒng)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漸形成的。因此,頭箍可能是面具的前身或變種。這表明墓主人可能生活在契丹王國的初期,時間上與耶律阿保機時代相吻合。 其次,史書記載耶律阿保機的公主是因病而死??脊懦蓡T立即對墓主人的骨骼進行了體質(zhì)人類學鑒定。在顯微鏡下,他們清晰地看到椎骨上有骨質(zhì)凸起,證明墓主人生前患有嚴重的腰椎疾病,這與阿保機公主因病而亡的記載相符。 再次,歷史上的耶律阿保機公主是無子而終的。而墓室中出土的金碑上雕刻著求子圖,表達了墓主人對子嗣的渴望。這說明二人生前都未留下子嗣,與史書中關于阿保機公主的記載相一致。 最后,遼史記載耶律阿保機的皇后是西域人。這一發(fā)現(xiàn)讓專家們再次興奮起來。因為從墓室里出土了一只高腳玻璃杯,質(zhì)地精良、晶瑩剔透,堪稱國寶。但它的產(chǎn)地并非中原,而是西域。 種種巧合似乎都在將墓主人與耶律阿保機的公主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由于缺乏墓志銘和關鍵性證據(jù),這仍然只是猜測而已。墓主人的死因和匆忙下葬的原因直到最后都未能得到澄清,這也是考古學家常常面臨的無奈。 或許有一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成功開啟耶律阿保機的陵墓,將他們父女二人的DNA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到那時,鳳冠女尸的所有謎團都將得到最終的解答。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