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span>孔子說:“對于百姓,可以使他們遵照道理去做,不可使他們知道為什么這樣做?!?/span> 孔子的意思是要讓百姓去做,但是不要告訴百姓這么去做的背后道理。 為什么要這樣呢?孔子不是很開明、公開嗎?孔子曾經(jīng)說,自己對于學生沒有什么隱瞞的。 那么為什么對于百姓就要隱瞞呢? 我們想想,這可能與孔子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啟發(fā)式教學思想有關。 孔子并不認為傳授得越多越好,相反,孔子總是到了學習者非常想要搞明白時,才去啟發(fā)。 推而廣之,孔子并不認為對百姓傳授得越多越好,而是根據(jù)實際情況,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不過分輸出信息——如果本人不有很強的求知欲,告訴也沒有用啊。 所以,孔子主張以學定教,即以接受者的實際需求為標準,進行適當?shù)膫魇凇?/span> 這就是“少即是多”。 就像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最后一條建議就是教師把這些近百條建議對學生保密。 學生能夠?qū)嵭羞@些舉措就很好了,不要再讓他知道這些舉措來自哪里,是誰說的,以及背后的原因。 所以,我們有時不要過分付出——感覺分享得越多,好像越真誠。其實呢,我們每個人都處于獨特的階段,有些東西不是我們告訴他人就可以的,更多的是自己在合適的時機,自己領悟了,這是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span> 疾:厭惡,憎恨。 孔子說:“喜好勇力而厭惡貧困,就會生亂。對于不仁之人痛恨得過分,也會生亂。” 孔子說,如果一個人好勇,孔武有力,崇尚武力,同時他討厭貧困,那么,這個人就會作亂——他會以武力的方式獲得財富,這不是作亂嗎? 同時,孔子認為,一個人如果過分有批判精神,嫉惡如仇,看到不滿意的地方就想去批判一下,這看上去是非常有正義感,然而,孔子認為這也是生亂的開始。 為什么不能過分憎恨不仁等行為的? 這可能與孔子的中庸思想有關。孔子認為,我們不能過分追求仁,我們要放輕松,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有優(yōu)點、同時也有缺點的人就好了。 畢竟仁的境界是很高的,哪能過分要求呢? 所以,我們要“寬以待人”、“嚴于律己”,這樣,才是很理想的狀態(tài),而不是看到別人的不足就憤慨不得了——誰又能說自己沒有缺點呢?用責備他人的心,去要求自己,這是比較有利于自我提升的做法。 另外,《道德經(jīng)》中也提及,天下人皆以為美是美,惡是惡,這就不好了。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說明萬事萬物是相互依存的,其中有微妙的關系,美與惡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彼此都有存在的意義。 我聽了《道德經(jīng)》的這句話,真的是十分驚訝,老祖宗為什么能以這樣包容、獨特的觀點看待事物呢,這真的十分奇妙,值得我們品味。 |
|
來自: 新用戶2163IBT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