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 談宣紙的出現,不妨先提文字的載體。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主要流行于商周時期,?甲骨文因書寫鐫刻在?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是中國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也是紙張發(fā)明之前最早的文字載體。甲骨以后青銅器也成為了文字新載體。甲骨有限,刻寫費事。青銅器金屬冶煉澆鑄,耗工耗時,需要集體勞動。容易取材、更適宜的石頭就成為了文字傳播的又一載體。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字,因內容為?詠秦國君游獵情況,故又稱“獵碣”,字體是秦統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 甲骨文、青銅器、石頭屬于重型硬質的材料,不宜隨身攜帶,體積龐大,制作麻煩。于是古人又發(fā)明了用竹、木作為紀事書寫的載體,經過整治的長方形的平滑竹片叫竹簡,簡稱“簡”;木片叫木牘,簡稱“牘”,二者合稱為“簡牘”。?南方簡牘多以竹制,?北方則多以木制。?簡牘用漆汁或墨汁寫成文字后,再用皮條線繩逐片編連在一起。簡牘起源西周,春秋戰(zhàn)國使用更為廣泛。 秦漢時期 秦朝文字主要書寫在銅器、布帛、竹簡和石碑上。一些重要具有特定活動相關的文字會被刻在銅器上,這體現了秦朝對重要信息的記錄和保存方式;皇帝的諭旨和一些貴族可能會使用布帛進行書寫;大臣的奏疏或其他普通事務通常使用毛筆寫在竹簡上,這是當時普遍的書寫方式。 漢朝時期的書寫材料以竹簡和帛書為主,其中竹簡因其經濟實惠的特性而被廣泛使用,而帛書則因其書寫面積大、易于修改等優(yōu)點而被用于書寫較為正式或重要的文獻。帛,是白色的絲織品,漢代總稱絲織品為帛或繒,或合稱繒帛,所以帛書也叫繒書。我國目前現存較早的帛書是20世紀30年代在長沙的楚墓中發(fā)現的,另有1942年長沙楚墓出土帛書(1945年流入美國)、山西侯馬盟書等。繒帛雖然輕便好用又攜帶方便,但價格昂貴,不能成為書寫主流,而大量書寫載體還是簡讀。 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出土了兩塊麻紙,人稱“金關紙”。經科學分析,此紙屬西漢晚期,該紙呈暗黃色,質地較粗糙,內尚存麻筋及線頭、麻布的殘留物。1978年,陜西扶風中顏村西漢窖藏出土三張麻紙,人稱“中顏村紙”。這三件古紙當產于西漢中期宣帝時期。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西漢早期墓出土古紙,稱“放馬灘紙”。應產于西漢文帝時期 ,造紙原料亦為麻類。該紙殘片紙面平整,光滑柔軟,紙上有用細墨線勾畫的山川道路,線條和圖形依然清晰可辨,是目前所發(fā)現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張紙地圖。另外在敦煌懸泉置遺址也發(fā)現過西漢的古紙,上有隸書藥名的字跡。上述幾種西漢紙比蔡倫所造之紙分別早300-100年。甚至在西漢之前早就能夠造紙了,漢人為什么還要使用簡牘、繒帛用來做書寫載體呢?也許造紙技術和原料還存在一些問題,而且無法大量生產,也有可能價格昂貴。 東漢蔡倫開始造紙。《后漢書·蔡倫傳》記載:“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V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這是文獻中關于造紙的最早記載。蔡倫在西漢造紙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擴大了造紙原料,使得造紙原料易得且更為輕便實用,如樹皮、破布、麻頭等,這些材料在自然界中豐富且成本低廉,蔡侯紙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元心元年(105年)奏報朝廷,受和帝稱贊,造紙術也由此得到推廣。隨著造紙業(yè)日益發(fā)展,漢末出現了一些造紙名匠,其中首推左伯,所造之紙稱“左伯紙”。東漢后期已較多用紙書寫文字,當時官府習慣用紙書寫文告,庫存頗多,有專人負責其事。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時期,造紙原料更為廣泛,有楮、藤、桑、竹、苔、檀、草等。魏晉造紙術的另一貢獻是加入小柏堿濡染,以避蟲害。東晉時大麻被用于造紙。用大麻造出來的紙質地堅韌潔白,這應該是宣紙的雛形。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一直想制造一種白紙用來給師傅蔡倫畫像,但一直未能成功。一次他偶然發(fā)現檀樹皮被水浸蝕得腐爛發(fā)白,受到啟發(fā)的孔丹便用這種樹皮制紙,也就是后來的宣紙。此時,施膠紙誕生了,采用施膠技術,在紙的表面均勻地涂一層淀粉糊劑,再以細石砑光,以此來增加紙的強度及抗水性能。類似的加工紙,還有一種稱涂布紙。另一技藝是染色,紙的染色從漢代就已開始,魏晉南北朝以后,繼承了這種染潢技術并繼續(xù)流傳下來。晉時染潢有兩種方式,或者是先寫后潢,或者是先潢后寫。晉朝還有一種側理紙,俗稱北紙、發(fā)箋紙。這種紙在唐宋以后還繼續(xù)生產。張華《博物志》記載:“南海以海苔為紙,其理側倒,故謂側理?!眰壤砑堃月轭悺㈨g皮類為原料制漿,再摻以少量水苔、發(fā)菜,成品后有一點淡淡的顏色。晉朝南渡之后,開始大量制造南紙。南紙與北紙的區(qū)別是北紙用橫簾抄紙,紙紋為橫向,南紙用豎簾,紋路為豎向。東晉王羲之的書法用紙大多是南紙。 隋唐時期 隋唐是造紙術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宣紙就始于唐朝初期。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載:“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這是“宣紙”一詞第一次出現,也是唐代最早記載宣紙的文章,描述了宣紙的功用。除此宣紙外,唐代用紙很多:蠟紙、布絲藤角紙、黃麻紙、白麻紙、桑皮紙、雞林紙、苔紙、松花紙、流沙紙、彩霞金粉龍鳳紙、綾紋紙、松皮紙、竹紙、楮皮紙、麥秸稻紙等,其日常用途也很廣泛:糊窗紙、燈籠紙、紙傘、包裝紙等。唐代所造紙中以硬黃紙最為著名,多用于寫經和摹寫古帖。有厚、薄兩種,都是原紙經過染黃、涂蠟、燙平等加工而成的加工紙。厚紙是將抄成、經榨水后的濕紙頁雙層揭起;薄紙是用單層原紙加工而成,成半透明狀。 “薛濤箋”也誕生于唐代,薛濤是唐代的女詩人、書法家,擅加工制造精美箋紙,獻酬賢杰。《天工開物》記載:“四川薛濤箋,以芙蓉皮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制,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料也。” 白簾粉蠟紙,源于唐代,是一種曾被用于書寫圣旨的手工紙箋。 藤紙,又稱剡溪藤紙,主要產于浙、贛兩省。浙江會稽溪(今浙江嵊縣)一帶靠山近水,盛產野藤,史載“劃溪古藤甚多”。藤皮纖維長,故制成的藤紙耐性好,質量較高,需求量增加。但紙工只顧濫砍古藤,“持刀斬伐無時,劈剝皮膚以給其業(yè)”,貪圖一時利益卻不注意栽培,造成剡溪一帶數百里野生古藤被砍伐殆盡。唐人舒元輿路經此地見到野藤毀滅的慘狀,感慨寫下《悲剡溪古藤文》。藤紙從晚唐起日漸減少,到宋代以后,炎溪藤紙已無法生產,竟至絕跡,最終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除此之外南唐后主李煜,曾親自監(jiān)制的“澄心堂”紙,貴為宣紙中的珍品,有“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美譽。古代書畫家用澄心堂紙甚多,五代名家徐熙畫花果飛鳥,多用此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 宋元時期 宋代,宣紙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產紙供不應求。這一時期的造紙技術繼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紙傳統,又有一定突破。北宋時安徽已采用日曬夜收的辦法漂白麻纖維以制紙,抄出的生紙光滑潔白,經久耐用,也稱“江東紙”,被譽為“白如春云”。?江東紙成為書畫作品的主要載體,備受文人墨客推崇,如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權子滿》詩中云:“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云”。其中,“紙藥”也是本時期造紙術中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在造紙的過程中往往要向紙漿中加入某些植物粘液,古代紙工稱之為紙藥。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北宋時期,紙幣的發(fā)明是金融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行紙幣的國家,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四川,稱為“交子”,又稱“錢引”。唐代以前,紙張尚無一定的規(guī)格。唐末五代時,印刷術與造紙術結合,為適應書籍等印刷,紙張出現了寸紙、匹紙、片紙等不同規(guī)格。宋代能生產三丈余長的巨幅紙,稱為“匹紙”。定制生產反過來也促進了造紙業(yè)的發(fā)展。北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中的《紙譜》是我國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造紙專著。 元代史學家費著,著有《民族譜》《器物譜》《歲華紀麗譜》《成都志》等,對造紙技術頗有研究。他在《蜀箋譜》中記述了當時四川造紙業(yè)的淵源等,在《楮幣譜》中專門考察了紙幣的產生及發(fā)展,至今仍為研究者所青睞。 明清時期 明代,造紙開始由宮廷進行監(jiān)制,宣紙的制作技藝得到了飛速發(fā)展。涇縣宣紙生產進入重要發(fā)展階段,尤以宣德年間制造的宣紙為最優(yōu)。明代沈德符在《飛鳧語略》文中曾直稱宣紙為“涇縣紙”。文震亨《長物志》中記載:“吳中灑金紙、松江潭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即宣紙四尺單)最佳?!彪S著書畫藝術的繁榮,文人墨客對宣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宣紙上蘊染的變化之妙,在明人徐渭、八大山人朱耷寫意花鳥畫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清代康乾時期,宣紙生產到達第一個鼎盛時期,誕生了“白鹿”“雞球”等老字號。康熙進士儲在文宦游涇縣作《羅紋紙賦》,詳盡記述了涇縣小嶺、漕溪等山區(qū)宣紙生產興旺景象。邑人趙廷揮《感坑》詩云:“山里人家底事忙,紛紛運石壘新墻;沿溪紙碓無停息,一片舂聲撼夕陽。” 近現代時期 清末至民國期間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是涇縣宣紙業(yè)由恢復而發(fā)展而鼎盛時期??谷諔?zhàn)爭爆發(fā),大部分國土淪喪,交通阻隔,宣紙銷路受阻,生產一落千丈。解放前夕宣紙生產已陷入困境。 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的積極扶持下宣紙業(yè)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在安徽涇縣成立了第一家宣紙生產廠家,宣紙產業(yè)開始復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