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學習任務設計,據(jù)筆者觀察,使用率不高。 為什么一線教師不大使用設計好的學習任務呢? 首先,課后的學習任務設計是散裝的。 現(xiàn)在統(tǒng)編本教材以“單元學習任務”的方式設計了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可是,這些任務是沒有關聯(lián)的散裝材料。任務沒有核心主題,任務之間沒有邏輯關聯(lián),這些散裝的學習任務不能構成嚴密的學習結構。這樣就使一線教師如果使用那些學習任務還需作相應的補充與調整。因此,給使用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當然,這些散裝的學習任務本身也存在著問題。 多年來,似乎形成了這樣的教學指令習慣:思考對象大而全,談感受,談理解,沒有具體明確的要求。 比如: 1.任選一首詩,有感情的朗讀,把你對詩作的理解通過朗誦表達出來,同學之間相互點評。 2.《百合花》寫的是戰(zhàn)爭年代一名革命軍人的犧牲,《哦,香雪》寫的是改革開放初期山村少女對現(xiàn)代生活的向往。兩篇小說的時代背景不同,表達的青春的情懷是那樣感人。閱讀時要聯(lián)系特定的時代背景來理解作品的內涵,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欣賞小說的描寫藝術。從兩篇小說中各選擇一兩個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分析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并作簡要的點評。 (統(tǒng)編必修上第29頁。) 3.本單元的一些文章描述了作者讀書求學的經(jīng)歷,如黑塞在祖父巨大的藏書室中撈取珍珠,王佐良在清華大學的圖書館感受“新世界”,這些場景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你有過哪些難忘的讀書經(jīng)歷?給同學分享一下。 (統(tǒng)編必修上第103頁。) 這樣的教學設計指令,非常寬泛,貌似靈活,有利于教學的展開??墒锹鋵嵉浇虒W實踐中,又往往難以真實操作。原因何在? 這些教學設計,實質上缺乏真正的前期解讀。也就是說,雖然也指出了“有感情地朗讀”“細節(jié)描寫”“讀書經(jīng)歷”等大方向,其實,這些編寫者未必真正地就這些問題作出切實地解讀、深刻的理解。如果有自我真實的解讀經(jīng)歷,這些設計的指向性則會更加明確。 也就是說,這些教學設計只是有方向性指示作用,而不具有教學的實踐性操作價值的真正原因,是這些設計是基于初步感受式閱讀形成的,與真實這的學習體驗還有著遙遠的距離。 其次,根本性的問題,還是閱讀理念有問題。這些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是文章學知識教學理念,認為閱讀這些詩歌、小說,目的是把這些文本認識清楚,以此來提升語文能力;并不是從學習者所需的角度,以學習者為中心,有利于學習者自我建構的角度來設計學習任務的。文章學教學的觀念根深蒂固,很難破除,但不破除這一理念,就很難改變教學設計的方向。 再次,這些任務缺乏清晰的邏輯解構過程,操作的路徑不明晰,致使大部分教學只能在表層上滑行而無法深入。 比如,“分析典型的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的類型、功能等都需要進一步劃分,學習者需要在更細致地學習路徑指引下,更快捷地進入到深度學習。不然,在大多數(shù)一線老師沒有再次開發(fā)課程的能力的前提下,很多這樣的設計大都流于泛泛而談或置之于教學之外的境地。 最后,缺失相應的學習評價設計。學習評價是從結果角度來引導學習者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與思維深度。目前來看,這還是絕大部分教學欠缺的地方。 總起來說,應從學習者角度思考,一個高中生會怎樣閱讀、應該怎樣閱讀;而不是單從文本角度思考。同時,要具有單元整體設計理念,設計出教學整體方案。 更重要的是,設計者要身先士卒,先去解讀一番,有了獨到而有學術水平的解讀結果后,再去設計學習任務,自然會形成一些具體而明確的學習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