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祖籍浙江紹興,青少年時期,她跟隨當官的祖父秋嘉禾,在廈門、云霄、南平等地任職,數(shù)度定居在廈門和鼓浪嶼,前后長達十年之久,鼓浪嶼堪稱是秋瑾的第二故鄉(xiāng)。 1877年11月8日,秋瑾誕生于祖父秋嘉禾的廈門海防廳同知官邸里。 1878年,祖父調(diào)任云霄縣同知,秋瑾隨之赴任,一年后又回廈門,住在鼓浪嶼泉州路73號。 1890年,秋嘉禾卸任,秋瑾隨全家又返回廈門,次年返浙。 其后,秋瑾斷斷續(xù)續(xù)在廈門居住,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秋瑾隨父赴湘任官,才徹底離開廈門。 秋瑾的童年,幾乎都是在廈門度過的。當時,作為“通商”口岸之一的廈門,外國殖民者橫行霸道,軍艦、商船在海岸往來沖撞,“紅毛人”、洋教士趾高氣揚,“英法葡等國教士欺凌華人,無所不至,偶或不饜所欲,即至瑾祖公衙跳踉咆哮,官吏束手無策?!?/span> 秋瑾對外國侵略者的這種暴行厭恨至極,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萌發(fā)抑強扶弱、救國助民的思想萌芽,成為后來著名的“鑒湖女俠”,為民主革命而英勇獻身。1907年7月,年僅30歲的秋瑾因領(lǐng)導武裝反抗清政府失敗而被捕,英勇就義于紹興軒亭口。 解放后,鼓浪嶼泉州路73號的秋瑾故居,曾供區(qū)政府和派出所使用,后改為海關(guān)宿舍,現(xiàn)為民居,成為秋瑾在廈僅存遺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