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縣地處渭北高原丘陵溝壑區(qū)。境內(nèi)黃土山嶺起伏,溝壑縱橫,交通不便。 現(xiàn)在的麟游縣城位于馬坊河、永安河流入杜水河的交匯處。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為了避暑,隋文帝在此營建仁壽宮。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修葺仁壽宮,更名為九成宮。 置縣始于秦朝。秦統(tǒng)一中國后,置漆縣(治所在今麟游縣九成宮鎮(zhèn)鎮(zhèn)頭,今址)、杜陽縣(治所在今麟游縣招賢鎮(zhèn)招賢村東)二縣。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營建仁壽宮。隋恭帝義寧二年(617年)置鳳棲郡。同年,仁壽宮中獲白麟,改鳳棲郡為麟游郡兼置縣。麟游縣名由此開始。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修仁壽宮,更名九成宮。同年,遷縣署于童山頂,并在山原筑城。以后此城一直為麟游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和商業(yè)貿(mào)易中心,直到1967年,縣治從此遷至鎮(zhèn)頭河川(今址),歷時1337年?,F(xiàn)稱此城為童山老城或麟游老縣城。 童山老城自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始建,屢毀屢建。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葺后,周三里一分,高三丈,闊一丈,頂闊一丈三尺,四方三門,上有譙樓,城身皆土雉堞,東、西北角隍闊丈余。 道光二年(1822年)復(fù)修樓堞門柵:東曰武川門,西曰獲麟門,北曰豳風(fēng)門。 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南城女墻,增建魁星樓。 1928年麟游縣縣城 攝影/鄧之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此城城垣保存完好。1967年縣治遷出后城門、城樓被逐漸拆毀,現(xiàn)留存部分城墻,城垣輪廓可辨。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陜西省地政局測繪的《陜西省縣城鄉(xiāng)鎮(zhèn)的行政及地形地圖》中,有以下《麟游縣城地圖》(點擊可放大觀看): 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