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天下玉,揚州工”,揚州玉雕千百年來形成了渾厚、圓潤、儒雅、靈秀、精巧的特征,以巨雕、山子雕名聞遐邇。而今天要說的這件玉雕作品,那可以稱得上是山子雕中的扛鼎之作,它就是故宮鎮(zhèn)宮之寶之一的——大禹治水。 先看一則視頻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國玉器寶庫中用料最宏,運路最長,花時最久,費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氣魄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我們一起來看。 恢宏龐大的巨作 走進(jìn)故宮珍寶館,中國古代最大的玉雕山子《大禹治水圖》巍然矗立在數(shù)千斤的嵌金絲座上。這座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噸的“玉器之王”創(chuàng)作于乾隆時期,清代只有揚州能制作這樣重逾千斤的玉山,其琢玉水平之高,前所未有。 “大禹治水圖玉山子刻畫的就是禹率領(lǐng)大眾開山的場面。在山的前三面,雕刻家以剔地起突的雕琢法,巧妙地結(jié)合玉材的形態(tài),靈活安排人物,遍山古木蒼松,重山疊蟑,流泉飛瀑。 整座玉山上,雕琢了眾多人物,活動都圍繞治水展開,人們穿著粗布麻衣,有的干脆光著上身,掄起橛子,劈山移土,脊背、腿上的肌肉隨著動作的展開爆發(fā)出力量。 揚州的玉匠用完美的玉雕技藝再現(xiàn)了大禹率領(lǐng)民眾改造山河的壯觀場景。留下一種足以鼓舞整個民族的精神,這恰恰是一個藝術(shù)家或者文化傳承者對于自己作品的終極追求。 萬里征途運玉石 三百年前,有人發(fā)現(xiàn)一塊重達(dá)6噸多的玉石,這塊大玉石色澤青綠,質(zhì)地細(xì)膩,光潤如脂,且體量罕見,世間難求。乾隆知道后非常高興,下令將其火速運往京城。 當(dāng)時可沒有現(xiàn)代化的吊裝工具,全靠人工和畜力,前面用100多匹壯馬拉車,后面有上千名役夫推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遇到冬天則潑水結(jié)成冰道拽運,每天只能走七八里地。玉料運抵京城,用了至少3年,簡直不可思議! 乾隆親點畫藍(lán)圖 玉雕運送到京城,設(shè)計方案早已確定。乾隆有一幅愛不釋手的畫作,名叫《大禹治水圖》,由于年代久遠(yuǎn)已經(jīng)破損褪色,乾隆希望用玉雕將大禹治水圖復(fù)刻,也希望自己能像大禹一樣千古留名。 為了趕在乾隆80大壽前完成制作,揚州工匠分成幾班,晝夜不停地加工,用了七年時間,才完成這件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大型玉雕! 揚州玉雕 氣吞山河 自古流傳這樣一句話“造辦處蘇州的玉,作以精巧見長;揚州的玉,作以大取勝?!币簿褪钦f揚州的玉雕藝人,特別擅長加工大型玉雕。 說到大型雕刻就不可不提山子雕,山子雕是一種把圓雕、浮雕、鏤雕、陰刻相結(jié)合的雕刻方法,注重因色設(shè)物、隨形施藝,把人物山水,亭臺樓閣,花鳥魚蟲,合理安排在一個立體的多重畫面上,層次豐富,意境深遠(yuǎn),富有詩情畫意,是揚州玉雕的代表作之一。 關(guān)于玉山子置于何處,乾隆經(jīng)過費心思忖,決定將它置于自己當(dāng)太上皇的居住地——樂壽堂,于是《大禹治水圖》玉山子自清朝乾隆五十三年(公元 1788年)起就在北京故宮的樂壽堂內(nèi)高高佇立,兩百多年來,一直展示著它那看不盡的風(fēng)姿。 如此龐大的玉雕工程,用什么工具做呢? 故宮博物院玉器館有《制玉圖》一套,是清光緒十七年李澄淵所繪《玉作圖》,共 12 副。制玉圖風(fēng)格寫實,記錄描繪出制玉的主要步驟。每圖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描繪出制玉的手法,下部描繪出此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一、搗沙和研漿 在這圖里,站著的玉工用手拿著杵,要把石臼里的石沙敲得更細(xì)碎。另一位玉工坐在凳子上,面前放了一個仿佛炒菜鍋樣的大篩子。篩子的底有細(xì)洞,能夠讓細(xì)小的石沙漏下去,粗沙就留在篩子中,這樣就能夠把石沙依照顆粒大小分類。 二、開玉 還沒雕琢的玉料叫做“玉璞”。它的表面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頭。開玉,就是把玉璞表面其他的石頭削掉。 在這張圖里,有兩個玉工,坐在大樹下的凳子上,兩人之間用木架架起一個大玉璞。他們各拿著“大法條鋸”的一端,你來我往的拉著條鋸。條鋸上主要用來切割玉璞的,只是一條鋼絲。 三、扎碢(tuó) 扎碢,即是應(yīng)用碢具解玉成方塊或方條,經(jīng)過設(shè)計、畫樣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初具雛形。 玉工坐在旋車前,旋車上架著的工具,構(gòu)造頗復(fù)雜。這組工具適用長木棍(又叫木軸)的一端,裝上圓形的鋼盤,這個鋼盤就叫做“扎鍋”。鋼盤的周緣很薄,像刀口一樣十分尖利。木軸上纏繞著兩根繩子,繩子下端各系一片木板。這兩片木板叫做“登板”。 操作的時候,玉工的兩只腳輪番踏著登板,靠麻繩牽動木軸旋轉(zhuǎn)。玉工用左手托拿著玉料,抵住正在旋轉(zhuǎn)的鋼盤的刃邊。桌子的一端放著一個盛了水和紅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澆在玉料上。堅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轉(zhuǎn)而尖利的扎邊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塊或方條。 四、沖碢 應(yīng)用“沖碢”這種工具,把方塊或方條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轉(zhuǎn)角部份“沖”成圓。這個步驟也是坐在旋車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繞著厚鋼圈(又叫做沖碢),配著和了水的紅沙,漸漸沖去玉塊上的方角。經(jīng)過這個步驟,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碢 應(yīng)用“磨碢”這種工具來磨細(xì)玉器的外表。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鍋”有些類似。但扎鍋是薄而銳利的,而磨鍋厚約二、三分(大約0.6到0.9公分)。能夠把玉的外表磨得細(xì)膩,發(fā)出溫潤的光澤。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內(nèi)部。首先,用鋼卷筒旋進(jìn)玉器的中央,經(jīng)過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會呈現(xiàn)一根圓柱,稱作“玉梃”。 此時就得由最富經(jīng)歷的師傅振錘取出玉梃,假如力道不對,不是玉梃取不出來,便是整件玉器碎裂。接著,再以彎形的扁狀錐頭漸漸揣摩,掏空玉器的內(nèi)膛。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軋碢,又稱丁子,在玉器的外表磨琢花紋。 不同的軋碢方式會留下不同的線條。例如,中厚緣銳的碢具所琢碾出的線條,常長段較窄淺,中段較寬深。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玉器的線條就有這種情形,因而有人揣測,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曾經(jīng)運用碢具琢碾玉器。 現(xiàn)代玉器上花,是以相似牙醫(yī)所運用的鉆針。馬達(dá)帶動并配合活動的軟管,因而挪動相當(dāng)靈敏、隨意。 八、打鉆 這是關(guān)于一些要雕琢鏤空花紋的玉器,所做的一個重要步驟。打鉆的工具主要是彎弓和軋桿,軋桿底端鑲有金鋼鉆。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著玉器,抵在軋桿下端傭金鋼鉆的下面,右手來回拉動彎弓,彎弓會帶動軋桿一來一回的旋轉(zhuǎn),桿尖所嵌的金剛鉆就能夠把玉鉆出一個圓洞了。 戰(zhàn)國至西漢的玉工,便非常擅于應(yīng)用鉆圓洞的技法,營造線條盤旋轉(zhuǎn)機處流利豐滿的效果。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鏤空花紋,以“搜弓”為主要的工具。操作時,先把搜弓上的鋼絲解開一端,穿透這個圓洞,再綁好。玉工的右手握著搜弓,一來一回拉動著,鋼絲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依照玉片上畫的線條來切割了。 由于普通書寫作畫的墨汁,是會被墨水沖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來勾勒出要透雕的圖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鋼絲在玉片上來回割鋸時,圖案仍清分明楚,不會被水洗掉。 距今5300至4200年的良渚文化,已呈現(xiàn)以拉線透花的玉器,開展至清代鏤雕玉器薄而細(xì),到達(dá)技法的巔峰。 十、打眼 這是特地對付像鼻煙壺、扳指、煙袋嘴之類的小件而又有固定外形的玉器,要鉆孔時所用的特殊技巧。 由于這類玉器太小,不便用手拿著打鉆,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裝了水,上面裝置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外形就和要鉆孔眼的小玉器外形相同。不同外形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外形孔洞的木板。 玉工的左手握住小“鐵盅”,右手拉著“繃弓”,一來一回的帶動鐵盅重復(fù)旋轉(zhuǎn),鐵盅下端所嵌的金剛鉆,就會在玉器上鉆出洞來。 技法逐步提升后,桯鉆與管鉆取而代之。穿孔如是兩面對穿,則常有接頭不整的痕跡。 十一、木碢 木碢是磨光的碢,普通是用葫蘆瓤做的。把已雕琢好的玉器表面認(rèn)真的磨光。這時運用的工具構(gòu)造是登板連系著木軸,帶動一個圓形的轉(zhuǎn)盤,而這步驟用的圓盤,是厚厚的“木碢”,配用的石沙硬度比擬低,又稱“浸水黃寶料”,大約是石英沙(七度)來細(xì)細(xì)磨光。 十二、皮碢(tuó) 皮碢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拋光上亮用,詳細(xì)呈現(xiàn)玉色。 古時的砣碾不象用砂輪那樣可為所欲為。察看各時期的做工,其實碾玉之法,源自遠(yuǎn)古人對石器加工經(jīng)歷的長期積聚,原始水凳的應(yīng)用開端了砣碾玉器。用砣加帶水的解玉砂來碾玉,其難度超乎想象——基本看不見要砣的位置,全憑手感,靠不上碾不到,稍鼎力靠則可能損壞砣輪或令它停下。這種技法至少需要特別的對手/臂以至全身的控制要領(lǐng)和長期的特地鍛煉,才可能初步具備。 任何一件玉雕作品都包含著很高的藝術(shù)性和欣賞性,古人治玉的技法,與任何古代手工技藝相比可說是難度最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