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劉彬:山東滕州人,曲阜師范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東亞易學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周易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周易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出土易學文獻、《周易》經(jīng)傳、象數(shù)易學、儒家哲學,建立《易經(jīng)》古義研究新體系,正在致力于易圖學的挖掘、重構(gòu)以及易圖學派的創(chuàng)立。 出版《〈易經(jīng)〉校釋譯論》《〈易經(jīng)〉要解》《帛書〈易傳〉新釋暨孔子易學思想研究》《帛書〈要〉篇校釋》《帛書〈衷〉篇新校新釋》《馬王堆帛書〈周易〉經(jīng)傳研究》《〈易緯〉占術研究》等著作15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冷門“絕學”“易圖集成與研究”等2項,主持省部級項目5項,獲得山東省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4項。主編《易圖文獻選輯》(三輯175冊)、《三禮圖文獻選輯》(52冊)。 裴伯鈞:越南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講師,曲阜師范大學東亞易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越南易學,越南儒學。 主要內(nèi)容 摘要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越南從后黎朝至今,產(chǎn)生易圖著作大約12部,繪列易圖約183種。其中《周易國音歌》15種,《性理纂要大全》1種,《易膚叢說》57種,《易義存疑》33種,《羲經(jīng)蠡測》49種,《易經(jīng)講義》2種,《易經(jīng)節(jié)要》8種,《性理節(jié)要》1種,《周易究原》7種,《圖書演義》2種,《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7種,《易學入門箋注備考》3種。這些易圖著作主要是針對傳入越南的《五經(jīng)大全》中的《周易大全》進行解說或喃譯,由此可窺見朱熹易圖學思想對越南易學文化廣泛而深入的影響。這些著作中的易圖大部分采錄了中國的易圖,變化不大,少部分則為越南學者自創(chuàng)繪制的新圖。這些創(chuàng)繪新圖具有鮮明的越南文化特色,體現(xiàn)了中國易圖在越南的深入發(fā)展。 關鍵詞:越南易圖文獻;《周易國音歌》;《易膚叢說》;《易義存疑》;《羲經(jīng)蠡測》 前 言 作為儒家五經(jīng)體系中的重要經(jīng)典,《周易》很早就影響到越南。據(jù)文獻記載,在東漢初年至三國時期,錫光(?-?)、任延(?-68)、士燮(137-226)、程秉(?-?)、許慈(?-?)和虞翻(164-232)等人,通過在交趾地區(qū)(公元203年至544年稱為交州)的教育活動,就將《周易》宣傳到了越南。 十一世紀初,《周易》正式通過官方途徑傳播到越南。許多越南儒學的歷史研究經(jīng)常提到黎明昶(?-?)于1009年將《九經(jīng)》從中國帶到越南的事件。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黎龍錠時期傳入《九經(jīng)》中的《周易》版本,為三國時期王弼(226-249)所著的《周易注》(包括10卷)。 從十三至十五世紀,宋學、特別是程朱易學,在越南社會獲得了重要的地位,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在此期間,《周易》稱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nèi)容,對越南儒家知識分子的思想影響深遠。除了儒生研習《周易》經(jīng)典之外,一些達官貴人傾向于在卜筮、醫(yī)學、風水、天文、歷法等領域?qū)W習和應用《周易》。值得注意的是,阮廌(1380-1442年)不僅精通易理,還擅長運用易學,尤其在太乙方面有一定造詣,因此被后人評價為“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博學三教九流”的人物。 公元1419年,明朝在安南開設的學校中頒布了《五經(jīng)大全》經(jīng)典體系。這一事件標志著宋學、特別是宋易,在越南經(jīng)學史上正式占據(jù)了獨尊的地位。在《五經(jīng)大全》傳入越南的初期,儒生多注重《詩經(jīng)》和《書經(jīng)》,而對于《禮記》《周易》和《春秋》的研習則較為稀少。為了發(fā)展儒學,光順八年(1467年),黎圣宗開始設立五經(jīng)博士的職位,每人專研一經(jīng),并教授儒生。《金英縣地輿志》一書中提到,這一時期負責講授《周易》的博士是侍講官符叔宏(?-?)。也是在這個時候,文獻中出現(xiàn)了一些關于易學的記錄。首先提到的是潘孚先(1370-1462)和吳士連(?-?)的“策目”,其內(nèi)容取材于《周易大全》的《朱子圖說》,以及范敦禮(1455-?)于黎圣宗洪德十二年(1481年)辛丑科的對策。然而,由于多種原因,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十五至十七世紀間誕生的越南易學專著?!吨芤住分辉谌顝D(1380-1442)、梁如鵠(1420-1501)、阮如堵(1423-1525)、黎蘇(?-?)、黎圣宗(1442-1497)、福王錚(1467- 1500)、吳士連(?-?)、阮秉謙(1491-1585)、馮克寬(1528-1613)等詩文著作中留下痕跡。 從經(jīng)學史來看,越南易學在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上半葉期間得到了顯著的發(fā)展。目前,漢喃研究院、越南國家圖書館等機構(gòu)藏有24部作品,包括:《羲經(jīng)大全》《性理纂要大全》《易經(jīng)節(jié)要》《性理節(jié)要》《周易(抄寫本)》《讀易略抄》《周易撮要》《周易類編》《周易啟蒙圖象》《周易國音歌》《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裴氏原本)》《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被視為由范貴適所撰寫的版本)》《易經(jīng)講義》《易六十四卦國語歌》《易經(jīng)正文演義》《圖書演義》《易卦分配節(jié)候演歌》《易膚叢說》《易義存疑》《羲經(jīng)蠡測》《竹堂周易隨筆》《易經(jīng)考約》《周易究原》《易學入門箋注備考》。 在上述作品中,易圖(包括圖與說)著作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中國的易圖著作在明朝時傳入越南。作為《易經(jī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易圖被應用于越南的科舉考試。越南學者在吸收中國易圖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了新圖,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越南易圖文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后黎朝至今,越南大約產(chǎn)生了12部易圖著作,繪制了約183種易圖。下面將對這些作品逐一進行概述。 一、《周易國音歌》易圖 《周易國音歌》,越南后黎朝(1428-1789)鄧太滂撰。鄧泰滂(1689-1771?!颁琛?,亦作“方”,兩音并用),字慕直,驩州宜春縣威遠社(今屬河靜省宜春縣仙田鎮(zhèn))人,于1710年考中宏詞科,歷任峽山縣知縣、戶部員外郎、僉工番侍內(nèi)、奉差葉同三寧號、山南刑憲副使、山南處參議、太仆寺卿等職,加封為洪遠伯。 1737-1748年期間,鄧泰滂撰寫完成《周易國音歌》。其后阮翹在1748年、武欽璘在1755年分別提出修改建議,鄧泰滂和其學生據(jù)此進行修訂。該書由積善堂以鄧泰滂的鴻遠堂原版為基礎印刷,于阮朝嘉隆十四年(1815)完成發(fā)行。 在越南易學史中,《周易國音歌》被視為喃譯《易經(jīng)》現(xiàn)存著作中出現(xiàn)最早而較為完整的作品。除了封面上所寫的標題,該書還被稱為“《周易釋義》”“《周易國音訣》”“《周易會訂解義演歌》”“《周易解義演歌》”“《演譯國語歌》”“《演譯歌》”“《周易歌訣》”“《周易國音解義》”等。據(jù)阮翹(1695-1752)、武欽璘(1703-?)和范貴適(1760-1825)在該書的序文,鄧泰滂是驩州大儒,他因精通《易經(jīng)》、善于喃文,而“常取《周易》六十四卦卦爻彖象之辭演以國音”,以便“有補于傳教”,“世之學義理者可因此而該體用,合精微,究道德性命之理;習卜筮者可以因此以決嫌疑,定猶豫,無吉兇悔吝之迷”。 《周易國音歌》現(xiàn)存三個印版和一個抄寫版,其中AB.29版由漢喃研究院收藏,R.2021、R.2020、R.1722等版本由越南國家圖書館收藏。R.1722版是手抄版本,其余都是阮嘉隆十四年(1815)積善堂刻本。 《周易國音歌》繪列易體圖十三種,[ 從性質(zhì)上看,易圖由涉易圖、易體圖和易用圖三類組成,其中易體圖表達易學基本原理、圖示《易經(jīng)》文本,為易圖主體和核心,是易圖之“體”;涉易圖為易體圖的創(chuàng)繪提供必要前提,是易圖之“緣”;易用圖則將易體圖運用于《易經(jīng)》之外,是易圖之“用”。本文中“易體圖”“涉易圖”“易用圖”諸概念,皆為上述定義。]依次為《卦變圖》《河圖》《洛書》《易太極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伏羲六十八卦次序圖》《六爻定位圖》《先天八卦左順右逆對待之圖》《后天八卦四正四維流行之圖》《八卦象數(shù)圖附八卦納甲法》《近取遠取圖》《仰觀天文圖》《俯察地理圖》。繪列易用圖兩種,分別為《先天八卦天地全體發(fā)秘之圖》《后天八卦天地全體發(fā)秘之圖》。部分易圖茲錄如下: 二、《性理纂要大全》易圖 《性理纂要大全》,越南后黎朝阮輝僦校訂。阮輝僦(1690-1750),字公秀,號醉河、秀林居士,德壽府羅山縣萊石總?cè)R石社長留村(今屬河靜省干祿縣長祿社)人。后黎朝丁酉科(1717)鄉(xiāng)解,歷任特進金紫榮祿大夫、太原處參政司贊治承政使等職。沒后,加贈工部左侍郎,又贈工部尚書、潔雅侯。 《性理纂要大全》二卷,分為上、下。該書前載阮輝僦之子阮輝??(1713-1789)《序》曰:“我家自陳朝來□□學殖。父僦早歲孤□,用力尤刻,其于《性理》一書,親校訂者累載。我六歲受版,即以此書開講,長而游學,蓋□參閱名家私本,總不如此之約且備者。其為顯親揚名之助,洵亦多矣,遂手書付鋟,用廣其志云?!?/p> 越南后黎朝景興戊寅年(1758)碩亭藏《性理纂要大全》鋟板,現(xiàn)存于德壽府羅山縣萊石總?cè)R石社長留村阮輝祠堂,只有易體圖一種,即《太極圖》。 三、《易膚叢說》易圖 《易膚叢說》,又稱“《易膚叢記》”“《易膚叢卦訂》”“《易膚叢說訂》”“《桂堂易膚叢說》”,簡稱“《易膚》”,作者和成書年代均未詳,疑為越南后黎朝黎貴惇《易經(jīng)膚說》的殘版。黎貴惇(1726-1784),幼名名芳,字允厚,號桂堂,山南下鎮(zhèn)先興府延河社(今屬太平省興河縣獨立社)人。景興十三年(1752)壬申科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講、翰林院承旨,后升入侍陪從、京北處督同、海陽參政使、吏部左侍郎、陪從、戶部左侍郎、都御史、國史館總栽,奉副使如清。沒后,加贈工部尚書、穎郡公。黎貴惇博學多才,以文章名世,為一代宗師。易學著作有《易經(jīng)膚說》《蕓臺類語》《群書考辨》《大越通史》《太乙易簡錄》等,其中《易經(jīng)膚說》久已失傳。 《易膚叢說》用易圖和圖說,來解釋《周易大全·卷首》中的《程子傳序》《上下篇義》《朱子圖說》《朱子五贊》《朱子筮儀》《易說綱領》等篇。 《易膚叢說》現(xiàn)有漢喃研究院、越南國家圖書館、社會科學信息院所藏的十三個手抄版本。如今尚未確定這些版本的抄寫時間。漢喃研究院所藏抄寫本(AC.189)《易膚叢說》列易圖二十六種,越南國家圖書館所藏抄寫本(R.1608)有易圖十七種,越南國家圖書館所藏抄寫本(R.1617)有易圖十四種。 《易膚叢說》三個版本的易圖具體情況如下:其一,漢喃研究院所藏抄寫本(AC.189)繪列易圖二十六種,其中易體圖十七種,分別為《上下經(jīng)六十四卦陽盛陰盛圖》《陰陽剛?cè)嵯嘟簧素詧D》《陰陽上下來往之圖》《文王改先天為后天圖》《乾坤二卦變例之圖》《伏羲先天圖》《文王后天圖》《先天六十四卦配節(jié)候圖》《洛書》《河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邵子天地四象圖》《朱子天地四象圖》《三變成卦圖》《先甲后甲圖》《河圖洛書八卦九宮合一之圖》《夏辰(“辰”本為“時”,忌阮朝翼宗英皇帝廟諱)首純艮之圖》;易用圖六種,分別為《八卦屬支圖》《八卦納甲圖》《天干原于河圖圖》《地支原于洛書圖》《文王八卦地理圖》《文王八卦先天圖》;涉易圖三種,分別為《無名圖》《無名圖》《無名圖》。 其二,越南國家圖書館所藏抄寫本(R.1608)繪列易圖十七種,其中易體圖十一種,分別為《上下經(jīng)卦序圖》《陰陽剛?cè)嵯嘟簧素詧D》《八卦橫圖上下來去之圖》《文王改先天圖為后天圖》《乾坤二卦圖》《先天八卦配河圖》《先天八卦配洛書》《先天八卦左順右逆對待之圖》《后天八卦配河圖》《后天八卦配洛書》《后天八卦四正四維對待之圖》;易用圖六種,分別為《八卦屬支圖》《八卦納甲之圖》《先天八卦全體發(fā)秘流行之圖》《后天八卦全體發(fā)秘流行之圖》《天文圖》《地理圖》。 其三,越南國家圖書館所藏抄寫本(R.1617)繪列易圖十四種,其中易體圖九種,分別為《河圖》《洛書》《上下經(jīng)卦序圖》《陰陽剛?cè)嵯嘟簧素詧D(邵子圖)》《八卦橫圖陰陽來去之圖》《文王改先天為后天圖》《乾坤二卦變例圖》《先天圖》《后天圖》;易用圖五種,分別為《文王八卦天文圖》《八卦地輿圖》《八卦屬支圖》《八卦納甲之圖》《無名圖》。 部分易圖茲錄如下: 四、《易義存疑》易圖 《易義存疑》(又稱《周易問解撮要》《易學存疑》《易經(jīng)存疑》,簡稱為《存疑》),疑為越南黎末阮初范貴適所撰。范貴適(1760-1825),字與道,號立齋、草堂、華堂,海陽鎮(zhèn)上洪府唐安縣華堂社(今屬海陽省平江縣叔沆社)人,后來搬到升龍城居住。景興四十年(1779)己亥科進士,歷任翰林院校草、京北道監(jiān)察御史、僉差知工番。阮朝龍興,被升授侍中學士,適安侯。不久,辭官回家教學。范貴適是當時“儒師望重”,被學界尊為立齋先生。著作有《華堂適安侯立齋先生詩集》《華堂南行詩集》《華堂文策》《立齋文集》《草堂詩集》《越史捷徑》等。 《易義存疑》為解讀《周易大全·卷首·朱子圖說》而作,成書于嘉隆四年(1805)。是書作者《小序》曰:“昔愚先父有知《易》之名。愚時幼,未知學,及長亦不見有何注解,但聞命題發(fā)策,多用《易》文,有所小注,無非援引故事,預撰時文而已。愚先父有言曰:吾平生愛讀《易》,經(jīng)亂獨攜一本,坐臥常讀,顛沛弗離,積有年矣。吾之所學,一尊朱、程,而朱《義》尤為簡切矣,久久讀之,自然有味。吾方知吾徒以《易》為難者,不為而已,非不能也。吾故發(fā)之時策,使吾多士習而察之,歸而求之耳,吾安有妙義出于程、朱之外哉……愚之學《易》,務求簡要,又厭尋索……今見時侯交友,往往叩以《易》蘊,疑其有傳。愚亦茫然無以辭答。無已,請述舊文,別抄一集,顏曰《存疑》。其中多有可疑,自家亦難可盡信,未經(jīng)質(zhì)正,闕之而已。博雅君子觀而教之,正其謬妄,幸甚。”(見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所藏抄寫本H.537) 《易義存疑》現(xiàn)有漢喃研究院、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以及若干單位藏七個手抄版本,抄寫時間皆不詳。其中,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所藏抄寫本標記為H.537,漢喃研究院所藏抄寫本標記為A.2044。 《易義存疑》上述兩個版本易圖情況如下:其一,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所藏抄寫本(H.537)繪列易圖二十四種,其中易體圖二十二種,分別為《伏羲先天八卦右順左逆之圖》《六爻定位圖》《八卦納甲圖取象太陰》《八卦取象圖》《近取遠取圖》《三才圖》《河圖》《洛書》《無名圖》《圓圖卦氣之運圖》《先天八卦合洛書數(shù)圖》《后天八卦合河圖數(shù)圖》《伏羲則河圖以作易圖》《六合出行吉兇圖》《三十六宮都是春圖》《十二月卦圖》《男子身圖》《邵子天地四象圖》《朱子天地四象圖》《文王改先天為后天圖》《后天圖》《啟蒙圖》;涉易圖兩種,分別為《五音十二律圖》《天以六節(jié)、地以五制圖》。 其二,漢喃研究院所藏抄寫本(A.2044)繪列易圖九種,其中易體圖八種,分別為《陰陽剛?cè)嵯嘟簧素詧D》《天根月窟閑來往圖》《男子身圖》《三十六宮都是春圖》《八卦納甲取象太陰圖》《文王改先天為后天圖》《后天圖》《十二月卦圖》;易用圖一種,為《經(jīng)脈丈尺之數(shù)合天文宿度始從中焦流注之圖》。 部分易圖茲錄如下: 五、《羲經(jīng)蠡測》易圖 《羲經(jīng)蠡測》(又稱《羲經(jīng)集抄》),越南黎末阮初范廷琥編。范廷琥(1769-1839或1832),字松年、喬年、秉直,號丹山、東墅樵、東墅氏、東墅、珠峰、東山散人,被學界尊為丹山先生、丹輪先生,海陽鎮(zhèn)上洪府唐安縣丹鑾社(今屬海陽省平江縣人權(quán)社)人。范廷琥博學多聞,與范貴適(1759-1825)一同被視為“北城人才”,有“才華”之名。范廷琥屢試不第,于1821年在北城被明命帝接見之后,歷任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承旨、署國子監(jiān)祭酒、侍講學士等職。著有《易經(jīng)講義》《參考雜記》《雨中隨筆》《乾坤一覽》《日用常談》等書。另編輯、整理《羲經(jīng)蠡測》和《易軌秘奧集》。 《羲經(jīng)蠡測》兩卷(上、下)。卷上將“圖”和“說”結(jié)合起來,以便講解《朱子圖說》的義理。卷下無圖形,對卷上全部解說內(nèi)容進行喃譯。 《羲經(jīng)蠡測(卷上)》現(xiàn)存六個手抄版本,由漢喃研究院和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收藏。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所藏寫本《羲經(jīng)蠡測(卷上)》繪列易圖四十九種,其中易體圖四十六種,分別為《推衍河圖十數(shù)生成之象圖》《推衍洛書九數(shù)生成分敘九疇之象圖》《推衍伏羲則河圖為卦畫之成圖》《推衍伏羲則河圖為卦氣之運圖》《推衍陰陽象體方圓圍徑之象圖》《推衍邵子訓釋先天八卦橫圖陰陽剛?cè)峤诲e之象圖》《推衍朱子訓釋先天八卦橫圖陰陽剛?cè)峤诲e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橫圖卦畫次序陰陽老少位數(shù)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橫圖易數(shù)由逆而成之象圖》《推衍漢儒先天八卦橫圖納甲之象圖》《推衍邵子訓釋先天八卦圓圖陰陽剛?cè)峤诲e之象圖》《推衍朱子訓釋先天八卦圓圖陰陽交錯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圓圖說卦卦位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圓圖往來順逆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圓圖陰陽順逆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圓圖陰陽先后之象圖》《推衍朱子訓釋圣人則河圖以作易之象圖》《推衍玉齋訓釋圣人則河圖以作易之象圖》《推衍玉齋胡氏訓釋先天八卦圓圖卦位與洛書合之象圖》《推衍邵子訓釋先天六十四卦橫圖陰陽剛?cè)峤诲e之象圖》《推衍朱子訓釋先天六十四卦橫圖陰陽交錯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橫圖一貞八悔之象圖》《推衍邵子訓釋先天六十四卦圓圖陰陽剛?cè)峤诲e之象》《推衍朱子訓釋先天六十四卦圓圖陰陽交錯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圓圖一貞八悔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往來順逆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圓圖陰陽順逆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分配節(jié)候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方圖八貞各為太極復生兩儀四象八卦之象圖》《推衍六十四卦方圖貞悔相錯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方圖一貞八悔之象圖》《推衍先天六十四卦方圖分作四層之象圖》《推衍后天八卦乾坤交索之象圖》《推衍說卦后天八卦卦位之象圖》《推衍后天八卦父母男女交代之象圖》《推衍后天八卦陰陽交不交用不用之象圖》《推衍先天變后天八卦交易之象圖》《推衍后天八卦以天地水火為體用之象圖》《推衍先天八卦變后天八卦進退之象圖》《推衍玉齋胡氏訓釋后天八卦與河圖合之象圖》《推衍十二月卦之象圖》《推衍序卦之象圖》《推衍雜卦之象圖》《推衍漢儒納甲以晦明弦望分配先天八卦方位之象圖》《推衍漢儒納甲以天干地支分配先天八卦之象圖》《推衍漢儒納甲以天干地支分配后天八卦之象圖》;涉易圖三種,分別為《推衍律呂相乘究于六十之象圖》《推衍干支相乘究于六十之象圖》《蓍室圖》。部分易圖茲錄如下: 六、《易經(jīng)講義》易圖 《易經(jīng)講義》,越南黎末阮初范廷琥撰。 《易經(jīng)講義》用喃字對《周易大全·卷首·朱子圖說》中除《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卦變圖》之外的七個圖進行解說。漢喃研究院所藏寫本(AB.236)《易經(jīng)講義》繪列易體圖七種,依次為《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之圖》《伏羲八卦方位之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次序圖》《文王八卦方位圖》。 七、《易經(jīng)節(jié)要》易圖 《易經(jīng)節(jié)要》是《五經(jīng)節(jié)要》之一,作者未詳,世傳為越南黎末阮初裴輝壁所撰。裴輝壁(1744-1818),字希章 、黯章,號存庵、存翁、存庵病叟,升龍城青池縣盛烈社(今屬河內(nèi)市黃梅郡定功坊)人。景興三十年(1769)己丑科進士,歷任翰林院待制、東閣校書、乂安督同,后升入侍陪從、戶部左侍郎、國子監(jiān)祭酒、入侍行參從兼知經(jīng)筵等職。裴輝壁有志于儒道,持身處己甚嚴,為一代名儒。著作甚多,今存《旅中雜說》《皇越詩選》《皇越文選》《存庵詩集》《存庵文稿》等書。世傳《五經(jīng)節(jié)要》《四書節(jié)要》《性理節(jié)要》《周禮節(jié)要》諸書皆為其所撰。 《易經(jīng)節(jié)要》四卷。卷一至卷三,節(jié)要《周易》上下經(jīng)。卷四,節(jié)要《系辭上傳》《系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此著作現(xiàn)存漢喃研究院、越南國家圖書館、社會科學信息院、河內(nèi)國家大學下屬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歷史系資料室,為刻印版本。 越南社會科學信息院所藏印本(HN.110)《易經(jīng)節(jié)要》繪列易體圖八種,依次為《伏羲八卦小橫圖次序之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方位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橫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次序圖》《文王八卦方位圖》。 八、《性理節(jié)要》易圖 《性理節(jié)要》,作者未詳,世傳為越南黎末阮初裴輝壁所撰?!缎岳砉?jié)要》四卷,節(jié)要《性理大全》之作。此著作現(xiàn)存漢喃研究院、文學院、社會科學信息院等,為刻印版本。 越南社會科學信息院藏阮紹治二年(1842)盛文堂印本《性理節(jié)要》繪列易體圖一種,即《太極圖》。 九、《周易究原》易圖 《周易究原》,越南阮朝黎文敔撰。黎文敔(1860-1934),字應和,號狂士、懶士,南定省春長府膠水縣萬祿社(今屬南定省春長縣春風社萬祿村)人。黎文敔有志于儒學,專心于著述,又兼通醫(yī)學。所著有《周易究原》《禮經(jīng)主仁》《論語節(jié)要》《大學晰義》《中庸說約》《附槎小說》《醫(yī)學纂要》等書。 《周易究原》二卷(上、下),成書于啟定元年(1916)。該書除《卷上》《卷下》兩卷解說《周易》上下經(jīng)外,其余部分為十七篇論文,即《周易圖說》《化元考論》《圖書前論》《易道合論》《卜筮問答》《圖書后論》《天地難論》《龜馬考論》《說文小引》《易爻瑣說》《存疑并序》《卜筮改法》《辨惑淺論》《水潮新演》《附錄續(xù)釋文王彖文序》《附錄上下卦名詩》《附錄干支演義》。是書作者《序》曰:“士幸生于斯時,見世變之屢遷,恐斯文之或替。年登三十以來,殫精研究,每有所得,欣然亦欲攄所見于所行,以為性命心身之龜鑒,無如命途舛籍,瓢巷空顏,永言道統(tǒng)之傳,不覺潸然涕下。遂乃潛心易學,不知歷幾居諸,逡巡至今,而行庚五十有七,始能潦草成編。惟編中之所成,則凡易學之大綱,如圖書之象數(shù),卦畫之原因,卦名之意義,皆已窮究而訂正之?!?/p> 越南漢喃研究院所藏阮啟定元年(1916)寫本(A.2592)《周易究原》繪列易體圖六種,依次為《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方位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橫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繪列涉易圖一種,為《璇璣略圖》。 十、《圖書演義》易圖 《圖書演義》,作者和成書年代均未詳?!秷D書演義》有《筮儀》篇,喃譯《周易大全·卷首·筮儀》的全部內(nèi)容。該書結(jié)尾摘錄《易學啟蒙》占筮規(guī)則,以便讀者更容易地了解占筮體式和操作。 越南漢喃研究院所藏印本(AB.578)《圖書演義》之《筮儀》繪列涉易圖兩種,依次為《推衍筮儀蓍室之圖》《推演筮儀掛扐之圖》。 十一、《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易圖 《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作者和成書年代均未詳?!兑捉?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四卷,前三卷喃譯《上經(jīng)》和《下經(jīng)》,最后一卷喃譯《易傳》中的《系辭上傳》《系辭下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又有《易序》《周易程子傳序》《上下篇義》《周易朱子圖說》《朱子周易五贊》《易說綱領》《朱子筮儀》《易經(jīng)考異〉等,被置于該書的開頭和結(jié)尾?,F(xiàn)收藏于越南漢喃研究院的《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有四種版本,分別為AB.539/7-9、VNv.111/1-3、VNv.110/1-3和VNv.108/1-4。 越南漢喃研究院所藏印本(AB.539/7-9)《易經(jīng)大全節(jié)要演義》繪列易體圖七種,依次為《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方位圖》《伏羲六十四卦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圖》《文王八卦次序圖》《文王八卦方位圖》。 十二、《易學入門箋注備考》易圖 《易學入門箋注備考》(又稱《易經(jīng)參考》),作者和成書年代均未詳。 《易學入門箋注備考》論說《朱子圖說》有關內(nèi)容,依次解說《河圖》《洛書》《伏羲八卦次序橫圖》《伏羲八卦方位圓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大橫圖》《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外圓內(nèi)方大圓圖》《文王八卦方位圖說正文》《卦變圖圖說正文》。 越南漢喃研究院所藏寫本(A.865)《易學入門箋注備考》繪列易體圖一種,為《乾宮八卦圖》;繪列涉易圖兩種,依次為《徑一而圍三圖》《徑一而圍四圖》。 總之,從時間上看,越南的易圖著作出現(xiàn)于十八世紀四十年代后的大約180年內(nèi),相當于中國的清朝時期。從內(nèi)容上看,這些著作主要是針對傳入越南的《五經(jīng)大全》中的《周易大全》進行解說或喃譯,由此可窺見朱熹易圖學思想對越南易學文化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從易圖著作中易圖的繪制特點上看,大部分采錄了中國的易圖,變化不大,少部分則為越南學者自創(chuàng)繪制的新圖。這些創(chuàng)繪新圖具有鮮明的越南文化特色,體現(xiàn)了中國易圖在越南的深入發(fā)展,彰顯了易圖學文化的生命力。 編輯|王佳琦 以生命點燃生命 以智慧點燃智慧 易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