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筆下,有一個超然物外的漁父。 屈原遭遇放逐,形容憔悴,漁父見了,問他: 你怎么落到這種地步了? 屈原說: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span> 屈原的這種行為,我一直都覺得很厲害,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自做一個醒著的清醒者。 然而,在漁父看來,真正厲害的人,不是這樣的。 因為“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span> 屈原不贊同,覺得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干凈,不會在臟水中洗澡,漁父笑說: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說完,遙遙而去。 莊子的筆下,也有一個得道的漁父。 那一天,孔子在樹林里彈琴吟唱,弟子們在旁邊讀書,一個須發(fā)花白的漁父上前來,指著孔子問,他是什么人? 弟子答,魯國的君子。 問孔子精通什么學(xué)問,弟子回答:
這是很高大的理想,可是得知孔子既非國君,也不是王公大臣。 漁父笑著就走了,邊走邊說,仁義是仁義了,但恐怕其自身終究不能免于災(zāi)禍,只是拘于仁義而危害了自己的自然本性。 漁父笑說: 孔子離大道,實在太遠了。 多年后,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等人并稱“北宋五子”的邵雍,也寫了一個得道的漁父,他和砍柴的樵夫縱論天下。 這篇文章,就是《漁樵問對》,號稱千古雄文。 1012年,邵雍出生。 他少年就胸懷大志,刻苦學(xué)習(xí),也游歷天下,增長見識,后來悟到“道在是矣”。 邵雍不愿科舉,又全心投入《洛書》《河圖》以及伏羲八卦的學(xué)習(xí)當(dāng)中,終于學(xué)有所成。 在《漁樵問對》里,邵雍化身漁父,縱論大道,樵夫終于明白“天地之道備于人,萬物之道備于身,眾妙之道備于神,天下之能事畢矣”。 01無所求,方能無所害漁夫在伊水邊上垂釣。 此時,樵夫路過,放下柴擔(dān),坐在大石頭上休息,看見釣魚的漁夫,隨后問: 魚可以用魚鉤釣到嗎? 漁夫答: 可以。 樵夫又問: 如果沒有魚餌呢?還能釣到嗎? 漁夫說,不能。 樵夫接著說,那么,把魚釣上來的,不是魚鉤,而是魚餌,魚為了食物而上鉤,這是為食害己。 而人呢? 人為了食物去釣魚,魚上鉤了,對人是有利的,魚為了食物被釣到,對魚來說是災(zāi)害。 為什么都是為了吃的,可是對人和魚來說,卻一利一害? 漁夫聽后說,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魚的利,跟人的利,其實是一樣的。 魚的害,跟人的害,也是一樣的。 為什么呢? 魚以食為利,人也以食為利,魚因食得害,人也因食而害。 可是樵夫呢? 只知道魚得食為利,不知道魚一天到晚不得食,難道不是害嗎? 由此可見,對于魚而言,食之害重,鉤之害輕。 再說人,釣到魚了,是利,可是若是終日垂釣,也釣不到魚,難道不會餓肚子?這不也是很重的害嗎?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魚為餌害,天下熙熙攘攘,人們利來利往,害就在其中。 現(xiàn)實當(dāng)中,人們?yōu)榱艘恍├?,損害了自己的自然本性,甚至傷害了自己的身體,這跟魚上鉤一樣,皆為利所害。 漁夫告訴砍柴人說,你說的只是事物的本質(zhì),卻不知事物的變化。 一個人真正明白了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大概就不會困于狹隘的利益里了。 不明白事物變化的人,只知道魚吃餌上鉤,是魚的悲劇,卻不明白魚沒有東西吃也是悲劇。 也不會懂得,人餓肚子是悲劇,可是人為了填飽肚子而去拼命勞作,也是一種悲劇。 人有所求,便有所害。 人無所求,便無所爭,無所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02知識可以傳遞,智慧不能漁夫努力釣魚,樵夫努力打柴。 有了魚,就可以填飽肚子,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免受饑餓之苦,這就是魚對人的作用。 當(dāng)然,從更大的角度來看,魚吃不完,拿去賣,換了錢,能買其他各種東西。 每種東西,都有其用處。 可是,我們常常忘了這個用處,而執(zhí)著于物質(zhì)本身。 魚要煮熟了才能吃(至少生的不好吃,茹毛飲血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所以,樵夫?qū)O夫說: 我的柴因你的魚而有了作用。 漁夫有點拉仇恨,他告訴樵夫: 你雖然知道你的柴可以煮魚,卻不知道柴為什么能煮魚。 假如世人沒有發(fā)現(xiàn)火的作用,那么即使砍了再多的柴,也沒有用。 樵夫虛心求教,漁夫解答說:
倘若沒有火,你的柴就跟我的魚一樣,都會慢慢腐爛,哪里還能夠養(yǎng)育人的七尺之軀呢? 樵夫不解,既然有用的是火,那為什么還要有柴才能發(fā)生作用呢? 漁夫說: 柴是火的體,火是柴的應(yīng)用。 沒有體火不能燃燒,要是沒有火,柴就只是柴,就沒有(烹煮)應(yīng)用。 既然如此,火本身有體嗎? 漁夫說:
聽到這話,樵夫大概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怎么使用這些東西,可是,到底該怎么用呢? 漁夫說: 這是沒法說的,只能自己去領(lǐng)悟。 為什么呢? 因為意識能感知到的,是事物的本性,語言能傳達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現(xiàn),眼睛能夠觀察到的,是事物的形式,數(shù)量可以計算的,是事物的多少。 而怎么應(yīng)用,這是萬物的奧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看著滔滔不絕的漁夫,樵夫不解,既然不能用言語傳達,那你怎么知道的?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都想問的,事實上,我們能通過語言學(xué)到很多東西,但真正重要的東西,真正屬于自己的智慧,只能自己領(lǐng)悟,不能從別處獲得。 樵夫感慨說:
事實上,人本身就擁有一切,遺憾的是,很多人不能知道這個道理,就算言語上能理解,但我們的內(nèi)心,卻沒法真正去享受那些我們本來就擁有的東西,只能從外在去不斷獲取。 03心寬了,世界就好了用樵夫的柴,煮熟了漁夫的魚。 兩人吃飽后,在河邊游玩,風(fēng)吹,草動,水流,魚兒在游動,萬物豐盛,各自安好。 智慧的漁夫,又開始感嘆說: 天地萬物,多而不雜,我在天地之間遨游,萬物都以“無心”來看待我,如果不是你,誰能與我一起這樣遨游呢? 萬物以無心觀物,故萬物自在,和諧美好。 這樣的方式,誰都想獲得。 樵夫虛心地問: 可不可以告訴我以無心觀萬物的方法? 漁夫說:
無心就是無意,無意就是不把物與我分開,我就是物,物就是我,然后就能夠物物相通了。 莊子有次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蝴蝶,在夢里翩翩飛舞,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還是莊周這個人。 莊子就想,到底是我夢到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到了我? 這就是莊子說的“物化”。 我們總是把自己和外在的物分開,一切以“我”為主,用“我”眼睛耳朵、觀念,去看、去聽、去思考。 然而,到底什么是“物”?什么是“我”? 以“我”為主,觀萬物,則我是“我”,物是“物”。 若以萬物為主,觀“我”,那么就反過來了,“我”成了“物”,“物”成了“我”。 這樣看的話,哪里有什么萬物與我的差別呢? 有這種思想能力的人,就是牛人,因為他們已經(jīng)擺脫那個很小的“我”,與萬物相容相知,故而自由自在,不被任何東西困住。 人,心小了,世界就小了,心寬了,世界就寬了。 04走出社會觀念下的“小我”,才能看到更自由的天地漁樵兩人聊了很多。 他們又說到言談不如身行,身行不如盡心。 言談,人們可以聽到。 身行,人們可以看到。 盡心,神明可以知曉。 漁夫說:
然而,大哉天下,有“無心過”的人,可以一起交心談?wù)搯幔?/span> 大概沒有吧。 于是,他又問樵夫: 你知道觀察天地萬物的方法嗎? 用眼睛去觀察萬物,看看是什么形狀,是什么顏色,這樣的觀物,誰都會,樵夫不可能不會。 但漁夫說的觀物,肯定不是這樣。 樵夫不明白,虛心求教。 漁夫說:
大概是說: 理,可以格物致知。 本性,要更進一步,要從更大、更廣闊的角度去了解透徹,沒有偏見,方能知曉。 命,則比本性更進一步,是萬物之道,需得道者方能知之,這是知的極致了。 這三種“知”,是真知,就連圣人,都只能在這三知之內(nèi)看世界,而不能超出這三知。 若能超出這三知,那么就不能稱為圣人了。 鏡子之所以能夠照明萬物,只是因為它從不隱藏,如實觀照。 然而,鏡子又不如水,因為水能化成萬物, 水又不如圣人,因為圣人能夠?qū)⑷f物的真實情況統(tǒng)一起來,全局觀看。 圣人為何能這么做? 又是因為他們能夠反觀萬物,不是以我觀物,而是以物觀物。 以物觀物,“我”就超越了萬物,用萬物的眼睛去觀萬物,才能真正看到萬物,用萬物的耳朵去聽萬物,才能聆聽萬物。 用萬物之口為我之口,則無所不言。 用萬物之心為我之心,則無所不知。 如此觀天下,則天地多么遼闊,萬物多么豐盛。 遺憾的是,幾乎所有時候,我們都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所以,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自己的偏見。 05命由己造,福自己求漁夫和樵夫聊著聊著,又聊到人的命運。 樵夫問: 人們求神拜佛,想讓鬼神保佑自己,這樣有用嗎? 漁夫說: 談?wù)撋茞旱?,是人?/span> 降下禍福的,是天。 自己作孽引起災(zāi)害,這是自己的事。 上天降下的災(zāi)禍,又豈是祈禱就能改變的? 因此,做好自己就好,命自己造,福自己求,其他的什么都沒用。 然而,即便我們做自己,有些事也是力所不及的。 樵夫問: 我平時打柴,挑一百斤,不會傷害到我,可是多加10斤,就會傷身,這是為何? 漁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釣到一條大魚,很大很大,魚一直在掙扎,拉都拉不上來,他想放棄,但好不容易釣到這樣一條大魚,怎么舍得放棄呢? 他努力想把大魚扯上來,卻又力有不逮。 最后,跟大魚較量了一整天,幾次三番差點喪命,才擒獲了大魚。 打柴和釣魚雖然不一樣,但因貪婪而受傷,卻是一樣的。 擔(dān)柴一百斤,是力所能及的。 再加10斤,那就是力所能及之外。 力所能及之外的東西,加一毫都是有害的,何況10斤。 漁夫貪大魚,樵夫貪求柴火,在貪之一字上,都是一樣的。 因此,很多事情,要量力而行,不可因為貪婪,損害自己的身體。 一個人的命,看似天定,實際上,是我們的信念、選擇、行動的結(jié)果。 信念決定選擇,選擇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命運。 而信念,其實也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我們喜歡的,討厭的,痛苦的,快樂的,都會慢慢成為我們的信念。 從而,慢慢決定我們的人生。 因此,怎樣去選擇我們的人生,我們應(yīng)該對此完全負責(zé)。 06對于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事實上,我們對人生的看法,恰恰是我們生活的主要指南,恰恰是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恰恰是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塑造了我們的人生。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認知里。 把金錢當(dāng)成唯一追求的人,會覺得除了賺錢,其他都沒意思,也不必看到。 一個人執(zhí)著于什么,就會去追逐什么。 因此,我不愿將那些具體而微小的東西當(dāng)成生活的目標,我應(yīng)該去感受它們,去經(jīng)歷它們,而不是被它們困住。 我的目標,應(yīng)該是星辰大海,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是活得更好。 然而,為了要活得更好,我們必須一次次去看到那些限制自己的東西,然后努力走出那些限制。 有一天,我們走得很遠了,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已經(jīng)擁有了好多好多自由。 文|不有趣靈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