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的詩皆為心聲,隨心所欲,言簡意賅,通俗易懂,這種化繁為簡的風(fēng)格,非是高人不能做到。 下面我們先讀《安分吟》其一:
如果你對此有共鳴,那恭喜你,說明你有慧根。 輕易得到的東西也容易失去,無論是財富還是感情,比如我們看世界上那些中大獎的人,其中很多后來的情況都不是很好。 要知道,福禍和得失都是相對的,就是說福禍可以互相轉(zhuǎn)換,得失也是如此。 機(jī)關(guān)算盡太聰明,竹籃打水一場空。 我們看《三國演義》故事,其中曹操對袁紹有個評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所以認(rèn)為他稱不上英雄。 這里的“好謀無斷”和“多謀少成”有共通的地方,智慧很小的人就喜歡耍弄聰明,自以為謀劃很厲害,結(jié)果卻沒有什么成就。 從古至今,像這樣的人不知有多少。他們不明白,過多的聰明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傷害和損害,心里小算盤、小九九太多,就容易自誤。 要知道人生的修行在于腳踏實地,大智若愚,唯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fā),這才是正途。 否則急不可耐,妄圖走捷徑,最后就容易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沒有什么利益最大化。 做生意的人難免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功,這樣的心態(tài)和行為必然導(dǎo)致失敗。 所謂厚德載物,“德無盡利”就是告訴人們不要光想著自己的利益,否則你越是想要“利益最大化”,反而越是得不到。 那么善為什么“無近名”呢?邵雍的意思是行善不是為了別人夸自己,為自己換取好名聲,做好事是因為自己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要去做。否則就是沽名釣譽了。 這里是邵雍借用了莊子“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的概念,莊子后面還有一句話,“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span> 他強(qiáng)調(diào)的是人生應(yīng)該內(nèi)心真誠、順應(yīng)自然的道理。 《安分吟》其二。 “安分身無辱,知幾心自閑。雖居人世上,卻是出人間。” 人生在世,煩惱和禍患從哪里來?一個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分: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這都是說人的自尋煩惱之處。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 一個人唯有安分守己,外界的誘惑和煩惱、禍患才不會給你帶來那么大的影響。如果心里不安分,心猿意馬,胡思亂想,那就是人為物役了。 而“知幾心逢閑”是內(nèi)心澄澈,映照內(nèi)外,心里敞亮、明白了,自然就能超越凡俗之喧囂,心聲嫻靜,從容一片。 超越紅塵從駕馭自我開始。 人為形累,人的憂患在于身體,因為身體要吃飯,要睡覺,要占用空間,要滿足各種欲望,而且麻煩的是心,特別容易心猿意馬,胡思亂想,從而驅(qū)使人犯錯,受盡了苦難。 如何才能居人世而出人間呢? 在邵雍看來很簡單,就是內(nèi)心的修煉,心思不投入在無常的事物上,不管名利權(quán)還是什么七情六欲,都如夢幻泡影。 這就是以無為的清凈心來入世,只要心不動搖,自然就能“無為無不為”。 不能駕馭自己的人就什么也駕馭不了,你不是自己的主人,那就必然要聽從別人的指揮。而一個連自己都不認(rèn)識、不能駕馭的人,是根本不可能超凡脫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