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腦子里想的是:總有刁民想害朕。 這種思想就很可怕,自視甚高,遠超實際情況,總覺得自己是被迫害的,總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總覺得是別人瞎了狗眼。所以,內(nèi)心就開始yy了,這公司裁了我就是裁到了大動脈,離了我就玩不轉(zhuǎn)了,公司利潤就得暴跌。 這種事情可能嗎? 能把公司開到一定規(guī)模的老板,哪個不是人精,哪個不懂趨利避害,哪個會愚蠢到為了蠅頭小利而把公司最重要的人裁員。 但凡公司裁員,基本上都有一個較為合理的標(biāo)準(zhǔn)。不是說裁掉的都是工作效率較低或者能力較差的人,有些能力不錯的、工作效率高的員工也會有被裁員的風(fēng)險,而裁掉他們一定是對公司有利的。 那些自視甚高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很重要,公司裁掉我就是瞎了眼,就會造成莫大的損失,所以他們憤憤不平。 實際上,這個世界離了誰都會照常運轉(zhuǎn),一家成熟的公司離了誰都能照常運行。 阿里巴巴離了馬云都能照常運營,CEO換了一任又一任,不照常運行嗎?也沒見大動脈出什么問題。 華為實行的是輪值董事長制度,換董事長的速度跟渣男換對象的速度一樣,人家公司不也運行得挺不錯嗎? 就連蘋果公司缺了喬布斯這個靈魂人物都仍然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當(dāng)中每年大賺特賺,產(chǎn)品的利潤一直遙遙領(lǐng)先,有啥問題嗎? 也就是說,在一家成熟的公司里面,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就連靈魂人物都可以在公司進入成熟期之后缺失,更何況是裁員了。 所謂的裁員裁到大動脈,只會出現(xiàn)在少數(shù)情況下,最多的情況就是在那些還沒進入成熟期的公司。 可能全公司的訂單有大半都掌握在銷售經(jīng)理手里,或者某個銷售冠軍手里,這時候如果把他裁了,那就是裁到了大動脈。他走的時候肯定會把他能帶走的訂單都帶到新東家去。 但是,這種情況基本只發(fā)生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里,而且那個掌握了大量訂單的人就是股東之一。 江西南昌有一家這樣的公司,幾年前做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務(wù),三個朋友一起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設(shè)立實際董事長,也沒有實際上的總經(jīng)理,所有事情都是三個股東商量著做。 很快,這家公司就做到了年利潤超過一個億的水平,甚至都奔著兩個億去了。于是,三個股東就開始想要沖擊上市了。 一家年利潤將近兩個億的公司是有著比較厚實的資本沖擊上市的,只要沒有什么硬傷,他們上市的概率很大。 但是,這時候問題來了,三個股東誰當(dāng)總經(jīng)理?誰當(dāng)董事長?三個人都想當(dāng)一把手,都不愿意讓步。 公司小的時候可以商量著來,反正沒什么權(quán)力。公司大了之后,都準(zhǔn)備上市了,那就不一樣了,大家都想上了。 最后的結(jié)果自然是談崩了,掌握了公司一半訂單的那位股東撤資離開了,另外開了一家公司。而剩下的兩位股東仍然堅守在原公司,但是利潤暴跌了一半都不止,一時之間也沒有了沖擊上市的可能性。 自視甚高的朋友們,你們手里有很大的訂單量嗎? 公司裁掉那些看似很有能力的人,一定是有合理的考量的。 要么這個人不服從公司安排,要么就是這個人擾亂了公司的管理,要么他要價太高,沒有性價比,再要么就是他野心太大,把他留下就是給公司留下隱患,等他將來出走的時候,會把公司的資源帶走。 而且,公司在裁掉那些有能力的員工時也考慮過,裁掉他們之后,對公司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會不會導(dǎo)致公司某個部門或者某些訂單難以做下去了。 如果結(jié)果仍然是裁員,那就說明沒有到大動脈。 還有些公司,自身已經(jīng)難以做下去了,不管是誰,他們都得裁,裁到公司的成本能打住為止。不裁員就只能等著倒閉,那就沒辦法。 所以,在公司給人打工的時候,一定要學(xué)會判別形式,一定要對自己有個客觀的了解,順著局勢走,學(xué)會識時務(wù)。 換句話說,如果你有大野心,認為自己是公司的大動脈,那么你就站在公司的整體來看待問題,以公司的利益出發(fā)來做判斷,這才是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的方法。 盲目夜郎自大不是什么好事,踢到鐵板的時候就會疼得呼天喊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