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枝紅果暖寒冬 大地不聲不響地變換著色彩,不知不覺,斑斕的秋色漸漸褪去,冷清的冬天悄然而至。駐村的朋友有心,用傳統(tǒng)的方式,托人捎帶來口信告訴我,雖然冬寒漸起,但尚有未凋落的野花在開放,還有經(jīng)了秋霜的野果,也陸續(xù)成熟了,特意邀約我到鄉(xiāng)下走走,去看看初冬時節(jié)的山野景致。 只因腿腳不大靈便,我遲遲沒能如愿赴約,卻又不甘心囿于家里,就任由思緒長出翅膀,飄蕩到冬日的鄉(xiāng)野山間。神游的心魂,俯瞰到了山嵐如黛,荒蕪雜亂的草木深處,散落著仍然青翠茂盛的灌木叢,碧綠的枝葉之中,掛滿小如豆粒的紅色果實。一串串、一簇簇、一團(tuán)團(tuán)的紅艷果實,似清晨天際邊的絢麗朝霞,如淡淡霧靄中熠燃的熾焰,熱烈而奔放,令人頓時心生暖意。每次見到這種耀眼的繁盛紅果,我總會莫名其妙地想起王維的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比欢?,這些紅彤彤的累累小果并不是紅豆,其實它們是火棘果——在滇南,人們習(xí)慣稱其為小紅果,又因遠(yuǎn)遠(yuǎn)望去,好像灌木叢中伸出了一枝又一枝燃燒的火把一樣,故而亦叫做火把果。 火棘為常綠灌木,枝條上長滿短刺。古時候,人們把滿身是刺的酸棗稱為“棘”,而火把果身上尖銳的刺就像酸棗的刺一樣,再加上果實火紅,故得名“火棘”。暮春或初夏,火棘綻放出潔白柔潤的小花,枝頭猶如覆蓋了一層白雪,素潔、淡雅、安靜,散發(fā)出不濃不淡的清幽花香。慢慢地,花落謝了,就結(jié)出了密密麻麻的火棘果,一開始是青色的,隨著時光的流逝,火棘果漸漸泛出橙黃,等到了秋天,成熟的火棘果變得紅紅火火?;鸺墓谔貏e長,能夠在枝頭綴到冬盡春來。 對春夏白花密、秋冬萬籽紅的火棘,可找到的最早文字記載,見于明代云南人蘭茂所著《滇南本草》,在這部比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早一百四十余年成書的中醫(yī)藥著作里,能夠查閱到這樣的描述:“火棘生大川平野間,墳園多以為墻,今處處有之。枝大有刺,結(jié)細(xì)子,色赤甚繁。”另外,明代有個名叫歐陽賢的詩人,曾寫過《憶江南·火棘》:“深秋末,瘦草半成黃。猶見青枝含艷果,孤山晨色好風(fēng)光,獨賞一穹霜?!边@一闋詞,不僅勾畫出秋末冬初時節(jié)山川草木的枯寂景象,更突顯了火棘在氣象蕭瑟、萬物凋零之際,依然鮮艷奪目、傲然挺立的生命姿態(tài)。 |
|
來自: 新用戶1329AiG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