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醫(yī)李知行 有什么樣的愿力,就會種下什么樣的種子。 癌癥放、化療后,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一個癥狀就是脫發(fā)。因為放、化療損傷到人體的根本——腎精,同時也損害了身體的氣血,這就是所謂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同時人體的白細胞會下降,白細胞用來干嘛的?抵抗病毒的,白細胞少了,自身免疫力就下降了。 今天介紹的這個中成藥可以用于調(diào)理這種癥狀,當然不僅限于這種癥狀,能治療這種問題,說明這個藥效果還是經(jīng)得起考驗的,名字叫血復生片。聽名字就感覺到氣血得到重生一樣。 血復生片:黃芪、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女貞子、墨旱蓮、茯苓、山藥、天花粉、牡丹皮、澤瀉、川牛膝、甘草、大黃、豬脾粉。 中醫(yī)認為精血同源,腎儲藏精氣,肝儲存血液。人類之所以會衰老,就是因為肝腎精血不足了。所以無論是上述病理的狀態(tài)下,還是生理狀態(tài)下,都要照顧好身體的精血。事實證明,年紀大了,哪怕不生病,掉頭發(fā)也是常有的事,掉頭發(fā)說白了掉的就是氣血。 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組成了四物湯,發(fā)為血之余,四物湯就是補肝血的,肝血有余,頭發(fā)才能得到滋養(yǎng),烏黑濃密。 這里還隱藏了六味地黃丸,熟地、茯苓、山藥、牡丹皮、澤瀉,缺少了一味山萸肉,但并不影響滋陰補腎。正如前面所說,肝腎同源,精血之間能互相轉(zhuǎn)化,補腎精也是在滋養(yǎng)肝血,水足了,樹木才能茁壯成長。 女貞子和墨旱蓮組成了二至丸,本質(zhì)上也是滋腎陰,功效與六味地黃丸相仿。 腎在下焦,肝在其上,肝屬于木,就像把根扎進土壤里,而滋陰就就像給植物澆水一樣,要讓水透進去,才能更好地吸收。 牛膝的藥性是往下走的,而且它還能帶著其他藥性一起往下走,把滋補肝血腎精補到根部。 六味地黃丸雖然是補藥,但補中有瀉,藥性相對平和,而二至丸偏寒,陰虛內(nèi)熱,二至丸可以清血熱,搭配天花粉,天花粉甘寒,能清熱、生津、除煩。 黃芪把耗損的氣給補上,給方子注入動力。氣不足,血的運行就沒有力量,氣行血才能行,我們身體里的血要靠氣推著往前走,要讓血布散全身,氣血必須同步。黃芪作為補氣之王,必不可少。 豬脾有益于脾胃,還能幫助消化,《太平圣惠方》“治脾胃氣虛,不下食,米谷不化。”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是肝血的重要來源。 方子中滋補藥偏多,容易滋膩礙胃,壅滯氣機,繼而化火。這個時候,用上一點大黃就很合適。大黃能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積滯和熱氣都隨大便而去。 最后加上一味甘草調(diào)和諸藥。 從方子看來,這個藥能補氣、補血、滋陰。氣血兩虧或陰虛的人都合適。既可用于重癥大病后的恢復調(diào)理,也可用于衰老造成的脫發(fā)、白發(fā),而且往往伴有一些其他癥狀,自汗盜汗,煩躁失眠。好好調(diào)理一段時間,癥狀就會消失。 ![]() ![]() |
|
來自: 孤山行者 > 《藥品醫(y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