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14日,寧都城東一座羅馬式樓房內(nèi),燈火通明。這棟豪華建筑本是當(dāng)?shù)氐牡貥?biāo),卻在這個夜晚成為了一場驚天陰謀的舞臺。宴會廳里,觥籌交錯,笑語喧嘩。誰能想到,就在這歡聲笑語中,一場足以改變中國革命進程的大戲正悄然上演? 話說那天晚上,第26路軍的一眾旅長、團長們個個西裝革履,喜氣洋洋地赴宴。他們哪里知道,這頓飯吃完,有人要當(dāng)紅軍將領(lǐng),有人要當(dāng)階下囚,還有人要拿著300大洋灰溜溜地逃命。 這事要從頭說起。1931年,蔣介石派第26路軍南下“圍剿”中央蘇區(qū)。誰料這支部隊剛到江西,就在樂安戰(zhàn)役中損兵折將,元氣大傷。之后又被派到寧都,這地方不通鐵路水路,補給困難,還經(jīng)常遭紅軍襲擾。官兵們水土不服,瘟疫肆虐,每天都有人被抬到亂墳崗。 當(dāng)時部隊里流傳著“四怕”怕紅軍、怕下雨、怕大米、怕得病。可上面還逼著他們打仗,還把嫡系部隊布置在后面堵路,擺明了是要他們當(dāng)炮灰。這下可把官兵們?nèi)敲?,大家都覺得蔣介石是想借紅軍之手除掉他們這支異己力量。 就在這節(jié)骨眼上,參謀長趙博生看準(zhǔn)時機,決定率部起義。他先是放出風(fēng)聲說上面要發(fā)餉,讓大伙兒高興高興。然后又以慶祝為名,邀請各位旅長、團長赴宴。 那天晚上,軍官們剛坐下,趙博生突然變了臉色,宣布全軍起義加入紅軍。這下可把在座的嚇了一跳,有人想反抗,立馬就被早就埋伏好的士兵制服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趙博生用扣押的軍官們的印章,命令各部隊集合待命。第二天,17000多人、兩萬多件武器,就這么整建制地加入了紅軍,成為了紅五軍團。 可有意思的是,這起義還真有點與眾不同。那些不愿意當(dāng)紅軍的旅長、團長們,趙博生也沒為難他們,反而給了每人300大洋的路費,讓他們自個兒走人。 這些人拿了錢,有的真回了老家,有的又回到國民黨軍隊里繼續(xù)干。比如馮安邦,后來又當(dāng)上了師長,在抗日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被追認為陸軍上將。再比如楊守道,一路打到解放戰(zhàn)爭,最后在四川起義,算是又回到了革命隊伍。 還有劉毓琪,這位日本陸軍士官學(xué)校的高材生,本來有機會當(dāng)紅軍師長,可他嫌棄紅軍條件差,寧愿拿300塊錢走人。后來抗戰(zhàn)時投靠了汪偽政府,解放后因歷史問題被關(guān)了好多年。 寧都起義,一場驚心動魄的革命行動,就這樣在一頓飯的功夫里完成了。它讓紅軍的力量大增,也讓許多人的命運就此改變。有人說,歷史就像一盤棋,有人落子無悔,有人悔之晚矣。而我們,也許只能在事后唏噓感嘆當(dāng)初要是.......可惜沒有如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