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阻法電阻測量的原理是在被測線路兩端加一電源后,被測線路流過的電流與其電阻成反比。這樣在測量回路中串接一電流表,就可直接在電流表的刻度盤上標(biāo)出電阻的大小。MF30型萬用表的低阻擋一般采用的電源是1.5V干電池,所以無論測量阻值多大,兩表筆之間電壓不超過1.5V,而高阻擋則不同,如MF500型萬用表采用的電池為9V疊層電池,MF30型萬用表采用15V電池,而MF95型萬用表使用的是22.5V的疊層電池。測絕緣電阻的絕緣電阻表,采用手搖發(fā)電機獲得高電壓,可達數(shù)百伏至數(shù)千伏。利用電阻表進行測量,主要判斷線路是否通斷。例如測量熔斷器管座兩端,如果阻值小于0.5Ω,就認為正常;如果阻值為數(shù)歐,則認為接觸不良,需進行處理;如果阻值超過10kΩ,則認為斷線不通。二極管正向?qū)ǘ聪虿粚?dǎo)通,所以在測量含有二極管的電路時,應(yīng)注意更換表筆再測一次。一般來講,萬用表黑表筆接內(nèi)部電池的正極。二極管的門坎電壓為0.2V(鍺)或0.6V(硅),而發(fā)光二極管的門坎電壓為2~3V,所以用1.5V電池供電的電阻表不能測發(fā)光二極管。電路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大小反映了電路的工作狀態(tài)。在電路中串接電流表,即可讀出電路的電流。電流表采用的是靈敏度較高、量程較小的電流表。為了擴展電流表的量程,可在電流表上并聯(lián)一阻值很小的電阻,將電流表的量程擴大。 由于測量電流需要斷開線路,將電流表串接到線路中,因此帶來了一些使用上的不便,影響了這種方法的使用。有時候也采用鉗形電流表進行電流測量,但鉗形表只能測交流電流,而且誤差相對較大,對多根芯線的導(dǎo)線如電纜等,不容易測取單根導(dǎo)線的電流。但電流法有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擬的優(yōu)點,就是能斷定用電設(shè)備的工作狀態(tài)。將電流表串接入電路,然后在不同的地方進行短接,即可判斷出故障的范圍,但要注意不能短路。在實際測量中,如果被測電路的電壓較低,就要求電流表的內(nèi)阻要低,如果電路的電壓較高,對所測量的電流表要求的內(nèi)阻就不嚴格。電路在工作時,不同點之間的電壓也不同。如果在電壓不同的兩點之間接入一個電阻固定的支路時,支路中就會有電流流過,通過串接在支路中的電流表的讀數(shù),就可讀出此時的電壓。在測量時,由于電壓表并聯(lián)于電路中,因此其內(nèi)阻的大小是電壓表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內(nèi)阻越大對電路的影響就越小,測量誤差也就越小。測量時,一般先測電源電壓,然后測支路電壓。如果兩點之間電壓不為0,則可以肯定兩點之間不是完全導(dǎo)通(接觸不良或有一定的阻值)。例如接觸器線圈兩端電壓為電源電壓而接觸器不動作,則線圈回路肯定不通。數(shù)字式萬用表的內(nèi)阻很高,因而測量精度也較高,但在測量微弱信號時,容易受到外界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