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區(qū)入口大石門:穿越之門 位于景區(qū)西北服務(wù)區(qū)一角,是一座仿唐代的青石建筑,大石門是開始參觀的序曲,是城市景觀與石窟的分界線。 大石門之后是青石大道,有樹木多種,主要是油松、銀杏等等,大概有1500多棵,大家現(xiàn)在所看到的“聽松石”,是褚遂良所題,他是洛陽偃師人。 這座大石門的設(shè)計人是張錦秋女士,是梁思成的女弟子,畢業(yè)于清華大學(xué),曾設(shè)計大唐芙蓉園、陜西歷史博物館、法門寺等。 景區(qū)里面的樹,是經(jīng)過嚴(yán)格挑選的,其大小、造型、位置、距離都有嚴(yán)格的要求。 二、龍門橋 龍門大橋 又稱“龍門石拱橋”,位于伊闕北口,東西橫跨在伊河之上,是仿河北隋代趙州橋而建造的。 1960年修建,1962年竣工,它是三孔空腹式石拱橋,宛若一道長虹,將東西兩山相連。三個大孔之上還有24個小孔,有利于洪水的傾斜。 橋的西端“龍門”二字,為陳毅元帥所題,是他1960年陪同尼泊爾國王和王后參觀時所題寫的,后來直到2003年才開始專辟為旅游觀光橋。 三、石窟北大門 1984年仿漢代雙闕式修建,匾額上“龍門石窟”四字為郭沫若所題。 四、禹王池 禹王池 長8.8米,寬6米,泉水自石穴涌出,冬暖夏涼,池中樹立一塊巨石,稱為劍石,為太湖石。相傳為大禹開鑿龍門時所用的工具,夏禹治水曾有“鑿伊闕,通龍門”之舉。相傳遠(yuǎn)古時期,龍門山之南是一片汪洋,百姓溺死者甚多,為解決困難,大禹率人治理洪水,疏通河流,伊闕便是此時期開鑿。 五、潛溪寺 潛溪寺 是龍門西山北端的第一大石窟,傳說原來窟內(nèi)可以聽到溪流的水聲,故名潛溪寺,開鑿于唐高宗初年,主室窟呈馬蹄形,是穹窿定,窟高9.27米,深6.72米。供奉有七尊佛像,主佛是阿彌陀佛,兩邊是弟子迦葉和阿難。正壁本尊是阿彌陀佛,是以為成熟女性的形象,為唐時雕刻,唐代雕刻造像感情色彩富有人情味,在造型上追求健康、豐滿,接近于人的自然形態(tài)美。 左侍者是觀音菩薩,右侍者是大勢至菩薩,頭戴花蔓冠,冠中有一個寶珠,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圣”。 六、陳摶“十字卷碑” 陳摶老祖,十字碑 宋代道教大師陳摶,所書“開張?zhí)彀恶R,奇逸人中龍”。碑高68厘米,橫長200厘米,意思是贊頌道家始祖老子的,據(jù)史載,孔子曾到洛陽向老子求教禮樂制度,并敬佩不已。陳摶,道教史上傳奇人物,《宋史》記載:“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亳州真源人。讀經(jīng)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后舉進(jìn)士不第,遂后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遇高人指點(diǎn),隱居武當(dāng)山九室?guī)r,后移居華山云臺觀。宋太宗,端拱二年,卒于華山,壽百余歲。” 七、賓陽洞區(qū) 賓陽三洞 由三個洞窟構(gòu)成,由北向南依次為:北、中、南洞,并稱為賓陽三洞,均開鑿于北魏時期,古人稱其“萬穴列巖壁,三龕獨(dú)雄踞”。 在北魏時稱靈嚴(yán)寺,賓陽之名始于明清之際,是在清順治年間,洛陽縣令武攀龍所督建的,賓陽意思即是每天早晨,龍門說是最早迎見東方升起的太陽的。賓陽三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作功德而營造的皇家工程。當(dāng)時僅開鑿中洞就歷時24年,后來的北洞、南洞只鑿出窟形和穹頂藻井,為開始造像即輟工,現(xiàn)在兩洞主像乃是唐初造像。 八、賓陽中洞 中洞可謂北魏期間之精品,窟楣作淺浮雕火焰紋拱楣,中間刻獸頭,拱兩端為二龍首反顧,拱端下有一石柱。柱頭三部分組成。 九、賓陽南洞 洞中主體造像直到唐初才完成,洞內(nèi)主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五尊式。其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借助北魏未完工的基礎(chǔ)上,為其母親文德長孫皇后做功德所營造的。 唐貞觀十年,公元636年,長孫皇后病逝,皇子魏王李泰看準(zhǔn)機(jī)會,請求出資為母親在龍門石窟造像,以博取純孝的美名,以得到李世民的歡心,李泰早有爭太子之意,想跟太子李承乾爭皇位。 李泰在南洞修成之后,由褚遂良刻有1800多言造像題記,立于中洞與南洞之間,歌頌長孫皇后懿德,但是李泰最終的皇帝夢還是破滅了,他與太子李承乾兩敗俱傷,李承乾被貶為庶人,李泰被貶出京城,不就郁郁而終,終年35歲。 洞內(nèi)四壁上小龕多是皇親國戚、近臣發(fā)愿的造像,內(nèi)容十分豐富。 十、賓陽北洞 北洞是為北魏世宗宣武帝做功德開鑿的洞窟,現(xiàn)在看到的主題造像是唐貞觀年間完成的。 北洞正壁造像是五尊,正中阿彌陀佛,左為迦葉、觀世音菩薩,右側(cè)是阿難、大勢至菩薩。 十一、敬善寺 凈善寺 是唐皇室直接開鑿的的洞窟,其中最注目的是,圍繞主佛窟內(nèi)四壁刻有53尊坐姿不同的菩薩,坐在一根而有數(shù)莖的蓮花寶座上,是一組別致的造像,佛經(jīng)中稱阿彌陀佛五十菩薩像或五通曼荼羅。 相傳,東漢末年,從印度來了一個和尚,帶有一副《一佛五十菩薩圖》,洛陽白馬寺僧人臨摹了一副,漢亡之后,便遺失了,后來在隋文帝楊堅時,有一個明憲和尚,又得到這幅畫,后來并流傳開來,但是只有敬善寺是圓雕石刻,更加的珍貴。 十二、摩崖三佛龕 因其臨山,摩崖造像,故稱為摩崖三佛龕,高7.3米,寬16.85米,進(jìn)深8米,為武則天時期開鑿,正壁是七尊式,以彌勒佛為主佛,此三佛并坐在石窟中是僅有的,為武則天時獨(dú)有的。 十三、步步生蓮 據(jù)載,釋迦牟尼誕生后,即可走路,他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蓮。蓮花在佛教中無處不在,幾乎是佛教的標(biāo)志。 十四、佛手牡丹石 牡丹石,產(chǎn)地是世界唯一的,僅產(chǎn)于洛陽,距今有三至四億年歷史,它的底色是黑色,石體上分布了很多或白或綠的晶狀體,寬如牡丹,得名牡丹石。 十五、萬佛洞 萬佛洞 標(biāo)準(zhǔn)的唐代石窟,上壁上部有54尊雕像飛天和52尊供養(yǎng)菩薩像,萬佛洞四壁刻遍了小佛共有15000余尊,整個洞窟表現(xiàn)出一種熱烈歡快的“萬眾成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采用唐代的圓雕刻法。 十六、奉先寺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 原名大盧舍那像龕,是龍門開鑿規(guī)模最大的,是全國石窟中唯一劈開山崖,依山崖雕鑿的大型群雕,造像布局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共計九尊雕像。南北寬36米,東西40.7米,主尊盧舍那佛,高17.14米,頭高4米,僅耳朵高1.9米。 大盧舍那佛,始建于唐高宗,后來武則天為該寺捐助脂粉錢兩萬貫,三年后竣工。武則天親自參加了盧舍那的開光儀式。 北宋年間,舉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維修龍門佛龕的活動,在佛龕的上方修筑了木結(jié)構(gòu)的建筑物,共有九個開間,所以,民間有稱“九間房”,但是因為這些木質(zhì)殿堂式建筑,使佛龕照不到陽光,后來被拆除,而今崖壁上僅保留了一些梁孔遺跡。 十七、大盧舍那像龕記碑 位于奉先寺盧舍那佛像下的左邊,高133厘米,寬70厘米,共有20行,一行28字,主記開鑿過程中,武則天為了加速進(jìn)度,捐出了兩萬貫的脂粉錢。 十八、古陽洞 古陽洞 號稱龍門第一窟,本是一座天然石室,當(dāng)?shù)厝朔Q,可以直通伊川縣城,是北魏最早開鑿的。 北魏鮮卑人,篤信佛教,先后在東北大興安嶺、內(nèi)蒙古阿里河鎮(zhèn)開鑿了噶仙石窟,在山西大同寒武山開鑿云岡石窟,后來孝文帝遷都洛陽,便在城南的伊闕山開鑿了龍門石窟。 古陽洞是孝文帝為其祖母馮太后所建造的,因為北魏有一個制度,即避免外戚專權(quán),立太子后,便殺掉其母。孝文帝因此自幼喪母,由祖母馮太后撫養(yǎng)長大,故開鑿古陽洞,為祖母做功德,主尊是釋迦牟尼像,正是馮太后的化身。 十九、藥方洞 藥方洞 因為石窟門甬道刻有諸多藥方而得名,始建于北魏以后,到唐初還有雕刻。 藥方洞,主室平面呈方形,高4.1米,寬3.7米,進(jìn)深4米,正壁主尊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藥方洞門兩側(cè)共刻有藥方150多種,涉及內(nèi)科、外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等,稱為“龍門方”,并在北宋以前傳到日本,并引起日本醫(yī)藥界的轟動。 二十、伊河 是黃河南岸支流洛河的支流之一,發(fā)源于欒川縣陶灣鎮(zhèn),流經(jīng)嵩縣、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伏牛山北,穿伊闕而入洛陽,從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與洛河匯合成伊洛河,全長265公里,流域面積6100平方公里。 伊河,發(fā)源于欒川,在偃師匯入洛河,全流域均在洛陽境內(nèi),正是此河孕育了伊尹,他是奴隸出身的中國第一名相,而伊洛文明被西方一些史學(xué)家贊為“東方的兩河文明”。 二十一、香山寺 香山寺 主題公園包含:香山寺、蔣宋別墅、乾隆御碑、石樓等。 香山寺,已經(jīng)有1400年滄桑,始建于北魏熙平年間,后來到唐代垂拱三年,印度高僧“地婆坷羅”葬于此。為了安置其遺體重建佛寺,后來武則天在洛陽稱帝后,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請,命名香山寺,并重修之,后來白居易晚年居于香山寺中,當(dāng)時寺院已經(jīng)破敗,白居易又籌款重修補(bǔ)修。 二十二、補(bǔ)充 龍門位于洛龍區(qū)龍門中街,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歷經(jīng)了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個朝代。 洛陽城南十三公里處,香山、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越而過,像一座天然的門闕,古稱伊闕。隋煬帝有一次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yuǎn)望見城南的伊闕,問侍從們:“這不是真龍?zhí)熳拥拈T戶嗎?古人為什么不在這里建都呢?”一個大臣說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彼鍩垡宦狚堫伌髳?,于是在洛陽建立起了東都,把皇宮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被人們慣稱為龍門。 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為討伐南朝,親自率大軍30萬,從山西大同南下,直取中原,當(dāng)行至洛陽逢大雨,所以扎軍不前,拓跋宏借機(jī)查看洛陽城,并意識到要統(tǒng)一中國,鮮卑人只從草原遷徙大同,只是第一步,更應(yīng)該遷都于洛陽,所以下決心定都洛陽,并開鑿第一洞古陽洞,并把云岡石窟的一些技法、理念帶到了洛陽,并大力推行漢化,講漢語、穿漢服、改漢姓,改拓跋為元姓,他自己也改叫元宏。 公元675年皇后武則天親臨奉先寺竣工儀式,盧舍那的意思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相傳它的面相就是武則天的自畫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