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一片白云補衲 偈 語 邀半輪明月看經 微笑拈花,佛說兩般世界 撥觀照影,我懷一片冰心 ——五臺山殊像寺楹聯(lián) 據說,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起一朵花,微笑不語。只有迦葉尊者理解了他的微笑,從而領悟到了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教義。“拈花微笑”常用來象征著通過非語言的方式傳遞智慧和悟性。 兩般世界,一為世俗之繁雜,一為涅槃之寂靜,可理解為世俗世界和超脫世界。佛陀通過微笑,告訴人們,真正的智慧和悟性超越了物質的束縛,達到了精神的自由。 “撥觀照影”,通過水面的反射來觀察自己的影子。這是一種比喻,表示通過自我反思和內省來認識自己?!氨摹毕笳髦儩崱⒗潇o和堅定。它表示一個人在面對外界紛擾和誘惑時,能夠保持內心的純凈和冷靜,不被外界所動搖。這啟示我們觀察自心,于喧囂中見寂靜,于現(xiàn)象中悟本質。 窗靜鳥窺禪,心是主人身是客 山虛風落葉,天漫絕頂海漫根 ——江蘇南通白庵楹聯(lián) 窗戶開著,鳥兒靜靜地窺視著,仿佛也是在體會禪意。這種寧靜的環(huán)境下,人們能夠專注于內心的觀照,追求精神的寧靜和覺悟。 我們的心靈是真正的主宰,而身體只是在這世間暫住的過客。我們要靜下心來,傾聽自己的聲音,要超越物質的束縛,追求心靈的自由與寧靜,讓內心成為我們真正的歸宿。 山巒空曠,風起時落葉紛飛,天空似乎漫延到了山峰的絕頂,海洋則廣闊無垠,仿佛與地底相連。山的虛靜和風中的落葉,天的廣闊與海的深遠,這樣的描繪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無常。它提醒我們,盡管身體可能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但心靈可以超越這些限制,達到一種寧靜和自由的境界。 剪一片白云補衲 邀半輪明月看經 ——蘭州白塔寺楹聯(lián) 剪下一片白云來縫補我的僧衣,邀請半輪明月陪伴我閱讀經書。 上聯(lián)“剪白云”這一意象,讀來既浪漫又超凡脫俗。白云輕盈、潔白,象征著高潔與純凈,用它來“補衲”(“衲”指僧衣),寓含了以自然之清逸來補綴塵世之破舊的意境。這既是對物質生活的淡泊,也是對精神世界的追求與提升,表達了一種不為外物所累、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tài)度。 “邀明月”則展現(xiàn)了詩人與天地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月光清冷而明亮,是修行悟道的好伴侶。在這里,“半輪明月”不僅指月亮的部分形態(tài),也寓意著人生的不圓滿與殘缺之美,提醒人們在接受與欣賞這種不完美中,尋找內心的平靜與智慧。而“看經”則直接指向了修行與學習,表明詩人在這樣寧靜美好的夜晚,選擇以經典為伴,深化自己的精神修養(yǎng),追求更高的智慧與覺悟。 山靜塵清,水參如是觀 天高云浮,月喻本來心 ——出自承德水月庵楹聯(lián) 群山寂靜,塵埃不染,看山看水,印證夢幻泡影如是觀。天空高遠,云朵漂浮,看云看月,悟透本來心。 在這山靜塵清之境,喧囂遠去,人心澄澈。那潺潺流水,似乎在訴說著五金的禪意,我們置身此中,參悟世間的種種,此乃真觀。看那天高云浮,云朵變幻無窮,恰如世事無常,前途難測。而那高懸的明月,宛如我們的本來心,塵埃不染,無論風云如何變幻,它始終不喜不悲,靜靜地灑下清輝。 在紛繁復雜的世界里,我們需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清明,以一顆覺悟的心,去看待世間萬物的生滅變化,不為外境所擾,不為塵俗所蔽,以禪的智慧去體悟生命的真諦。 意境不隨流水轉 心閑還笑白云忙 ——峨眉山千佛寺楹聯(lián) 內心世界和精神境界不因外界的變化而輕易改變。心閑之時,笑看白云匆忙,于此超自然之境,覓得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流水象征著時間的流逝、世事的變化,但修行者的意境卻不受其影響,始終保持著一份寧靜與淡然。無論外界如何變遷,都能保持其原有的純凈與美好。 “笑白云忙”,以白云的忙碌反襯出修行者內心的閑適與自在。他們不僅不為外界所動,反而能以一種超然物外的態(tài)度,笑看世間百態(tài),包括那些看似忙碌實則無意義的浮云。這種笑,既是對世態(tài)炎涼的淡然處之,也是對自我修行成果的自信與滿足。 插圖:網絡,侵刪 文字:燈下整編,僅供參考 更多精選詩詞在這里,期待與你交流分享 |
|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靜心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