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達摩,南印度人,南北朝禪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意譯為覺法,據(jù)《續(xù)高僧傳》記述,南印度人,屬剎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禪定者所推崇。 據(jù)《景德傳燈錄》在民間常稱其為達摩祖師,即禪宗的創(chuàng)始人。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jīng)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等,大都系后人所托。弟子有慧可、道育、僧副和曇林等,梁武帝大同二年圓寂。 達摩祖師《悟性論》 (達摩祖師著渝州華嚴寺沙門釋宗鏡校刻) 【原文】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 「修」者,以「離相」為宗。 故經(jīng)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span> 【譯文】 「道」,是以「寂滅」為本體。 修行,是以「離相」為宗旨。 所以佛經(jīng)說:「寂滅就是解脫,因為離滅了種種的現(xiàn)象?!?/span> 【原文】 佛者,覺也。 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jīng)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是知「有相」是無相之相,不可以眼見,唯可以智知。 若聞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發(fā)大乘心超三界。 【譯文】 佛這個字的意思是覺悟。 人有覺悟的心,修行得到真理解脫,所以稱為佛。 佛經(jīng)說:「離滅一切諸相,就叫做佛。」 知道即使「有相」也是無相之相,這個不可以眼見,只可以用大智慧知道。 如果知道這個法門的人,生一念信心,此人就是發(fā)大乘心超越三界。 【原文】 三界者,貪嗔癡是。 返貪嗔癡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 然貪嗔癡亦無實性,但據(jù)眾生而言矣。 若能返照,了了見,貪嗔癡性即是佛性,貪嗔癡外更無別有佛性。 經(jīng)云:「諸佛從本來,常處于三毒,長養(yǎng)于白法,而成于世尊?!?/span> 三毒者,貪嗔癡也。 【譯文】 三界就是貪嗔癡。轉(zhuǎn)貪嗔癡為戒定慧,就叫做超三界。 但是貪嗔癡也沒有實體性,這個是將就眾生的方便說法而已。 如果能夠返照自心,可以清楚明了見到,貪嗔癡本體就是佛性本體,在貪嗔癡本體之外沒有其他佛性本體。 佛經(jīng)說:「諸佛由本體而來,常常身處于貪嗔癡中,在種種善法中成長滋養(yǎng),而成就為世尊?!?/span> 三毒,就是貪嗔癡。 【原文】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薩所行之處。 無所不乘,亦無所乘,終日乘未嘗乘,此為佛乘。 經(jīng)云:「無乘為佛乘也」。 若人知六根不實,五蘊假名,遍體求之,必無定處,當知此人解佛語。 經(jīng)云:「五蘊窟宅名禪院,內(nèi)照開解即大乘門。」可不明哉? 【譯文】 所謂的大乘、最上乘,都是菩薩修行下手之處。 外在度化利他無所不做,但是內(nèi)心不生任何度化利他想法,終日行大乘法但是完全不生大乘念,這個就是佛乘。 佛經(jīng)說:「無乘就是佛乘」。 如果有人知道六根不是實際存在,五蘊也只是假名,在全身上下尋找,找不到固定存在之處,可以知道此人理解佛陀的教導。 佛經(jīng)說:「五蘊所在之處就是禪院,向內(nèi)觀照心開意解就是大乘門。」不是解釋得很明白嗎? 【原文】 不憶一切法,乃名為「禪定」。 若了此言者,行住坐臥皆禪定。知心是空,名為「見佛」。 何以故? 十方諸佛皆以無心,不見于心,名為見佛。 舍身不吝,名「大布施」。 離諸動定,名「大坐禪」。 何以故? 凡夫一向動,小乘一向定,為出過凡夫、小乘之坐禪,名大坐禪。 若作此會者,一切諸相不求自解,一切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禪定力。 【譯文】 不執(zhí)著住于一切法,才叫做「禪定」。 如果了解這句話的人,行住坐臥都是處于禪定。 知道內(nèi)心空寂,叫做「見佛」。 為什么呢? 十方諸佛都是因為無心,沒有心念存在,稱為見佛。 不吝惜割舍肉身,叫做「大布施」。超越動靜的禪定,叫做「大坐禪」。 為什么呢? 眾生凡夫習慣動心,小乘修行習慣靜定,超越凡夫和小乘的坐禪,叫做大坐禪。 如果有這個體會的人,種種諸相不用求而自然解離,一切諸病不用治而自然痊愈,這個都是大禪定力。 【原文】 凡將心求法者為「迷」,不將心求法者為「悟」。 不著文字,名「解脫」; 不染六塵,名「護法」; 出離生死,名「出家」; 不受后有,名「得道」; 不生妄想,名「涅盤」; 不處無明,為「大智慧」; 無煩惱處,名「般涅盤」; 無心相處,名為「彼岸」。 【譯文】 用心向外求法的人是「迷」,不是心外求法的人是「悟」。 不執(zhí)著文字,叫做「解脫」; 不被六塵染污,叫做「護法」; 出離生死,叫做「出家」; 脫離輪回,叫做「得道」; 不生妄想,叫做「涅盤」; 不處無明,叫做「大智慧」; 沒有煩惱,叫做「般涅盤」; 處事無念,叫做「彼岸」。 【原文】 迷時,有此岸;若悟時,無此岸。 何以故? 為凡夫一向住此。 若覺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離于此彼岸也。 若見彼岸異于此岸,此人之心,已無禪定。 【譯文】 迷時,有此岸;悟時,無此岸。 為什么呢? 因為凡夫階位一向在此岸。如果是覺醒最上乘的人,心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 所以能夠超越此岸和彼岸。如果對彼岸和此岸有分別,此人之心,已無禪定。 【原文】 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其迷悟耳。 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于圣人。 經(jīng)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span> 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薩與諸佛如來行也。 若見生異于死,動異于靜,皆名不平等。 不見煩惱異于涅盤,是名平等。 何以故? 煩惱與涅盤,同是一性空故。 是以小乘人妄斷煩惱,妄入涅盤,為涅盤所滯。 菩薩知煩惱性空,即不離空,故常在涅盤。 【譯文】 煩惱時叫做「眾生」,開悟時叫做「菩提」,這二者不是相同也不是不同,差別只是隔著迷悟而已。 迷失時認為有世間可以出脫,覺悟時知道沒有世間可以出脫。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于圣人。 經(jīng)書說:「平等法,凡夫無法入門,圣人無法做到。」 平等法,只有大菩薩和諸佛如來做得到。如果見到生異于死,動異于靜,都是叫做不平等。 沒見到煩惱異于涅盤,叫做平等。 為什么呢? 煩惱與涅盤,同樣都是性空。 小乘人修行一昧要斷煩惱,一昧要入涅盤,反而被涅盤所困擾。 菩薩知道煩惱性空,近空不離空,所以常在涅盤。 【原文】 涅盤者,涅而不生,盤而不死,出離生死,出般涅盤。 心無去來,即入涅盤,是知涅盤即是空心。 諸佛入涅盤者,為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者,即是無煩惱處。 空閑處者,即是無貪嗔癡也。 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 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滅,即出三界。 是知三界生滅,萬法有無,皆由「一心」。 【譯文】 涅盤指的是,有染著但是心不增生,有滅化但是心沒減少,超脫生死現(xiàn)象,超脫涅盤境界。 心無來去,就是入涅盤,故知涅盤就是空心。 諸佛入涅盤,就是處在無妄想處;菩薩入道場,就是處在無煩惱處。 空閑時的心所,就是沒有貪嗔癡念頭。 貪為欲界,嗔為色界,癡為無色界。 如果心生一念,就是入了三界;一念心滅,便是出了三界。 所以知道三界生滅,萬法有無,都是因為「一心」。 【原文】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無情之物。 若知「心」是假名,無有實體,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無。 何以故? 凡夫一向生心,名為「有」; 小乘一向滅心,名為「無」; 菩薩與佛未曾生心,未曾滅心,名為「非有非無心」。 非有非無心,此名為「中道」。 是知將心學法,則心法俱迷;不將心學法,則心法俱悟。 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 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即超迷悟。 無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見。 【譯文】 談到「一心」,好像真的有一個心像是破瓦石竹木等等無情的東西。 如果知道「心」是假名,沒有實體,就知道自心不是有,也不是沒有。 為什么呢? 凡夫一向生心念,叫做「有」; 小乘人一向滅心念,叫做「無」; 菩薩與佛未曾生心念,未曾滅心念,叫做「非有非無心」。 非有非無心,就稱為「中道」。 所以知道持有心念學法,則心法俱迷;不持心念學法,則心法俱悟。 迷失的人,迷失于不悟或求悟;覺悟的人,醒悟于知迷。 正見之人,知心空無,就超越迷悟。沒有迷沒有悟,才叫做正解、正見。 【原文】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 是知心色兩相,俱有生滅。有者有于無,無者無于有,是名真見。 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何以故? 無所見故,見無見故,見非見故。 凡夫所見,皆名妄想。若寂滅無見,始名真見。 心境相對,見生于中。 若內(nèi)不起心,則外不生境,境心俱凈,乃名為真見。 作此解時,乃名正見。 【譯文】 色相自己不會彰顯自己,是由自心產(chǎn)生作用分別才突顯出色相;自心本來寂靜不動,是由于染著色相所以起了作用。 所以知道自心和色相,都有生滅。'有'是相對于無才顯現(xiàn)出有,'無'是相對于有才顯現(xiàn)出無,有無不是對立概念,稱為真見。 具備真見的人,無所不見,也無所見,見滿十方,也未曾有見。 為什么呢? 因為無所見,見相但心無見,眼見但心非見。 凡夫所見,皆是妄想。寂滅無見,才叫做真見。 自心和外境相對時,中間過程發(fā)生了見。 如果內(nèi)不起心動念,則外就不生境,內(nèi)心外境都清凈,就稱為真見。 有這樣的理解時,就稱為正見。 【原文】 不見一切法,乃名「得道」; 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何以故? 見與不見,俱不見故;解與不解,俱不解故。 無見之見,乃名「真見」; 無解之解,乃名「大解」。 夫「正見」者,非直見于見,亦乃見于不見。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亦乃解于無解。 【譯文】 不見一切法,就叫做「得道」; 不解一切法,就叫做「解法」。 為什么呢? 不管見和不見,都是見無所得;解和不解,都是解無所得。 沒有己見之見,才叫做「真見」; 沒有己解之解,就稱為「大解」。 「正見」,不是只有對可見的見解,也要包含不見的見解。 「真解」,不是只有理解可解的部分,也要包含對不理解的理解。 【原文】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 無所解者,始名「正解」; 解與不解,俱非解也。 經(jīng)云:「不舍智慧名愚癡?!?/span> 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 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 【譯文】 如果自認有所解,就是「不解」; 無所解,才是稱為「正解」; 理解和不理解,都不是真正的解。 經(jīng)書說:「不放下智慧叫做愚癡。」 心若空寂,解與不解都是真; 心若妄有,解與不解都是假。 【原文】 若解時,法逐人;若不解時,人逐法。 若法逐于人,則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則法成非法。 若人逐于法,則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則法皆真。 是以圣人亦不將心求法,亦不將法求心,亦不將心求心,亦不將法求法。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故常為在定。 【譯文】 若真解時,是法跟隨人;若不解時,是人追逐法。 若法跟隨人,則不正確的法也成正法;若人追逐法,則正法也成非法。 若人追逐法,則所有法都是妄有;若法跟隨人,則法法皆真。 所以圣人不將心求法,也不將法求心,也不將心求心,也不將法求法。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兩寂,所以常在定境。 【原文】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 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 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屬,是名得道人。 知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 【譯文】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眾生心滅則佛法生。 心生則真法滅,心滅則真法生。 知道一切法各各不相屬,叫做得道人。 知道心不屬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場。 【原文】 迷時有罪,解時無罪。何以故? 罪性空故。 若迷時無罪見罪,若解時即罪非罪。何以故? 罪無處所故。 經(jīng)云:「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购我怨?? 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業(yè)即為消滅。 迷時,六識五陰皆是煩惱生死法; 悟時,六識五陰皆是涅盤無生死法。 【譯文】 迷惑時有罪,覺醒時無罪。為什么呢? 因為罪性本空。 迷惑時無罪見到罪,覺醒時雖然近罪而實無有罪。為什么呢? 因為罪無處所。 經(jīng)書說:「諸法無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篂槭裁茨兀?/span> 罪因疑惑而生。如果知道這個道理,前世罪業(yè)即為消滅。 迷惑時,六識五陰都是煩惱生死法; 悟道時,六識五陰都是涅盤無生死法。 【原文】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 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 迷時,有佛有法;悟時,無佛無法。 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譯文】 修道人不向外求道,為什么呢? 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 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 迷時,有佛有法;悟時,無佛無法。 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原文】 夫「修道」者,身滅道成,亦如甲折樹生。 此業(yè)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隨念念修之;亦不得厭生死,亦不得愛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余涅盤」,死入「無生法忍」。 【譯文】 「修道」的人,身滅道成,好像用銳器修剪讓樹重生。 這個業(yè)報身,念念無常,無一定法,但是要隨著念念無常而修行;不厭生死,也不愛生死;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則生證「有余涅盤」,死入「無生法忍」。 【原文】 眼見色時不染于色,耳聞聲時不染于聲,皆解脫也。 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 總而言之,見色性者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 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 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凈。 【譯文】 眼睛見色時不被色所染,耳朵聽聲音時不被聲音所染,這些都是解脫。 眼睛不染著色相,眼睛是禪門;耳朵不染著聲音,耳朵是禪門。 總而言之,見色性者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 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的解脫。 善于觀察色相的人,色相不影響內(nèi)心,內(nèi)心不生色相,則色相和內(nèi)心都清凈。 【原文】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yè),有天堂地獄; 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yè),亦無天堂地獄。 為體非有非無,在凡即有,在圣即無。 圣人無其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 【譯文】 無妄想時,一心是一佛國;有妄想時,一心是一地獄。 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 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國。 若不以心生心,則心心入空,念念歸靜,從一佛國至一佛國。 若以心生心,則心心不靜,念念歸動,從一地獄歷一地獄。 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yè),有天堂地獄; 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yè),亦無天堂地獄。 心的本體非有非無,在凡人為有,在圣人為無。 圣人無心,故胸臆空洞,與天同量。 【原文】 心得涅盤時,即不見有涅盤。何以故? 心是涅盤。若心外更見涅盤,此名著邪見也。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子,為因煩惱而得智慧。 只可道「煩惱生如來」,不可得道「煩惱是如來」。 故身心為田疇,煩惱為種子,智慧為萌芽,如來喻于谷也。 佛在心中,如香在樹中。 煩惱若盡,佛從心出; 朽腐若盡,香從樹出。 即知樹外無香,心外無佛。 若樹外有香,即是他香; 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譯文】 心得涅盤時,就不見有涅盤。為什么呢? 心就是涅盤。如果在心外還可以見到涅盤,這個是不正確的觀念。 一切煩惱為如來種子,因為煩惱而得到智慧。 只能說「煩惱生如來」,不可說「煩惱是如來」。 身心是田地,煩惱是種子,智慧是萌芽,成佛是稻谷。 佛在心中,好像香在樹中。 煩惱若盡,佛從心出; 朽腐若盡,香從樹出。 樹外無香,心外無佛。 如果樹外有香,就是其它樹的香; 如果心外還有佛,就是其他的佛。 【原文】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國土穢惡;心中無三毒者,是名國土清凈。 經(jīng)云:「若使國土不凈,穢惡充滿,諸佛世尊于中出者,無有此事?!?/span> 不凈穢惡者,即無明三毒也;諸佛世尊者,即清凈覺悟心也。 【譯文】 心中有貪嗔癡,稱為國土穢惡;心中沒有貪嗔癡,稱為國土清凈。 經(jīng)書說:「如果國土不凈,穢惡充滿,諸佛世尊由里面生出,沒有這樣的事情?!?/span> 不凈穢惡,就是即無明貪嗔癡;諸佛世尊,就是清凈覺悟心。 【原文】 一切言語,無非佛法。 若能無其所言,即盡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終日默而非道。 是故如來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離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 若知時而言,言亦解脫;若不知時而默,默亦系縛。 是故言若離相,言亦名解脫;默若著相,默即是系縛。 夫文字者,本性解脫。文字不能就系縛,系縛自本來未就文字。 法無高下,若見高下非法也。 非法為筏,是法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則是法也。 【譯文】 一切的言語都是佛法。 如果能夠心無所思而言,則整日說話都合乎天道;如果心有妄想,即使整天沉默也不在道中。 所以佛陀教導時言語不勝于靜默,靜默也不勝于言語,言語也不離開靜默。領(lǐng)悟了言語和靜默的人,都處于正定的狀態(tài)。 悟道的人說話,言語都是解脫的;未悟道的人雖然保持沉默,靜默都是系縛。 所以言語如果離相,言語就是解脫;沉默如果著相,沉默就是系縛。 文字的本質(zhì)是幫助人解脫的。文字不能系縛人,系縛是由自心而來,不是文字的問題。 萬法沒有高下優(yōu)劣,如果見到高下優(yōu)劣就不是正確的方法。 如果把不正確的方法當做船筏,人乘用船筏渡河,透過船筏得渡彼岸解脫,則非法就是正法。 【原文】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貴賤;以道言之,即無男女貴賤。 是以天女悟道,不變女形;車匿解真,寧移賤稱乎? 此蓋非男女貴賤,皆由一相也。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 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譯文】 就世俗來說,有男女,貴賤等等分別;以道來說,沒有男女,貴賤等等差異。 所以天女悟道后,還是不變化女性的外形;車匿證道后,也不需要改變貧賤的出身。 開悟無關(guān)于男女貴賤,這些分別相其實本質(zhì)都是一樣的。 天女在十二年中,求脫離女相不可得,所以知道十二年中,求男相也不可得。 十二年就是十二入(內(nèi)六根外六塵)。 【原文】 離心無佛,離佛無心;亦如離水無冰,亦如離冰無水。 凡言「離心」者,非是遠離于心,但使不著心相。 經(jīng)云:「不見相,名為見佛?!辜词请x心相也。 離佛無心者,言佛從心出,心能生佛。 然佛從心生,而心未嘗生于佛;亦如魚生于水,水不生于魚。 欲觀魚者,未見魚,而先見水。 欲觀佛者,未見佛,而先見心。 即知已見魚者,忘于水;已見佛者,忘于心。 若不忘于心,尚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譯文】 離開自心沒有佛,離開自佛沒有心;也像是離開水沒有冰,離開冰沒有水。 所謂的「離心」,不是遠離于心,而是指不著于心相。 經(jīng)書說:「不見相,名為見佛?!咕褪请x心相。 離佛無心,指佛由心出,心能生佛。 佛由心生,但是心不是由佛所生;好像魚由水而生,但是水不是由魚而生。 要觀賞魚,還沒見到魚,就先見到水。 想要看到佛,還沒見佛,就先見到心。 既然見到了魚,就忘了水的存在;已經(jīng)見到佛的人,就忘了心的存在。 如果不忘于心,就被心所惑;如果不忘于水,就被水所迷。 【原文】 眾生與菩提,亦如冰之與水。 為三毒所燒,即名為眾生;為三解脫所凈,即名菩提。 為三冬所凍,即名為冰;為三夏所消,即名為水。 若舍卻冰,即無別水;若棄卻眾生,則無別菩提。 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 眾生性者,即菩提性也。 眾生與菩提同一性,亦如烏頭與附子共根耳;但時節(jié)不同,迷異境故,有眾生、菩提二名矣。 是以蛇化為龍,不改其鱗;凡變?yōu)槭ィ桓钠涿?。但知心者智?nèi),照身者戒外。 【譯文】 眾生與菩提,好像冰和水的概念。 被貪嗔癡系縛,就稱為眾生;被空無相無愿所凈化,就稱為菩提。 被冬天冷凍,就稱為冰;被夏天消融,就叫做水。 如果舍棄冰,就沒有水;如果舍棄眾生,就沒有菩提。 眾所皆知冰性就是水性,水性就是冰性。 眾生性,就是菩提性。 眾生和菩提同一性,也好比烏頭和附子是同根,差別是不同的時節(jié)生出;人也是由于迷惑而出現(xiàn)差異,才有眾生、菩提二個名稱。 所以蛇變化成龍不改變鱗片,凡人變?yōu)槭フ卟桓淖兤涿婷?,但是圣者知道?nèi)由智慧觀照本心,外由戒律約束報身。 【原文】 真眾生度佛,佛度眾生,是名平等。 眾生度佛者,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者,悟解滅煩惱。 是知非無煩惱,非無悟解;是知非煩惱無以生悟解,非悟解無以滅煩惱。 若迷時佛度眾生,若悟時眾生度佛。何以故? 佛不自成,皆由眾生度故。 【譯文】 真實的理解了眾生度佛,佛度眾生,稱為平等。 眾生度佛指的是,煩惱生悟解。佛度眾生指的是,悟解滅煩惱。 所以知道不是沒有煩惱,不是沒有悟解;所以知道沒有煩惱不能生悟解,沒有悟解不能滅煩惱。如果迷惑時佛度眾生,如果開悟時眾生度佛。為什么呢? 佛不是天生自己成就,而是由眾生度化出來的。 【原文】 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皆是眾生別名也。 眾生與無明,亦如左掌與右掌,更無別也。 迷時在此岸,悟時在彼岸。 若知心空不見相,則離迷悟;既離迷悟,亦無彼岸。 如來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 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菩提也。 【譯文】 諸佛以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貪愛都是眾生的別名。 眾生和無明,好像左掌與右掌,沒有其他的差別。 迷惑時在此岸,開悟時在彼岸。 如果心空不見相,就離開迷悟的分別;既然離開迷悟分別,也就沒有彼岸。 佛陀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不在中間。 中間指的是小乘人,此岸指的是凡夫,彼岸指的是成佛解脫。 【原文】 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亦云應(yīng)身。 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xiàn)修智慧時即報身,現(xiàn)覺無為即法身。 ?,F(xiàn)飛騰十方隨宜救濟者,化身佛也。 若斷惑即是雪山成道,報身佛也。 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 【譯文】 佛有三身;化身報身法身;化身又叫做應(yīng)化身。 如果眾生常常行善就是佛陀化身,修智慧時是報身,覺悟無為是法身。 常常飛騰各地隨機救濟度化,是化身佛。 斷盡迷惑好比雪山成道,是報身佛。 無言無說,無作無得,湛然常住,是法身佛。 【原文】 若論至理一佛尚無,何得有三? 此謂三身者,但據(jù)人智也。 人有上中下說, 下智之人妄興福力也,妄見化身佛; 中智之人妄斷煩惱,妄見報身佛; 上智之人妄證菩提,妄見法身佛; 上上智之人內(nèi)照圓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 知三身與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此即解脫心,成于大道。 經(jīng)云: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此之謂矣! 【譯文】 若依最上乘理論是一個佛都沒有的,怎么會有三個佛身呢? 所謂的三身,是根據(jù)人的智慧程度來說的。 人有上中下等的智慧, 下智的人一昧妄求福報,妄見化身佛; 中智的人妄想斷除煩惱,妄見報身佛; 上智的人妄想證菩提,妄見法身佛; 上上智的之人內(nèi)照圓寂,明白即心即佛的道理,不需刻意用心而得佛智, 知道三身和萬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這就是解脫心,成就大道。 經(jīng)書說:佛不說法,不度眾生,不證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原文】 眾生造業(yè),業(yè)不造眾生。 今世造業(yè),后世受報,無有脫時。 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諸業(yè),故不受報。 經(jīng)云:諸業(yè)不造,自然得道。豈虛言哉! 人能造業(yè),業(yè)不能造人;人若造業(yè),業(yè)與人俱生;人若不造業(yè),業(yè)與人俱滅。是知業(yè)由人造,人由業(yè)生。人若不造業(yè),即業(yè)無由生人也。 【譯文】 眾生造業(yè),業(yè)不造眾生。 今世造業(yè),后世受報,沒有解脫的時刻。 只有最上等人,在此身中,不造諸業(yè),故不受報。 經(jīng)書說:諸業(yè)不造,自然得道。豈是空言呢!人能造業(yè),業(yè)不造人;人若造業(yè),業(yè)力便隨人俱生;人不造業(yè),業(yè)力隨著人俱滅。所以知道業(yè)由人造,人由業(yè)生。人若不造業(yè),即業(yè)無由生人也。 【原文】 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 今之凡夫,往往造業(yè),妄說無報,豈不苦哉。 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后心報,何有脫時? 若前心不造,即后心無報,復安妄見業(yè)報? 【譯文】 也好像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 今日的眾生凡夫,往往造業(yè),妄言說沒有報應(yīng),這個受報不是更痛苦嗎。 如果以為業(yè)少而心中起心動念,造作后續(xù)的業(yè)報,何時才能解脫呢? 如果前心不造作,則后心無業(yè)報,哪里會妄見業(yè)報呢? 【原文】 經(jīng)云:雖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見。 雖信有佛,言佛有金鏘馬麥之報,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闡提。 解圣法名為圣人,解凡法者名為凡夫。 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 世間愚人,但欲遠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為圣人也。 【譯文】 經(jīng)書說:雖雖然相信有佛,但是認為成佛要透過苦行,是不正確的觀念。 雖然相信有佛,但認為成佛有被木槍刺和吃馬麥的報應(yīng),是信心不具足,是沒有善根的人。 解悟圣法稱為圣人,解悟凡法稱為凡夫。 能夠舍棄凡法而成就圣法,則凡夫成圣人。 世間愚昧的人,一昧向外追求圣人,不相信自己本有慧解之心就是圣人。 【原文】 經(jīng)云:無智人中,莫說此經(jīng)。 經(jīng)云:心也法也,無智之人,不信此心。 解法成于圣人,但欲遠外求學,愛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失心狂亂。 經(jīng)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nèi)凈,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nèi),八萬四千煩惱為病本也。 【譯文】 經(jīng)書說:沒有智慧的人,不要對他解說這部經(jīng)。 經(jīng)書說:心就是萬法,沒有智慧的人,不相信自己的心。解悟萬法成為圣人,只想要向外求師拜學,愛慕佛像發(fā)出光明香色等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不正確的觀念,喪失心智而狂亂。 經(jīng)書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八萬四千法門,盡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內(nèi)凈,猶如虛空,即出離身心內(nèi),八萬四千煩惱這些病患的根源。 【原文】 凡夫當生憂死,飽臨愁肌,皆名大惑。 所以圣人不謀其前,不慮其后,無戀當今,念念歸道。 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須早求人天之善,無令兩失。 【譯文】 眾生凡夫活著就憂愁死亡,吃飽就煩惱挨餓,這些都叫做大困惑。 所以圣人不回想以前的事,不憂慮未來的事,不留戀現(xiàn)在的事,念念都符合天道。 如果未領(lǐng)悟這個重要道理的人,應(yīng)該馬上行善積德求取生人天之善業(yè),以免在輪回中連投生人界或天界的資格都沒有。 夜坐偈云 【原文】 一更端坐結(jié)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虛。 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須生滅滅無余。 【譯文】 通過端坐和結(jié)跏趺的姿勢,達到心靈的平靜和專注,使精神與宇宙虛空融為一體。 從永恒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不生不滅的,因此無需執(zhí)著于生滅的循環(huán)。 【原文】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譯文】 所有現(xiàn)象的本質(zhì)都是虛幻的,它們的本性本來就是空的,因此不需要去除了什么。 如果能夠認識到心性的本質(zhì)不是可以用形象來界定的,那么就能夠達到一種湛藍不動的境界,這是真正的真實。 【原文】 二更凝神轉(zhuǎn)明凈。不起憶想同真性。 森羅萬像并歸空。更執(zhí)有空還是病。 【譯文】 通過凝神靜氣,達到更加明凈的狀態(tài),不再有雜念和回憶,與真實的本性相合。 即使世間萬物看似繁雜多樣,最終都是歸于空的,如果執(zhí)著于空或有的概念,仍然是一種病態(tài)。 【原文】 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論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懷。誰道即凡非是圣。 【譯文】 那么一切法,本來就無所謂的空,也無所謂的有??墒欠卜蛲胝撔罢罢簧?,顛倒就生了。 如果能夠超越二元對立的思維,不分別高低貴賤,那么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達到圣人的境界。 【原文】 三更心凈等虛空。遍滿十方無不通。 山河石壁無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譯文】 當心變得純凈如虛空時,能夠包容一切,遍滿十方,無所不通。 山河石壁都不能將其阻礙,大千世界都包含在其中。 【原文】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無無性即含融。 非但諸佛能如此。有情之類并皆同。 【譯文】 世界的本性,它本來就是真如自性,當下就是妙性本空,無一法可得,也沒有所謂本性,達到了當下的圓融。 不只是諸佛菩薩有這個能力,我們眾生也有這個能力。 四更無滅亦無生。量與虛空法界平。 無去無來無起滅。非有非無非暗明。 【譯文】 達到非生非滅的境界,這種狀態(tài)與宇宙法界的廣大無邊相等同。 沒有去也沒有來,沒有生也沒有滅,不是有也不是沒有,不是昏暗也不是光明。 【原文】 不起諸見如來見。無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應(yīng)能識。未會眾生由若盲。 不起妄想、顛倒、執(zhí)著的所見就是如來所見,沒有可以定義的就是真正的佛。 只有悟道的人,才可以了解自性就是佛,不能夠體會到自性佛的眾生,他從來就像眼睛瞎掉的盲人一樣的。 【原文】 五更般若照無邊。不起一念歷三千。 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譯文】 般若智慧能夠照亮無邊的世界,即使不起一個念頭也能經(jīng)歷三千大千世界的變化。 欲見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想要見到真如平等嗎,只要在當下不起心動念,便是見本性平等的人。 【原文】 妙理玄奧非心測。不用尋逐令疲極。 若能無念即真求。更若有求還不識。 【譯文】 這個妙理根本就不要去找,不用去尋找,不要因為去追逐而疲憊不堪。 如果不起任何的念想,便是真求,如果要是有所求便不能了解我們自性的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