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數(shù)據(jù),你可能會很震驚。 根據(jù)央行發(fā)布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截至2024年3月末,住戶存款余額已突破150萬億元大關(guān),達到151.8萬億元,以我國約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已達到10.84萬元,接近11萬元。 簡單來說,如果你已經(jīng)有了11萬元的存款,恭喜你,你已經(jīng)超過了一半以上的人。 別小瞧這11萬元,對于頂級富豪來說,可能就是一頓飯,一件衣服一雙鞋,不值一提。 但對多數(shù)普通百姓而言,如果你不生大病,不做生意,這筆錢可以維持正常生活好兩三年。 遺憾的是,根據(jù)二八定律,以及被動平均,很多人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別說存款了,沒有負債都是萬幸。 在現(xiàn)代消費社會的激流中,我們被狂轟濫炸的消費主義、物質(zhì)主義所裹挾,在各種攀比中迷失自我,不自覺地陷入花錢的漩渦,各種買買買,直至掏空自己的口袋。 等到身負各種貸和債,才悔不該當初的過度消費。 作家李筱懿說過一段話:“金錢的初級功能是購買,高級功能是掌控,頂級功能是選擇權(quán)?!?/strong> 我們對金錢要有正確的認知,既要學會搞錢,還要學會用錢去解決問題以及存錢。 除了花錢,賺錢和存錢是被很多人忽視的。 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錢要花出去來有價值,存款是靠賺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 殊不知,大錯特錯。 01 你其實很缺錢,但卻大手大腳亂花錢現(xiàn)在有個概念叫“新窮人”,它定義的人群就是:有工作有收入,但沒有足夠的錢支撐自己的消費欲,想要的東西買不起,想要的生活過不上,從而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的很窮。 即便如此,這類群體依然有著很強的消費意愿和欲望。 這就會帶來越缺錢越消費,越消費越缺錢的怪圈。 這種情況通常是我們混淆了欲望和需求的意義。 需求是有底線的,但欲望沒有。 所以我們要學會控制欲望,簡單分享幾個原則: 第一個,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不買。 第二個,不能堅持使用的,不買。 第三個,可有可無的,不買。 第四個,不適合自己的,不買。 能把這幾點做好,我們就能杜絕很多沒有必要的消費,從而節(jié)約一筆不小的開支。 02 存錢的人生,更松弛別覺得存錢是old style, 其實有存款才是一個人尤其是中年人的最大底氣。 存款在手,我們才會更加自由,更加松弛地去面對很多事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quán)。 有人會說,每個月收入不多,實在存不下來。 不論你是月入兩千三千以后一萬兩萬,存錢應該是硬性指標。 扣除必要的生活成本后,每月收入要堅定不移地強制存款,一百兩百不嫌少,兩千三千正正好。 甚至十幾二十塊,一杯奶茶,一杯咖啡,點起來覺得不關(guān)痛癢,但積少成多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月收入幾個W的,可能對此不敏感,但僅有幾千的,還是要警惕,不要讓小錢從指縫中溜走。 李筱懿在新書《有錢花》中提到,最好用的攢錢方法是:日拱一卒,無痛攢錢。 具體做法有這么幾個靈感方向: 砍掉多余欲望,在空閑時間,找到免費樂趣。 比如,去圖書館看書,網(wǎng)上看紀錄片,騎車去戶外,或者是在家做冥想。 這些小事,看似無趣,實則有趣,身心愉悅。 03 看上去有錢,未必真有錢一個人的實際財富水平,可能和目測的富有程度剛好相反。 很多人會誤以為一個全身名牌,掛著奢侈品包包,開著豪車的人一定很富有,而對一個騎共享單車,拿著帆布包,穿著老布鞋的人嗤之以鼻。 然而太多大數(shù)據(jù)顯示,有的人,看上去有錢,未必真有錢。 有些人財富外露,其實身家比不過那些外在樸實無華的人。 這個道理就是告誡我們,卸下濾鏡,走出虛榮,不跟人做無謂的的攀比,踏踏實實賺錢,守住自己的財富。 如果你是年過35歲的女性,其實應該靜下心,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 你的賺錢能力如何?有沒有穩(wěn)定收入?收入水平在什么檔次?消費水平又在什么層次?有沒有存款? 想提升自己真實的財富水平,而不是通過幾件時髦衣服,幾個大牌包包來充當門面,就要認真對待自己的經(jīng)濟情況,做到能掙錢,會存錢。 李筱懿作為百萬暢銷書作家,從財經(jīng)日報記者,再到創(chuàng)業(yè)者,她的經(jīng)歷可謂跌宕起伏。 她從自身的成長入手,在她的全新力作《有錢花》一書中,分享了賺錢的本事、攢錢的思路、花錢的方法,這是一本以財商為主題,緩解女性尤其是中年女性財務焦慮的勵志書。 如果你總覺得自己的財富不夠自由,是時候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現(xiàn)狀了。 也許那些讓你迷茫誤解的困惑,答案就在這本書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