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中華文化,如此源遠流長,如此豐富燦爛,賡續(xù)綿延,屢經創(chuàng)痛但未曾斷絕。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 不管我們主觀意愿如何,都不可能絕然離開中國文化,它是我們思維、語言、生活方式的深層基石,正如腳下的土地和頭頂的藍天一般。閱讀和理解中華文化,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溯,更是對自我身份的探尋和確認。 為此,中國文化大家馮天瑜等學者創(chuàng)作了《萬古斯文》,幫助我們更好地汲取中華文化精髓,從容應對當代復雜的社會和人生挑戰(zhàn)。 走進一萬年中國文化的燦爛之時,讓中國文化啟迪我們的生活! 從民族的根脈,到文化的特征,再到文字的精妙,無不引人入勝。這里是:一萬年中國文化長河。 一、什么是中華民族? 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不是某個英雄人物,而是整個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現今中國境內由華夏族演衍而來的漢族和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的總稱。“中華”之得名,由來已久。華夏先民最早生活在黃河流域,四裔環(huán)繞,故自稱“中華”。 “中”,意指居四方之中;又有“以己為中”之意,與“以人為外”相對立?!叭A”,本義是光輝、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蘊含著文化發(fā)達之意。 關于中華民族的起源,有盤古開天創(chuàng)世等傳說,流傳更廣的是女媧造人的神話。圖為在新疆出土的不同的伏羲、女媧像。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里,隨著疆域的拓展,民族融合的范圍日廣,中國境內各民族間的聯系紐帶愈益強化,民族共同體諸要素(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漸趨完備。 進入近代,由于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勢力的侵入,中國境內諸族更增進了政治、經濟、文化上的整體意識,進一步形成自覺的民族觀念。 到20世紀初葉,“中華民族”已成為包括中國境內諸民族的共同稱謂。在全世界范圍內,“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國人’之一觀念浮于其腦際者,此人即中華民族一員也”。 在中華傳統(tǒng)習俗中,龍是吉祥的象征。中國文化被稱為“龍的文化”,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圖為宋代陳容《墨龍圖》。 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有其種族的規(guī)定性。中華民族的種族主要是黃種(有的少數民族如俄羅斯族是白種,維吾爾族亦混有白種血統(tǒng)),黃皮膚,黑眼睛,是他們顯著的遺傳體質特征。 但是,“中華民族”的稱謂,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tǒng)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 二、華夏大地對中華文明的誕生 有什么影響? 中華文明也不是中華民族憑空創(chuàng)造的,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這片廣袤土地的若干鮮明特征,給予中華民族的文化創(chuàng)生以深遠影響。 第一,氣候類型完備,地形、地貌繁復,為中國文化的多樣化發(fā)展準備了地理基礎。 把中國疆域置于世界地理的總背景下加以考察,就會發(fā)現它的明顯特征:領域廣大,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繁復多樣,這是埃及、巴比倫、希臘、印第安等古老文明的發(fā)祥地所難以比擬的。 第二,縱深廣大、回旋天地遼闊,為文化中心的轉移提供充足的空間條件。 中國文化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是黃河流域。在古代,這片七八十萬平方千米的黃土高原和沖積平原,水土滋潤,林茂草肥,華夏先民在這里狩獵、放牧,進而發(fā)展農耕業(yè),奠定了文明的根基。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中心大體沿著自東向西,繼之又由西北向東南的方向轉移。這從各朝代文明的中心首都的遷徙中,可以看出清晰的軌跡。自商王盤庚遷殷,方有較固定的都邑。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成為著稱于世的中國七大古都。圖為清代馮寧《金陵圖》(局部)。 第三,與其他文明中心相距較遠,導致中國文化發(fā)展的相對獨立性。 中國疆域東瀕茫茫無際的太平洋,北臨漫漫戈壁和浩瀚的原始森林,西方則萬里黃沙與高山雪峰相間,西南壁立著世界上最龐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這樣一種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tài),對于中國文化特質的形成和發(fā)展的影響,深刻而久遠。 三、中華文明可分為幾種類型? 中華文明的確只有一個,但由于中國疆域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其氣候特征,中華文明可以劃分出多種類型,以勞動對象、勞動產品、操作方式等因素分類,中華文明可分為農耕和游牧兩大類型。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大興安嶺西坡,沿西遼河上游、燕山山脈,斜穿黃河河套,經黃河、長江上游,直抵雅魯藏布江河谷。以這條等降水量線為界,其東南為受太平洋季風影響的濕潤地區(qū),其西北為少受甚至不受此影響的干旱地區(qū)。這條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成為東亞農耕與游牧區(qū)的大致分界線。 農事耕作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產規(guī)律獲得物質資料的生產門類。圖為莫高窟第二十三窟北壁《雨中耕作圖》。 以土地所有制為劃分尺度,農耕文明的形態(tài)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殷商和西周的土地國有、公社所有階段,或稱“三代井田”階段;東周井田瓦解至唐中葉均田制瓦解階段,土地私有制確立,但專制國家對土地私有權保留種種干預;唐中葉均田制瓦解直至清末,土地私有進一步深入,專制國家對土地私有權干預減弱。 與農耕文明不同,游牧文明的特征則在于:第一,無城廓、耕地,遷徙無定,以游牧為生;第二,尚處在文明社會門檻之外,無文字,不知禮儀;第三,全民善騎射,民風勇猛剽悍;第四,畜牧、狩獵和從事掠奪戰(zhàn)爭,是其生活方式彼此轉化、互為補充的兩個方面。 四、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相比 有什么特殊的文化特征? 和古代和中世紀歐洲、西亞、南亞諸民族文化相比,中華文明有何獨特性呢?答案就隱藏在其倫理-政治型文化特征中。 宗法性社會結構,導致中國文化形成倫理型特征。宗法結構下的社會心理,表現在對于血緣關系的格外注重,表現為濃烈的“孝親”情感,表現在對傳統(tǒng)的極端尊重。 “百善孝為先”,在中國文化系統(tǒng)內,孝道被視作一切道德規(guī)范的核心和母體,忠君、敬長、從兄、尊上等都是孝道的延伸。圖為當代戴政生、黃靜《孝 治天下》。 專制性社會結構,導致中國文化形成政治型特征。中國文化的政治型特征的體現之一,是專制政體下兩千年一貫制的“思想大一統(tǒng)”。 體現之二,是專制政治論的早熟與高度發(fā)達。體現之三,是知識階層“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經世”的社會抱負與君主專制政治對知識階層的籠絡利用、恫嚇鎮(zhèn)壓之間的統(tǒng)一。 五、漢字如何發(fā)展至今, 作為文字有什么特殊優(yōu)點? 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文字系統(tǒng)之一,漢字已有六千歲高壽,那么它為是否還能在今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生機勃勃地繼續(xù)存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漢字發(fā)展史上先后出現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八種字體。 漢字在量的方面具有明顯特點。漢字既有龐大的字庫以應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對語言及其記錄的無盡要求,又有相對集中而且十分簡約的常用字符以滿足一般需要。 漢字單音節(jié)的特點是電腦聲控語言的最佳選擇。作為表意文字,漢字并不是漢語的附屬物,漢字本身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邃的哲理。漢字有高度的可識別性,信息儲存量大,跨時空可讀性強。 漢字具有靈活、便捷的構詞能力。漢字構詞力強的特長,使得掌握幾千常用漢字的人,可以毫無障礙地掌握幾倍、十幾倍乃至更多于這個數目的詞匯,在社會生活中應付自如。 從快速理解文字所表達的詞意方面看,漢字也有“望文生義”的特長。小土為塵,不正為歪,詞義一目了然。此外,漢字結構中獨具一格的部首,更為人們系統(tǒng)地掌握成類漢字的意義提供了相當準確的標尺。 六、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 中華文化的藝術精神歸納有三: 一曰意境悠遠。意境既是客觀景物的真實再現,又是藝術家思想情感的充分抒發(fā)。比如唐代王昌齡《詩格》品評詩作三境,“意境”最為上品。劉禹錫更指出“境生于象外”。而意境自以悠遠為上,其關鍵在于虛實相生。中國書法講究“布白”,空白的分布與筆畫走向、形態(tài)同等重要。中國畫中畫家用心之所在也正是無筆墨處。 二曰風骨勁健。風骨意指文學藝術的內在力度,風,指作品的感染力;骨,指作品的結構力。唯有風骨兼?zhèn)?,才是“藻耀而高翔”的“文筆之鳴鳳”。風骨尤以勁健為高。以曹操父子等人為代表的建安文學,由于其情詞慷慨,格調剛健遒勁,歷來備受推崇。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更是膾炙人口。此外,中國畫尤其重視線條的表達,書法也十分講究風骨之俊美。 三曰氣韻生動。氣韻,指文藝作品的活潑靈氣、生命韻律。曹丕的《典論·論文》提出統(tǒng)一的衡文標準“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魏晉之后,氣韻生動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藝術標桿,韓愈認為“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蟲鳥山水畫以及書法也同樣講究“生氣”。 七、古代的科技智慧有哪些? 在古代人類文明的科技進程中,中華民族長期充當了前驅先路的角色。 在材料科學方面,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中國也是漆——“可能最古老的工業(yè)塑料”的最早使用者。早在殷商時期,人們便已掌握青銅冶煉技術。 在機械原理方面,公元前4世紀,中國已經發(fā)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公元前1世紀,中國人已經可以用傳動帶將動力從一個輪子傳到領一個輪子。葛洪對于水平旋翼的論證,啟發(fā)了西方推進飛機螺旋槳的研究。 在工程技術方面,古代中國開鑿運河的設計和施工水平領先世界。靈渠、京杭大運河、船閘…這些水利工程精妙絕倫。古代的橋梁技術也令世界矚目。趙州橋至今仍被各國的建筑師們采用。 在天文方面。公元前4世紀,中國人已經觀察到了太陽黑子。對于1500年前出現的約40顆彗星的近似軌道,幾乎全部都是根據中國古籍記錄推算出來的。 在聲學方面,定音鐘、“三分損益法”、回音壁,中國人對于音色、音階、音調、音律以及聲音傳遞的研究早于世界上任何國家。 紙的出現及其制造技術的完善,是中華先民的一項卓越創(chuàng)造。公元6世紀開始,中國造紙術傳往朝鮮、越南和日本。公元8世紀后,又經中亞細亞傳至阿拉伯及歐洲地區(qū)。圖為當代康移風《蔡倫造紙》。 -End- 觀點資料來源:《萬古斯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