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晚清的劉銘傳,相信多數(shù)人首先會想起晚清中法戰(zhàn)爭時期,劉銘傳曾在臺灣積極抗擊法軍。其實早年的時候,劉銘傳也曾和太平軍有過交戰(zhàn),而且還給了太平軍沉重的打擊。 1、劉銘傳投靠李鴻章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期間,清朝的正規(guī)軍幾乎沒多少的戰(zhàn)斗力可講。所以清朝咸豐帝只好允許士紳組織團練來鎮(zhèn)壓太平軍。所以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根據(jù)咸豐朝廷的旨意來招募兵勇。而劉銘傳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參加了李鴻章的淮軍。 當然在這之前,劉銘傳就自行拉了一支隊伍。所以劉銘傳屬于帶著隊伍投靠的李鴻章。而李鴻章對于劉銘傳有印象,但是印象不多。 不過,隨著淮軍和太平軍交戰(zhàn)頻次多了,李鴻章逐漸注意到劉銘傳——當時李鴻章旗下的將領程學啟在和太平軍在嘉興交戰(zhàn)的時候被太平軍擊斃。這導致李鴻章不得不提拔一些新的將領來獨擋一面。劉銘傳于是有了發(fā)揮機會。 當然前文說過,這劉銘傳為人機智。所以在淮軍服役期間,劉銘傳也意識到,想要得到提拔,光靠戰(zhàn)場上的斗爭還不行,還得懂得找靠山、站隊。所以有一次,劉銘傳被太平軍將領賴文光包圍并且面臨被俘的時候,雖然被霆軍的鮑超給救了下來。但事后,劉銘傳為了迎合李鴻章打壓霆軍的目的,于是陷害霆軍,說霆軍因為延誤了戰(zhàn)機,導致淮軍遭到沉重打擊。 當然劉銘傳的行為雖然討好了李鴻章,但也敗壞了口碑,所以當時很多清軍將領提起劉銘傳,都認為劉銘傳是一個小人。 2、賴文光之死 當然劉銘傳也知道,想要在官場混好,單靠依靠李鴻章也不行。因為自己面臨一個職場危機,那就是鬧不好自己會被李鴻章因為收買人心給開除。所以想要站穩(wěn)腳跟,就得業(yè)績支持。 當時太平軍將領賴文光(就是上次差不多俘虜劉銘傳那位)被視為太平天國在當時的軍事支柱之一。所以劉銘傳認為如果自己能打敗、擒殺賴文光,那就能夠給自己挽回局面了。 所以,到了清朝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冬季,劉銘傳率領大量淮軍在蘇北和太平軍的賴文光、任化邦的部隊交戰(zhàn)。雙方大約一共投入六萬多軍隊。并且從雙方將領來看,這也是異常硬碰硬的戰(zhàn)斗。 在正面交戰(zhàn)過程中,劉銘傳確實打不過任化邦和賴文光的前后夾擊。不過劉銘傳在戰(zhàn)場之外倒是有應對。劉銘傳利用當時太平軍將領各懷心思的機會,收買了太平軍里的叛徒,利用交戰(zhàn)的機會,偷襲任化邦的隊伍——其實早在同治三年,洪秀全就去世了,之后不久幼天王也被擒殺。所以太平天國作為一個政權,其實早就名存實亡。這也難怪很多太平軍殘余勢力的將領有了叛變的想法。 這導致任化邦的部隊陣腳大亂,任化邦也在混戰(zhàn)中喪生。 這種逆轉(zhuǎn),也讓賴文光猝不及防。之后的日子里,劉銘傳的大軍一直追殺賴文光。而賴文光也在逃亡過程中被淮軍俘虜。 賴文光被俘,也意味著太平軍里最后一支有希望讓局面翻盤的將領喪生。所以后世提到此事,認為劉銘傳消滅了太平天國翻盤的最后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