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十三《畏天用身》解析(二) 子居
【寬式釋文】 未作,天也;自作,身也。 人作自生也,人作自成,短長自形。 人乃人也,天乃天也。 在身未可,天也;在天未可,身也。 棄天以身,乃無天乎,非天不生;棄身以天,乃無身乎,非身不成。 修身起天乃可必,棄身起天不可必。 夫天之為人也,因。身猶天也,天猶身也,有天威無命,壹不足用也。 察觀邇,是以知遠,遠猶邇也,而遠之。 察觀壹,是以知眾,眾猶壹也,而眾之。 察觀今也,是以知始也,今也猶始也,而遠之。 察觀順,是以知逆,不知順,無以辟逆。 察觀美,是以知惡,不知美,無以知惡。 察觀虛,是以知其有實也,不知虛,無以知其有實。 凡觀之,是以知之。
【釋文解析】 未【五】乍(作),天也;自乍(作),身也。人乍(作)自生也,人乍(作)自成〔二九〕,耑(短)悵(長)自型(形)〔三〇〕。 整理者注〔二九〕:“《禮記·禮器》:「禮也者,反其所自生。樂也者,樂其所自成?!埂段淖印の⒚鳌罚骸阜虻溨烈玻俗陨?,福之來也,人自成之?!埂豆茏印?nèi)業(yè)》:「凡心之刑,自充自盈,自生自成?!?/span>”[1]在注釋里引用這些文獻而沒有任何說明文字,不知整理者是何意,似乎整理者只是搜索了一下“自生”和“自成”,然后挑出了屬于先秦的三個辭例充作了注?!拔醋鳌币辉~,先秦傳世文獻僅見于《左傳》,《左傳·莊公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幣于社,伐鼓于朝。”《左傳·昭公十七年》:“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祝史請所用幣。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舉,伐鼓于社;諸侯用幣于社,伐鼓于朝。禮也。’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幣,禮也。其余則否。’”《左傳·哀公六年》:“既成謀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諸?”《左傳·昭公十七年》的這條很明顯是援引《左傳·莊公二十五年》的內(nèi)容為據(jù)而作的闡釋,因此只相當于有兩條。在《左傳》中“未作”一詞使用率如此低的情況下,《畏天用身》仍使用了同樣的“未作”一詞,而又很難認為《左傳》是承襲自《畏天用身》,那么適合的判斷自然是《畏天用身》的作者讀過《左傳》,由此可推知《畏天用身》的成文時間蓋晚于《左傳》的成編,也即《畏天用身》最可能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叭俗鳌笨梢娪凇洞蟠鞫Y記·誥志》:“天作仁,地作富,人作治。”《誥志》使用虛詞“斯”并托名孔子對話,可見當是魯人的作品,由此可知同樣使用“人作”的《畏天用身》很可能有著魯文化背景。“天”、“人”對言在先秦文獻中是很常見的情況,而與“身”對言的則往往是“天下”,因此有理由認為此處作者是為了引入下文的“修身”而將先秦語境常見的“天”、“人”對言模式修改為了“天”、“身”對言,之后的“人作”也強烈暗示了這一點,而這就導致了在作者的筆下,只有“天”和“自己”,沒有平等的他人概念,《呂氏春秋·謹聽》:“昔者禹一沐而三捉發(fā),一食而三起,以禮有道之士,通乎己之不足也。通乎己之不足,則不與物爭矣。愉易平靜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言之。亡國之主反此,乃自賢而少人,少人則說者持容而不極,聽者自多而不得,雖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昭,亂之定,毀之成,危之寧。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誖而不足以舉。故人主之性,莫過乎所疑,而過于其所不疑;不過乎所不知,而過于其所以知。故雖不疑,雖已知,必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驗之以數(shù)。若此則是非無所失,而舉措無所過矣。”所批判的就恰是《畏天用身》作者所鼓吹的,《謹聽》強調(diào)“通乎己之不足”,《畏天用身》則宣稱“用身足”甚至極端到“無法,身以為法”,其“自賢而少人”特征異常顯著,因此《畏天用身》的作者幸好沒有一邦一城之地,否則恐不免會成為《謹聽》所說的“亡國之主”。 整理者注〔三〇〕:“短長,簡文指為事的準則。清華簡《心是謂中》:「如謀而不度,則無以知短長?!埂俄n非子·解老》:「凡物之有形者易裁也,易割也。何以論之?有形,則有短長;有短長,則有小大;有小大,則有方圓;有方圓,則有堅脆有堅脆則有輕重有輕重,則有白黑。短長、大小、方圓、堅脆、輕重、白黑之謂理。理定而物易割也?!?/span>”[2]《畏天用身》中“短長”僅此一見,不存在任何可以證明整理者注所言“短長,簡文指為事的準則”的內(nèi)證,甚至整理者注所引清華簡《心是謂中》與《韓非子·解老》中的“短長”也都不是整理者注所言“指為事的準則”,不知整理者對文獻的理解何以會偏差至此。“短長自形”是反用《老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句中的“長短相形”,《老子》原文的“生”、“成”、“形”為耕部韻在這里也完全復現(xiàn),這種對應原本是非常明顯的,但意識到這一點的前提則是要熟悉《老子》,如果不熟悉先秦文獻本身而只是依賴字詞搜索的話,《老子》的“長短相形”和《畏天用身》的“短長自形”因為字序有異,自然就很難僅憑字詞搜索就查到二者的對應關系,整理者注沒有提到《老子》估計就是這個緣故。在已知《老子》與《畏天用身》此段的對應關系情況下,就可以推知《畏天用身》的“人作自生”即是在區(qū)別于《老子》的“有無相生”,也即《畏天用身》強調(diào)的是創(chuàng)造的人為自發(fā)性,但這顯然與下文的“非天不生”存在明顯矛盾?!段诽煊蒙怼返摹?span style="color:#7D0000">人作自成”則即是在區(qū)別于《老子》的“難易相成”,由于在前文《畏天用身》作者已持“勿舍無難”的態(tài)度,因此“人作自成”是在否定行為與所處環(huán)境條件的相關性,這自然是絕對唯心觀的?!?span style="color:#7D0000">短長自形”更是否定了“長短相形”這樣合理的相對性認知,把“短”與“長”都作為自有屬性來看待。前文既言“人作自生也,人作自成”,不難推知“短長自形”也是與“人作”相關的內(nèi)容,筆者在《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3]已言:“《心是謂中》此處的'短長’就是指各人能力的長處和短處,因此可以知道,《心是謂中》所說的'謀而不度’也即對應清華簡《治邦之道》的'凡彼削邦戕君,以及滅由虛丘,皆以廢興之不度,故禍福不遠,盡自身出?!瞧溆^念與《邦家處位》的'抑君臣必課以度,度君數(shù)臣?!吨伟钪馈返?舉而度以可士,興;舉而不度以可士,崩?!嘟?。'知短長’于先秦文獻又見于《管子·君臣上》:'賢人之臣其主也。盡知短長與身力之所不至,若量能而授官?!强勺C《心是謂中》的作者必深受管仲學派的影響。”實際上相關內(nèi)容在《管子》中還可以舉出不少,如《管子·君臣上》:“是以明君之舉其下也,盡知其短長,知其所不能益,若任之以事。”《管子·權修》:“審其所好惡,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游,則其賢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雖然不能確證《畏天用身》中的“短長”也必是此義,但至少這個理解放到《畏天用身》原文語境中是順暢無礙的。至此,還可以很容易地比較出,《畏天用身》作者的認知相較于《老子》的作者相去甚遠,《畏天用身》的作者應該僅僅是看到了《老子》中的觀念與作者在魯國被洗腦灌輸所接受到的觀念不同,就先入為主地急于通過文字來修正這種差異,希望通過區(qū)別于《老子》來確立自己的認知在道家思想領域的地位而已。
人乃人也,天乃天也。才(在)身未可,天也,才(在)天未可,身也。棄(棄)天以身,乃亡(無)天(乎),非天【六】不生〔三一〕。棄(棄)身以天,乃亡(無)身(乎),非身不成。 整理者注〔三一〕:“《荀子·禮論》:「天地者,生之本也?!?/span>”[4]此注不確定是何意,似乎是在不恰當?shù)貙?span style="color:#7D0000">非天不生”句?!?span style="color:#7D0000">非天不生”句實當對應于《北堂書鈔》卷九十引《尚書大傳》云:“萬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載,非春不動,非夏不長,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據(jù)《呂氏春秋·孟冬紀》:“是月也,大飲蒸,天子乃祈來年于天宗。”高誘注:“凡天地四時,皆為天宗。萬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載,非春不動,非夏不長,非秋不成,非冬不藏,《書》曰'禋于六宗’,此之謂也。”由此可知《尚書大傳》的此段內(nèi)容是在解釋《尚書·堯典》的“禋于六宗”句,《風俗通義·皇霸》引《尚書大傳》說:“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nóng)為農(nóng)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紀,故記戲皇于人。蓋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而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國》:“萬物之事,非天不生,非地不長,非人不成。”宋代章如愚《山堂先生群書考索》續(xù)集卷二十九:“三代之道,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成。”明代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卷三十二:“語曰:人非天不因,天非人不成。”可見《尚書大傳》的“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很可能有“人非天不因,天非人不成”的異文,那么就意味著《畏天用身》的“非天不生”、“非身不成”皆與《尚書大傳》相關,《漢書·藝文志》:“秦燔書禁學,濟南伏生獨壁藏之。漢興亡失,求得二十九篇,以教齊魯之間。”可見伏生所傳是齊魯?shù)貐^(qū)的《尚書》學,與楚地無涉,由此可推知《畏天用身》的“非天不生”、“非身不成”當是來源于齊魯?shù)貐^(qū)的文化影響,且其成文時間與《尚書大傳》相近,那么《畏天用身》自然最可能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比較《畏天用身》的“人乃人也,天乃天也。”與《史記·韓長孺列傳》:“吾得尉史,乃天也。”可見《畏天用身》的成文時間當接近《史記》,因此《畏天用身》也只當是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span style="color:#7D0000">人乃人也,天乃天也。”這樣的句子即使不出現(xiàn),也完全不影響全文的表述,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句子只會展示出《畏天用身》作者表述上的冗余瑣碎,說明作者缺乏嚴謹?shù)乃急婺芰颓逦谋磉_能力?!?span style="color:#7D0000">在身未可,天也;在天未可,身也。”是《畏天用身》篇中僅有的對“天”和“身”的界定,但僅僅是這唯一的界定,也因為后文的“身猶天也,天猶身也”變得異常模糊。沒有清晰明確的概念定義,使用概念飄忽不定、完全靠感覺和習慣,是原始思維的典型特征,在《畏天用身》中也是如此。如果以“在身未可,天也”為標準,那么不止是自然環(huán)境條件是“天”,所有非閱讀者自身的社會環(huán)境條件也必然都是“天”,而這也就混淆了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基本上,相當多的先秦思想都是依賴這樣的思維方式從自然規(guī)律中引出社會規(guī)范,將社會中形成的行為模式、風俗習慣、倫理觀念、潛規(guī)則等內(nèi)容用自然規(guī)律來類比并背書,而由于這個緣故,所有的這類論述當然都是不成立的?!?span style="color:#7D0000">棄天以身”句,可參看《群書治要》卷三十七引《慎子·君人》:“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則誅賞奪與從君心出矣。然則受賞者雖當,望多無窮;受罰者雖當,望輕無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輕重,則是同功而殊罰也,怨之所由生也。”的“舍法而以身治”,《墨子·法儀》:“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於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呂氏春秋·下賢》:“以天為法,以德為行,以道為宗。”可見先秦時人存在著認為“法”源于“天”的觀念,因此“舍法而以身治”與“棄天以身”有著觀念上的相關性。慎到已是戰(zhàn)國后期人物,則自然說明《畏天用身》的成文時間也是在戰(zhàn)國后期、末期范圍?!皸壣怼笨梢娪凇俄n詩外傳》卷十:“齊桓公置酒,令諸侯大夫曰:「后者飲一經(jīng)程?!构苤俸?,當飲一經(jīng)程,飲其一半,而棄其半。桓公曰:「仲父當飲一經(jīng)程而棄之,何也?」管仲曰:「臣聞之:酒入口者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棄身,與其棄身,不寧棄酒乎?」桓公曰:「善?!?/span>”《說苑·敬慎》:“齊桓公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舉觴以飲之,管仲半棄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飲而棄酒,于禮可乎?」管仲對曰:「臣聞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棄,臣計棄身不如棄酒?!够腹υ唬骸钢俑钙鹁妥!?/span>”兩篇內(nèi)容當有共同的來源,有可能是《管子》的佚文,故《畏天用身》使用“棄身”值得考慮是受《管子》影響所至,因此這個情況同樣可以說明其很可能有著齊魯文化背景。
攸(修)身起天乃可必,棄(棄)身??(起)天不可必〔三二〕。夫天之爲人也,因〔三三〕。 整理者注〔三二〕:“起,《說文》:「能立也。」段注:「又引申之為凡始事、凡興作之稱。」起天,指使天興作。”[5]整理者隸定為“攸”的字,原字形作“”,本即是“修”字,此點筆者已經(jīng)在《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二章解析》[6]、《清華簡八〈邦家處位〉解析》[7]、《清華簡九〈禱辭〉韻讀》[8]、《清華簡十一〈五紀〉解析(之一)》[9]、《清華簡十二〈參不韋〉解析(二)》[10]等文章中多次說明。如果將“起”訓為“能立”,“能立天”未免不辭,畢竟《畏天用身》中的“天”是無法“立”的。如果訓為“興作”,先秦文獻也未聞“興天”的辭例。所以,整理者注所言“起天,指使天興作”應非是,“起”蓋當訓為“扶助”、“扶持”義,這應該是從“舉”義中引申而來,《國語·晉語四》:“吾先君武公與晉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夾輔平王,平王勞而德之,而賜之盟質(zhì),曰:'世相起也?!?/span>”韋昭注:“起,扶持也。”先秦文獻習見“助天”之說,如《逸周書·商誓》:“其人自敬,助天永休,于我西土。”《墨子·魯問》:“鄭人三世殺其父,天加誅焉,使三年不全。我將助天誅也。”《左傳·昭公二年》:“不助天,其助兇人乎?”“修身起天”可參看《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可必”與“不可必”并舉,先秦傳世文獻可見于《韓非子·說林》:“可必,則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則慈母逃弱子。”對比也可見《畏天用身》最可能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 整理者注〔三三〕:“因,依托,即「天生民」之意。”[11]所說“即「天生民」之意”不大好懂,前面的“天之為人也”就是指的“天生民”,“因”字自然不會是再重復一遍“「天生民」之意”,不知道整理者注究竟是什么意思?!度簳我肪砣咭渡髯印ひ蜓罚骸?span style="color:blue">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為也,化而使之為我,則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祿不厚者,不與入難。人不得其所以自為也,則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為,不用人之為我,則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謂因。”《管子·勢》:“天因人,圣人因天。天時不作,勿為客;人事不起,勿為始。”《國語·越語下》:“天因人,圣人因天;人自生之,天地形之,圣人因而成之。”及前引《尚書大傳》:“蓋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不難看出由《慎子》、《管子·勢》演變至《國語·越語下》再演變至《尚書大傳》的過程。比較而言,“天之為人也,因”與“天因人”都是肯定式陳述句,其衍生自“天因人”這樣的簡單描述是很明顯的,而《尚書大傳》的“天非人不因”則是反向陳述,所以比較可能是晚于《畏天用身》的“天之為人也,因”陳述的,而《畏天用身》既然是晚于《管子·勢》而又早于《尚書大傳》,則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自然是最可能的。
身猷(猶)天也,天猷(猶)身也,又(有)天??(威)亡(無)命,【七】壹(一)不足甬(用)也〔三四〕。 整理者注〔三四〕:“壹,用為「一」,皆也。用「壹」為「一」又見于清華簡《越公其事》,過去多認為是秦系文字的用字習慣,由此可知,楚國也有這種用字習慣。本段闡述天與身之間的關系,可與《荀子·天論》等比較參看。《荀子·天論》:「故明于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郭店簡《窮達以時》:「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构旰啞墩Z叢一》:「知天所為,知人所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span>”[12]“身猶天也”句可以比較于馬王堆帛書《五行》:“德猶天也”,不過馬王堆帛書《五行》中是認為“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因此句意與《畏天用身》完全不同。馬王堆帛書《五行》此句是郭店簡《五行》的傳文,通常認為其不早于戰(zhàn)國末期,至漢代則有《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天所禁,而身禁之,故曰身猶天也,禁天所禁,非禁天也。”其言“身猶天也”與《畏天用身》句意雖有別,但用字則一字不差,《春秋繁露·人副天數(shù)》:“天地之符,陰陽之副,常設于身,身猶天也,數(shù)與之相參,故命與之相連也。”所言“身猶天也”則已與《畏天用身》的“身猶天也”句意基本無別。由此即可見,《畏天用身》的成文時間當晚于郭店簡《五行》而接近于馬王堆帛書所載《五行》傳文的形成時間,且當接近《春秋繁露》的成文時間,故據(jù)此也可以推知《畏天用身》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耙肌弊竹R王堆帛書亦多見,足見并非秦系文字,商承祚《〈石刻篆文編〉字說(二十七則)》:“秦權:「皆明壹之」?!墩f文》:「壹,專壹也。從壺,吉聲?!褂帧?,壹?也。從兇,從壺,不得泄,兇也,《易》曰:『天地壹?』?!拱阜惨蛔侄Y經(jīng)皆以一為之,《禮儀·士相見禮》「主人答壹拜」。注:「古文壹為一」,又「君答一拜」,《公食大夫禮》「公壹揖壹讓升」注:「古文壹作一」。史漢書亦多以壹為一。其實壹?乃晚周道家字,與氣之作??同,而為吉兇字之別構?!墩f文》所據(jù)《周易》及經(jīng)典之壹皆是借字,壺閉則氣蘊結,故壹郁字用之(《漢書·賈誼傳》注)。道家貴養(yǎng)氣,說吉兇,故???字從吉兇在壺中,譬元氣渾然而吉兇未分也。秦并天下,防奸易,故以壹為一,后世相承。”[13]雖然整理者認為“本段闡述天與身之間的關系,可與《荀子·天論》等比較參看”,但《畏天用身》中根本沒有“分”字,因此并不能是認為在強調(diào)“天人之分”,此點“身猶天也,天猶身也”句其實就表示得很清楚?!段诽煊蒙怼纷髡卟⒉皇且?span style="color:blue">明于天人之分”,而是把“身”作為了“天”的一種工具,最終還是歸因于“天”,“有天威無命,壹不足用也”說的就是只知有天威而因此畏天,但不得天命,即使依靠自身也是“不足用也”,工具屬性再明顯不過,所以整理者所認為的“本段闡述天與身之間的關系,可與《荀子·天論》等比較參看”明顯只是因為整理者自身閱讀范圍比較狹窄的緣故。值得注意的是,《畏天用身》作者此處所持的觀點,與《老子》作者的觀念是完全相反的,《老子》:“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又“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皆可證。
(察)雚(觀)逐(邇)〔三五〕,是以智(知)遠〓(遠,遠)猷(猶)逐(邇)也,而遠之。 整理者注〔三五〕:“,讀為「察」,察觀、審視、察看。古書或作「觀察」?!吨芏Y·司諫》:「司諫,掌糾萬民之德而勸之朋友,正其行而強之道藝,巡問而觀察之。」”[14]“察觀”一詞可見于馬王堆帛書《十問》:“君欲練色鮮白,則察觀尺蠖。”說明相對于《周禮》,《畏天用身》的成文時間與《十問》的成文時間更為接近,以此不難判斷《畏天用身》最可能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雚”字寫法與清華簡十《四告·禽父之告》簡21相近,筆者在《清華簡十〈四告·禽父之告〉解析》[15]中已提到:“作者很可能是春秋時期魯人中的殷商后裔。”結合筆者前文解析內(nèi)容提到的“'灋’字寫法與清華簡《四告·旦告》簡8相近,筆者在《清華簡十〈四告·旦告〉解析》[16]中已提及:'《四告》篇的作者很可能是春秋時期的魯人?!士芍@樣的'灋’字寫法蓋是魯?shù)貙懛ā?/span>”因此也可以推測此處的“雚”字寫法很可能也是魯?shù)貙懛ā!?span style="color:#7D0000">逐”字寫法與《治政之道》相近,這個情況也可以結合筆者前文解析所提到的“'身’字寫法與清華簡《治政之道》接近,將這個情況與整理者注提到的《命訓》內(nèi)容結合來看,《畏天用身》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與《治政之道》成文時間相近。”甚至可以推測《畏天用身》作者與《治政之道》作者有著密切相關性。上博二《容成氏》:“乃因邇以知遠,去苛而行簡。”《呂氏春秋·本味》:“故審近所以知遠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呂氏春秋·慎大》:“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荀子·非相》:“故曰: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大戴禮記·四代》:“小以及大,近以知遠。”《文子·下德》:“圣人由近以知遠,以萬里為一同。”皆有與“察觀邇,是以知遠”的表述相似的內(nèi)容,由此也可以判斷《畏天用身》蓋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
(察)雚(觀)壹(一),是以智(知)眾〓(眾,眾)猷(猶)壹(一)也,而眾之。(察)雚(觀)今也,是以智(知)(始)也,今也猷(猶)(始)也〔三六〕,而【八】遠之。 整理者注〔三六〕:“本句「今」與「」二字位置疑當互換,簡文原應作「(始)也猷(猶)今也」。”[17]前文已引《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與之表述相近的還有《鹖冠子·度萬》:“欲近知而遠見,以一度萬也。”《荀子·王制》:“以類行雜,以一行萬。”《荀子·儒效》:“以古持今,以一持萬。”先秦文獻中,通常以“古”和“今”對應,以“始”和“終”對應,這與《畏天用身》此處的以“今”和“始”對應的方式是非常不同的?!秴问洗呵铩げ旖瘛罚骸?span style="color:blue">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所說“有道之士”即類似于《畏天用身》的“明者”,其在觀念上與《畏天用身》的一致性顯而易見,以上各項內(nèi)容的比較同樣表明《畏天用身》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無論是“觀邇知遠”,還是“觀壹知眾”、“觀今知始”,都是相當?shù)湫偷脑妓季S類推模式,其沒有能力處理較多外界不同信息的特征非常明顯。通過對個別事物的觀察來強行推出普遍規(guī)律,這種觀念顯然是非邏輯性的。基于身邊情況幾個事例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往往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個別事例的特殊性很容易就會掩蓋整體現(xiàn)象中的多樣性、復雜性,簡單地將極有限經(jīng)驗泛化應用于不同時空的社會和自然中進行解讀,就可能導致對社會和自然的嚴重誤讀和扭曲。當面臨復雜問題時,原始思維中這種憑借類推來簡化認知的方式當然是難以勝任的。類比、類推缺乏嚴格的邏輯性,此點與《畏天用身》時間相近的《呂氏春秋》已有清晰的認知,《呂氏春秋·別類》:“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惞滩槐兀赏浦??小方,大方之類也;小馬,大馬之類也;小智,非大智之類也?!湔姓哂渲行∫玻浍F者欲其中大也。物固不必,安可推也?……目固有不見也,智固有不知也,數(shù)固有不及也。不知其說所以然而然,圣人因而興制,不事心焉。”就是明證。
(察)雚(觀)川(順),是以智(知)逆,不智(知)川(順),亡(無)以(闢)逆〔三七〕。(察)雚(觀)??(美),是以智(知)亞(惡),不智(知)??(美),亡(無)以智(知)亞(惡)。 整理者注〔三七〕:“,《說文》「闢」字或體?!盾髯印そ獗巍贰副俣恐?,可謂自彊矣」,楊注:「辟,屏除也?!挂徽f讀為「譬」,通曉。”[18]先秦出土材料中未見書為“闢”的字形,書為“”才是常態(tài),《說文》“”形后言“《虞書》曰:'辟四門?!?/span>”也可見是許慎所見《尚書》古文同樣是書為“”形,所以整理者注不以“”為“闢”字古文,而稱為“《說文》「闢」字或體”,其實是挺奇怪的表述?!澳妗?、“順”言“知”,先秦文獻可見于《荀子·正論》:“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馬王堆帛書《經(jīng)法·四度》:“逆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馬王堆帛書《戰(zhàn)國縱橫家書》二十四:“計聽知順逆,雖王可。”由此也不難推知“逆”、“順”言“知”是戰(zhàn)國末期措辭特征,故《畏天用身》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此節(jié)中《畏天用身》作者對于“美”、“惡”的觀念也是與《老子》作者觀念相反的,《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又:“美之與惡,相去若何?”皆可證。
(察)雚(觀)虛,是以智(知)亓(其)又(有)實也,不智(知)虛,亡(無)以智(知)【九】亓(其)又(有)實。(凡)雚(觀)之,是以智(知)之〔三八〕。 整理者注〔三八〕:“本段以察觀「邇遠」、「一眾」、「今始」、「順逆」、「美惡」、「虛實」等六組對立的概念為例,闡述了認識事物要注意事物之間存在著對立轉(zhuǎn)化的辯證關系。”[19]《六韜·龍韜·壘虛》:“望其壘,則知其虛實。望其士卒,則知其來去。”《呂氏春秋·決勝》:“智則知時化,知時化則知虛實盛衰之變,知先后遠近縱舍之數(shù)。”《韓非子·主道》:“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馬王堆帛書《經(jīng)法·論》:“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于名實相應。”馬王堆帛書《道原》:“知虛之實,后能大虛。”比較可見有類似觀念的《畏天用身》明顯當是戰(zhàn)國末期的,《畏天用身》此節(jié)的“察觀虛,是以知其有實也,不知虛,無以知其有實”尤其與《韓非子·主道》所言相近。另外,《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也可以與《畏天用身》的“無以知其有實”句相比較?!笆且灾庇谙惹匚墨I可見于《呂氏春秋·精諭》:“管仲曰:『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見臣而有慚色,臣是以知之?!?/span>”《荀子·哀公》:“顏淵對曰:臣以政知之。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窮其馬;是以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今東野畢之馭,上車執(zhí)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猶求馬不已,是以知之也。”二例皆屬戰(zhàn)國末期,而且相關人物都是齊魯文化圈范圍,于此也可見《畏天用身》當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且作者原有齊魯文化背景。前文解析內(nèi)容已分析作者蓋是魯人,而魯?shù)刈盍餍械氖侨寮椅幕?,因此作者的道家傾向就比較特殊了。筆者在《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20]中提到:“李銳先生在《上博〈慎子曰恭儉〉的學派屬性研究》中曾言:'《慎子曰恭儉》篇竹簡的年代范圍約是公元前324~前278,慎子在齊宣王時擔任上大夫,齊宣王在位年數(shù)是公元前319~前301;又《慎子曰恭儉》有'故曰’之語,應該系慎子弟子后學所作,而這些弟子后學很可能是在慎子擔任上大夫之后才從游,則不難看出《慎子曰恭儉》應該是傳到郢都的時髦思想,年代恐在公元前319~前278之間。慎子擔任上大夫時恐怕不會太年輕,雖然他是哪一年擔任上大夫還不清楚,但是錢穆先生取生年為公元前350或恐過晚,今姑取梁啟超先生公元前359之說。徐干《中論·亡國》篇說'齊桓公立稷下之官,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而尊寵之。自孟軻之徒皆游于齊……’,則齊之稷下學宮始于田午。即以慎子在齊宣王初年即擔任上大夫而論,也符合古人'四十曰強,而仕’之禮節(jié)。’[21]由此來看,自然值得考慮《心是謂中》的作者也是慎子后學所作這一可能性,則《心是謂中》當也是成文于戰(zhàn)國末期,甚至可以考慮慎子學說或本就是管仲學派中的一個分支。”慎子其人有道家傾向,《莊子·天下》:“公而不黨,易而無私,決然無主,趣物而不兩,不顧于慮,不謀于知,于物無擇,與之俱往。古之道術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駢、慎到聞其風而悅之。”而《漢書·藝文志》:“《慎子》四十二篇。名到,先申、韓,申、韓稱之。”又列慎到在法家,筆者在《安大簡二〈曹沫之陳〉解析(一)》[22]還曾提及:“若考慮到上博簡中的《慎子曰恭儉》篇,實際上可推測《曹沫之陳》篇是出自慎子后學中某魯人弟子的可能性很大,慎子的授課內(nèi)容中蓋有曹沫進諫內(nèi)容,如諸書所引《慎子》佚文,慎子的弟子則在此授課內(nèi)容的基礎上擴寫成為目前可見的《曹沫之陳》篇。”既然清華簡《心是謂中》篇有可能是慎子后學的作品,那么同為清華簡的《畏天用身》作者自然也可能同為慎子后學,《史記·田齊世家》:“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huán)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之士復盛。”慎到既然教學于稷下,那么可以推知他所收弟子多為齊魯人士是最為可能的,而稷下之學又可以將慎到與荀況聯(lián)系起來,由此清華簡各篇中多有與《荀子》相近觀念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么,結合前文解析所分析的內(nèi)容,則《畏天用身》篇很可能就是慎子后學中由魯入楚者,其經(jīng)歷的情況很可能與《曹沫之陳》作者類似,這也就可以解釋《畏天用身》作者的道家思想來源和下文可見的法家傾向,還可以讓前文解析內(nèi)容所提到的《畏天用身》篇中多有與《管子》、《荀子》、《韓非子》內(nèi)容密近這一情況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1]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4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2]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4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3]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pdf,2019年05月29日。 [4]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4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5]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6]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第二章解析.pdf,2018年3月9日。 [7]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八《邦家處位》解析.pdf,2019年3月20日。 [8]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九《禱辭》韻讀.pdf,2020年3月31日。 [9]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十一《五紀》解析(之一).pdf,2022年1月9日。 [10]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十二《參不韋》解析(二).pdf,2023年1月6日。 [11]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12]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13]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第95頁,1980。 [14]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15] 中國先秦史網(wǎng)站:http://xianqin./pdf/清華簡十《四告·禽父之告》解析.pdf,2020年12月31日。 [16]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十《四告·旦告》解析.pdf,2020年12月19日。 [17]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18]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19]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拾叁)》第145頁,上海:中西書局,2023年10月。 [20]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清華簡八《心是謂中》解析.pdf,2019年05月29日。 [21] 《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第221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22] 中國先秦史網(wǎng):http://xianqin./pdf/安大簡二《曹沫之陳》解析(一).pdf,2023年11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