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劇情在某一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風景。 ——晰瑞 “用風景做頭像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一定的年紀”,這是之前在網上看的一個關于看頭像分析性格的帖子,總覺得這是繆談,畢竟在我身邊也有很多人會留意風景并且熱衷于分享在朋友圈里。 換句話說,曾經的我并不覺得那些熱衷于風景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直到某天我發(fā)現我之前發(fā)的朋友圈大多也是風景的時候,我才意識到那些風景已經在不知覺間匹配著自己的年齡。 仔細想想,當下值得關注的人和事情越來越少,人際關系處起來太累,很多事情做起來疲憊,當現實中需要人參與的內容越發(fā)復雜,能夠讓人不去思考的只有風景,能夠讓人暫且平靜的也只有風景。 一些風景不一定非要去遠方,很多看見也可以是反復的同一個地方,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即便是暫時的閑暇,多數時候也是禁錮在一幢幢高樓中,方盒子似的房子包裹了生活的大多數時間,人們在其中奔波,在其中勾勒,在其中消磨,在其中困惑。 即便是有一些不同,也只是少數人的表達,即便是有些許精彩,也只是少數人的呈現,旁觀者還是居多,而這居多的旁觀者能夠聊以自慰的只有風景,畢竟當故事夾雜著人情的時候,一些表達會引發(fā)歧義,當事情摻雜情感的時候,一些觀點便有失偏頗。 大多數人還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想既有特定的抒發(fā)又不想過分的把關注引發(fā),終于能選定的范圍只有風景。 不過即便是風景,也沒什么不好,每天的日出日落好似一樣,但日出日落的過程卻不相同,一些映襯在朝陽中的奔跑和夕陽中的影子呈現出不一樣的造型,天空泛著青藍色,綿白的云膨脹似的一團一團,某一瞬間,是愜意的。 在身邊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除非有特定的行業(yè)需求,大多數呈現給外界的只有風景,也只能是風景,喜好一旦從人事變成風景,要么是說明沒有太大欲求,要么是說明已經妥協(xié)于欲求,這個世界注定一些奔波是徒勞的,一些人終其一生不能見到一些風景,一些人注定只能通過別人的眼睛看到某些風景。 曾幾何時,還喜歡給一些風景配幾句文案,后來只是單純的發(fā)圖片和視頻,目之所及,我的感受,他人所見,或許是不同的感受。 在光影的表達中,風景又被成為空鏡,那些沒有人呈現出來的表達被另一種定義詮釋,空,也不一定是什么壞事,在這個世界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也都是空鏡,大多數人也只是作為少數人的風景或背景存在著,但即便如此,每個人的理解世界的方式還是不同,各有精彩,各自定義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