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劇《走向共和》的熱播,蘇州人翁同龢逐漸為世人所知,但整體偏于負面,例如固執(zhí)保守,不愿意支持李鴻章的洋務運動。不過作為讀書人,他卻取得了封建時代的最高成就,歷任同治、光緒兩朝的帝師。除此之外,他與實業(yè)狀元張謇之間的師生情誼,堪稱一段佳話。 《走向共和》中的翁同龢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聲甫,晚號松禪老人,江蘇常熟人。古代讀書人有兩個最高理想,一是當?shù)蹘?,二是成圣人,杜甫總結(jié)成“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前半部分的“致君”實際就是以帝師的身份協(xié)助君王,后半部分的“風俗淳”是儒家三立中的立德,能達成的都是儒家思想中的圣人。翁同龢幸運的達成了第一個成就,亦就是成為同治、光緒兩朝帝師。 常熟翁氏家族,自乾隆朝開始就是常熟當?shù)赜忻氖嘶录易?,素來有著“一雙宰相,兩輩帝師,三位公卿,四代翰林,五人進士,代有高才”的贊譽。翁同龢一生科舉順遂,仕途順達。咸豐六年(1856年)二十六歲的翁同龢狀元及第。清朝最年輕的狀元是乾隆朝的于敏中,乾隆二年(1737年)時年二十三歲時考中狀元。翁同龢比于敏中多花了三年,但在清代依然名列前茅。 帝師一詞最早來源于漢初三杰的張良,《史記·留侯世家》記載:“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span>清代可稱帝師者眾,有37位,其中著名的有康熙朝的湯若望,嘉慶朝的朱珪,道光朝的曹振鏞,以及同治、光緒兩朝的翁同龢??上У氖峭?、光緒二帝都受到慈禧的鉗制,無從施展自身的政治抱負,因而也未能展現(xiàn)翁同龢的教學成就。除了培養(yǎng)皇帝,翁同龢特別留意于教導門生弟子,著名的有“翁門六子”,南通張謇是其中的佼佼者。 張謇 相比于翁同龢而言,張謇的科舉之路非??部?。張謇五次鄉(xiāng)試不中,四次會試不中。更糟心的是,家族在他之前,三代無人通過考取科舉做官,被稱為“冷籍”。張謇為了提升考中的概率,無奈冒充如皋縣秀才張駒的孫子。按照科舉規(guī)定,這種行為稱冒籍,類似今日的“高考移民”,一經(jīng)發(fā)覺,就要斥革,還要處罰。張謇因冒籍,被知情者屢屢勒索,日漸拮據(jù)。所幸知州孫錦云愛才,出面予以解決。 張謇中秀才后,鄉(xiāng)試卻屢次不中。被逼無奈,張謇在備考期間開始了他的幕僚生涯,先后為恩人孫錦云以及淮軍將領吳長慶擔任幕僚。在吳長慶帳下時,張謇迎來了人生中的轉(zhuǎn)折點。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fā)生“壬午兵變”,日本借機陳軍朝鮮,吳長慶率部入朝,遏制日本野心。張謇針對局勢,發(fā)表《條陳朝鮮事宜疏》《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文章,主張對日采取強硬政策,文采斐然,一針見血,一時遍傳長城南北。 由此,張謇進入翁同龢的視野中,并受到賞識。翁同龢喜愛張謇,早先主要處于兩點。第一,翁同龢是朝中堅定的“主戰(zhàn)派”領袖,世稱帝黨,一直與主和的李鴻章對峙。張謇作為吳長慶幕僚,了解前線局勢,且其強硬的主戰(zhàn)傾向,讓翁同龢在朝堂爭論中占據(jù)主動。第二,兩人是半個老鄉(xiāng)。張謇生于南通,祖籍蘇州常熟。張謇父親的墓志銘記載:“張之族望不一,自晉而后,著于吳中。元季之亂,始遷祖建由蘇州常熟來通,至府君蓋十有五世”。民國時期,張謇纂修《南通張氏常樂支譜》。他在所作序言中,寫道:“張氏之在南通也不一族,而三姓街之張,丁為盛。舊譜言,元季建公自常熟土竹山遷通,生十子,后各有一莊以居,名十張家園?!?/span>可見張謇一直以祖籍常熟為榮,翁同龢自然把張謇當成同鄉(xiāng)。 翁同龢 光緒十一年(1885年),時年三十三歲的張謇,赴京參加順天鄉(xiāng)試,這是張謇第六次鄉(xiāng)試。因為在朝期間表現(xiàn),張謇已蜚聲朝野。這一科的正主考是潘祖蔭,副主考是翁同龢,他們都了解張謇,對他非常看重,將張謇的試卷從第六提到第二,稱“南元”,因慣例第一名籍貫必須是順天府(北京)、直隸(河北)人。翁同龢在張謇應試期間,曾專門拜訪過他。這是翁張第一次會面,張謇在自編年譜中記述:“(翁同龢)知余寓所距宅不遠,訪余于廟,余一答謝”。而翁同龢也在日記中寫道:“飯后訪張季直優(yōu)貢,謇,南通人,名士也,年卅三”。 當時翁同龢已貴為帝師、戶部尚書,居然屈尊主動去找張謇,可見其對張謇的欣賞。一般認為,張謇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考中狀元后,翁張二人才結(jié)成師生關系。實際上此次會面后,翁張二人的關系就已經(jīng)超出同鄉(xiāng)范疇,儼然師生相處。光緒十三年(1887年)張謇為翁同龢作《常熟尚書六十壽序》記載: 值公六十之壽,凡同時著錄門下者,屬為之文以為公慶。謇濩落之人,何足比數(shù),顧辱公知甚深,操筆而進。 “濩落”意為淪落失意,特指當時張謇沒有進士功名,在祝壽弟子中地位較低,翁同龢不僅不嫌棄,而且請張謇為祝壽文章作序,等于將張謇看做最重要的學生,可知翁同龢對張謇的看重。 近現(xiàn)代 張謇 張謇行書七言聯(lián)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不僅如此,在絕定讀書人命運的科舉中,翁同龢更是大力襄助。張謇自光緒十一年(1885年)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十年間,一共參加了五次會試。而翁同龢在這五次會試中,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以及扶持。在前四次會試考試中,翁同龢都曾囑咐過各方考官要注意張謇的卷子,不要遺漏此大才。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這四場會試中考官都將別人的卷子誤當成張謇的,使張謇未被錄取。 在張謇歸鄉(xiāng)期間,翁同龢與他書信往來頻繁。在《翁松禪致張嗇庵手書》中,翁同龢在光緒十六年(1890年)寄信給張謇,書信中言: 方飯得手翰,甚悒怏,吾期君于遼廓,瑣瑣者不足措意。石室書院唐陶山先生與先祖所創(chuàng)得,足下主講極好,早間已告壽州致書楊君矣。 聽說張謇來信,翁同龢心急難耐,剛剛吃完飯就開始翻看??吹綇堝佬那轭H為“悒怏”(憂郁),馬上疏導學生看事情要注重全局,不要拘泥細節(jié),諄諄教誨,一片真心。石室書院在連云港,翁同龢的祖父翁咸封曾經(jīng)講課其間。張謇在石室書院“主講極好”,親上加親。 光緒十八年(1892年),張謇再次會試失利。翁同龢想挽留張謇在北京做官,管理國子監(jiān)南學,派侄孫翁斌孫到張謇寓所勸說。但張謇堅持回鄉(xiāng),離開北京前,寫了四首五言詩《奉呈常熟尚書四首》,表達對乃師繾綣情深: 東坡初出門,獨向歐陽子。 昌黎掖后進,拳拳在張李。 古人慎所緣,身名托終始。 攀躋猶及公,州郡殺鄉(xiāng)里。 十年遼海軍,苦辛狎泥滓。 公與幕府箋,問訊輒書尾。 知公大雅人,等閑不足擬。 憂患能知幾,恂栗斯有斐。 少小盛氣志,頗亦羞群狙。 家世服農(nóng)畝,不眩車輪朱。 上稟二人訓,下規(guī)千載圖。 江河絕東寫,日月騷西祖。 中間氣振蕩,萬物飛蓬俱。 常恐愿力薄,墮此禮義軀。 悠悠迫中歲,四顧增踟躕。 踟躕思古人,遙遙唐與虞。 寸志不可遂,萬事皆塵埃。 猶是中國民,帝京時一來。 昔歲荷推舉,冥冥如天開。 公今再薦士,隔絕中路霾。 由來得喪際,出入材不材。 公心照四海,涕泗生枯菱。 不遇故細事,纏綿惻中懷。 丈夫尚思報,所報安恃哉。 昏昏九衢塵,有官未云樂。 騰騰萬人海,機利進鋒鑼。 獨念平生交,肺腑相煦煥。 驅(qū)車出國門,連朝輒心惡。 況與夫子親,眷睞重丘岳。 八年四回別,此別非疇若。 才鈍語易枝,戚均慮無增。 江鄉(xiāng)有閑田,先歸料鋤攫。 在這四首詩中,第一首將翁同龢比作求才若渴、獎掖后進的韓愈、歐陽修,把自己比作初出家門的蘇軾,一心向往投拜在歐陽修門下。但在第二、三首詩中,為了不“墮此禮義軀”,他只能拒絕翁同龢的好意,不去國子監(jiān)任職。在第四首詩中,他把翁同龢對他的眷念青睞,看成如山岳之重,而自已也是始終懷著知遇之感與仰止之心的,但是“江鄉(xiāng)有閑田,先歸料鋤攫”,他最后還是選擇落地歸鄉(xiāng)。翁同龢見張謇去意堅決,也就不再挽留。 近現(xiàn)代 張謇 行書七言聯(lián)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接連的失利,令張謇心灰意冷,幾乎就要放棄參加科舉了。但是在父命之下,張謇參加了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恩科,《嗇翁自訂年譜》中記載道:父年七十有七,體氣特健,因兄請命曰:“兒試誠苦,但兒年未老,我老而不,可更試一回。兒兄弟亦別久,藉此在京可兩三月聚,我心亦慰?!?/span>余不敢違,然意固怯,遲遲乃行。從年譜中可以看出,張謇當時心懷忐忑,對科舉已經(jīng)感到絕望,拖延了很久才趕赴京城參加會試。 這次科舉中,翁同龢使出全力,幫助張謇狀元及第,踏上仕途。張謇先在會試中第六十名,接著在復試時,初被定十一名,翁同龢將其改成第十名,到殿試時,翁同龢更將他提到第一名。按慣例,殿試卷也是糊名的,由八名讀卷官分閱,按官階從第一到第八。如某些卷子分在官階最高的讀卷官處,則其中最好的一卷即可初定為狀元。張謇的卷子分在官階第三的翁同龢處,則只能初定為探花。據(jù)傳說,翁同龢收到張謇的卷子,匆匆評閱,便聯(lián)合其他考官,勸說官階第一的張之萬定張謇為狀元。并特地向光緒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span>于是張謇獲得狀元。 張謇應試的殿試策 圖源:江蘇教育數(shù)字博物館 翁同龢向光緒匯報時的“且孝子也”,頗為值得玩味。光緒當時剛剛親政,正是奮發(fā)有為,需要大量人才的時候,國內(nèi)外局勢如此緊張,介紹狀元候選人,強調(diào)一個“孝”字,有點莫名其妙。實則當時慈禧仍然掌權,這可以從帝黨的翁同龢只能在考官中排位第三,后黨的考官卻位列第一可以看出。本輪狀元貌似“放權”由光緒決定,實則還是要過慈禧一關。 “江南名士”實際暗示張謇與翁同龢是同鄉(xiāng),都是帝黨一員,且頗有才華,是為了讓光緒能夠認可他?!扒倚⒆右病备鼮殛P鍵,因光緒是慈禧的嗣子,慈禧希望他能像親兒子一樣孝順自己,實則也是作為帝師,不動聲色教授光緒如何向慈禧匯報,才可以坐實狀元的位置。為了張謇中狀元,苦心孤詣,師恩如海。 張謇“進士及第”捷報 圖源:江蘇教育數(shù)字博物館 張謇中狀元后,馬上開始反哺老師。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至十一月,翁同龢連寫九封信,向張謇咨詢中日朝三國關系,以及在中日戰(zhàn)爭中應當采取的策略。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翁同龢在信函中寫道:“雄論欽服,法刓必變,有可變者,有竭天下賢智之力而不能變者矣。瀚海以北甌脫也,天山虛邑也,衛(wèi)藏羈縻也,如何?此別未知何日相見,仲魯同行否?早晚有信,托季鹺使也。日來意思甚劣,無由走送,聊致此意?!?/span>在書信中談到“瀚?!?、“天山”、“衛(wèi)藏”實際指的是蒙古、新疆、青藏等邊疆地區(qū)。邊疆的危機導致國家不得不變法,信中充滿了對張謇才華的信任。 張謇中狀元金榜(復印件) 圖源:南通博物苑官微 等到了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戊戌變法失敗后翁同龢開缺回籍,他的政治生涯正式完結(jié)。張謇寫了一首詩,《奉送松禪老人歸虞山》: 蘭陵舊望漢廷尊,保傅艱危海內(nèi)論。 潛絕孤懷成眾謗,去將微罪報殊恩。 青山居士初裁服,白發(fā)中書未有園。 煙水江南好相見,七年前約故應溫。 翁同龢支持維新變法又反對操之過急,既為后黨所忌恨,又觸動光緒帝,此詩的三、四句寫的正是此時翁同龢的危險處境,如履薄冰,腹背受敵。張謇勸慰老師安然返鄉(xiāng),享受天元風光。而“七年前約故應溫”指的是七年前張謇科舉落第還鄉(xiāng),今次輪到翁同龢罷官歸隱。 此后不久,張謇不喜當時政治氛圍,掛冠返鄉(xiāng),興辦實業(yè),師徒前后腳離開北京。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翁同龢去信張謇:“聞足下以經(jīng)濟科薦,固知未必待試,何歸期之速耶?蘇堪、子培在何處?仆頃將赴章門,來箋當攜以往,好詩無暇奉和,《荷鋤圖》歸后題寄。足下初冬旋里,仆亦此時歸也。草草不盡百一?!?/span> 大生紗廠 1899年建成 張謇半生追求科舉,對做官自然看的很重,此次歸鄉(xiāng),恐怕一半因為他認為實業(yè)可以興國,一半因為他是翁同龢一系,受到牽連。然而,卻在歷史的撮合下,悄然成就了一段傳奇。張謇一生功業(yè),主要在創(chuàng)辦實業(yè),將南通打造為“近現(xiàn)代第一城”,甚至被毛主席稱贊為舊中國工業(yè)發(fā)展不能忘記的“四個人”之一。這些成就大多在1894年考取狀元之后取得,翁同龢對實業(yè)所知不多,對張謇的指導恐怕也比較有限。但他幫助張謇博取了第一桶政治威望,對其人生發(fā)展功不可沒。張謇的人生逐漸走向輝煌,而代表翁同龢的政治生命的蠟燭卻即將燃盡。 雖然翁同龢以一種很不光彩的方式退出官場,張謇卻一直很關心老師,書信來往頻繁。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翁同龢連書兩封信,寫道:“承惠銀元二百,?顏拜受。悠悠四海,惟真相知者知我空貧耳!新稻及粟、魚干、百合,一一捧領?!?/span>,“百歲酒正思配制,承惠適如所欲,椒雞異味,平生未嘗,山藥、百合,此間所產(chǎn)迥不如江北,得之可以卒歲,珍感不盡?!?/span>從兩封信中可以看出張謇對翁同龢至誠至孝,給翁同龢贈送銀兩以及稻粟等日常用品。 翁同龢在書信中提到的“惟真相知者知我空貧耳”,實際上與當時民間的傳言有關。當時民間流傳著一副對聯(lián):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 上聯(lián)嘲諷的是李鴻章中飽私囊,貪污受賄。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所以“合肥”代指的是李鴻章?!胺省笔且徽Z雙關,即是“合肥”的“肥”,又表示李鴻章是個大貪官,肥了自己的口袋?!笆荨弊钟玫脴O其精準,和這個“肥”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通過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辛辣的諷刺。 下聯(lián)嘲諷的是翁同龢。翁同龢是江蘇常熟人,下聯(lián)的“常熟”就是代指翁同龢。翁同龢曾經(jīng)擔任戶部尚書,清代戶部尚書習慣上稱為大司農(nóng)?!俺J臁币彩且徽Z雙關,與“天下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說的是“翁同龢自己是年成豐收,日進斗金,享受美滿日子,但是老百姓過的卻是饑荒的日子”。 容閎曾在《西學東漸記》中說李鴻章有“私產(chǎn)四千萬以遺子孫”。梁啟超也在《李鴻章傳》里認為李鴻章的財產(chǎn)“數(shù)百萬金,概意中事也”。因此李鴻章明顯是一個貪賄之徒。翁同龢應該沒有像李鴻章一樣大肆貪污,但其本人是否清廉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清 翁同龢 上李鴻章十月二十八日函冊頁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八月,翁同龢寫了一首詩給張謇《簡張季直》: 平生張季子,忠孝本詩書。 每飯常憂國,無言亦起予。 雄才能斂抑,至計豈迂疏。 一水分南北,憐君獨荷鋤。 其中“張季子”就是指張謇,“雄才能斂抑”實際上在說張謇興辦實業(yè)的事情?!耙凰帜媳薄敝傅氖浅J炫c南通地理雖近,卻被一條長江分隔成兩邊。 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翁同龢開缺回籍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去世前夕的七年中,張謇曾三次專程到常熟看他。張謇最后一次看望時,翁同龢已經(jīng)重病在身,但張謇“仍惓惓于舊恩”。1904年,翁同龢去世前夕,自擬挽聯(lián)一副:朝聞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上聯(lián)意思比較簡單,說明翁同龢自認為一生都在追求政治的正確道路,無怨無悔。下聯(lián)出自《論語》:“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講的是曾子臨終前,把他的弟子召集過來,叮囑要謹慎行事。翁同龢要求張謇為之書寫此挽聯(lián),說明將其看為最重要的弟子,衣缽傳人。 清 翁同龢 石樓晚照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翁同龢去世后,張謇作另寫了一副挽聯(lián): 公其如命何,可以為朱大興,并弗能比李文正; 世不足論矣,豈真有黨錮傳,或者期之野獲篇。 上聯(lián)的“朱大興”指的是嘉慶朝帝師朱珪,因出生在順天府大興縣,被人稱作朱大興?!袄钗恼笔侵腹饩w朝帝師李鴻藻,因死后謚號為文正,后人就稱他為李文正。以上兩人都是帝師,而且謚號都是封建時代文臣的最高規(guī)格“文正”。翁同龢因為戊戌變法失敗后,革職回家,1904年去世的時候連謚號都沒有。張謇認為他的功績可以比肩朱大興,不如李鴻藻,就是在為恩師蓋棺定論,認為他也應該謚號“文正”。 下聯(lián)的“黨錮傳”取自《后漢書·黨錮列傳》,是指朝廷禁止名士出仕為官。野獲篇是指《萬歷野獲編》,該書記述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山川風物、經(jīng)史子集等諸多方面。下聯(lián)實際表明翁同龢晚年遭到朝廷禁錮無法出仕做官,因此他的事跡不見容于類似《后漢書》一類的官方記載,而只能在類似《野獲編》這種民間史書中了解其生平事跡。 等到民國十年(1921年)正月初八,年近七十的張謇跨江而來,拜謁老師的墓地,并出資修建墓廬。 在虞山祭拜翁同龢后第九天,生病的張謇寫下《虞山謁松禪師墓》: 淹迴積歲心,一決向虞麓。 晨暾徹郭西,寒翠散巖壑。 夾道墳幾何?鴿峰注吾矚。 停輿入墓廬,空庭冷花竹。 亟趨墓前拜,眥楚淚頻蓄。 悽惶病榻語,萬古重邱岳。 抵死保傅衷,都忘編管辱。 尊騶貢大義,凝欷手牢握。 寧知三日別,侍坐更不續(xù)。 期許敢或忘?文字尚負託。 平心感遇處,一一繚心曲。 緬想立朝姿,松風凜猶謖。 九原石臺前,隨武不可作。 該詩中的“淚頻蓄”“病榻語”表現(xiàn)了張謇對恩師翁同龢的深切懷念,“編管辱”指的是翁同龢被開缺回籍后遭受編管的艱難處境?!八娠L凜猶謖”則是肯定了翁同龢的風骨與氣節(jié)。 同年,張謇在南通修建虞樓,位置定在長江岸邊、馬鞍山頂,向南遠視一江之隔的常熟。虞山是常熟的古稱,此樓是張謇專門為了紀念先師所建,至今仍在默默紀念著這段彌足珍貴的師生情。 虞樓 圖源:南通發(fā)布 從后世的角度看,古代的狀元大多淹沒于歷史長河中,在后世名聲顯著者,只有如王維、柳公權、文天祥寥寥幾人。翻看清代狀元名單,張謇與翁同龢是少有為人熟知的,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還是師徒,可稱一大奇觀。 翁同龢與張謇是同鄉(xiāng),是師生,更是摯友。早年間,翁同龢在科舉上大力扶持張謇,助他順利踏上仕途,實現(xiàn)報效國家的理想。待到翁同龢在戊戌變法中被革職回家后,張謇不負所托,棄官從商,走出了一條實業(yè)救國的道路。雙方二十年來,始終互信互認,守望相助。狀元師徒,青史留名。 參考文獻: 1.【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版。 2.張謇:《嗇翁自訂年譜》,商務印書館1925年版。 3.【清】翁同龢:《翁松禪致張嗇庵手書》,商務印書館1938年版。 4.張謇:《張謇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張謇:《張謇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6.【清】翁同龢:《翁同龢日記》中華書局1989年版。 7.謝俊美:《翁同龢》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8.王敦琴主編:《張謇研究精講》,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9.曹培根:《常熟翁氏文化世家》,廣陵書社2009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