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信,就是最好的底氣 “成熟的麥子都會謙卑的低下自己的頭”,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是這類似的,似乎謙卑成了一個人最大的優(yōu)良品德。 可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 同為謙卑,優(yōu)秀者的謙卑叫做內(nèi)斂,而無能者的謙卑只能夠被叫做懦弱。 前段時間在巴黎奧運會上我又看到了一個運動員的新聞,我想大家應該也知道她的一些故事,她是來自中國的00后小將吳艷妮。 被人們議論的最多的話題是年輕氣盛,心高氣傲,覺得是因為她不夠踏實,所以才沒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可是當我們真正的了解過競技體育之后,才知道它的殘酷性;當我們身處國際賽場中,才知道面對田徑方面的弱項就好比其他國家在跳水類的空缺一樣突出。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她其實真的很厲害。 人們也漸漸轉(zhuǎn)變了觀點,從只能接受勝利者成為英雄到鼓勵英雄逐漸成為勝利者。 大家幡然醒悟過來那個事實:不是因為她過于自信而輸?shù)袅吮荣?,而是因為她足夠自信,所以有不斷重來的勇氣?/span> 她的思想無疑是超前的、清醒的、堅定的,如果沒有這樣強大的內(nèi)心,她可能不是輸在賽場上,而是輸在了任何一場網(wǎng)暴中。 每一個人也必須要有這樣的想法才能夠取得成功。你見過哪一個成大事的人是畏手畏腳,扭扭捏捏的? 包括我們從小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都是:“來,大大方方的。” 就拿最簡單的職場來說,你作為面試官面試員工時,你是更樂于接受開朗大方侃侃而談的,還是坐在那里一動不動靜待指揮的? 再說到工作過程中,你更愿意和求知欲強好奇探索的同事共事,還是和幾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悶葫蘆共事? 不要說什么能力更重要,溜須拍馬沒有用。 我能不知道能力的重要性嗎?可問題是現(xiàn)實生活中同崗位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更多的是情商和人際交往能力的差異體現(xiàn)。 能力學起來需要挺長的時間,但是說兩句漂亮話不是更簡單嗎, 一個蠢還不好問的員工,怎么會有升職加薪的機會等著他呢。 為什么職位越高的人就越喜歡上班呢,那是因為有人拍馬屁啊。當不成領導就當拍領導馬屁的人,反正我決不能讓自己因為“不會說話”被穿小鞋。 02 高配得感 前段時間刷到一個博主的視頻,內(nèi)容是教大家簡歷潤色和面試技巧。 誠言這才是大學生真正該看的就業(yè)指導,就眼看著他將直播間里一位普通二本畢業(yè)的人的簡歷打造成高精尖人才。 話術的專業(yè)程度堪比申論總結(jié),讓直播間的其他人都佩服連連。 如果是在此之前我會覺得是在做無用功,我認為面試官第一眼會看學歷,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是沒有用的,可是到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完全可以理解這種做法。 因為面試就是從一群人中挑選出最合適的(不是最優(yōu)秀的),真正和你學歷有太大差異的人,根本就不會和你出現(xiàn)在同一崗位上。 所以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真正你的競爭對手都是和你能力差不多的。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比較的就是誰在這份工作上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誰對于這份工作持有更大程度的熱忱。 畢竟大家總在說能力可以培養(yǎng),但是一個人的品行是沒有辦法輕易改變的。 如果你總是被學歷束縛住,理所應當?shù)挠X得自己不配,不能擁有,那么別人自然也認為你不行。 金子當然是到哪里都會發(fā)光,甚至人們還會主動去尋找金子。 可是作為普通人,我們要做的是努力蹦跶讓別人看到自己,可毛遂自薦、可自告奮勇,總之要把自己“推銷”出去。 而這個過程中,只有你相信自己了,別人才會選擇相信你。 就像代言人代言產(chǎn)品,他自己都不用或者說不好用,那說服力從何而來? 而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勤學好問的上進心,擁有這些品質(zhì)的人,一輩子都會遇到很多的貴人。 因為他們不會隨便被困難擊倒,也不會動不動就放棄,財神進家門都樂意多停留兩分鐘。 能力注定平庸時,或許我們也可以寄希望于運氣,玄學是科學也無法解釋的東西,說不定盼好運接著接著就接到家門口了呢。 記住從今天開始,一切你都配得上,一切東西都是你值得擁有的,敢想才敢干,干了才會成功。 03 出門在外,身份全靠自己掙 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過后都有兩個身份: 第一個當然是現(xiàn)實中生活中的身份,第二個就是我們在工作中立的人設。 比如“氣虛必須早睡人設”、“和父母住必須早回家人設”、“父母疼愛不愁工作人設”...... 這些人設在樹立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給別人留下相應的印象。 立人設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大家都沒有過多的去了解你的私生活,全看你自己怎么說。 你需要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就去樹立一個怎么樣的人設,只要你的行為和人設沒有特別背離就沒有太大的關系。 有很多人在讀書期間都是內(nèi)向的人,但是在工作之后突然變得很開朗外向,他會逼著自己成熟起來。 因為在工作中大家一定是希望和正能量的人多去接觸。 向上而言,你需要多聽多看多問才能學到知識;向下而言,你需要精準的發(fā)號施令,同時也要恩威并施的樹立自己的威信,而這些都是對社交能力的考察。 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大大方方坦坦蕩蕩的,不要膽怯得像是做錯了什么事一樣,就像長輩總喜歡說的“拿不出手”。 遇到不懂不會的,要么就偷偷記下來上網(wǎng)百度一下,實在情況緊急就大大方方的承認自己不會不擅長。 相對于沒見過世面的人,大家更厭惡沒見過是賣弄還喜歡裝的人。 再說世面這個東西也是人去定義的,何猷君不也分不清蔬菜品種嗎。 農(nóng)民可以分清水稻和麥子、超市的員工上手掂量就知道大概多重、刷墻工人能夠把顏色調(diào)的不差分毫,大家都是各自行業(yè)的“老師”。 所以最樂觀的心態(tài)應該是: 這些我都會,即使不會我也能夠?qū)W會,實在學不會的就是我不必掌握的,不計較得失。 相信事若發(fā)生,必有利于我,只有這樣好心態(tài)的人,才會一直得到老天的眷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