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曹宇紅老師講解的心理學經(jīng)典書籍,今天我們來分享《意念力》,這本書很有分量,被稱為繼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之后,心理學史上又一部劃時代的巨作。作者大衛(wèi)·霍金斯以近30年的科學研究為基礎,不僅證實了意識是一種能量,具有強大的力量,而且,他還繪制了一張“意識能量層級圖譜”。此圖一出,震驚全球,二十多年來廣為傳播。
意識能量層級圖譜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細細品讀。
記得,這本書是三年前一位曹大哥送我的,這位理工專家很少看心理學作品,但是,對《意念力》這本書,他不僅反復研讀,大為贊賞,還買了十幾本送朋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忘年交”。在翻開這本薄薄的書之前,我有三個困惑:
其一,人的意識飄忽不定,如何衡量?
其二,意念力是天生的,還是后天修煉的?
其三,意念力是精神層面的,還是身體與精神的結合?
下面,我就順著“意識能量層級”,一層層細細道來——
看看,你的能量在哪一層?
在以下幾種意識中,你經(jīng)常體驗到的是什么?內(nèi)疚、冷漠、憤怒、勇氣、理性、喜悅......其實,人類的意識有不同層級,其能量也是從低到高的:
羞恥——能量級是20
羞恥,這種意識的能量級是20。自古以來,羞恥的人常常被一個家族或一個部落驅逐,而在原始社會里,驅逐就意味著死亡,因此,在能量級中,羞恥處于最低的一層。那么,哪些人會感到羞恥呢?
其一,早期的“性侵害”經(jīng)歷會讓人感到羞恥。有過這樣經(jīng)歷的人,如果不求助專業(yè)的心理治療,他們的性格會一直扭曲下去,“厭惡自己,覺得自己很骯臟,或是很下賤”。其實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只是無辜的受害者。
其二,有些人經(jīng)歷了挫折和失敗,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會產(chǎn)生羞恥感。抑郁癥之所以自殺率非常高,正是因為很多抑郁癥患者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沒有希望,還拖累了身邊的人,因而深感羞恥,最終一死了之。
還有一些人凡事不管不顧、盡量做到盡善盡美,因而變得極其迫切和狹隘。比如,一些極端的道德主義者,將潛意識里的羞恥感加諸于他人,攻擊他人。經(jīng)典作品《巴黎圣母院》中,那個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羅德,先是貪戀美麗的吉普賽女郎艾絲美拉達,得不到她后,就以神圣的宗教名義殘害她。
內(nèi)疚——能量級是30
在“羞恥”的上一層是“內(nèi)疚”,能量級為30。內(nèi)疚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懊悔、自責、甘心受虐等等,囊括了一系列受害者的感覺。
電影《催眠大師》就闡述了“內(nèi)疚”這個主題:一位催眠師A先生酒后駕車,在車禍中失去了自己的愛妻和好友。于是,他在內(nèi)疚中不斷地懲罰自己:自殺、自殘、精神恍惚……
后來,一位咄咄逼人的B女士來找A先生做咨詢,她的未婚夫不幸罹難,正是催眠大師A先生“惹的禍”。在一次又一次的催眠治療中,B女士重新揭開傷口,體驗到人生中的悲痛和美好,她拯救了自己,也療愈了A先生。在影片中,演員徐崢和莫文蔚演技出色,將人性中的內(nèi)疚、痛苦、寬容與博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以為,有內(nèi)疚,說明你的人性中包含著“善良和溫暖”。我們可以吸納“內(nèi)疚”中美好的成分,再添加一些新元素,比如,分享自己的感受,聽聽別人的建議,接受別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放下”,而不奢求“寬恕”——“放下”是源于自己,而“寬恕”是來自別人,有時可遇而不可求。
一般說來,抑郁癥患者最主要的兩種感受就是“羞恥”與“內(nèi)疚”,因此,他們的心理能量非常低,需要比較長的治療周期。而心地善良、善于自省,或是自我要求甚高的人,恐怕都是抑郁癥的高風險人群,特別需要自我覺察和自我成長。
冷漠——能量級是50
在“內(nèi)疚”的上一層是“冷漠”,能量級為50。這一層級的狀態(tài)特點是貧窮和絕望。很多無家可歸者、流浪者、老人和長期纏綿病榻的人,經(jīng)常會處于“冷漠”這種意識層級,他們喪失了希望,很少有勇氣去面對現(xiàn)實。
在我學習團體治療時,有11個著名的療效因子,而其中的一個因子就是“重塑希望”。比如,在一個癌癥治療團體中,有幾位新患癌癥的伙伴,他們或是心灰意冷、或是驚恐萬分,而團體中的一位患者,娓娓道來自己最初的震驚、接下去的艱苦治療,以及現(xiàn)在“苦盡甘來”、一天天好轉起來.......她的話立刻點燃了人們的希望!希望,猶如“裂縫中的光”,能帶來勃勃生機。而冷漠,猶如“冰冷的黑洞”,抹殺了一切生的氣息。
憂傷——能量級是75
好了,我們再沿著“冷漠”向上,體驗另一種意識——“憂傷”,它的能量級為75。憂傷的人經(jīng)常沉浸在懊悔和沮喪中不能自拔。盡管“憂傷”是生活的墳墓,但它擁有的能量依然大于“冷漠”。如果一個受到心理創(chuàng)傷、十分冷漠的病人開始哭泣,這就是一種積極的改變,至少,她從“無感”開始“有感”了。
幾年前,我采訪我的老師、90多歲的心理學大師瑪利亞,她提到了自己一段極度憂傷的時刻:在60歲時,與她患難幾十年的丈夫保羅去世,瑪利亞在極度的悲哀中抑郁了兩年。有人不解:“瑪利亞,你可是心理學大師呀?!毖韵轮猓澳銘摽炜斓鼗謴驼!?。而瑪利亞說:“這怎么可能,保羅是我一生的伴侶,我要讓心中的憂傷慢慢流淌?!焙髞恚攲W生問瑪利亞:“為什么您的能量總是那么充沛?”她說:“我從不用能量壓抑自己的情緒。”可見,憂傷處理,也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一課。
恐懼——能量級是100
好了,現(xiàn)在我們終于要達到能量級100了,這種意識就是“恐懼”。我們恐懼什么呢?恐懼敵人,恐懼年老和死亡,害怕失敗、被拋棄、被嘲笑,等等。一系列的心理恐慌,正是大多數(shù)人生命的根本動力。
我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很被觸動。口紅一哥李佳琦在凌晨3點09分,曬出了一張方便面的照片,下面短短六個字:“下班、收工、晚安?!比缃瘢诩t一哥的身價已今非昔比,可誰又知道他夜以繼日地工作,一年365天,他直播了389場。他沒時間社交,沒時間戀愛,甚至連上廁所都是在跑。一次,佳琦在專訪中嚴肅地說:“我不敢停下來。每天,淘寶上的直播至少有10000場左右,如果我今天不直播了,說不定,我的粉絲就會被另外的9999場直播吸引住,她可能第二天就不來看我了?!?br>
著名演員陳坤在年輕時突然成名,也曾遭遇過深深的迷茫和恐懼:他害怕自己名不副實,害怕這些輝煌轉瞬即逝。于是,長期的焦慮引發(fā)了抑郁。幾番探尋、一路輾轉后,陳坤開始禪修,開始在靜默中行走,慢慢地,他的內(nèi)心安定了下來。他在《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一書中寫道:“外在與心靈的行走,兩條生命的線索,看似毫無相交,其實彼此對應,互相影響。學會在外在的行走中安靜下來,放松自己,與內(nèi)心對話,從中獲得正面的力量,這才是行走的真正意義。”
欲望——能量級是125
接下來,我們從“恐懼”這一層級再向上,來到了“欲望”,它的能量級是125。對一些超越了“恐懼”層級的人來說,追逐金錢、名望和權力,是他們生活的首要目標。欲望也包含了一些上癮行為,比如,有人沉溺于成為別人關注的焦點,有人渴望得到異性的贊美,有人不斷地獲取財富。
在《你生命中的大事》一書中提到,欲望是一種復合狀態(tài),它包括了進取心和占有欲。進取心猶如“生命的發(fā)動機”,充滿了積極的追求。而占有欲猶如“地獄之火”,容易失控,燒毀了自己。
憤怒——能量級是150
沿著“欲望”再上一層,我們迎頭就遇上了“憤怒”,它的能量級是150。憤怒起源于未滿足的期待。憤怒的人就像委屈的孩子一樣,可能會大發(fā)雷霆,心中冒出一股股憎恨;憤怒的人也可能很失望,他付出了許多、期待很高,卻得到很少。憤怒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意識,它既能激發(fā)正面行為,也能激發(fā)負面行為。
在最近的熱播劇《清平樂》中,皇帝宋仁宗身邊有兩位妃嬪,一位是端莊典雅的曹皇后,一位是驕橫跋扈的張貴妃。前者常常將憤怒隱于內(nèi)心,連新婚之夜皇帝未入洞房,失望之極的皇后都沒埋怨半個字。實在是氣壞了,皇后也是如言官一般慷慨陳詞,那種“講規(guī)矩、有節(jié)制的憤怒”讓皇帝啞口無言,也讓皇帝對她敬而遠之。而張貴妃呢,從小沒爹,又沒讀過書,一怒起來,不是抱著皇帝嚎啕大哭,就是率直地怨這個、罵那個,那種“鮮活的憤怒”完全攏住了皇帝的心。不論怎樣,憤怒總是源于未滿足的期待,或是內(nèi)心深深的渴望,因此,它的能量還是蠻強的。
驕傲——能量級是175
好了,從“憤怒”這層意識一躍而上,我們就遇到了“驕傲”,它的能量級是175。與能量低的內(nèi)疚、冷漠、哀傷相比,“驕傲”的能量很足,它在生命的進程中昂首闊步、大顯身手。通常,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們有領軍的氣概、成功的光環(huán),但我們也很清楚,驕兵必敗——“驕傲”是防御性的、容易受傷害的,因為,它有賴于外部條件。
我們從中外歷史中得知,膨脹的自我容易招致攻擊,有可能威名掃地。比如,北宋年間的政治家王安石,被稱為“拗相公”,他固執(zhí)、驕傲得很,雖然一生清廉、銳意進取,但是因為得罪了許多朝臣,兩次變法都不了了之。
勇氣——能量級是200
接下來,我們終于進入了能量級200:勇氣。在“勇氣”這一意識中,人們不斷探索、有決心、有成就。人們既有精力學習新的工作技能,也有能力面對恐懼或是自身性格的弱點,并且能夠持續(xù)成長。
人類的意識達到能量值200,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其一,200以下的意識狀態(tài),對于個人和社會都是具有破壞性的,而高于200的意識狀態(tài)才具有建設性。
其二,在低于200的意識層級中,不論群體還是個人,都只是索取能量而沒有回報,猶如一個巨大的“能量黑洞”。只有達到200以上,人們從世界汲取了多少能量,就回饋多少能量。
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是:在很多世紀中,人類的集體意識都保持在190,只是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年,才一躍成為現(xiàn)在的204。
好吧,總結一下,我們今天分享了《意念力》這本書里的“意識能量層級”,從能量值20的“羞恥”,逐漸上升到30的“內(nèi)疚”、50的“冷漠”、75的“憂傷”、100的“恐懼”;然后,我們體驗到了能量更高一些的“欲望”“憤怒”和“驕傲”;最終,我們來到了意識層級的一個分水嶺,能量值為200的“勇氣”。
各位聽友,如果你有時間的話,不妨慢慢地覺察一下:我經(jīng)常體驗到哪一種意識?當我從這種意識轉變成另一種時,我的能量有什么變化嗎?很期待聽到你的分享。下一集,我們繼續(xù)品讀《意念力》,看看“意識層級能量圖譜”中,那些更燦爛的部分。
在上一集里,我們分享了“意識能量層級”中的9個層級,從能量最低的“羞恥”一直上升到“勇氣”,越來越迎向光明,今天,我們分享——
更高的7個意識層級
中性——能量級是250
能量級250:中性。能量在250以下,人們看待事物時非黑即白,難以應對復雜多樣的世界。而處于“中性”這一意識中,人們更加自信,看待問題客觀而靈活,不易受人脅迫。他們對生活沒有過高的期望,認為生活本來就是有喜有悲,只要學會忍耐,大體上過得去就行,因此,比較容易擁有幸福感。
比如,我先生對我最大的期待是:淡雅和潤,但似乎,我的修煉遠沒有達到。再比如,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一書,記錄了她和先生錢鐘書、女兒錢媛幾十年相伴的恬淡生活。書中寫道:“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nèi)齻€人,很單純。我們于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鐘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么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边@樣的家,真是人生一道曼妙的風景。
接納——能量級是350
我們從“中性”這一層向上,就相遇了“接納”,能量級是350。在這一狀態(tài)中,人們不再為誰對誰錯而斤斤計較,而是努力找到辦法,解決問題。人們尊重平等和多樣性。我學習了十多年心理學后,最喜歡的一則信念是:我們因相同而聯(lián)結,因相異而成長。多好啊,接納每個人的不同,欣賞這些不同,彼此學習,共同精進。
理性——能量級是400
我們接著向上,遇見了能量級為400的“理性”。理性的人能處理復雜而龐大的數(shù)據(jù),快速做出正確的決定。在這一層意識中,科學、醫(yī)學、人類日益增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欣欣向榮。但是,這一層級的缺點是,人們?nèi)菀追浮爸婚g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他們執(zhí)著于概念和理論,卻對本質失之交臂。
仁愛——能量級是500
我們再從“理性”拾級而上,就接觸到了“仁愛”,能量級為500。與“理性”相比,“仁愛”不是智力方面的,而是從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
記得,蘋果公司的CEO庫克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我不擔心機器像人一樣思考,而是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兩種思考最大的差異是,機器的思考只是“理性”,而人類的思考中除了“理性”,還有“仁愛”。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智”和“慧”是不同的境界。所謂急中生智,“智”是運用你的理性和知識;而靜則生慧,“慧”是需要寧靜,需要心的感悟。
喜悅——能量級是540
好了,我們從“仁愛”更上一層,就體會到了“喜悅”,能量級為540。此時,“喜悅”與外在環(huán)境無關,只關乎“當下的存在”——人們很有耐心,即便在持久的逆境中也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一境界的特點是悲憫。著名企業(yè)家俞敏洪曾說過:“看到別人受傷了,你也覺得痛,這是同情心。悲憫心是什么呢?就是即使你沒痛,但是,你覺得要為天下眾生服務,你愿意濟天下蒼生。”
在2020年奧斯卡獎的頒獎典禮上,奧斯卡影帝菲尼克斯緩緩道來一段動人的話:
我想,電影賦予我和諸位的最好禮物是——我們有機會能為那些無法說話的群體發(fā)聲。讓我們很多人感到內(nèi)疚的是人類的“自我中心主義”世界觀,認為我們是宇宙的中心。我們侵占了大自然,并肆意掠奪自然資源。我們認為有權對一頭母牛人工受精,當她生下來小牛之后,我們又偷走了她的孩子,即便她痛哭流涕也不覺得有錯。
我們害怕做出個體改變,是因為我們擔心要犧牲或放棄某些東西。但是作為人類,我們是那么善于創(chuàng)造、心靈手巧。當我們將愛和同理心作為指導原則時,我們完全可以創(chuàng)造、發(fā)展并建立一個裨益所有生靈及環(huán)境的全新體系。
寧靜——能量級是600
比“喜悅”更高一層的意識是“寧靜”,能量級為600。這一層級,經(jīng)常與自我實現(xiàn)、超凡脫俗等體驗相關。到了這種境界,,一些人成為精神導師,一些人成為不同領域中的偉人和天才,還有一些人,則是為了人類福祉而默默奉獻。比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特蕾莎修女,她一生中以“大愛”做小事,救助了無數(shù)貧苦和病弱的人。
開悟——能量級是700--1000
終于,我們攀登到了人類意識的最高層級——“開悟”,其能量值為700-1000。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那些創(chuàng)造了精神模式,擁有眾多信徒的領袖們,正是處于這一層級。
在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人類各個文明都出現(xiàn)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猶太教的先知們,古印度有釋迦牟尼,而中國則出現(xiàn)了老子、孔子……這一群星燦爛的時代,被稱為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當我們描繪完“意識能量層級圖譜”,我最初的三個疑問似乎清晰了:
其一,雖然人的意識飄忽不定,但還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寬容、勇氣都帶來正能量,但“寬容”的能量比“勇氣”更強。每一種意識都有具體的能量值。
其二,意念力不僅是天生的,也可以后天修煉。書中提到,85%的人,其關鍵的能量級都在200以下;在1000萬人中,只有一個人的意識水平能達到600以上,也就是“寧靜”。如果,一個人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有意識地去選擇一種友善、真誠和寬容的生活態(tài)度,就能攀升到更高的意識層面。
其三,意念力既是精神層面的,也與身體相關。書中包括了“人體運動學”的測試練習,這再次說明了“身心靈合一”,也吻合中國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
能量的吸引力法則
日本的科學家曾經(jīng)做過一個米飯實驗。在教室中放著三碗米飯,每天孩子上學的時候,對第一碗米飯說:“我愛你,你好好吃哦!”第二碗米飯完全沒有得到任何關注。而第三碗米飯得到的話語是:“你丑死了,沒有人要理你?!币粋€月之后,第一碗米飯變成黃色,發(fā)出酒香味;第二碗米飯變黑發(fā)臭,還長出霉菌,見證了無人理睬的悲哀;第三碗米飯變黑發(fā)臭,但是至少還有人理睬,所以情況不如第二碗那么糟。
可見,我們的每一種思想和語言都帶有一定的能量。如果一個人充滿了正面的思想、積極的語言,那么,美好的人、事物都會和他同頻共振,被吸引過來;而反之,如果一個人老帶著悲觀、憤世嫉俗的意識,也就難怪常有倒霉事了!在“吸引力法則”的一個實驗里,在一個房間里放滿了不同頻率的音叉,如果振動其中一個音叉,另一個和它振動頻率相同的音叉也會被引動。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一位心如枯井的老囚犯,遇到一位友善與充滿希望的獄友安迪后,他的生命能量也被激發(fā)了起來。老囚犯回憶道:“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閃亮了。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心底里知道把它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你會因此而振奮。不過,它們一走,你住的地方也就更加灰暗空虛。我覺得我真是懷念我的朋友?!?br>
能量與社會階層
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這里的第一個“術”是技術的術,在古代是指職業(yè)。我們經(jīng)常說一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每一種職業(yè)的能量是不同的。我們的先賢孟子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矢人唯恐不傷人,函人唯恐傷人?!笔溉耸侵冈旃娜耍司褪窃於芘频娜?。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弓箭的人,總想著要把箭頭磨得特別尖,所以,他整天想的都是害人。而那個做盾牌的人,整天就想著怎么把盔甲做得特別厚,好好保護人,所以,他的職業(yè)能造就出一種慈悲、關愛之心。
在《意念力》這本書中提到,在不同的意識能量級,人們的階層和職業(yè)也不相同。
能量級在300左右的群體,包括技師、熟練手工業(yè)者、小商人等。他們接受中等教育,對時尚、體育和大眾娛樂有興趣,看電視、刷手機是他們主要的消遣方式。
能量級在350左右的群體,則包括了工匠、管理層和教育工作者。他們衣食無憂,流動性強,社會資源充足,喜歡旅行和刺激性的娛樂活動。
到了400這一能量層級,人類的智慧開始覺醒。高級管理者、專業(yè)人士、高層執(zhí)法者、發(fā)明家和科學家都屬于這一層級。他們的家中遍布雜志,書柜里滿滿當當,一生都在學習中。他們關注社會,擅長交流,大多從事知識性的職業(yè),富有藝術創(chuàng)造性。他們的娛樂活動包括旅行、看戲、下棋和聽音樂會。
而能量級在400以上,人們不僅享有很高的專業(yè)成就和社會聲望,也是各自領域的領導者。比如,牛頓、愛因斯坦、笛卡爾和弗洛伊德這些科學巨匠,他們的能量值都在499。
到了500這一能量層級,人的意識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許多人的行為帶有仁愛和奉獻的色彩。偉大的音樂、藝術、哲學和建筑,大都出于這一意識水平的人之手。
能量與人類精神
為了更好地理解能量中的精神本質,書中提到了一個組織。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成功的美國商人羅蘭,曾經(jīng)嘗試過各種治療酗酒的方法,但都徒勞無功。最后,他去見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后者對他治療了大約一年,狀況好轉。羅蘭滿懷希望地返回美國,但是卻因酒癮復發(fā)而再度病倒。羅蘭返回瑞士,再次求助榮格。榮格謙遜地說道:我無能為力了,或許,你可以參加某些精神型的組織。
于是,沮喪的羅蘭返回美國,參加了一個名為“牛津集團”的組織,成員們定期聚會,根據(jù)精神宗旨討論生活內(nèi)容。一段時間后,羅蘭居然康復了。他驚喜地將自己的經(jīng)驗告訴了朋友埃比,后者也走出了酗酒。接著,這一療愈模式又被傳給了比爾·威爾遜,幫助他擺脫了酗酒的噩夢。于是,比爾創(chuàng)立了“戒酒無名會”,這個組織在隨后的60年里,影響了將近一半美國人的生活。其著名的“戒酒十二步法”,前三步是:
第一步,我們承認,我們對酒已經(jīng)無能為力——我們的生活因此變得無法收拾。
第二步,我們相信,有一種比自身強大的外力,能幫助我們恢復往日神清氣爽的生活。
第三步,我們決心,讓我們的意志和生活接受我們心目中“上帝”的照管。
心理學的本質是療愈創(chuàng)傷、喂飽饑渴,而這個饑渴就是我們渴望的“愛”和“接納”。當絕望、驕傲的人們屈從于一種更高的能量,帶著“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