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典籍中,常用“帶甲十萬”形容國家的強盛?!短坡墒枳h》、《宋刑統(tǒng)》《大元通制》、《大明律》等法典,秉承著“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的原則,突顯出盔甲比進攻性武器更為可觀的價值。 盔甲這么重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上圖_ 剛出土時,身穿皮甲的的秦兵馬俑 皮甲因造價低廉、質(zhì)地堅韌、易于加工、原材料獲取便利等優(yōu)點,它的使用跨度從殷商到清朝,是戰(zhàn)爭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盔甲。戰(zhàn)國文獻《考工記》明確表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當時的盔甲原材料選用犀牛皮。隨著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升,皮甲由整片使用向小片連綴進化,形成了盔甲史上里程碑意義的“札甲”。宋末元初學者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解釋:“一葉為一札,七節(jié)、六節(jié)、五節(jié)其數(shù)也?!?/strong>也就是說皮甲由甲葉組成,一片甲葉為一札,多以七片、六片、五片組成完整的皮甲。札甲的出現(xiàn),使皮甲演化為用于軀干部分的“上旅”和用于足部的“下旅”,功能有細化,防御更完善。元朝時期,生活在中國的犀牛和大象在持續(xù)獵殺之下趨于滅絕,皮甲大多采用牛皮材質(zhì)。此時,皮甲經(jīng)歷了從羅圈甲、札甲到魚鱗甲轉(zhuǎn)變,見證了蒙古大軍由弱到強的轉(zhuǎn)變。滿清軍隊受蒙古軍隊的影響,皮甲仍然在軍隊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的擺牙喇軍常穿鐵甲、鎖子甲和皮甲等三層盔甲作戰(zhàn)。皮甲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結(jié)合,為軍隊提供有效的保護。相較皮甲,鐵甲呈現(xiàn)出防護性好、制作精良、工藝完備的特點。古代大規(guī)模裝備鐵甲始于春秋時期?!盾髯印ぷh兵篇》有云:“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這里的“三屬之甲”指的是從上身、髀部、脛部等三部分組成的整套鎧甲。在實戰(zhàn)中,鐵制札甲是出鏡率最高的盔甲。它分為大札和小札,前者甲葉較大,講究防護性,如宋朝的“步人甲”,后者甲葉較小,注重裝飾性,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盔甲,重約16.65公斤,甲片共計2895片。按編織方法不同,鐵甲可分為左片疊右片、右片疊左片、上片疊下片以及由織物、皮革和甲片組成復合方式。受編織方法的影響,相繼出現(xiàn)了札甲、明光甲、魚鱗甲、山紋甲、鎖子甲等不同形制,配件也逐漸增加,其工藝水平在宋明時期達到頂峰。鐵甲的普及雖晚于皮甲,不過從兩漢開始就占據(jù)在盔甲史上居于C位,倍受矚目。作為一種外來的經(jīng)濟作物,棉花自宋朝傳入中國后,受限于紡織技術(shù),并未普及民間。宋末元初,黃道婆改進紡車,棉紡織業(yè)開始興起,棉甲應(yīng)動而生。棉甲具有質(zhì)輕保暖、性價比高、厚度高、阻力大的特點,對早期火藥彈丸有較好的防御力,在元明清三朝廣泛應(yīng)用。明朝首輔朱國禎的《涌幢小品》記載著棉甲的制作:“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縫如夾襖,兩臂過用腳踹實,以不胖脹為度,曬干收用。見雨不重、霉鬒不爛,鳥銃不能大傷。”一副全套棉甲有腿裙、護腋等組成構(gòu)成。按材料和縫制方式分,棉甲分為純棉甲和棉鐵復合甲兩大類。純棉甲重約15至20斤,類似于凱夫拉防彈衣。軍隊裝備的大都是棉鐵復合甲,它分為暗甲和明甲兩種,暗甲與棉襖相似,只是它內(nèi)襯泡釘或鎖子鐵網(wǎng)。明甲以棉甲為膽,內(nèi)綴鐵片或外覆鐵網(wǎng),相當于凱夫拉防彈衣外插陶瓷插板。明末名將盧象升所屬萬人標營中,6000名騎兵身著鐵甲,4000名步兵身著棉甲,顯然棉甲和鐵甲已經(jīng)并駕齊驅(qū)了。一副清朝棉鐵復合甲的重量約35至40斤左右。實質(zhì)上,棉甲是鐵甲的延續(xù),在明清戰(zhàn)場上扮演著主要角色。紙甲并不是忽悠人命的樣子貨,而是貨真價實的真防具。紙甲的首次實戰(zhàn)記載出現(xiàn)在《新唐書》,唐懿宗在位期間,河中節(jié)度使徐商“置備征軍,凡千人,襞紙為鎧,勁矢不能洞。”五代末期,淮南農(nóng)民起義軍中,有“積紙為甲”的“白甲軍”?!端问贰酚涊d:“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四月,詔江南淮南軍,造紙甲三萬,給陜西防城弓手。”可見,紙甲在北宋已經(jīng)相當普及了。朱國禎在《涌幢小品》描述紙甲制作時,稱:“紙甲,以無性極柔之紙,加工錘軟,疊厚三寸,方寸四釘。如遇水雨浸濕,銃箭難透?!?/strong>紙甲采用以楮樹皮或麻類為原料的粗纖維紙,與絹布間隔相疊,累至三寸,用釘釘實。對于水軍而言,優(yōu)質(zhì)的紙甲比鐵甲更受歡迎。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曾在公文中坦言:“水軍所需者紙甲。今本寨乃有鐵甲百副,今當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軍換易紙甲。”真德秀以百副鐵甲換50副紙甲,看似吃虧,實際上他看中的是紙甲獨有的防水和防火功能??此评w薄的紙,通過特殊工藝的加工,制成的紙甲能在實戰(zhàn)起到以柔克剛的作用。石頭做甲,并非天方夜譚,而是確有其事。1998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陵東北角陪葬坑時,出土了大量石甲。經(jīng)整理,共出土120余副石質(zhì)甲胄,分為魚鱗甲、札甲、特大甲和甲、胄等,其中魚鱗甲有三副,甲片長3.8-4cm,寬3-3.5cm,厚0.3-0.5,甲衣的甲片數(shù)量多達850片。這些石甲采用青石材質(zhì),通過選材、切割、鉆孔、修整和編綴等工藝制作而成。石甲片上的孔有方孔和圓孔兩種,編綴時,工匠用一根銅細扁條兩端穿過兩片相互疊壓的石甲片小孔內(nèi),然后銅細扁條在第二個甲片背部朝相反方向折壓90度。折壓銅條時,有時向內(nèi)折壓,兩端不連,有時折入孔內(nèi),呈一字型,有時折成斜十字型。整副石甲分為前身甲、后身甲、前甲裙、后甲裙、雙肩、披膊等八部分組成。據(jù)專家推測,石甲與鐵甲重量相近,防護相當,具有一定的實戰(zhàn)價值。石甲的出土在世界考古史上是獨一無二的,蘊含著秦朝工匠的無窮智慧。上圖_ 明朝《出警入蹕圖》里身穿鎧甲的錦衣衛(wèi)盔甲的材質(zhì)還有青銅、藤、木、竹、骨、角等非主流材質(zhì),各具特點,異彩紛呈。由于古代對盔甲管理極為嚴格,發(fā)現(xiàn)私藏者非流即死,這一規(guī)定造成古代盔甲傳世極少,著名的山紋甲就此失傳。了解盔甲材質(zhì),有利于厘清誤解,正視歷史,有助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參考資料: 【1】王望生 《始皇陵園陪葬坑石甲胄初探》 【2】郭永芳 《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