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今年所有關(guān)于新白茶的話題,都自帶了流量光環(huán)。 而這其中,白毫銀針是當之無愧的焦點。 白毫銀針價格昂貴,養(yǎng)分充足,茶氨酸含量高。 在每年春白茶上新之季,無數(shù)白茶愛好者,都在摩拳擦掌,勢要將自己心儀的那款銀針收入囊中。 人們既愛它的鮮爽,愛它稠如果凍的茶湯。 同時,又擔心花高價買到“劣質(zhì)品”。 打開后臺的留言,經(jīng)常可以看到五湖四海的茶友發(fā)圖求鑒定。 除了鑒別各種老茶餅外,其次熱度最高的便是各種“白毫銀針”。 確實,市面上的白毫銀針,存在不少坑。 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訣竅,貿(mào)然出手,很有可能損失了錢,卻沒有購得真正的好茶。 接下來,就從6個細節(jié)切入,手把手教你鑒別什么樣的白毫銀針不能買。 《2》 一、芽頭細瘦的不能買 高品質(zhì)的白毫銀針,茶芽以短、肥、萌為佳。 白毫銀針的茶芽生長,類似于竹筍。 初時,矮胖短萌。 隨著時間的推移,竹筍不斷生長,節(jié)節(jié)增高。 茶芽初萌時,相對短小,是一個“小不點”。 隨后,不斷生長的積累,迅速成長為短、肥、萌的狀態(tài)。 至此,便可達到采茶標準。 隨著茶芽的持續(xù)生長,茶芽逐漸從 短肥”姿態(tài),慢慢長高。 茶芽內(nèi)部,有多層結(jié)構(gòu)。 每一層的外表,都密集覆蓋著茶毫。 層層剝開,共計有5-7層之多。 整體結(jié)構(gòu)緊湊,緊密包裹。 高品質(zhì)的白毫銀針芽頭緊實。 最直接有效的驗證方法是用指腹輕捏。 茶芽不緊實,說明內(nèi)在養(yǎng)分積累不足。 論鮮嫩口感,買竹筍,“短肥”比“瘦長”好,買白毫銀針也是如此。 所以,當茶友們在選購白毫銀針時,別選芽頭過于細瘦銀針。 茶芽敦實粗壯,才是正道。 《3》 二、白毫稀疏的不能買 白毫的濃密度,是購買白毫銀針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 密集蓬松的白毫,內(nèi)部存在特殊腺細胞,能發(fā)散出特定的氣息,構(gòu)成極為清鮮的特色毫香。 乍一聞,像是濃濃的植物荷爾蒙,近似干燥的蘆葦、狼尾草、野草叢飄揚出來的植物鮮香,極具辨識性。 經(jīng)過白茶簡樸的制作工藝,不揉捻不殺青,僅以萎凋、干燥為主,白毫銀針的成品內(nèi),天然纖細茶毫能夠被大量保留。 茶香方面,茶毫越多,代表著清雅鮮明的毫香更為濃郁。 茶味方面,由于這些纖細的白毫內(nèi)部含有不少游離狀茶氨酸。 茶氨酸作為基礎茶味組成,能帶來清甜、鮮爽的茶味。 反之,白毫少說明,營養(yǎng)物質(zhì)不足。 茶湯中的香氣也不夠豐富,湯水也不夠稠滑。 要想喝到一杯,毫香濃郁,茶湯鮮爽的白毫銀針,白毫存在數(shù)量顯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4》 三、茶芽底色發(fā)紅的不能買 鑒茶時,見過一款茶芽底色泛紅的白毫銀針。 有經(jīng)驗的老茶客,一看便知這茶有貓膩。 正常品質(zhì)的白毫銀針,茶芽底色是綠的。 在過去,白毫銀針有一個曾用名,喚之為“綠雪芽”。 茶芽的顏色,類似新雪覆蓋在綠色草地上,外層銀色白毫密布,底色綠意鮮活。 白毫銀針的茶芽底色,不會輕易改變。 從采摘,到經(jīng)歷萎凋、干燥等基礎加工,只要沒有被暴曬、厚堆、或者高溫烘干,在內(nèi)部葉綠素沒有受損的前提下,底色不會變。 新茶制成,裝箱久存起來,存滿3年、6年、8年,甚至更長時間后,白茶的茶芽基礎色不會改變。 白毫,只是從新茶相對鮮亮的亮白、銀白,轉(zhuǎn)變成灰白、花白。 茶芽底色,從鮮綠、嫩綠,慢慢變成暗一些的灰綠、暗綠等。 總之,不會出現(xiàn)直接從綠到紅的大跨越。 若有,不是制茶出現(xiàn)嚴重失誤,就是后期儲存時沒有避光密封保存,導致氧化變色。 《5》 四、芽身過于彎曲的不能買 白毫銀針的芽身整體,相對比較直。 這點從它的后綴也能看出來。 銀針,銀針,直如針。 個別茶芽尖端微微帶點“鉤”,也是正常的。 但市面上還有一種“銀針”,它的形態(tài)彎似鐮刀,一面顏色黑綠,一面顏色灰黃,身上也有著一層白毫。 茶掌柜在介紹時,也稱呼它為“白毫銀針”。 然而,它們的真實身份,是云南月光白。 白毫銀針,是福建名茶,以大白茶或大毫茶的嫩梢為原料。 月光白,產(chǎn)自云南,是從云南土生土長的大葉種茶樹上采摘下來的嫩芽,制作而成。 它們是兩款不同的茶。 白毫銀針是芽頭胖胖的、直直的,綠芽披著白毫,且白毫密布,又厚、又密、又軟,所以古時又稱作綠雪芽。 而月光白,芽頭更扁,更瘦,彎彎似鐮刀,而且只有芽,沒有護旗葉,黑灰,不綠,白毫更稀,更少,零散分布,并不濃密。 月光白的價格,比銀針便宜一大截。 同時在風味上,也沒有標志性的毫香蜜韻,不具備高山銀針的極致鮮爽。 如果花了買白毫銀針的價格,入手卻是月光白。 那這筆買賣實在是太虧! 《6》 五、茶芽手感不干爽的不能買 買茶驗貨,干度檢驗很關(guān)鍵。 對待白毫銀針,原則上,在盡可能保留天然養(yǎng)分前提下,能做到越干燥越好。 越干代表茶葉重量越輕,意味著買茶越劃算。 含水量過高的白茶,除了沒有性價比外,后期還藏著不少坑。 因為它放不久,沒法久存。 哪怕倉儲再用心,嚴格用三層包裝密封存放。 也敵不過內(nèi)部水汽往外擴散后,由內(nèi)往外引起受潮變質(zhì)! 普通茶友買了白毫銀針后,手邊沒有專業(yè)機器設備測定準確含水量時,也不用心急。 可以用指腹觸碰芽頭尖端,干度出色的白毫銀針,芽頭表面的白毫蓬松,還帶有微微扎手感。 做得越干燥,芽尖扎手感越明顯! 《7》 六、不帶小葉殼的不能買 一旗一槍,是白毫銀針的標準茶青寫照。 旗是護旗葉,槍就是芽頭。 因為白毫銀針的芽頭在發(fā)育時,芽身表面并不是光禿禿的,而是帶有隨身侍衛(wèi)。 茶芽的最外層,有一處半閉合的小葉殼。 小葉殼與茶芽之間,好比是刀鞘與刀頭,是保護與被保護的關(guān)系。 旗槍合一,采下帶有小葉殼的茶芽,才是最標準的白毫銀針。 而經(jīng)過萎凋烘干后,白茶的水分降到8.5%之下,有一部分長得略微大的護旗葉,會略略與芽頭分離。 其中一小部分也可能會因為加工時的碰撞而從芽頭上脫落,或者與芽頭稍稍分開,不再像茶青階段那般貼合。 但整體上看,大部分還是一旗一槍的模樣。 所以,買白毫銀針要買帶小葉殼的,因為這才是最標準的銀針。 《8》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泰山北斗,令無數(shù)茶友趨之若鶩。 其中的坑也不少,在購買時需要茶友們擦亮眼睛。 為了防止被茶掌柜的花言巧語所蒙騙。 在喝白茶的過程中,學習鑒茶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 到手的白茶,不要急于喝。 先用巡視的目光,將上文提到的6個細節(jié)逐一驗一遍。 看看它的外觀是否合格,再沖泡也不遲。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