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zhèn)鲄鞘教珮O拳講義》摘錄 吳公藻 吳公藻(1900年~1985年),吳鑒泉次子,家學淵源尤以理論見長,著作甚多。自第一屆北京體育講習所畢業(yè)后,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教練。1929年於上海精武體育會任教。1934年南京中央國術館舉辦第二屆人國武術考試,任湖南省教。1937年南下香港,與兄吳公儀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門鑒泉太極拳社。1942年香港淪陷前回滬。1980年八十七歲高齡,在香港出版「吳家太極拳」一書,堪為吳氏太極拳之經(jīng)典著作。 一種學術能流傳于久遠而不替,且世世代代發(fā)揚光大,戰(zhàn)后更發(fā)展至南洋、美加等地,定有其必傳之價值,茲綜其要而言之: 一、以盤架為體,在強健筋骨,調和氣血,合乎現(xiàn)代生理學與病理學之理,能防疾病于未發(fā),亦能療之于已發(fā),祛病延年,為后天養(yǎng)生之術; 二、以推手為用,循太極動靜之理為法,采虛實變化之妙為用,合乎心理學和力學之理,以柔克剛,以剛濟柔,可以得技擊實用之效; 三、應敵時隨屈就伸黏連不脫,能因人之勢,借人之力而致敵于敗,非力敵,而系智取; 四、太極拳為道家之行功,注意武德修養(yǎng),每一姿勢無不中正安適,每一動作無不輕靈圓活,決無剛猛激烈致敵于死地之意,此為仁; 五、以養(yǎng)氣蓄勁,柔中有剛,精神內斂,意存丹田,則愈練愈精,愈練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而至形神合一,達到大勇無畏境界。 太極拳一不用氣,用氣則滯;二不用力,用力則斷;三不用法,有法則盡(唯初學者則不能無法,須知先有規(guī)矩后成方圓;先有法而后無法,則臻最高境界)。而系以棉、柔、巧為行功要旨。其動也,則全身無不動;其靜也,則全身無不靜,動中寓靜,靜中寓動,動靜互變,無笨重遲滯之弊。男女老幼皆可習練,動作純任自然,物來順應,學之毫無困難,茍能精勤研究,歷久不懈,獲益非淺。 第二章太極原理 孔子(551-479B.C.)贊易,始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周頤撰“太極圖”推道體之本原曰:無極而太極,如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fā),是無極也。然此心未發(fā),自有昭然不昧之本體,是太極也。太極乃宇宙生化之原,雖是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然一切形象,聲色皆有太極生化而出。是以拳經(jīng)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由此可知太極者,動靜而已;陰陽者,太極而已。在靜極而動,動極而靜之中,太極永處變動開合之狀態(tài)。舉凡天地萬物,一往一來,無時不刻盡在變動之中,此即太極之微旨。在拳而言太極者,因其原理由太極之動靜、陰陽、開合之變化而來。其基本在動中求靜,靜中求動。而其動作則主要研究虛實,虛實即是陰陽。是以學者首先應知陰陽動靜之理,然后循序漸進。 第四章 入門基礎 太極拳以盤架為體,推手為用。初學盤架時,姿勢務求中正安適;動作必須輕靈圓活。 茲將八大要點列述如下: 一中:心氣中和,神清氣沉,立點在腳。重心緊于腰脊,精神含斂于內,乃能中定沉靜。 二正:每一姿勢,務求端正,最忌偏斜。雖或俯或仰,或伸或曲姿勢繁多,其重心必須穩(wěn)定。重心穩(wěn)定則開合靈活自如,進退有序;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虛實不清。 三安:安然之意,切忌牽強。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動作均勻,呼吸和平,神氣鎮(zhèn)靜乃無氣滯之病。 四舒:舒展之意。姿勢動作務求開展,使全身關節(jié)節(jié)節(jié)舒展,然非用力伸張,而系自然徐徐松展,自能得到松活沉著之趣。 五輕:輕靈之意,然忌漂浮。動作輕靈緩和,往來自由自在,久之能生松沉之勁,進而生粘黏之勁,故輕字是練拳下手之處,入門之徑也。 六靈:靈敏之謂。由輕靈而松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連隨,能連隨而后能靈敏,則可悟及不丟頂。 七圓:圓滿之意。每一動作務求圓滿而無缺陷,則能渾成一氣而免凹凸斷續(xù)之病,推手用勁,非圓不靈,處處能圓則活矣。 八活:靈活而無笨重遲滯之意。上述各節(jié)融會貫通后,則屈伸開合,進退俯仰皆能自由。 第五章 身法要義 人身可分三部九節(jié),三部即脊椎,兩臂與兩腿。 屬于脊椎者:一頭頂,二胸背,三腰腹,此三節(jié)為人體之主干。 屬于兩臂者:一兩手,二兩肘,三兩肩,此三節(jié)為人體之上肢。 屬于兩腿者:一兩胯,二兩膝,三兩足,此三節(jié)為人體之下肢。 身法分上中下三盤。胸背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膝腿以下為下盤。 三盤功夫非每人能兼而有之,因人體之長短,體力大小而不同。所以矮者多取高者之中下盤,高者專打矮者之中上盤。身小靈活者善走,身高體重者善守。力大者多攻勢,力小者多守勢。 腰胯為全身之樞紐,為武功身法主要部分,進退顧盼之時,必須立身中正,四末自然就序。太極拳用腿之時甚多,如單雙擺蓮、分腳、蹬腳、金雞獨立、胯下勢、進步摟膝、退步倒攆猴等等皆是。而用腿之時必須腰胯松沉,上下四平八穩(wěn),以兩膝兩胯旋轉之法而出之,所以要涵胸、拔背、松肩、垂肘、裹襠、護臀、松胯及尾閭中正。 太極拳身法是由上而下,所以上盤功夫最為重要。每一動作全是圓形,運用連續(xù)不斷。點有點之轉法,線有線之轉法,面有面之轉法。軸心與車輪之面積雖有大小,而圓周一定是三百六時度,轉法分寸全靠自己掌握。 人體雖有三部九節(jié),身法亦分上中下三盤,然應用之時則須完整一氣,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節(jié)節(jié)貫穿,自能得心應手。 第六章 推手法則 太極推手是甲乙雙方處于對等地位,進行互攻互守,目的雖在戰(zhàn)勝對方,然非敵我斗爭,而是同門之間互作技術研究,冀理論實踐相結合,用以鍛煉手法、身法與腿法。也即是鍛煉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一升一降、一沉一浮、一屈一伸、一開一合與勁走圓圈之功夫。 推手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主動謂之“問”,被動謂之“答”。彼有所問,我必“聽”而后“答”,主動采取各種方法進攻,背動者亦采取各種方法以系重心,一攻一守、一問一答,時而反守為攻,反答為問。以意探之,以勁問之,矣其答復,再聽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答,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其虛實。 互作攻守之時,平面進退狀如波浪,有起有伏;立體升降則如螺旋轉動,旋上旋下作彈性伸縮;圓圈方位分橫圈、縱圈與平圈三種,橫圈是上下旋轉,縱圈是前后旋轉,平圈是左右旋轉,再加一種 比 旋轉,用之于周身,就如一顆九曲球,令對方感到針插不進,水潑不入。太極拳講究陰陽,說對待,論動靜。何謂陰陽、對待與動靜?則由推手實踐中體會得來。當雙方對立而未有任何動作是謂靜態(tài),陰陽未分。挨*一方擬有所動而在將展未展之際,謂之動機。靜態(tài)象征太極,一動則陰陽已分。由無而有,互相對待,一理二氣,四象八卦種種變化隨之而生。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陽主攻,陰主守;陽以進為長,陰以退為消;陽以變?yōu)殚_,陰以化為合。進退伸縮,盼顧旋轉盡在變化之中矣。 太極推手有不動步推手,進退步推手。大履步步法于九宮步步法等多種。不動步推手謂之四正,進退步推手謂之四隅,大履步步法又名八門五步。八門者,四正方四斜方,五步者,上三步退兩步。九宮步步法所走方位與兒童學習書法之九宮格同,甲乙雙方各進退四步,二人互踏中央戊己土。太極拳步法均按五行、八卦、九宮步法變化,其他如川字步、丁字步、八字步、弓腿、坐腿、騎馬勢全在其中。 第七章 致學十要 一中定:伸屈與開合之未發(fā)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是為中定之氣,道之本也。 何以守中?無過不及。何以能定?不為起使,不為利誘。伸屈開合,進退顧盼,互爭者中也。中者,以腳為立點,以勢為重心,以動作為樞機,故曰得其環(huán)中,以應無窮,此雖技之一端,實為全體之綱領。 二虛領頂勁:頂勁即頂頭懸。頭頂正直,腹內松凈,氣沉丹田,精神貫頂,如不倒翁上輕下沉,又如水中浮標漂浮不沒。 歌曰:神清氣沉任自然,漂漂蕩蕩浪里轉攢;任你風浪來推打,上輕下沉不倒顛。 三感覺:身有所感,心有所覺。有感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感應互生,人于精微。推手互相問勁、找勁,即是鍛煉感覺與反應,感覺靈敏,變化無窮。 四聽勁:聽者權也,即權衡輕重,推手時偵察敵情謂之聽,聽之于心,凝之于耳,行之于氣,運之于掌,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聽而后發(fā)。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屈,乃能進退自如。 五量敵: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整軍行旅之初,當先審己而量敵,以計勝負也。拳雖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策;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 量敵應問勁,問其動靜,聽其來勁方向與重心所在。彼此未進入攻守之時,應以靜待動,以逸待勞,不存主見。彼未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當彼此相互承變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 六知機:推手分三個功夫階段,由不知不覺而后知后覺,由后知后覺而先知先覺。當陰陽未分,動靜未明,姿勢未成,虛實未知。似有征兆時謂之機,此唯高手能知之。能知機則能造勢,所謂無中生有,乘機而動,低手則反之。高手心氣沉靜,姿態(tài)雍容,逆來順受,運用自如,低手則進無門,退無路,攻之不可,守之乏術,此即知機與不知機之分。 七雙重:無虛實謂之雙重。雙重之病有雙手與雙腳之分。拳經(jīng)曰:'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又曰:'有數(shù)年純功而不能運化者,率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是故雙重之病最難自知自覺,非知虛實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則聽勁。感覺。虛實。問答皆融會貫通。若以雙手按對方之上盤,而對方力氣極大,攻之不可,則采×虛實之法,以雙手 履其肩,左手由彼之右肩下履×,右手擊其左肩,此時我雙手作交叉十字勢,同主一方,而發(fā)勁成一圓圈,則彼必側斜而倒地,此即發(fā)勁偏沉所致也。 八舍己從人:舍棄自己主見,依從對方動作,隨其所適,因而取之,順而成之,合而解之,由被動轉為主動。主動能造機造勢,而后得機得勢,處處隨曲就伸,則無往而不利。 九鼓蕩:氣沉、腰松、腹凈、含胸、拔背、松肩、垂肘,節(jié)節(jié)舒展,動之靜之,虛之實之,開之合之,剛之柔之,此種混合之勁謂之鼓蕩。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鼓蕩之勁乃生。由于心氣貫穿,陰陽變化頃刻而來,猶如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在同門之中運用鼓蕩勁,多是高手指導低手,使對方腰腿生長彈性抵抗力,增強感覺敏銳,久之則感應靈活。在應敵之時則用來摧毀對方之守勢,牽引對方之重心,使其立點不穩(wěn),擾亂對方步驟,疲勞對方精神。 太極拳最高境界尚有名曰采浪花者,全以鼓蕩之勁震撼對方,使其如航海遇風,出入波浪之中,眩暈無主,傾斜顛簸,自身重心難以捉摸,即是鼓蕩之作用。 十重心:研究太極拳勁之平衡作用,即是研究各種姿勢與動態(tài)之穩(wěn)定而求其重心。無論站立或俯仰,各有其重心存在,推手原理即在各種動態(tài)中研究力之平衡關系。如穩(wěn)定則重心升高,如為不穩(wěn)定則重心降低,如為中立則不升不降。更應知穩(wěn)定平衡之時,重心必須在最低處。 第十章 五行要義 一粘勁:粘者,如兩物互交,粘之使起,太極拳中謂之勁。此勁非直接粘起,實間接而生,含有勁意相兼兩義。如對方實力強大,體質堅實,氣力充沛,椿步穩(wěn)固,似難使其掀動或移其重心,然用粘勁即可使其自動失中。其法系以意探之,使其氣騰,全神上注,則其上重而下輕,其根自斷。此系對方之反動力所致,我只是順其反應以不丟頂之勁引其懸空。其勁似松非松,不即不離,主動吸引對方,是為粘勁。 粘勁如掌之與球,一撫一提之間,運用純熟則球不離手,球隨手轉,粘之即起,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之謂也。 二連勁:連者,貫也。不中斷、不脫離,繼續(xù)連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為連勁。此勁屬被動,其意即在接觸之中始終跟進跟退,不自停息。 三黏勁:黏者,黏貼之意。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升,彼沉我松,使對方感覺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黏如貼,難解難分。在我是不丟不頂,不即不離,有機則乘,無機則俟。其進也引而困之,其退也截而擊之,于被動中爭取主動。 四隨勁:隨者,從也。緩急相隨,進退相依,不先不后,舍己從人是謂隨。拳經(jīng)曰:'因敵變化示神奇,須在隨字下功夫’。要在對方得意處使其失敗,此即被動中取勝之道。 五不丟頂:丟者,開也;頂者,抵也。不脫離,不抵抗,不搶先,不落后。五行之源,輕靈為本,是為不丟不頂勁。 雙方互作攻守時,心要平,氣要靜。心之所使,意之所達,氣之所行,進退變化,攻擊防守,粘連黏隨,體無不備,用之不賅。 第十三章 纏絲勁要旨 纏絲者,猶絲之互纏。用之于推手,即彼此互相聽勁、互相問勁、互相拿勁、互相化勁、互相爭取主動、互相進行包圍運動戰(zhàn)術也。 纏絲勁有里纏、外纏、上纏、下纏、進纏、退纏等六法。用之于臂,用之于腿,更用之于腰胯,以至周身連綿運用,如環(huán)之無端,連環(huán)用之如絲之纏也。 纏之為用即是圈轉之法,有前后、左右、上下、進退等方向。包含粘、連、黏、隨、不丟頂之變通,以及堋、履、擠、按、采、列、肘、靠八法中之勁。 懂纏絲勁者感覺敏銳,聽勁準確,能隨屈就伸,運用自如,易爭取主動,不懂者出手多是直出直入,橫進橫退而欠圓活,且多棱角,多缺陷或多凹凸之處,易受制于人。 運用纏絲勁并非死纏不放或相互糾纏不清,而純系柔軟圓活之運用。在情勢變化之中,運用發(fā)、拿、打、化之時,尤須注意順逆、呼吸、收放、吞吐: 順:從動為順,是因敵所適之意。 逆:背馳為逆,是逆轉對方動作。 呼:膨氣為呼,是膨腹而應之意。 吸:收氣為吸,是收腹而引之意。 收:取之于敵,是順勢而取之意。 放:適可而發(fā),是準備放射之意。 吞:待敵自投,是設網(wǎng)而伺之意。 吐:擒而復縱,不厭詐以觀其變。 以上四種相對動作,主要在于精神而非氣力,是以心意為主,以氣力為輔,正如拳經(jīng)曰:“若問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位骨肉臣。”也。 第十五章 授受關系 練習太極拳,每因學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詣各異,雖同一師乘,而對拳理之領悟,盤架之姿勢及應用之法則各有不同,所以教者應因人而教,學者更應自知個性之優(yōu)卻點而學之。 性情大約可分剛柔兩類。剛者急而烈,剛之上者為強,剛之下者為暴。柔者溫而順,柔之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柔之下者則意志簿弱無進取心。 剛之上者喜爭強斗勝,不屈人下,學習多務于剛,剛之者暴燥而魯莽,學者多務于猛。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學者多務于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堅,不求甚解。太極拳講剛柔相濟,必須鍛煉到剛不過,柔不弱,如此乃能進德修業(yè)。 柔之上者學習太極拳,容易增長功夫,性情剛之下者每每誤解慢與不用力為懶散儒弱之意。其實慢與不用力正是鍛煉功夫之要旨,猶如煉鋼,由生鐵而熟鐵,由熟鐵而成精鋼,非長期火候不為功。 所以必須由慢而成及不尚氣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則笨,用氣則滯,是以沉氣松勁,純任自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有若無、虛若實;逆來順受,無中生有;不丟不頂全由慢與不用力鍛煉而得之。 慢所以能靜,靜所以能守,守之謂定,此即心氣之中定也。心氣中定而后神安,神安而后氣沉,氣沉而后精神團聚,一氣貫通。 快則心粗,心粗則氣浮,氣浮則心無所守,散亂之病生,虛實更無由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