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十一月節(jié),至此而雪盛也。
追著一片雪,遇見一片山。
大雪節(jié)氣已至,雖然不是每個地方都會下雪。但并不妨礙我們每個人心里,都盼望一場雪。
對于農(nóng)民伯伯來說,瑞雪兆豐年,明年五谷豐登,手有余糧心不慌。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喜歡雪的理由和心情,與古人并沒有什么不同。
或閑適,或思念,或哀傷,或從容,都是從雪里映照自己的內(nèi)心。
不管歷史怎么樣流轉(zhuǎn),內(nèi)心里的這些情緒,就像雪落,總會在某個時刻不期而至。
今天,我們就跟隨古人的腳步,重溫那些關(guān)于雪的記憶與感悟。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最能代表普通人看到雪落那一刻的心情。
就像當初《來自星星的你》熱播,初雪時啤酒和炸雞是標配。
在白居易的筆下,白雪、紅爐、綠酒也是標配。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這色彩這畫面,可不就是想著呼喚好友,來個一醉方休。
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冬雪與知己好友,一起擼串吃火鍋,快哉美哉。
越是寒冷的時候,越是渴望溫暖。這樣的心境,穿越千年,也不會變。
只不過落在詩人白居易的筆下,更顯雅致與詩意。
但也恰恰因為古人的筆觸,伴隨著歷史的厚重,隨著雪落的輕盈,觸碰到我們的心里,提醒我們?nèi)碎g煙火就是最好的詩意。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雪落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凈,已是無比純凈。
在袁枚《十二月十五夜》的筆下,雪月相映,即使吹滅燈火,窗內(nèi)也宛如燈火通明。
這種感覺,我們小時候住過平房的人感觸最深。
晚上關(guān)燈上床,窗前分外明亮。那時我們童心未泯,也會偷偷跑到窗前,看看外面明亮的世界。
那個時候我們不會盼望圣誕老人突然出現(xiàn),只會想著灶臺里會不會冒出個田螺姑娘,井口下會不會住著一個仙女,偷偷跑出來跳舞。
后來慢慢長大,很難再有心情感受“月照一天雪”的清明與通透了。
好在還能重溫,也還會為之感動。
網(wǎng)絡(luò)上火爆的“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那個作者北大教授,或許也是受袁枚這句詩的啟發(fā)吧。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
這是北宋詞人舒亶《虞美人·寄公度》里的詩句,寫盡了雪落長安時對故友黃公度的思念。
長安,是古都,也是古代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和遠大抱負的象征。
功名盡在長安道,舒亶因意見不合遭貶后再度被啟用,回京后卻發(fā)現(xiàn)已是物是人非。
這個時候,雪滿長安,思念也溢滿長安。每一片雪里,都是對故友的思念。
雪落的時候,懷念的不是城市,而是城市里曾經(jīng)一同看雪的人,還有一起走過的歲月。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現(xiàn)代人想一起看雪,也是在寄托白頭到老的心愿。
這種心情,和舒亶雪夜獨酌寄托相思,同樣真摯濃烈。
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span>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是蘇軾的風雅。
雪夜聞?wù)壑?,則是白居易的清冷。
這首《夜雪》就是寫于白居易貶謫江州時期,雪夜無眠,才能聽到竹林搖曳,宛如寒聲碎。
詩人就是這樣的敏感,積雪加重,不從形狀外觀來描寫,僅以雪壓竹折的聲音,就能巧妙傳達。
這種雪落的聲音,住在高樓上的現(xiàn)代人很少再能聽到。但那份孤寂與清冷,我們都曾遇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是關(guān)于雪的詩詞里,繞不開的經(jīng)典。
江雪茫茫,萬籟俱靜,只有一葉孤舟橫亙其中。一個老翁,獨坐其中,默默垂釣。
柳宗元的本意或許是為了抒發(fā)政治上的苦悶,但卻有一種撲面而來的孤傲與倔強,清醒與淡然。
一個人的江雪,也可以感覺到氣象萬千。
同樣,一個人的單槍匹馬,也可以是一只隊伍。
如今在生活中掙扎的我們,何嘗不像柳宗元,獨釣寒江雪,甘為稻糧謀。
管它風雪雨落,總要活下去,用力地活下去,勇敢地活下去。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北宋盧梅坡,是詠雪頌梅的高手。
他留存的詩歌雖然不多,但那兩首《雪梅》卻流芳千古,無人能及。
賞雪自然離不開梅花,盧梅坡的偉大,就在于他能巧妙抓住梅花與雪花的神韻,巧妙融合成一體。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可謂是風雅至極。
這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通俗易懂,短小精悍。
他抓住了雪的潔白和梅花的幽香兩個不同的特點,讓人過目不忘。
所以每到雪天,看到雪梅,總會讓我們想起這句詩。
同樣與這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南宋詞人張孝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用現(xiàn)在的話就是,氛圍感十足。
月照一天月已經(jīng)讓人動容,再有梅雪相照,怎么能不清絕呢?
這樣的場景,有時間不妨與心愛的人再體味一下。
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
世人寫雪大都寫雪落時的純凈與浪漫,而南宋詩人楊萬里卻不落窠臼,鐘情雪后初晴的美妙。
雪后初晴,東山在夕陽與白雪的交相輝映下,散發(fā)出溫柔的光彩,就像有一種獨特的光芒在涌動。
在楊萬里的筆下,冰雪消融的畫面,一下子靈動起來。
難怪詩人這么喜愛,我們讀了也感覺到一種難言的喜悅。
一則為這個獨特的景象,一則仿佛看到了希望。冬雪過后,春天還會遠嗎?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提到風雪,除了浪漫,就是渴望溫暖,尤其是回家的溫暖。
但我們常常在路上,為生活而奔波忙碌,甚至遠走江湖。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里的這最后兩句詩,就是他寄宿在外的寫照。
每次讀到這句詩,我們都能感受到一種溫暖,就是不管在外面再怎么奔波忙碌,總會有個地方,能讓我們落腳。
這個地方是家當然最好,倘若不是,只要溫暖舒適,能帶給人慰藉,也好。
今日大雪節(jié)氣,外面的雪不知道會不會飄。但我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抖落在外的風雪,如期而歸。
愿我們的燈長明,照亮回家的路,溫暖回家的心,等待那風雪夜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