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咽喉痛門》中辨治一咽喉痛病人,其癥喉間成蛾,日輕夜重,不甚痛,咽喉之際自覺一線干燥之至,飲水咽之少快,至水入腹,腹又不安,吐涎如水,時醫(yī)辨為陽證,用瀉火之藥,反而增重,陳士鐸抓住此證日夜輕重之不同,乃“少陰腎火,下無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陰虛陽浮,定為陰蛾。 對證治以引火歸藏,方用引火湯(熟地、巴戟天、茯苓、麥冬、北五味子),一劑痛消,二劑痊愈,方中以熟地大補腎水,麥冬、五味子滋肺為佐,旨在金水相生,水足又益以巴戟天之溫,以達水火既濟之效,再用茯苓為之前導,則水火同趨而共安于腎宮。 可見其辨證之準,用藥之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