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文化修養(yǎng),書法功底,以及他的性格,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宏大,深,甜!是的,他叫洪厚甜,60年代的書法大師!他的名字很好聽,書法也很好! 洪厚甜一九六三年生于四川什邡市,號景堂。中書協(xié)理事、正楷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書協(xié)副主席。何應輝是同鄉(xiāng),是一家人。 這就是今天的主角洪厚甜,今年剛剛過了六十,在這個年紀,對中書協(xié)和當代書協(xié)來說,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黃金時節(jié),他的責任重大。 他在繼承和發(fā)展書法方面,除師承前人,還廣泛師承當代著名書家,師從張海,李剛田,陳振濂,何應輝等。 洪厚甜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就是從這幾個老師那里學來的。張海先生曾經(jīng)是中國書協(xié)的主席,他的書法水平是毋庸置疑的;李剛田,陳振濂,何應輝,就是書院派的領軍人物。在這些老師的幫助下,洪厚甜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洪厚甜是諸家書體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正楷,從廣義上講,正體分魏碑和隸書兩種。他的書法功底,是在魏碑、漢碑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他的《張猛龍碑》和《龍門二十品》,都是他在書法上的基本功。 其魏碑楷書,字體寬而平,斜肩大,表現(xiàn)出一種欹側(cè)自由的險勢;他的魏碑,不但剛勁有力,而且剛勁有力,不失正大,頗有幾分《張猛龍碑》的味道! 最近幾年,洪厚甜在文壇上格外的活躍!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全國書法大展上。曾多次參與篆刻展,扇面書法展,冊頁書法展等大型比賽,成績斐然。 每一位書法大師,都有自己的故事!洪厚甜在讀書的過程中,從秦漢時期,一直走到了現(xiàn)代,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才走到了巔峰。 魏碑在北魏盛行,在漢、唐之際,魏碑被認為是漢隸和唐楷的一個分界線。有的人主張從唐楷開始,有的人認為應該從魏碑開始,因為魏碑起到了銜接和銜接的作用,而洪厚甜就是從這個角度開始的。 從洪厚甜的楷書中可以看出,他既有魏碑的風格,又有唐楷的風格,兩者結(jié)合,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凡是有成就的書法家,無不提倡“碑”與“帖”的密切聯(lián)系,不僅注重書法的書寫,而且注重碑銘的雕刻。漢碑和魏碑的結(jié)合,讓書法的道路變得更加寬廣,書法和篆書的結(jié)合,也就意味著,《張遷碑》、《石門頌》這些漢碑,都不能錯過。 對于書法的研究,就像是品嘗百草的神農(nóng),一塊又一塊的代表性碑帖,一塊刻石,一塊一塊地試來試去,其中有苦有甜,洪厚甜覺得這一切都是全新的。 向古代的大師們學習,可以了解到傳統(tǒng)和經(jīng)典;學習現(xiàn)代大師,才能掌握時代的脈搏,才能緊跟時代潮流,才能讓自己的書法與時代同步,讓自己的作品煥發(fā)出新的時代氣息。 觀念上的僵化,思維上的迂腐,也造成了書壇上的師古之風,停滯不前。不重古代,不輕現(xiàn)在,這是學習書籍的聰明之道,這一點,洪厚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迪。 而洪厚甜,也在草、墨兩種技法上,進行了一次大膽的嘗試!所以,他不僅寫了楷書,還寫了草書。其草書、墨、韻,自成一方天地。 書法是要刻苦學習的,但更多的是要學會,要靈活!有的人一生專研一種風格,卻不一定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有的人擅長各種風格,但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究其原因,在于把握到了不同書法風格的共同規(guī)則,而洪厚甜正是這個領域的開拓者。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用在書法上,同樣適用!洪厚甜的書法藝術,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正是因為他廣泛地涉獵了各種流派,形成了他的楷書質(zhì)樸流美和行書的豪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