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張良的成功之“道”

 奇階讀史 2024-03-28 發(fā)布于山東
張良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青年人喜歡他,因為他仗義任俠,豪氣干云;

中年人喜歡他,因為他幸遇明主,功成名就;

老年人也喜歡他,因為他淡泊名利,“功成身退”。

我國的游戲《無悔華夏》和動漫《秦時明月》中,張良的角色都有很重要的戲份。

我們喜歡他、愿意扮演他,其實都是因為我們打心眼里也愿意成為張良那樣的人。

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張良的成功之“道”,看看到底在張良身上我們能夠?qū)W到什么。

一、張良的成就

關(guān)于張良一生的事跡,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張良出身于韓國丞相世家,公元前218年,張良趁秦始皇巡游之際,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一舉成名。

逃亡到下邳之后,張良遇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貴人,如果不是這個人,張良成就不了千秋功業(yè),如果不是這個人,張良也學不會“功成身退”。

這個貴人就是黃石公,在黃石公的一再考驗之下,張良得到了黃石公的一生真?zhèn)鳌短ā贰?/span>

得到《太公兵法》以后,張良不斷地研習這本書。

十年后,秦末大起義爆發(fā),張良帶著一幫人馬,在投奔楚王景駒的路上,遇見了劉邦,他跟劉邦交流自己的《太公兵法》學習心得,沒想到的是,劉邦竟然都能領會,張良欣佩地說:“沛公殆天授。    

就是說,沛公您的才能是上天特別賜予的啊,于是張良不再他往。

在輔佐劉邦的過程中,張良多次獻計,幫助劉邦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劉邦、張良劇照

劉邦攻打峣關(guān)的時候,張良建議,以利益為誘餌,勸說秦將投降,在秦將投降以后,趁著秦軍放松警惕,再偷襲消滅他們,劉邦成功挺進關(guān)中。

進入秦都咸陽以后,劉邦留戀皇宮里的珍禽野獸、珠寶、美女,都拔不動腿了,樊噲勸諫,劉邦不聽,張良再諫,劉邦聽勸,還軍霸上。

鴻門宴之前,項伯因為感念張良的救命之恩,要救張良,張良感念劉邦的知遇之恩,要救劉邦,在鴻門宴上,張良配合劉邦機智應對,讓劉邦終于化險為夷。

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以后,張良建議劉邦燒毀棧道,就是告訴項羽,自己再無復出之心。

項羽殺死韓王成之后,張良對項羽心灰意冷,于是回到劉邦處,在劉邦彭城大敗之后,張良建議劉邦:重用韓信,拉攏彭越、黥布,這正是著名的“下邑畫策”,也是張良幫助劉邦的最得意一筆。    

楚漢戰(zhàn)爭打得正激烈的時候,酈食其建議劉邦分封六國后裔為諸侯,張良聽到以后,馬上提出“八不可”,及時阻止了劉邦對六國的分封。

韓信攻破齊國以后,要劉邦封他為代理齊王,劉邦一聽,立刻火冒三丈,張良、陳平趕緊勸諫劉邦,先把韓信穩(wěn)住要緊,于是封韓信為齊王。

垓下之戰(zhàn)以前,韓信、彭越都不發(fā)兵,于是,張良建議劉邦,馬上給他們封地,他們就會來,劉邦照做,于是韓信、彭越就到了。

劉邦稱帝以后,張良建議劉邦分封大家都知道、自己最恨的人為侯,劉邦照做,于是封雍齒為什邡侯,各位將軍們都安下心來了。

婁敬勸劉邦建都關(guān)中,劉邦拿不定主意,張良再勸,并提出幾個關(guān)鍵性理由,于是劉邦當天就啟程去關(guān)中。

劉邦晚年要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在呂家的強力要求之下,張良給呂家出了一個主意,讓呂家人去請商山四皓出山,呂家照做,劉盈的太子位終于穩(wěn)住了。

張良也曾勸劉邦不要廢太子,劉邦不聽,這是史書記載中,劉邦唯一一次不聽張良的話。

張良在漢朝建立以后,一直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學習道家的辟谷吐納之術(shù),在高后二年去世,生命的最后是在榮耀中謝幕。

二、張良信奉的“道”

有人說,張良在漢朝建立以后,“功成身退”就是為了明哲保身,他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命運才不得已這樣做的。

而實際上,張良功成了,但身沒有退,他是半退休,而不是全退休。    

他曾經(jīng)在馬邑城下給劉邦獻奇計,建議劉邦封蕭何為相國,以安定朝廷局勢。

張良也被卷入廢太子之爭,張良家族站隊的是呂家。

劉邦要攻打黥布,啟程之前,任命張良為太子少傅。

從這幾件事來看,張良是一直做事的,至于他學習道家的辟谷吐納之術(shù),也是因為他的信仰,張良自己說:

“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史記·留侯世家》

我相信,這是張良的心里話。

因為,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根本走不這么遠。

那么,張良信什么呢?

《史記·留侯世家》就有答案:

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后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史記·留侯世家》

這是《史記·留侯世家》寫在最后的話,跟張良年輕時遇到黃石公的經(jīng)歷遙相呼應。

張良知道,自己能夠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當年恩師黃石公的教誨,所以他就讓子孫把那塊黃石跟自己的靈柩一塊下葬,并且讓后代祭祀那塊黃石。    

張良、黃石公石像

那么,黃石公教給張良的是什么?

司馬遷說是《太公兵法》,后人研究發(fā)現(xiàn),所謂的《太公兵法》,實際上就是《素書》,所以,一直幫助張良的就是《素書》的智慧。

那么,張良從《素書》中得到了什么?

上文我們提到的張良的成就,就是《素書》的智慧轉(zhuǎn)化成的結(jié)果。

我們接下來就從幾個點,來談張良從《素書》中領受到的智慧:

1.善良

《素書》密誡中有這樣的話:“不許傳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

也就是說,不可以把這本書傳給不悟道、不神明、不接近圣人、不賢良的人,否則將遭遇災殃;如果遇到了合適的人而不傳授,也將遇到災殃。    

當年張良因為避難來到下邳,他不知道的是,早就有一個老人在注意觀察他了,此人就是黃石公。

經(jīng)過反復考察、多番試驗,這才把《太公兵法》授予張良,因為張良符合了授書的標準。

看來,張良確實是那個時代的頂尖人才:有道(正直、公義)、又神(明智如神)、又圣(通達事理)、又賢(有德行),比我們常說的德才兼?zhèn)溥€高很多段位!

今天很多人常常用厚黑學的標準來衡量張良,說,張良是個老油條,深諳厚黑學,肚子里滿是陰謀詭計,只是隱藏得深而已。

其實這是對張良非常大的誤解,張良本質(zhì)上是非常善良的,不然入不了當時的智者黃石公的法眼。

正因為張良是可塑之才,所以才得到黃石公的真?zhèn)鳌?/span>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 以遂其生成。

——《素書》

“仁”,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友愛的意思。

這位俠義任俠青年張良是個善良的人。

2.忍耐

《素書》之中有一句話,叫做:“安莫安于忍辱?!?/span>

我們在生活當中都會遇到很多忤逆小人,不順心的事情,讓我們下不來臺的局面,這個時候,能夠忍耐羞辱是對生命最安全的事情,所以,我們常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比棠筒皇擒浫醯谋憩F(xiàn),而是堅韌和智慧,通過忍耐,我們可以積累經(jīng)驗、增強意志力、強大內(nèi)心。    

張良之所以跟劉邦一拍即合,在后來的多年共事當中,一直合作愉快,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非常能忍耐。

當黃石公試驗張良的時候,走到張良跟前,脫下鞋來,就告訴張良:“小子,下去給我把鞋取上來?!?/span>

張良很驚訝,看見這個老頭子年紀非常大了,就強忍下來,于是下橋去給老人拾鞋。等到把鞋拾上來以后,老人又開口了:“給我穿上?!?/span>

于是張良長跪在地上正兒八經(jīng)地給老人穿鞋。

穿上鞋以后,老人說了一句:“孺子可教矣!”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yè)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span>

——《史記·留侯世家》    

大家想一下,假設你是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一個老頭走到你跟前,這樣對待你,你會怎么做?

打他倒不大可能,罵他倒是有可能。

也很可能,不理他,直接走開,心里想:“這是個神經(jīng)?。 ?/span>

這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做法、想法。

但張良不屬于這絕大多數(shù)人,他非常能忍耐。

他本來想打老人,但理智戰(zhàn)勝了情感,他壓住怒火,去橋下邊給老人拾鞋。    

拾上來以后,老人又讓他穿上,于是張良就忍耐到底,給老人穿鞋。

這之后,老人才說:“這孩子真是個可教之才?。 ?/span>

關(guān)于張良的忍耐,蘇軾在《留侯論》中也給予高度評價:

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span>

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余,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蘇軾《留侯論》

蘇軾認為,張良能夠成就大事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能忍耐,因為有高遠的志向和寬廣的胸懷而忍耐。

刺殺秦始皇的時候,張良想硬碰硬,他還不能忍耐;等到落難后,在下邳見黃石公的時候,張良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進步;很多年以后,張良幫助劉邦攻打項羽的時候,他甚至勸劉邦要忍耐,及時阻止了一場場不必要的糾葛發(fā)生。

3.知足

《素書》中有這樣的話:“吉莫吉于知足。

這就是說,“知足”就是最大的吉祥。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span>

人心不知道滿足,就像蛇要把大象吞下去一樣。

其實,人心貪婪無度,永遠不會滿足。    

普希金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農(nóng)夫與小金魚》就是講人心貪婪的可怕。

老子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保ā?/span>道德經(jīng)·四十四章》)

知道滿足就不會被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就可以躲避危險,長久發(fā)展。

老子還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道德經(jīng)·四十六章》)

就是說,最大的災禍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災難就是貪得無厭。知道適可而止的人,才是滿足的。

可見在知足的問題上,《素書》跟《道德經(jīng)》是高度一致的。

張良在得到《素書》以后,研習多年,當然知道知足的智慧。

漢朝建立以后,劉邦封賞功臣,一開口就給張良三萬戶,賞的是天下最肥沃的齊地,還是隨便選,為何?試探張良?看看張良敢不敢要,要的話就辦張良?

我想真實原因還在于,張良的貢獻配得上這三萬戶的封賞。

張良要沒要?沒有。

不但沒要三萬戶,只要了一萬戶,也沒有要最肥沃的齊地,而是要的留縣。

他是不敢要?是,但這不是根本。

根本在于張良不貪。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zhàn)斗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史記·留侯世家》

漢朝建立以后,張良不跟蕭何爭相位,不跟功臣們爭功勞,也不跟他人搞小圈子。    

有人說,張良這是明哲保身。

但實際上,明哲保身只是結(jié)果,原因在于,張良內(nèi)心深處的知足。

他說,我家世代做韓國的丞相,韓國滅亡以后,散盡萬金為報家國之仇,天下震動,之后以三寸不爛之舌輔佐君主,做了帝王的老師,又得到了萬戶侯的封賞,我還圖什么啊!

留侯乃稱曰:“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讎彊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于良足矣。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蹦藢W辟谷,道引輕身。

——《史記·留侯世家》    

張道陵畫像

東漢時期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就是張良的八世孫,對道教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果張良沒有樸素的道家思想,而是大偽若善,他能把他的道家思想傳給后人?很大的可能,道家思想不光是張良的安身立命信仰,也是他們家的家傳。

大廈千間,睡覺不過七尺的地方;珍饈百味,也不過一飽而已!知足才能常樂。

4.感恩

《素書》中有這樣的話:“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舊恩。”

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小小的嫌隙就疏遠至親之人,也不要因為新產(chǎn)生的怨恨而忘記了過去的恩情。

張良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劉邦封他三萬戶齊地的時候,他沒要,他要的哪里呢?留縣。

留縣是什么地方?張良最初跟劉邦見面的地方。

張良要留縣是什么意思呢?不忘記劉邦的知遇之恩。

他選擇留縣作為自己的封地,是在告訴劉邦,我感激您的賞識和使用。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span>

——《史記·留侯世家》

張良跟隨劉邦以后,曾經(jīng)來到谷城山下,很幸運地發(fā)現(xiàn)了一塊黃石,于是取回家,祭祀它。

張良死前,讓兒孫把那塊黃石跟他的靈柩一起下葬,并讓子孫不忘記祭祀那塊黃石。這是什么意思?感恩。    

吃水不忘挖井人,過河不忘筑橋人。

張良雖然對人性看得很透,深通權(quán)謀之術(shù),但他不是那種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小人,他跟陳平不是一類人,陳平使的多是陰招損招,而張良在為了達到目的的時候,雖然也用過陰損的招數(shù),但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所謂的兵不厭詐就是這個意思。

在對待師傅黃石公和主公劉邦上,張良顯示了自己知恩圖報的品格。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對我們好,特別是那些在我們危難時幫助我們的人,他們的恩情值得我們一生銘記。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會得到別人的尊重與信任,因為他知道,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屬于自己的,現(xiàn)在所得的都值得珍惜,存感恩的心來生活,我們的人生會更加的充實與美好,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也會更加的融洽與和諧。

寫在最后的話:

1.張良知行合一

在兩千年中華帝國的開國謀臣中,張良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輔佐劉邦所成就的大業(yè),后世無不仰慕。

張良從黃石公授予的《素書》中得到智慧,幫助劉邦制定大的戰(zhàn)略、處理一個又一個棘手的問題,這都顯示了,張良學習《素書》是很成功的。

但除了張良之外,有幾個人研習《素書》而獲得巨大成功?好像很少。

問題出在哪里呢?張良是知行合一的踐行者,而絕大多數(shù)人只是讀書中的道理。

當初劉邦之所以羞辱儒生,原因就在這里,他恨惡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談的讀書人,但是很喜歡把知識活學活用的讀書人。

張良就是能夠把《素書》活學活用的人。

《素書》是“夫志心篤行之術(shù)”,“道、德、仁、智存于心;禮、義、廉、恥用于外”。

道德仁智是內(nèi)在的修養(yǎng),禮義廉恥是外在的表現(xiàn)。

所以《素書》的精神核心,跟王陽明倡導的知行合一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行為的體認才可以把知道變成真知道。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span>

只有不斷地把《素書》的道德理論付諸于道德實踐,把《素書》的思想付諸于實際行動,才能真正的體驗《素書》的精華。

而這恐怕不是言語能形容的了!

2.機會,一切都是機會

張良之所以能夠成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機會。

《素書》中有這樣的話:“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揚于后世。”    

“潛居抱道,以待其時”是什么意思呢?

在機會沒有到來之前,多多學習裝備,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如果機會來到了,就能夠建功立業(yè)、位極人臣,如果遇不上好機會,因為自身的道行極高,也能夠揚名立萬。

莊子《逍遙游》中有這樣的話:“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水很淺的話,怎么能夠承載大船呢?同樣的話,一個人的水平很低,怎么能夠擔當大任呢?

張良之所以能夠勝任帝王師的職任,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夠厲害。

但再厲害的人,也需要機會。

西方經(jīng)典也是這樣描述機會的重要性的:

“我又轉(zhuǎn)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zhàn)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span>

——《新舊約全書·傳道書》

當年蒯徹在勸韓信趕緊拿主意的時候,大聲疾呼機會的重要性:

“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時乎時,不再來。愿足下詳察之?!?/span>

——《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之所以后來結(jié)局那么凄慘,是因為在機會到來的時候,沒有抓住它。

張良在秦末天下大亂的時候,遇上伯樂劉邦,所以張良是非常幸運的。

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古往今來,有幾個人有張良那樣的幸運:出身丞相世家、刺殺秦始皇而沒有被抓到、遇到貴人黃石公、遇到貴主劉邦,最后學道家之術(shù),追隨赤松子游。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張良那樣的條件,也沒有張良那樣的際遇,但上天給我們預備的機會,我們抓住了,不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yè)嗎?

再者,張良的心志、抱負,最重要的是張良善良、忍耐、知足、感恩的樸素信仰,在這個物欲橫流、人心不古的時代當中,不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嗎?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日本中文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野外在线刺激在线观看| 国内尹人香蕉综合在线| 伊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av中文字幕| 狠狠干狠狠操在线播放|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久草视频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综合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亚洲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在线| 国产精品大秀视频日韩精品| 午夜激情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内射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少妇av| 日韩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秀视频日韩精品| 国产一级性生活录像片| 丰满的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1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成年午夜在线免费视频| 黄色av尤物白丝在线播放网址| 一二区不卡不卡在线观看|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欧美一区二区黑人在线| 九七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性生活片免费观看|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粉嫩一区二区三区粉嫩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风韵人妻丰满熟妇老熟女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福利|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九九热视频经典在线观看| 懂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91麻豆精品成人区| 日韩黄色一级片免费收看| 日韩欧美三级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