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據(jù)說是為了一個神秘人物。 這個神秘人物是誰呢? 就是建文帝。 建文帝是誰呢? 就是明成帝朱棣的侄子,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 為什么鄭和要到西洋去找建文帝呢?作為皇帝,他不是應(yīng)該在皇宮里嘛? 這里面的故事就更加離奇了。 朱元璋死后,皇位傳到了他孫子朱允炆手中。 朱允炆聽信了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意見,想把當(dāng)時的各諸王,也就是明太祖封的各位兄弟親王干掉。 而朱允炆的叔叔朱棣是諸王中實力最強的一個,他帶著人馬殺到南京,奪走了朱允炆的皇位。 接著,朱棣一把火燒了宮殿。這一燒不得了,朱允炆整個人都不見了,不僅找不到他的下落,也找不到他的尸首。 宮里黑壓壓的一片,他到底是不是被燒死了?也沒有人說得清楚。 那么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反正真真假假,到現(xiàn)在就更加迷糊了。 問題是朱棣闖入宮中以后,確實沒有找到建文帝的下落。 就是找不到,他才害怕。 畢竟,當(dāng)時,全國還有很大一部分軍事力量沒有集中到朱棣手中。 倘若有一天,朱允炆突然帶著人沖回來,朱棣的皇帝還要不要做了? 那會,宮中傳言很多,有人就說朱允炆穿著僧服從云南邊境,跑到外面去了。 所以,朱棣讓鄭和下西洋,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去找建文帝的。 不過,朱棣可不是那么死心眼的人。 當(dāng)時,明朝國力鼎盛,朱棣怎么可能僅僅為了找建文帝就讓鄭和出海呢? 況且,出一趟海巨耗錢巨耗力,這筆賬,朱棣心里怎么會不清楚呢? 朱棣讓鄭和出海緣由絕沒有那么簡單。 實際上,早在明朝以前,國人出海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從秦朝到唐宋,元朝,不斷有政府的商船隊以及私人的商船隊進出海域。 只不過鄭和出海的規(guī)模史無前例,即使到今天也讓人嘆為觀止。 其實,從另一個側(cè)面來說,還是說明明成祖時期,國家強盛,有錢任性。 那么,人們出海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第一,是為了尋求國外的商品。 比如香料。 隨著明朝社會的發(fā)展,國人吃的好了,穿的好了,需求也增加了。 像胡椒一類炒菜所用的香料就是從印度來的。 還有南洋各島香料也多,有個專門的島就是生產(chǎn)香料的。 第二,是為了尋找稀罕物。 普通人家的生活不過是填滿肚子。有錢人追求的目標(biāo)就絕不僅僅于此。 比如有一種外來的石頭叫做“貓眼石”,專門供應(yīng)給宮廷里的貴婦觀賞。 還有一些珍禽異獸,也會進貢給貴族,供其玩樂。 當(dāng)然,除了進口貿(mào)易,也有出口貿(mào)易。 例如國內(nèi)的綢緞、瓷器、鐵器等物品就常常出口到國外。 另外,鄭和出行的目的也為了宣傳大明的國力。 鄭和出海遠(yuǎn)行之后,為西洋各國各地帶去了大明的訊息,也加快了各地貿(mào)易。 鄭和七下西洋,中國和南洋之間的海陸通暢了,出國的華僑也日益增多。鄭和到過許多地方,這些地方后來都有華僑生活在此,有開礦的,有做買賣的,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可惜的是鄭和七下西洋之后,就沒有第八次了。 為什么沒有第八次了呢? 首先,是因為他年紀(jì)大了,出海前前后后30多年,鄭和已經(jīng)60多歲了,不適合再遠(yuǎn)行。再者,皇宮里也沒有找到可以替代鄭和出海的人。 其次,朱棣死后,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可他的兒子是個短命皇帝。很快,政權(quán)就到了朱棣孫子手中。 這個小皇帝那時才八九歲,所以,他實際不掌權(quán),權(quán)力在他祖母那里。 這位祖母連同朝堂的官員就很不看好出海這件事,他們認(rèn)為這就是吃飽了撐的。而且,雖然出海一趟換回了不少東西,但開銷也不少啊,幾個人一合計,似乎還是虧得多,不劃算。 于是,到了后來,官方的出海活動慢慢就消失了。 正當(dāng)明朝人停止出?;顒拥耐瑫r,歐洲人來到了南洋的香料島。 他們借著商船在此休息的理由,來到了島上。 他們是這樣對明朝的地方官員說的,我們商船路過此地,船上的貨品被打濕了,想要找個地方晾曬一下。 一開始,他們還給租金,到后來,連租金也不給了,直接把這個地方給霸占了。 與此同時,葡萄牙人來到了澳門,他們也是用這樣的方式把澳門給霸占了。 這確實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 不過,明朝后期國運微渺,整個大明都開始走下坡路。 自己國土的事情都顧不住,哪里還顧得了外面的呢? 過去那些鼎盛的時光,也只能成為曾經(jīng)的回憶。 可我們要記住,像鄭和這樣大規(guī)模出海游行的隊伍,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就比如說后來的哥倫比亞出海,也沒有這樣的盛況。 盡管,后來明朝衰落了,但曾經(jīng),它是如此強大。 即便今天回憶起來,它也一樣燦若星河。 |
|
來自: 新用戶3562FyZ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