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一段蘇軾的經(jīng)歷。 公元1101年,被貶海南的蘇軾,因遇大赦而獲準(zhǔn)北歸。 那個時候,他的生命已經(jīng)快走到盡頭。 當(dāng)他路過金山寺時,突然心生感慨,提筆寫下了他這一生的注腳: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 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大風(fēng)大浪的蘇軾,已然看淡了生死,也看透了人生的真諦。 他甚至覺得,那些曾讓他遭受了無數(shù)苦難的地方,恰恰也是他的成長之地。 人活于世,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fēng)景,其實都在行經(jīng)的途中。 那些歡笑、眼淚、挫折,甚至痛苦,都是你這一生不可多得的非凡體驗。 有句話說得好:凡是經(jīng)歷,皆是成長。 你淋過的風(fēng)和雨,扛過的苦與難,都將是生命里最好的安排。 正是它們的存在,才能讓你的人生真正變得圓滿。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離別,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許多次別離。 它的出現(xiàn),會給人帶去很多傷痛。 就連生來樂天的蘇軾,在經(jīng)歷離別時,也曾數(shù)次掉過眼淚。 公元1061年,蘇軾被任命為鳳翔判官,而蘇轍則選擇留在京中奉養(yǎng)父親。 這意味著,兩人要面臨人生中第一次分別。 你可能無法想象,從小一塊長大,同吃同睡,一同參加考試,一同考中進士的親兄弟,離別之時,會有多么傷感。 蘇軾和蘇轍兩人在分別時,都是哭得不能自已,涕淚橫流。 才剛分開沒多久,蘇軾馬上就給蘇轍寫信: 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 蘇軾說,我知道離別是人生的常態(tài),不應(yīng)太傷感??晌揖褪桥聲r光走得太快,我們此后再無機會重聚。 后來,隨著不斷地經(jīng)歷聚散離合,不斷與人揮手告別,蘇軾才逐漸變得堅強,心境也變得更加成熟。 直到幾十年后,同樣是與蘇轍分別,蘇軾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心境。 公元1097年,62歲的蘇軾因被迫害,被貶到了孤懸海外的小島——儋州。 蘇轍擔(dān)心此后再也見不到哥哥,特意趕在蘇軾赴島前見了一面。 看著風(fēng)塵仆仆的弟弟,蘇軾有些心疼,趕緊找了一家店,招呼蘇轍吃面。 可蘇轍想到這可能是兩人的訣別,愁得食不下咽。 蘇軾卻大口大口地吃完了,還勸慰蘇轍,聚也好,散也罷,凡事都要想開些。 世上的人和事,來去都有它的時間。 哪怕是父母兄弟,孩子伴侶,也逃不過最終別離的宿命。 所以蘇軾在經(jīng)歷人生諸多離合后,曾感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在這趟人生的旅途里,你我都不過是趕路的行人罷了。 緣起時,你遇見我,我遇見你;緣散時,你轉(zhuǎn)身告別,我揮手相送。 從此,各歷各的悲歡,各有各的前程。 因此,何必為了一段感情的離別而痛苦不已。 人生本無常,活著本身就是為了體驗這些相聚別離。 珍惜相遇,淡看別離,那才是人生旅途的意義。 時間能治愈的,是自渡的人。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不斷中箭的過程。 活到最后,沒有一個人不是千瘡百孔。 不同的是,有人受了傷以后,始終不忘痛苦,反復(fù)自揭傷疤,使自己的傷口常常如新; 有人雖遍體鱗傷,卻能一邊受傷,一邊自愈,讓傷口長成了自己身上最強壯的地方。 蘇軾顯然就是后者。 他這一生,遇到的陰險小人,遭遇的明槍暗箭,實在是太多了。 他心系百姓,說某些新法對百姓有害,就有人說他故意跟朝廷對著干; 他送父親的棺槨回老家安葬,也有人污蔑他在回鄉(xiāng)途中販賣私鹽; 他平日里寫寫詩文,有人就把它們搜羅起來,逐字逐句地挑毛病,最后治了他個誹謗朝廷的罪; 他在窮山惡水之地說荔枝好吃,還是有人說他不知檢點,因此將他貶到了更偏遠的地方。 無故遭受了這么多的攻擊和傷害,蘇軾心里恨過嗎? 必然是恨過的。 不然,蘇軾不會寫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但后來隨著不斷地經(jīng)歷,不斷地成長,蘇軾逐漸發(fā)現(xiàn),從前的種種其實也只是一種經(jīng)歷。 受過的傷,就讓它痊愈;恨過的人,就選擇原諒。 自己過好當(dāng)下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哪怕蘇軾因為章惇的原因,在耳順之年被貶到荒島海南,受盡了苦楚,他也仍是樂觀地面對。 后來新帝即位,兩人境遇輪轉(zhuǎn),章惇被貶,蘇軾得令北上。 蘇軾也沒有趁此報復(fù)章惇,還主動寫信給章惇兒子,叮囑他好好照顧自己的父親。 記得網(wǎng)上流行過這樣一句話:時間能治愈的,是自渡的人。 到了一定年紀(jì),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我們也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 真正治愈你的,從來都不是時間,而是你心里的那份釋懷和格局。 只要你的內(nèi)心足夠強大,世界的風(fēng)雨便再難影響到你。 往后余生,不要害怕受傷,大膽地去經(jīng)歷,去接受,去遇見。 活著的意義,就是讓你在這些經(jīng)歷中學(xué)會自愈,學(xué)會釋懷。 當(dāng)你經(jīng)歷足夠多,你放不下的人和事,你忘不了的傷和痛,歲月終將會教會你釋懷。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牡丹亭》里寫道:風(fēng)無定,人無常。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前一刻可能還處在人生巔峰,下一刻你也許就跌進了谷底; 上一秒你還在欣喜美滿團圓,下一秒可能就是生死別離。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但你若問我,如何應(yīng)對人生的無常? 有一句話,我想,有一句話就是最好的答案: 見過最好的,且不以物喜;知曉最壞的,且不以己悲。 蘇軾的一生起伏不定,起時似飛龍在天,落時如蛟龍失水。 他得勢時,有人夸他是不世出的天才,有人為了得到他的一篇文章欣喜不已,就連皇帝也想培養(yǎng)他當(dāng)宰相。 他落魄時,親朋好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路過的流浪漢也敢對他罵罵咧咧。 面對如此大的境遇落差,蘇軾沒有過度自苦,而是慢慢學(xué)會了接納。 被貶黃州,他就甘于脫下文人的長衫,結(jié)廬種地,將清貧的日子過出了滋味; 被貶惠州,他又挖草藥,釀美酒,用幾顆荔枝就治愈了生活里的苦; 到了最偏遠的海南,食無肉,居無室,他還是能隨遇而安,在那里生活了好幾年。 蘇軾曾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 人生的無常都是注定的,而你我活著的意義,就要學(xué)會在這些世事中經(jīng)歷、懂得。 遭遇生活的巨浪,你越是掙扎,越是反抗,就越容易被漩渦裹挾,打入海底。 可你若懂得順勢浮沉,以平常心應(yīng)對無常事,反而能找到人生的出路。 有句話說,生命中最強大的力量,不是對抗,而是接受。 在無常中,接受命運的高潮低谷,你我也能駕駛一葉扁舟,駛過人生的萬千激流。 一步一修行,一歲一成長。 在《赤壁賦》中,有人曾問蘇軾: 昔日曹操那么厲害,稱得上是一世之雄,如今也已灰飛煙滅。 你我普通人,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義呢? 蘇軾接下來的一席話,足可以照亮千古。 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人生短暫得如同一瞬,所擁有的也終究會失去,這樣看來人的一生似乎并不值得。 可從宏觀角度看,萬事萬物都有永恒的一面,每個瞬間對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 活著的每一天,經(jīng)歷的每一件事,都會讓人生變得更有價值。 一步一修行,一歲一成長。 成長路上的所有際遇,以及那些不可替代的生命體驗,終會塑造你,完整你。 而這,就是你此生最大的意義。 點個“在看”,去遇見,去經(jīng)歷,去感受,所有的體驗,都會是豐富我們一生的伏筆。 |
|
來自: readtopla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