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導讀 很多患者外感之后咽喉炎好不了,咽喉疼痛、瘙癢、咳嗽等癥候總是不斷根。甚至于有患者一外感就扁桃體腫大疼痛,反復發(fā)作不休。對于這些情況,喉科六味湯的思路非常值得思考借鑒。 文章末尾摘錄了余國俊與徐書兩位老師的論述,并加上了我自己的批注,宜仔細參閱。 神奇的喉科六味湯:咽癢咳嗽不止、扁桃體腫痛等各類咽喉疾患有佳效 作者:tsp南極 方劑來源 《喉科》六味湯出自張宗良的《喉科指掌》,原名六味湯。 因為從很早開始,古人就習慣把六味地黃湯簡稱為六味湯,所以為了區(qū)分之便利,現(xiàn)在基本都叫他《喉科》六味湯。我懶得打書名號《》,所以后面就都寫作喉科六味湯了。 原文摘錄如下: 《喉科指掌·精選應用諸方》 清朝·張宗良 漱咽喉七十二癥總方──六味湯(治一切咽喉不論紅白,初起之時,漱一服可愈。)
張宗良對自己的喉科六味湯評價極高:“治一切咽喉不論紅白,初起之時,漱一服可愈”,將此方作為總方,通治各種咽喉部位疾病,根據(jù)癥候不同,對喉科六味湯進行加減。 書中記錄的加減非常多,大家可以翻看原書。 常用劑量及加減心法 張宗良的原劑量如下: 張宗良的喉科六味湯劑量 荊芥9,薄荷9,炒僵蠶6,桔梗6,生粉草6,防風6 張宗良的做法是將喉科六味湯的藥物全部磨成粉再煎服,即煮散之法。 我習慣于煎服飲片,所以劑量上會有些不同,常用的劑量如下: 南極的喉科六味湯劑量 荊芥3-9,防風3-9,薄荷9,炒僵蠶9,桔梗6-9,生甘草9-30 ??? 服藥注意事項:
??? 加減方法:
從氣機流通的角度 解析本方的底層原理 張宗良是怎么使用喉科六味湯的?我摘錄一段給大家看看: 爛喉痹——此癥因肝胃熱毒,外感時邪而發(fā)。形如花瓣,爛腫白斑,痛叫不食,眼睛泛上,六脈洪大,即針∶少商、商陽、關沖、少陰(兩手八穴),有血則生,無血者死。 用六味湯加∶生大黃(五錢),鹽水炒玄參(二錢),酒炒黃芩(二錢), 生地(二錢) ,丹皮(二錢),浮石(二錢),山梔(一錢),木通(一錢。) 兩服后去大黃,并六味湯再加∶生石膏(三錢),訶子(一錢五分),柏子仁(二錢囫圇用) 沖制柏枝汁半杯,四服而愈??诖到鸩粨Q,兼服八仙散,每日二錢、津化咽下。 此癥身涼不治。 整本書基本都是這種模式,XX癥候用喉科六味湯加XXX藥物。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張宗良的加味常常遠多于六味,加進去的藥物比喉科六味湯的原方還要多!比如我摘錄的這一段,喉科六味湯原方一共才六味藥,張宗良的加味就有八味! 所以與其說張宗良是把喉科六味湯作為主方,不如說是把喉科六味湯是一個療效增幅器!那些加進去的藥是通過辨證論治的角度處理各種不同的病機,而喉科六味湯則是起到一個助力的作用。 聰明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這不正是岳美中老先生提倡的“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藥結合”的思路嗎? 我采用喉科六味湯的醫(yī)案有一大把,隨便說幾個典型的情況:
以上提及的醫(yī)案我都會逐步整理出來。 那么喉科六味湯究竟是有什么魔力,以至于可以適應于各種咽喉疾患呢?且其處方看著平平無奇、都是尋常藥餌,何以奏效入神呢? 一言以蔽之—— 此方極能流通咽喉部位的氣血,故能夠疏通咽部的一切瘀阻不通! 下面詳細解釋一下這一點: 一、咽喉為何 容易氣血不暢? 我先給大家看一張圖片: 什么地方最容易堵車?路窄車多最容易堵車。這是生活常識。 那大家想想:氣血在人體奔涌的時候,什么地方最容易堵???自然是通路狹窄的、且氣血流量大的地方! 咽喉屬于一種孔竅結構,本就比較狹窄。且大部分經(jīng)絡都是經(jīng)過咽喉的、氣血流通甚多,故此處極為容易發(fā)生淤堵。 大家再想想,古人為了防范敵軍,會選擇狹窄之處建立關隘。如下圖: (咽喉狹窄,為人抵抗瘟疫的的關隘) 咽喉為溝通表里的要道,溫病的病邪入侵人體必經(jīng)過咽喉,人體正氣奮起反抗,以咽喉為關隘截斷病邪,故很多傳染病初起就會咽喉疼痛。 新冠時期很多患者退燒后有嚴重的刀片嗓,這其實是人體的抗病本能在咽部截斷了病邪,不令其繼續(xù)深入。有的患者咽喉看上去好好的、不痛不癢,其實病邪已經(jīng)突破關隘深入肺中,一檢查就發(fā)現(xiàn)是大白肺! 以上論述總結如下:
? ? 領悟這兩條道理,自然明白咽喉為何總是容易出現(xiàn)不適。 人體氣機貴在流通,氣機暢通、人就不會生病。一旦氣血淤堵郁結,則百病叢生。郁結日久,就會衍生出各種稀奇古怪的癥候。 很多久治不治的咽喉炎、扁桃體炎,都是因為咽部氣機不暢。咽喉氣機一流通,頓時各種不適就消退了。 現(xiàn)在引出第二個問題: 二、喉科六味湯 為何有效? 為何喉科六味湯的作用這么廣泛,大量咽喉疾病都可以在主方中加入喉科六味湯,令療效大增? 因為此方極能流通咽喉部位的氣血,故能夠疏通咽部的一切瘀阻不通! 那再進一步發(fā)問——為何此方能夠流通氣機? 妙處在于辛溫復辛涼法——即辛平法。 這里必須講清楚一點——不管是辛溫藥物還是辛涼藥物,他們解表散邪的時候,其藥力都是必然經(jīng)過咽喉的。 咽喉因寒而氣機淤堵的時候,服用半夏散及湯、小劑量麻附辛湯(小劑量通咽喉、大劑量解表)等辛溫方劑,會覺得咽喉一陣暖流通過,然后咽部舒適。之前的醫(yī)案中提到過: 而咽部有熱邪郁結、灼熱疼痛的時候,投以銀翹散、桑菊飲、升麻鱉甲湯等辛涼方劑,會覺得咽喉涼颼颼的,熱痛立刻緩解: 流感發(fā)燒咽喉灼熱痛,升麻鱉甲湯有良效 總之,辛味藥物的藥力走竄流通,皆能上行咽喉。辛溫藥是一股溫暖熱流,辛涼藥是一股涼嗖嗖的風。 不論是因熱而氣機凝結,還是因寒而氣血凝泣,只要正確選擇辛溫法/辛涼法,就可以令氣機順暢流通,咽喉爽利不痛。 那么假如寒熱傾向并不明顯呢? 此時可以參考“執(zhí)兩用中”的思維,把辛溫藥物與辛涼藥物配合在一起,二者寒熱化合,僅取其辛味通竅之力、而中和其寒熱傾向,純用其流通之力疏通咽部的氣機淤堵。 我在第二節(jié)寫到:“咽干而舌頭不干的,津液并不是真的虧虛,是因為咽部氣血運行不暢,津液運送不到咽部。服用喉科六味湯之后,反而會覺得咽部不干了。這是因為辛味藥物(荊芥、防風、薄荷)疏通咽部淤堵、引導津液滋潤咽喉”。 現(xiàn)在大家應該可以看懂了吧!把喉科六味湯的原理搞懂了,自然就會明白本方治療咽干的原理!喉科六味湯并不補充津液,但是可以疏通氣機、促進津液流通,把津液推送到咽部! 那是不是隨便把辛溫藥與辛涼藥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實現(xiàn)此功能呢?其實不是! 藥物的寒性熱性并平等。比如羌活與薄荷各9g放一起,總體還是偏熱,因為羌活的熱力比薄荷的寒性強。 張宗良的喉科六味湯,選取的辛溫藥物是荊芥、防風,二者熱力偏小,屬于是辛溫解表藥物中力量比較弱的那一批,其性質柔和。這樣的藥物與辛涼的薄荷配合,二者性能才匹配。 余國俊先生的加味喉科六味湯,就是在張宗良的基礎加入了蟬蛻、蘇葉、木蝴蝶。其中蘇葉也是熱力很小、很溫和的辛溫劑。微有熱性的荊芥、防風、蘇葉與微微寒性的薄荷、蟬蛻、木蝴蝶配合,其寒熱化合無間,藥力柔和、不寒不熱、相得益彰。此加味頗為精妙! 總之,把此方的底層原理吃透了,自然能夠隨手成方、靈活加減進退。 一、余國俊老師的經(jīng)驗 余國俊先生在其《余國俊中醫(yī)師承講記》中詳細解釋了加味喉科六味湯的用法,對于理解本方頗為重要,其內容我摘錄如下。我還加上了我自己的按語: 《余國俊中醫(yī)師承講記·時方方證對應選粹·第一節(jié)·加味喉科六味湯方證》 余國俊 加味喉科六味湯 【方證】風燥傷津,咽喉失濡,喉癢嗆咳,越咳越癢,越癢越咳,痰少難咯者,祛風潤燥,宣肺祛痰,加味喉科六味湯主之。【劑量】荊芥10g,防風10g,桔梗10g,甘草6g,薄荷10g,僵蠶10g,蟬衣10g,紫蘇葉10g,木蝴蝶10g ? ? 一、方證淺識 本方治療喉源性咳嗽?!昂碓葱钥人浴边@一病名,由現(xiàn)代中醫(yī)喉科奠基人干祖望老先生創(chuàng)造。此病之主要癥狀是咽喉干燥、發(fā)癢,癢則咳,咳則嗆,持續(xù)不斷,越咳越癢,越癢越咳,形成惡性循環(huán)。其主要病位在咽喉;主要病機為風燥傷津,咽喉失濡。亟須祛風潤燥,宣肺解痙。《喉科秘旨》之六味湯,以荊芥、防風宣肺祛風,桔梗、甘草祛痰清火,薄荷、僵蠶祛風解痙,余加蟬衣助僵蠶祛風解痙,加紫蘇葉、木蝴蝶疏肝和胃、宣肺利咽,錦上添花也。 【南極按:《喉科秘旨》成書于同治二年(1863)。而張宗良的《喉科指掌》成書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此可見,張宗良先提出喉科六味湯】
【南極按:杏蘇散、止嗽散、參蘇飲都是很好的治療咳嗽的處方,都是臨床一線處方! 用了之后療效平平,一定是辨證錯誤導致的!否則怎么我用著療效就非常好呢?。?! 醫(yī)林獨嘯齋中參蘇飲醫(yī)案如下: 高燒5天、吃十次退燒藥都無效,中藥一劑知、二劑愈(最后采用參蘇飲收尾) 純中藥治愈小兒抽動癥,順帶孩子脾氣也變好(第二階段采用參蘇飲)
】 后來受江老點化,學用江氏金沸草散,療效顯著提高。但江氏金沸草散治西醫(yī)喉科診斷的“咽喉炎”,療效不好。 1989年,北京名醫(yī)何紹奇先生邀我為其主編的《現(xiàn)代中醫(yī)內科學》一書撰稿。該書出版后送我一本,書中就有干祖望老先生撰寫的“喉源性咳嗽”一節(jié)。余再三拜讀之后,陶淵明“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詩句不禁涌上心頭。 干老指出,喉源性咳嗽之主要病機為風燥傷津液、咽喉失濡養(yǎng),而一般不存在“肺氣不降”這一普通咳嗽的基本病機。干老強調說:“一切慢性咽炎,主癥就是咽部干燥。其所以干燥,是由于液不養(yǎng)咽,津不濡喉,此其一。'諸痛瘡癢,俱屬心火’(《內經(jīng)》原文為'諸痛瘡癢,皆屬于心’—筆者),干生燥,燥生火,火生癢,這是另一個由津枯而造成作癢的途徑,此其二。這是由慢性咽炎導致喉源性咳嗽的機制?!?/p> 【南極按:干祖望老先生講到的這種咽喉瘙癢,是人體真的缺乏津液,所以咽喉組織缺乏津液糯潤、燥邪為患。這自然是養(yǎng)陰清肺湯證。此種病機,清燥救肺湯也可以處理: 這篇醫(yī)案的患者就是真的陰液不足! 如果人體整體津液夠用,只是津液無法流通到咽喉,造成的局部咽干,就不適合此方法了!】 干老總結說:“如把本病作為一般咳嗽而混為一談,治療效果必然無法滿意。因為其所治者為無辜之肺,而非病灶所在的喉。” 【南極按:其實肺氣升降失調,也可以引發(fā)咽癢咳嗽。這是因為肺氣的升降失調,會導致咽喉的津液升降失調。 我之前就用過桔梗元參湯梳理肺氣,從而治愈甲流后咽癢干咳: 以上醫(yī)案供參考?!?/span>
【南極按:干祖望老先生提到的養(yǎng)陰清肺湯與三拗湯,其病機是完全不同的。 養(yǎng)陰清肺湯證為津液不足,咽喉燥澀干癢,并無表邪。 三拗湯證有表邪,津液不虧。其實,如果患者的表證比較明顯而伴隨咽喉瘙癢,可以按我之前說的方法,先用專業(yè)的解表劑解除表證。如果表證基本解除,而還有些咽癢,就加入喉科六味湯輕輕散掉咽喉的余邪。 總之,咽喉瘙癢咳嗽只是外在癥候,內在病機還是需要仔細分辨?!?/span> 余拜讀干老高論之前,便試用過喉科六味湯,拜讀其高論之后,底氣倍增。不論嗆咳初起,還是久咳而浮邪未盡,均用喉科六味湯加蟬衣、紫蘇葉、木蝴蝶,默收穩(wěn)效。 三、治驗舉隅
①江氏金沸草散方證亦可能有喉癢嗆咳、痰少難咯等癥,但嗆咳不劇烈;而加味喉科六味湯方證則以嗆咳為鮮明特征,陣發(fā)性嗆咳,一波暫平,一波又起。 ②江氏金沸草散方證舌質潤;而加味喉科六味湯方證舌質欠潤或少津。 【南極按:此處我與余國俊老師看法不一樣,暫且保留意見】 ③江氏金沸草散方證患者咽部無明顯異常;而加味喉科六味湯方證患者多有慢性咽炎史,咽后壁淋巴濾泡呈顆粒狀增生。
四是防止復發(fā)。喉源性咳嗽近期治愈后,容易復發(fā)。要預先囑咐患者,忌辛辣、生冷食物、水果等。嗆咳基本停止后,最好用仙鶴草100g煮水喝,連喝一周。 這篇文章講得非常詳細,特別是對僵蠶過敏的問題的處理,真是說到我心坎上了! 僵蠶這個藥我用的很多,絕大多數(shù)患者使用炒僵蠶的時候是不會過敏的,但是有極少數(shù)患者會對其動物蛋白過敏。 其中,小孩子過敏的幾率遠遠大于成年人,這是我臨床觀察的結果,供大家參考。 二、徐書老師的經(jīng)驗 徐書老師的文章很好,言簡意賅。我摘錄原文,并且我把重點標紅,我的批注則為藍色: 《徐書屢用屢效方·第十一節(jié)·喉科六味湯:巧辨六經(jīng)為先鋒,喉科六味主喉病》 徐書 組成:
方解: 余治療喉痹,從經(jīng)方入手,陽結者以小柴胡湯合六味湯加減;陰結者余常用麻附細合六味湯加減。
咽喉為門戶之要道,六淫之邪皆可侵入,其中以風、寒最為多見。 【南極按:咽喉為門戶之要道,即我常說的人體正氣截斷外來病邪之關隘】 喉痹日久當以寒熱錯雜合而為痹,治療大法當以寒、溫并用,以辛溫發(fā)散為佳。 【南極按:寒熱并用之論誠乃卓識,然而辛溫發(fā)散一詞宜改為辛平發(fā)散。畢竟我們這里采用的是辛溫復辛涼法,即辛平法?!?/span> 慢性者,遇寒會腫大疼痛,常伴舌淡,苔白,脈沉者從腎入手,以麻附細為主導,扶正托邪外出。 【南極按:我的寒性咽痛醫(yī)案如下:
偶見咽喉腫痛反復發(fā)作者伴乏力、氣短者,補中益氣同樣效佳。 【南極按:我過年前恰好采用補中益氣湯合玄麥甘桔湯治過這種大氣虛弱下陷的咽痛?;颊哂X得見效太快了,問我:“咋能這么快,是不是心理作用???”】 所以治喉痹者,首辨陰陽,再辨虛實寒熱。有的放矢,必能速效也。
喉痹的急性期當從少陽入手,祛邪外出,若失治誤治或過用寒涼導致急性轉慢性,而形成夙根。一受外邪,極易反復發(fā)作,形成扁桃體慢性腫大,時有影響睡眠,出現(xiàn)打呼嚕等癥狀,嚴重者出現(xiàn)哮喘,應以少陰麻附細托邪外出。 【南極按:很多的外感發(fā)熱咽痛,并沒有明顯的口苦、欲嘔吐、胸脅苦滿等癥候,但我還是采用少陽病小柴胡湯治愈其咽痛。這是我的用藥習慣。真乃殊途同歸?。?/span> 8歲小兒二陽發(fā)燒疲勞嗜睡,經(jīng)方扶正散邪一劑愈 以上兩篇醫(yī)案可參?!?/span> 驗案集粹: 這篇醫(yī)案中,患者存在咽干的癥候,徐書老師重用沙參20g補充津液。在辛溫藥物與辛涼藥物的流通氣機作用下,沙參補進去的津液迅速抵達咽喉,自然咽喉痊愈! 警告: 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與方劑都是為中醫(yī)同仁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yè)人士請勿私自試藥,否則后果自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