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寶媽問我,關(guān)于“補劑”的問題??吹胶⒆訁捠沉耍拖胍a鋅,看到孩子出汗了,就想要補鈣……,總覺得這些補劑就像日常的水果、牛奶一樣,多吃一些也不會有問題。 事實并非如此,補劑之間存在“相互抑制”的關(guān)系,鈣多了就會影響鐵的吸收,鋅多了也會抑制銅的吸收,如果只是單憑“感覺”就開始服用補劑,大概率會變成拆東墻補西墻的局面。欲速則不達,調(diào)理身體更是如此,想要長期可持續(xù)的健康體魄,還是那句話“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吃得應(yīng)季,合理,有章法了,身體也就會越來越健康了。 而之所以,今天開篇聊了這么多關(guān)于補劑的觀點,是因為最近一波接著一波的外感病證,讓很多孩子越發(fā)缺少精氣神,而蝴蝶效應(yīng)之下,家長們也變得病急亂投醫(yī),總覺得要補些什么孩子的身體才會好,為了能夠緩解一些家長們的不安情緒,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適合“外感病證之后的調(diào)攝思路”。 為什么孩子總是蔫蔫的? 厭食的孩子不一定是“缺鋅”,很大可能是過多的中藥、西藥影響了孩子的“脾胃運化”;多汗的孩子也不一定是“缺鈣”,很大可能是病后體虛,氣不攝津,津液外泄。外感病證之后,很多孩子還會出現(xiàn)間斷難愈的咳嗽,反復(fù)的鼻塞,疲乏無力,沒精神頭,這些都是外感病后,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恢復(fù)期調(diào)理”。 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種“溫肺化飲”“潤肺化痰”“益氣健脾”的食療思路。 01 核桃 如果孩子感染后,用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或清熱解毒劑后,病癥緩解,抗原轉(zhuǎn)陰,但就是偶爾咳嗽,痰量不多,偶爾咔出也是白色的清稀痰液,孩子的舌色偏淡,苔白或白滑,此時則可以選擇“溫肺化飲”的食療調(diào)理思路。 提起“核桃”,我們最常想到的就是孕婦零食,補腦,補腎,潤腸通便,其實,核桃還有一個被我們忽視的“優(yōu)點”就是溫肺化飲。 不知大家是否還能記得,新冠剛剛放開時,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外感食療方,叫“五虎湯”,適合于“風寒季節(jié),表證初起階段”選擇,我常說這是“加強版的蔥姜湯”,此方就是取了核桃溫腎散寒之功。 方劑組成 李可的五虎湯組成:核桃6~7個(野山核桃加倍)、黑豆30粒、生姜2~3片、大棗4~5枚、大蔥蔥白4~5段,可加紅糖佐味。 除此之外,感染后遺留的寒飲咳嗽,也很適合選擇核桃,《本草綱目》中所言核桃治“久咳不止”,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方法可選人參胡桃湯。 《濟生方》人參胡桃湯:核桃5個取肉、人參(兒童可選太子參)6克、生姜5片。 久病之后的咳嗽,很多程度上都與“氣失攝納”有關(guān),生病日久,正氣不足,“統(tǒng)攝約束”之力就會減弱,氣的上源在“肺”,氣的下源在“腎”,肺降氣,腎納氣,這是一個健康的循環(huán)。反之,肺氣上逆可咳,腎不納氣也可作咳,人參胡桃湯正是溫肺氣,納腎氣的小方子。 如果表寒已散,沒有鼻塞、流涕的癥狀,僅余“咳嗽”時,也可以把“5片生姜換成3克杏仁”,這也是《本草綱目》中記載過的止咳方。 02 枇杷 我們??吹街箍人幎紩 扒宸舞凌恕薄皾櫡舞凌恕敝惖拿?,可見枇杷在“肺系”疾病中的地位。 我們剛才說“氣”有自己的運行通路,肺氣主降,胃氣主降,反之就會咳嗽,呃逆、嘔吐,而枇杷正是善入“肺、胃”二經(jīng),善于潤肺止咳,降逆止嘔,故而正如《重慶堂隨筆》所言:“凡風溫、溫熱、暑、燥諸邪在肺者,皆可用以保柔金而肅治節(jié),香而不燥,凡濕溫、疫癘、穢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濁而廓中州?!?/p> 但有個問題,入藥的枇杷是指其“葉”,而葉子有毛,不適合作食療,孩子吃起來就會有些困難,此時不妨選擇藥性相近,藥力更為和緩的枇杷果。 枇杷果性微寒,直接作為水果給病后的孩子是不太妥當?shù)?,若想取其味而去其性,可以選擇“冰糖枇杷”,做法類似于冰糖雪梨,這里就不展開詳述了。 枇杷也善入胃經(jīng),所以也有部分地區(qū)喜歡用枇杷與花生搭配,制作甜品,潤肺又能養(yǎng)胃,這個思路大家也可以試試,我一般的做法是,取一些去皮的花生,加入適量水、冰糖,將花生煮至軟爛后,再加入枇杷果輕熬20分鐘左右出鍋,飲湯吃肉,潤肺止咳。 03 不時不食 其實,當下很多孩子的咳嗽、疲憊、沒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也繞不開一個“濕”字,從新冠席卷以來,很多人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很多輪,有些人挺著挺著也就好,也有些人挺著挺著就落下了病根。 我們常說中醫(yī)將這類傳染性強的疾病稱為“疫”,在北方會叫“寒濕疫”,在南方可能叫“濕毒疫”,總之離不開一個“濕”字,所以,在預(yù)防、調(diào)治以及病后養(yǎng)護的過程中都會考慮“濕邪”的因素。 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易困脾土,所以,我也常說孩子病后調(diào)養(yǎng)的核心思路就一個“養(yǎng)脾胃”,容易積食的孩子就是少吃,多運動,日常配合一些消食的山楂糕,炒米茶;脾虛乏力的,可以用些石斛水“厚腸胃”,益氣的“四君子湯”,健脾的“八珍粉”。 除此之外,我也比較喜歡“不時不食”的理念,晚飯之后就不會給孩子零食,食物的選擇上也多會遵從自然規(guī)律。舉個例子來說,主食可以多樣性選擇,夏季可以多吃些玉米,而入冬之后,我就會在主食中,有傾向性地增加“塊莖”類食物的比例,比如山藥、紅薯。 山藥的優(yōu)點我們天天說,其實,紅薯也是不錯的藥食同源之物,《本草綱目》言:“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健康沒有捷徑,飯要一口一地吃,事兒要一件一件地做,虛弱的脾胃更需要細心的養(yǎng)護。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而大事不成。 好了,我們下期再見。 文章|香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