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是以排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稀溏甚至瀉出如水樣為癥的疾病,多由脾胃運化功能失職,濕邪內(nèi)盛所致。 泄:大便稀溏,而病勢較緩。 瀉:大便清稀如水,病勢較急。 歷史沿革 1.本病在《內(nèi)經(jīng)》,載有“鶩溏”、“飧泄”“注下”等。指出風、寒、濕、熱皆可致瀉,病變臟腑有脾、胃、大腸、小腸。 2.至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才把泄瀉與痢疾分述之。 3.宋以后才通稱泄瀉。 4.李中梓《醫(yī)宗必讀》在前人治療泄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 病因 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diào)、稟賦不足,病后體虛。 病機 脾虛治則治法 濕盛,腸道傳化失司 病位 脾胃與大小腸,與肝腎密切相關(guān) 運脾化濕 轉(zhuǎn)歸 泄瀉的病機轉(zhuǎn)化,暴瀉不止,損氣傷津,造成痙、厥、閉、脫等危證。 鑒別診斷 1.泄瀉與霍亂 共同點:排便次數(shù)增多,大便稀薄。 霍亂:濕濁邪毒,內(nèi)傷脾胃,氣機逆亂,升降失司所致。表現(xiàn)為上吐下瀉并作的,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起病時先突然腹痛,繼則吐瀉交作,所吐之物均為未消化之食物,氣味酸腐熱臭,所瀉之物多為黃色糞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惡寒、發(fā)熱,部分病人在吐瀉之后,津液耗傷,迅速消瘦,或發(fā)生轉(zhuǎn)筋,腹中絞痛。若吐瀉劇烈,可致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候。預后險惡 泄瀉:僅以排便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糞質(zhì)稀溏,便次增多,其發(fā)生有急有緩,伴有腹痛,一般不著,且常與腸鳴同時并見。 2、泄瀉與痢疾 共同點:大便溏薄,大便次數(shù)增加,可伴有腹痛發(fā)作,完谷不化。 泄瀉:發(fā)作時大便中無膿血、不伴里急后重。 痢疾:腹痛、便下赤白膿血,里急后重為特征 辨證備要 辨輕重、辨虛實、辨癥候 證治分類 暴瀉 寒濕內(nèi)盛-芳香化濕,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散 (1)瀉下清稀,甚如水樣。 (2)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或兼有惡寒、發(fā)熱、頭痛、肢體酸痛等。 (3)苔白或苔白膩,脈濡緩。 濕熱中阻-清熱燥濕,分消止瀉-葛根芩連湯 (1)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 (2)煩熱口渴,小便短赤。 (3)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 食滯腸胃-消食導滯,和中止瀉-保和丸 (1)腹痛腸鳴,瀉后痛減,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夾有不消化之物。 (2)脘腹痞滿,噯腐酸臭,不思飲食。 (3)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久瀉 肝氣乘脾-抑肝扶脾-痛瀉要方 (1)平時心氣抑郁,或急躁易怒,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而發(fā)泄瀉。腹痛即瀉,瀉后痛緩。 (2)伴有胸脅脹悶,腹痛攻串,腸鳴攻矢氣。 (3)舌淡紅,脈弦。 脾胃虛弱-健脾益氣,化濕止瀉-參苓白術(shù)散 (1)大便時溏時瀉,反復發(fā)作,進食油膩食物,則大便溏薄,大便次數(shù)即增多,完谷不化。 (2)飲食減少,脘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 (3)舌質(zhì)淡,苔白,脈細弱。 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四神丸 (1)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瀉后則安。 (2)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軟。 (3)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細。 瀉次頻多,加烏梅、石榴皮、五倍子。 臨證備要 1.健脾與運脾靈活應用 ①健脾化濕:脾虛失健則運化失常,濕邪內(nèi)生,故當健脾以化濕,方如參苓白術(shù)散、四君子湯。 ②運脾化濕:脾為濕困,則氣化遏阻,清陽不升,清濁不分,此時應運脾化濕為務。 運脾者,燥濕之謂即芳香化濕、燥能勝濕之意, 藥如蒼術(shù)、厚樸、藿香、白豆蔻等。 脾為濕困,中氣下陷,則需振興脾氣,加入升陽藥,使氣機流暢,恢復轉(zhuǎn)樞,如升麻、柴胡、羌活、葛根等 2、久瀉的治療宜忌。久瀉易出現(xiàn)虛實互見、寒熱夾雜 治療要把握標本緩急,常用辛開苦降、調(diào)和肝脾、寒熱同調(diào)、虛實并治。 方如烏梅丸、瀉心湯 、連里湯。 下面兩種情況 1)不可輕易采用補、澀法?!盃t煙雖熄,灰中有火也”(濕邪未盡) 2)不可過分分利小便。久瀉多為脾虛失運或臟腑克制等 3、注意風藥的臨床使用:脾氣不升是慢性泄瀉的主要病機之一。風藥清揚升散,同氣相召,脾氣上升,運化乃健,泄瀉乃止。濕是形成泄瀉的病理因素之一,濕見風則干,風藥具有燥濕之性。李東垣“諸風藥皆是風能勝濕也”。常用藥:藿香、葛根,荊芥、防風、桔梗、白芷、藁本、升麻、柴胡、蟬蛻、羌活等。方劑可選藿香正氣散、荊防敗毒散、羌活勝濕湯等,如運用得當,效果明顯。 惠鯤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