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火時光 秋天的落葉還未歸塵,冬天剛攜著幾絲寒意而來,朋友們就在曬“圍爐煮茶”了。一爐一壺,三五好友,幾把堅果,幾個橙桔,冬日里清淺的烤火時光就開始了。 如此詩情,如此斯文,如此安然的烤火情境,是年少時做夢都不曾夢到的場景,此情此景與兒時的烤火時光天差地別。 年少的歲月里,烤火的記憶,最初是柴火、木炭,而后是煤炭。八十年代末的家鄉(xiāng),還沒被改革開放的風(fēng)吹醒,多數(shù)家庭都過著山上砍柴、地里種菜,田間種稻的農(nóng)耕生活。冬天烤火,更多的是燒柴。燒柴只要付出力氣、付出時間、付出勤勞即可。那時,家家戶戶門口都有柴堆,住房邊上都有柴房。柴堆的大小、柴堆的整齊,會在鄰里茶余飯后的閑聊中與勤勞掛鉤。勤勞的家庭,串門的多,愿意搭話的也多;勤勞人家的火堆旁,男女老少都喜歡,人氣也最高,猶如花草樹木喜歡向陽而生。 冬日的早晨,當(dāng)炊煙散盡、水缸挑滿、雞鴨喂飽、豬食進(jìn)圈,村民們的冬閑時光就開始了。墻靠墻的屋檐下,大家開著玩笑,打著招呼,慢走慢回地串著門,慢到與農(nóng)忙時的風(fēng)風(fēng)火火徹底劃清了界線。母親手上織著毛衣,腳步緩慢地出去湊熱鬧了。我們姐妹仨坐在柴火灶邊,等著烤紅薯。灶膛里火光舔紅了黑色的鍋底,黑黑的灶壁泛著紅光。燃燒著的柴火閃著火星,猶如綻放的煙火,偶爾“啪……”的一聲,濺出灶膛,躲閃不及,袖口或是褲邊就被火星親出了一個小小的洞。沒有干透的柴在灶膛里“嗞嗞……”的冒著水汽,燃不起火苗,噴起了黑煙。這時,我就學(xué)著大人的樣,拿起邊上的竹風(fēng)筒,一頭對著灶膛,一頭對著嘴,鼓起腮幫子用力地吹;吹得火光一起一伏,一熄一滅,眼晴都被煙薰出了淚,火卻還是燃不起來;火苗似乎跟用力吹著風(fēng)筒的我一樣,急著、躁著、掙扎著,我吹一下,它跳一下,我沒勁泄了氣,它沒氣泄起了煙,煙霧繚繞,滿屋飄了煙。幸好母親串門回來了,她拿過我手中的竹風(fēng)筒,拿起火鉗,在灶膛里上下翻幾下,左右夾幾下,風(fēng)筒吹了幾下,火就復(fù)燃了。 熟練的操作,讓年少的我們覺得,大人燒火有神一樣的“功力”,而我們則像那學(xué)藝不精的“小徒弟”。母親邊伺弄著灶膛里的火邊說,燒火要注意方法,別急躁,做事要有耐心……我們似懂非懂的點著頭,回應(yīng)的聲音卻是“紅薯烤熟了沒……”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孩子,沒有豐富多彩的零食,家里種的紅薯或蒸或曬,都吃膩了的時候,烤紅薯就特別有誘惑力了。當(dāng)紅薯隨著母親手中的火鉗,從灶膛落到灶臺上時,我們急切地跨步貼近了灶臺,手不由地伸向了紅薯,滾燙之下,手指在紅薯上一伸一縮,急不可待。饞嘴的模樣,大概紅薯都知道,我們烤火是為了烤它、吃它,它與烤火是絕配,火喚醒了它那內(nèi)在的靈魂香味。撕開粗皺的表皮,顏色鮮黃,熱氣升騰,滿屋飄香,咬一小口,甜絲絲、軟糯糯;咬一大口,甜糯里夾了柴灰;一個咬完,嘴角兩邊像黑、黃彩筆上了色,放到現(xiàn)在就是不講衛(wèi)生的典型,會與細(xì)菌、病毒掛上鉤。但,那個年代的孩子,那句“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喊得還真不是口號!我們小時候頂多見過幾回赤腳醫(yī)生。冬天烤火不吃烤紅薯,那都是一個遺憾!烤紅薯甜美了年少時的烤火時光! 我們低頭啃著紅薯,串門的鄰居一個接個地站在了身后,稱贊著紅薯的香味。母親招呼著她們坐下,分配著剩下的紅薯。一群人圍在灶臺邊,往灶膛里添著柴,聊著一年的收成,說著來年的計劃,家長里短充實著冬日的悠閑時光。冬天是莊稼人一年里最空閑的日子,年少時的我們也最喜歡冬天,因為只有冬天,父母才會大白天呆在家,而不是一早就剩下我們在家里;只有冬天,放學(xué)回到家,吃的是剛出鍋的飯,而不是一早熱在鍋里,菜葉都發(fā)了黃的飯;只有冬天,父母才有多一點的時間陪伴我們,天氣雖冷,但心里卻是暖暖的。所以,年少時的烤火時光,是我們小時候最踏實,也最溫馨的時光。 到了晚上,母親搬出了火盆,燒燃了木炭?;椟S的燈光下,一家人圍坐在火盆邊,母親依舊織著毛衣;閃著點點雪花的黑白電視機(jī),父親在擺動著手搖天線;我們兩眼期待地望著黑白電視機(jī)那跳閃的屏幕,它閃一下,我們心里跳一下,心情跟著屏幕七上八下,畫面穩(wěn)定下來,心也跟著平靜下來,這時炭火也燃燒得剛剛好。柔和的溫?zé)?,從腳底慢慢上升到了頭頂,那一刻,炭火與時光相溶在了一起,暖得忘記了冬天的寒冷。相比于柴火,木炭火顯得溫順、平和、易掌控。柴火像個脾氣火爆又粗魯?shù)哪凶?,炭火像個溫和又聽話的女子。那個年代的冬天,晚上烤著炭火,看著電視,心里是滿滿的愜意。 當(dāng)然,愜意是小孩子的感受,那時年少的我們,還不懂生活的艱辛,不懂現(xiàn)實的無奈!大了一點才知,木炭是要花錢買的。于是也就想起了,每年的冬天,都有人挑著木炭來村里賣,圍觀之下,是賣炭人和村里買炭人討價還價的聲音。賣炭人希望多賣幾塊錢,買炭人希望便宜幾塊錢,同是莊稼人,在那個經(jīng)濟(jì)不發(fā)達(dá)的年代,大家的生活都不易。很多時候,為了省錢,村里的人都是結(jié)伴去山溝里燒炭的地方挑炭。山路彎彎,又窄又滑,沒有任何交通工具,大家都是靠著腳力一個人挑兩擔(dān)回來。兩擔(dān)的挑法是,第一擔(dān)先挑一段路程,再返回去挑第二擔(dān),這樣來來回回,循環(huán)往返的挑法,本來半天時間的路程也就耗去了一天,回到家里時,已經(jīng)是晚上。這些,都是后來母親講給我們聽的,因為母親也去挑過。這樣的辛苦我們沒有體會過,沒有砍過柴,也沒有挑過炭。由此,我們也深深地明白,我們溫暖的烤火歲月,是父親和母親的艱辛換來的! 幸運(yùn)的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農(nóng)村人的生活漸漸好轉(zhuǎn),到了九十年代,烤火的時光里,燒的已是蜂窩煤,我們家鄉(xiāng)叫煤球。生活向前跨了一步,烤火的方式也跟著前進(jìn)了一步! 煤球解決了天天燒火的麻煩,像一個成熟起來的青年人。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式與它相處,第二天早上等著我們的還是一爐溫暖??净饡r,無需像柴火、炭火那樣,時時注意火勢,注意添柴加炭。但是,它卻不能像柴火、炭火那樣烤紅薯了,方便的同時少了童年的樂趣。最初的火爐沒有煙管通向窗外,剛?cè)计鸬拿呵蛏l(fā)著刺鼻的氣味,通風(fēng)不良的話有煤氣中毒的風(fēng)險,所以,天氣再冷,家里的窗戶也會有一扇是打開的。等到市場上有了通煙管的爐灶時,父親毫不猶豫地?fù)Q掉了舊式火爐??净鸬姆绞揭簿碗S著舊火爐的淘汰,又進(jìn)了一步,生活也在逐年變好! 九十年代后期,烤火桌、烤火罩盛行起來?;馉t算是有了標(biāo)準(zhǔn)的配置,烤火變得更舒適,更溫暖了??净鸬臅r光里有了麻將聲,電視換成了彩電。鄰居們串門更多的是約麻將了。往后,我們成年,離開了家鄉(xiāng),對于家鄉(xiāng)烤火時光的記憶好像更多的是停留在了年少時。 現(xiàn)在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今非昔比,農(nóng)村洋房、農(nóng)村別墅拔地而起,路路通,通到了家門口。城里家庭有的家俱、電器、取暖桌……他們樣樣都有,而且還在新房里復(fù)制了原來的柴火灶。但,如今的柴火灶不再是生存的需要,而是成了一種生活的選擇。每年春節(jié)回到叔叔家,他都是在新房里用柴火灶做飯給我們吃,說是柴火灶做飯好吃。每次,家里的姐妹都是爭搶著坐在柴火灶邊燒火,邊添柴禾邊問叔叔,灶膛里有沒有烤紅薯,大家都對柴火灶有著濃濃的感情與無限的懷念,懷念年少的時光,懷念曾經(jīng)的烤火時光…… 如今的冬日,充滿著詩情的圍爐煮茶,是年少時不曾見過的生活。思緒中,回憶與現(xiàn)實交織在一起,內(nèi)心升起的是對生活變化的深深感慨。感慨我們的幸運(yùn),幸運(yùn)出生于改革開放的初期,成長于改革開放的飛速發(fā)展期,父輩們吃過的苦,我們沒有吃過,父輩們沒能上過的學(xué),我們安安穩(wěn)穩(wěn)地上到畢業(yè);感慨我們的幸福,幸福地過著新時代的美好生活,年少的烤火時光里也都是美好的回憶! 圖片/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 段紅艷,筆名:橙子。湖南郴州人,文字愛好者。 用詩和遠(yuǎn)方,陪你一路成長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譽(yù)顧問:戢覺佑 李品剛 文學(xué)顧問:周慶榮 王樹賓 白錦剛 法律顧問:北京盈理律師事務(wù)所 總編:瑯 瑯 副總:蔡泗明 倪寶元 趙繼平 編審:孟芹玲 孔秋莉 焦紅玲 主編:石 瑛 趙春輝 審校:嚴(yán)圣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