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咸陽縣城碑記》 郭均 / 楷書 【1】《重修咸陽縣城碑記》咸陽去京兆五十里,東達 【2】京畿,西通巴塞,羽檄輦輸,晝夜交馳,無不取道于此, 【3】則咸為西北首沖,而咸之城固秦中一大保障也。乾 【4】隆十四年,前臧令尹重修后,越八十余載矣。吳蔗薌 【5】刺史宰斯邑時,議捐修,工未及半,值調(diào)任,事遂寢。道 【6】光八年冬,予承乏茲土,詢悉由來,躊躇者久之。年 【7】不屢豐,未忍以土木擾。去歲雨電時若,百谷順成,爰 【8】集邑紳商議,舉期未浹,旬輸錢三萬六千九百余緡。 【9】予甚喜,急公好義,吾邑不乏其人也。因亟擇誠謹介 【10】潔者董其事,陶司番瓿,工選木石,一時筑砌并舉,或 【11】全建新壘,或增修舊垣。又于城之東南二隅,分建奎 【12】樓,以補文星。工成之日,登陴四眺,河水環(huán)流,雉堞整 【13】齊,樓臺聳固,洵金湯之形勝也歟!是役也,十二年閏 【14】九月肇工,十三年九月竣事。予捐廉為臉,固司牧者 【15】分內(nèi)事,所賴諸君子慷慨不惜財,督率不辭瘁,以相 【16】與有成焉。今國家承平日久,家欲戶曉,士庶沐浴 【17】皇仁,曉然大義,未敢以一方之保障上費帑金,此意 【18】可嘉,此風近古也!是為記。其在事捐貲出力姓氏及 【19】度支條目,皆載于碑陰,俾循名核實,有所稽考云。 【20】道光癸已初冬,知咸陽縣事榕城陳堯書撰文, 【21】龍門郭均書丹,督工孝廉方正南應選篆額, 【22】教諭慶陽李芳,訓導榆林劉濟,縣丞山陰陸世烈,典 【23】史廣東肅乃陵,城守營靖遠劉鳳彩,督工紳士,武舉 【24】吳清璽,監(jiān)生魏來賢,庠生馮杰,富平仇文法刻。 【25】官許;明治八年乙亥三月三十日;翰香堂摹刻。 |
|
來自: 阿勝的藝術(shù)世界 > 《書法》